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新亚:《非草书》截句申义

《非草书》截句申义/陈新亚

翻开《历代书法论文选》的第一篇,即东汉散文家赵壹的《非草书》、该文后空白处有我82、3、24日的读后手记:“此文所论虽逆大流,误会书艺、然可间接得窥古人习书之精勤。文中如“十日一笔,月数丸墨。领袖如皂,唇齿常黑”,其行与形,翻可为我辈学书榜样:而“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心与手,可强为哉?若人颜有美恶,岂可学以相若耶?”亦傍敲出人品与书风的内在联系。

再读此文,使我感受最深的倒不是赵壹“贬抑草书”这一中心论点,而是上所引”凡人各殊气血……”这句话,它从反面提出了“书与人”及“学与创”的关系问题。

用现在的术语讲,赵文所言的气血,即是人之气质(有胆汁、多血、抑郁、粘液等类),筋骨即体魄,“心之疏密”指性情有别,“手有巧拙”喻书艺修养的深浅。

关于“人与书”的联系,亦多有人议及:“书之好丑,在心与手,一语中的。书的美丑与主体内在的修养和外在的表现力之程度,确实是相对应的,信“不可强为”。但是,这里须说明的是,我们对这个“好”的理解不应笼而统之,应该说,“好”是一个总体概念,美并非整齐划一,有沉雄的好,有秀逸的好,有自然之美,也有匠心之美…

心性虽不能强学,而手拙仍可勤补。联系到我们的学书实践,既然不能尽得人之好(个唯特点),可否取人之法以合我心手处,以成我之好呢,也就是说,师其道而不泥其迹,弃人书之神,得神外之意,创造符合我心之“自家之神(当然,说来似乎容易、却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一一这是笔者的学习心得:

海上王蘧常先生的章草驰誉中外,格调高古功底博奥、老健出于章草诸家之上。其格调高古以致不落晋后一笔(王老之好),使我后学望尘莫及,但同时这也给我一个机会,即晋后可取法的半部书史。于是在学其书时,我破格吸取了今草的笔致与结构法(可算得我之好?);其用墨浓重,锋腕迴衄,老健凌迈的风韵,既由其心性刚倔所之,亦成就于一生之熔铸(王老之好),使人仰之弥高。我反性柔,自量气候难期,只好避其“高难”,以润笔轻墨写之,挟之以少年自激之气(抑或我好)。如此写来,差可言“自成一格”:无传统章草的程式,今草的肆狂和王老的奥健,于三者之间,得其顺,避其难,竟幸不失风规。至于最后的完善,尚须努力,而这种思路,想必不致误事。

以上只是一个简单的学与创的例子。问题是,在学书过程中,不啻要把握住对象的外在与内在,更重要的是能正确地自我把握,从而有效地设计自我与自我完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新亚手稿 ‖ 关于临习王遽常章草的心得方法
湖北书法百人工程-----陈新亚
陈新亚 章草《夫天地屏》
与其执著“创作”,不若放手写心
川南虎、松江、虾力、驼子论章草(一)
拙稚面貌 古朴风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