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海外避税的方法及风险

面对美国和欧盟的合力 “围剿”,瑞士,这个近百年来全球最大的离岸金融中心和富人“避税天堂”,作出妥协。在6日的欧洲财长会议上,瑞士承诺将自动向其他国家交出外国人账户的详细资料。这一国际打击逃漏税举措的重大突破,也标志着瑞士银行引以为傲的保密制度就此瓦解。

89时,在位于济南青年东路的山东文教大厦内,百丞税务咨询公司总经理朱自永刚刚送走了一拨前来咨询的客户。近年来,为有效避税,不少企业曾向其咨询在海外开设分支机构的可行性,其中以商贸类企业居多。

对于此番瑞士这个“避税天堂”的妥协,朱自永认为,国际打击逃漏税行动日后还将继续深化,能够坚持银行保密制度的离岸中心也将越来越少。“在此背景下,中国企业应改变观念,不要总坚持"少纳税",更不能将纳税多少作为衡量企业税务能力的惟一标准。而应将"安全纳税"作为出发点及总原则,该交的税一分不少交,不该交的税一分不多交。”

“淡定”的“天堂”

瑞士日内瓦时间7日上午11时,张翼如往常一样,开启了自己的勤工助学模式。自2009年于中国一所知名大学本科毕业后,张翼便留学瑞士,今年即将毕业。5年的留学生活,让张翼充分体会到瑞士的高福利和慢节奏。

作为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国家之一,金融业对瑞士GDP的贡献度不言而喻。然而,即便作为留学生的张翼,近期也愈发感受到身边人对于这一经济模式可持续性的担忧。

“在课堂上,教授们会经常提及《银行保密法》,其规定瑞士银行应防止客户信息被第三方获知,无论第三方是私人还是官方。这部法案对于瑞士金融业意义重大。以此为基石,瑞士赢得全球客户信赖,数以千万计的各国富豪纷纷来此开设银行账户,许多境外企业也在这设立分支机构,管理的离岸财富逾2万亿美元,渐渐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避税天堂",也助推了瑞士的繁荣景象。”张翼说。

欧洲财长会议后,张翼特别关注了当地媒体对于此番重大转变的反应。让她疑惑的是,瑞士《新苏黎世报》等一些权威媒体并没有大规模报道此事,仅有相关专业类报纸《贸易报》以“瑞士银行保密被正式埋葬”为标题做了专题报道。文章中表示,“原本今年秋天将庆祝瑞士银行保密法80周年(1934118日正式通过),但二十国集团(G20)的不断施压,瑞士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标准接轨的过程,可能比之前想象的更快一些。不过,事实上的国家间信息共享可能最早从2017年开始。”

在张翼看来,虽然当地媒体对于瑞士的此番承诺并未大肆报道,但民众对于这一转变已有一定心理预期。“近期,有关美国威胁瑞士银行交出客户名单,保密法岌岌可危的报道常常出现。民众在担忧之余也感到这一走向无可逆转,但在执行时间上依旧存有侥幸心理,毕竟国际标准仍未产生。”

观望的企业

在朱自永看来,OECD 34个成员国以及新加坡、中国等13个国家,6日在巴黎经合组织总部签署的“允许银行信息自动与其他参与国家交换”的宣言,是打击国际逃漏税的关键一枪。“一些离岸账户户主可能会尽快将资金转移到少数几个抵制透明举措的离岸中心,比如巴拿马或迪拜。此后,我国富人或企业要想在瑞士开设离岸企业及银行账户,就需审慎考量其中的税务风险了。”

53岁的徐彬发正如朱自永所言,在开设离岸公司一事上陷入两难。作为小有名气的企业家,徐彬发通过近30年的摸爬滚打,已积累起近10亿元的财富。

2011年,徐彬发的公司开始涉足进出口贸易业务。随着业务量日益递增,在其他企业家朋友的建议下,徐彬发开始考虑开设离岸公司的可行性。“一则是为了扩大公司业务,方便一些转手贸易的开展,二是为了避税,营业所得税至少可少缴纳营业额的10%,这对于民营企业来说,相当可观。事实上,在贸易行业,进行海外避税是很普遍的现象,大多将"站点"选在英属维京群岛和开曼群岛。”

“中国企业海外避税路径主要有3种类型,中转站型、"两头在外"型和假外资型。”据朱自永介绍,“中转站型”是指中国企业或者个人,通过在英属维京群岛、开曼群岛、百慕大等地注册离岸公司,再由这些公司在境外进行投资。“两头在外”型,则指投资交易在中国企业或个人设立的离岸公司与其他境外公司间进行,不与国内发生关联交易。“并且,通过抬高成本价格,压低成交价格的方式,缩小营业所得,从而达到逃避税的目的。”

“近年来,中国企业或个人,通过在英属维京群岛等地注册离岸公司,再回国投资,摇身一变成为外商投资公司,享受外资企业税收优惠这种假外资型的避税路径,已经被截断。税务部门在征税时将其视同居民纳税人。”朱自永表示。

“此前,如果在瑞士设立离岸公司,即便税务机构怀疑涉嫌逃漏税,要求当地银行协助调查资金往来情况,瑞士银行也会予以拒绝。但今后,随着国际打击逃漏税行动的持续扩大,即便现在还是"避税天堂"的离岸中心,也可能将终结"保护"时代。”在徐彬发看来,企业设立离岸公司的功能将大打折扣,且税务风险明显增加。“此事还需观望并审慎实施。”

经济导报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中国银行、中国移动等大集团以及百度、分众传媒、人人网、优酷等众多民营企业,均在开曼群岛注册了离岸公司。其中,百度的海外部分,一家在开曼群岛注册,一家在英属维京群岛注册。

安全的追求

事实上,我国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等很多产业和经营项目给予了大量的税收优惠政策,但绝大多数相关企业不去运用这些合法合规的优惠政策,而一味想走捷径,在账面、在账户流水上做文章,不顾违法违规。

“这其中,有企业经营效率问题,毕竟要获得国家税收优惠,需要从整个企业层面去推动。此外,还有企业财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带来的沟通问题。但最重要的,还是企业经营者的观念问题。”朱自永说。

他建议,企业应充分利用我国税法体系内的减免政策,并积极争取税法体系外的政府招商补贴、扶持资金等优惠。即便要设立离岸公司,也必须在可行性、背景研究上下工夫,尽职调查,规避法律、税务风险。(来源:经济导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的有钱人是怎么藏钱的
李嘉诚、马云、李彦宏都跑去注册公司的开曼群岛,到底是个什么鬼-今日头条
李嘉诚旗下“长实和黄”重组的税务分析
【科普】BVI公司如何开离岸银行账户
从天上到人间,避税天堂集体沦陷,富豪们还能去哪儿?
瑞士宣布:交换200万个金融账户信息!包括中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