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根治采购贪行“知不易,行不难”


人们常说知易行难,其实往往正好相反。如果能找对企业供应链问题的根源,确保资源投入到正确的地方,企业总能做得更好,所以“行”并不难。但往往企业并不知道根源何在,以错误的方式来应对,浪费了资源而问题依旧。




1

董事长审批采购单,对吗?


上海有一家几百亿规模的企业,在全国多地都有工厂。由于多年的高速发展,系统、流程建设跟不上业务的需求导致采购的贪腐问题不断。董事长于是先把采购人员一年一换,然后把所有的采购权都集中到总部,还亲自审合同、签采购订单。集中采购后,鸡毛蒜皮的事都得总部处理,总部人手严重不足。刚集中不久,有些事工厂不知道该找谁,一个电话就打到采购副总这里,可以说是一地鸡毛。

采购一年一换,注定供应商层面没法形成长远战略,供应商的选择、管理和绩效不到位,影响到整个供应链管理,而且防腐作用有限。集中采购弊大于利,对业务的需求无法及时有效响应,影响各地分公司、工厂的灵活性。管理粗放的企业集中采购制造的往往比解决的问题更多。董事长事必躬亲,审合同,签订单,势必成为最大的瓶颈,让响应速度更慢。董事长为什么要采取这些极端措施呢?

原因很简单:病急乱投医。董事长不知道问题的根源在哪里,所采取的措施自然就不到位了。这是个典型的“知不易,乱作为”问题。


2
2

问题根源何在?


表面上看,问题是员工采购贪腐,其实是因为企业的采购能力不足,没法有效约束员工行为,控制贪腐的风险。

为什么越是落后的国家和地区,越是管理粗放的企业,腐败问题越严重?大家的组织措施都差不多,越是落后,系统和流程的力量越是薄弱,相同的组织措施所达到的效果就越有限。这也是为什么同样的组织措施,在一些全球企业起作用,但在一些本土企业就不起作用。人们习惯于归咎于文化、大环境,而不是从系统、流程的能力不足上找根源。

系统、流程的能力不足,就只能用组织措施来弥补。组织措施因为实施起来成本低,所以就被广泛采用,甚至滥用。于是采购一年一换,采购只能由本地人做(“跑了和尚跑不了庙”),采购权集中等措施,就一项一项地出台了。但能力的短板不是组织,而是系统、流程。系统、流程的能力不改变,组织措施的边际回报有限,注定会继续产生问题,只不过是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由分部转移到总部,由操作层转移到管理层罢了。






3
2

作为老板,你怎么办?


分权和制衡

根治采购腐败,得从权力分散和制衡来入手。要改变行为,就得改变能力。能力要从组织、流程和系统三位一体的角度来改进。

健全系统,提高系统的能力就是解决方案的一大部分。在系统的基础上,强化流程,比如采购员都按照流程,对每一个订单的每一个料号、每一行都严格采集数据,维护数据的准确性,就跟一些跨国企业做的一样,提高数据的质量,增加决策中的客观因素,并且能够通过结果来约束员工的行为。

比如在北美建制完善的公司,往往把寻源、采购和付款分散到三个不同的部门:寻源部门负责找合适的供应商,制定合格供应商清单(AVL),但不决定把具体的生意给某个供应商;在具体的采购业务上,采购部门向多家合格供应商询价,货比三家,择优录用,却无权调整合格供应商清单(AVL),增加或减少供应商;而付款则归财务部门,确保请购单、验收单和供应商发票数量三单相符才付款,却既无权选择供应商,也无权授予任何供应商生意。有些公司需求是由客户或用户部门确定,采购无权决定采购额,采购只能执行,满足既定的需求。进一步制衡了采购部门的权限,降低了腐败的风险。

寻源的核心是供应商评估,即对供应商的技术、生产、质量和物料管理体系等进行系统评估。现场评估一般是三人小组:质量工程师负责评估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生产工程师负责评估供应商的生产控制体系,寻源经理负责评估供应商的物料管理体系。每一块都有详细的评估清单和明确的打分标准,先让供应商自己打分,然后是评估小组现场逐项打分,最后汇总每一块的得分。对于不达标的栏目,则会有进一步的差距分析,判断是继续改进该供应商,还是寻找新的供应商。

这种系统的评估费时费力,好处是以客观分析代替了主管判断,减小了人为操作的可能。在管理完善的公司,劣质供应商即使通过不正当手段入局,在有效的供应商绩效管理下也不能藏身。例如供应商的百万次品率应低于300,某劣质供应商的实际表现是5000,在回顾供应商上一周的绩效时,这些问题就会暴露出来。如果供应商按时交货率、质量合格率不达标,采购员都得站在老板面前解释原因,并提交改进计划,第二周不达标就接着解释。如果两个月问题还没解决,这个采购员就会被开除。

但是,在很多本土企业,系统往往不健全,没法有效客观、及时地统计绩效。案例中的董事长主要靠组织措施应对,其实供应链能力的短板是系统和流程:系统没法有效地统计结果,企业就没法通过结果来管控员工,于是就只能通过组织措施和流程监控来弥补,比如频繁轮岗、多权分立、人盯人等。

很多本土企业没法在质量、交期、服务方面提供客观、透明的绩效指标,形不成闭环的供应商管理。去年你们在最大的供应商身上花了多少钱?供应商的按时交货率如何统计?如果连这两个问题都答不上来,绩效管理总体上缺乏客观性、透明度,采购就只能在价格上死磕。大家都拼价格,给不良供应商以可乘之机:指标难以客观统计时,价格总可以做得更低。采购腐败,其实往往不是在价格上做手脚,而是在质量上降低标准。

所以,采购腐败不光是个制度性问题,而且是个管理问题。组织上的分权只是必要条件,不改变粗放的管理,尤其是寻源与供应商绩效管理,中国本土企业就不可能根治采购腐败问题。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世界经理人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与来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从零到一建立行政采购体系?
采购讲堂:做到这六大步骤,你就是优秀的采购
纺织服装行业采购管理平台科学评估供应商绩效,增加采购透明度
从采购一年一换说“知不易,行不难”
总经理的采购课
这就是采购腐败的七个重灾区 |OTEP模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