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彭富春的主页
天下之物可谓多矣。有自然物,它们是已经存在和已经给予的,如矿物、植物和动物等。还有社会物,它们是世界所发生的各种事件。对于人来说,这些万物都是身外之物。与此不同,还有人的身内之物,也就是人的身体,包括了肉体器官及其活动。

当然还有一种特别的存在物,亦即人的心灵自身。万物、身体和心灵都可以成为人的心灵的思考物。心灵对于外在事物的思考一般可称为外在意识或者对象意识,而对于人自身的思考一般可称为自我意识和自身意识。其中自身意识是心灵自身的觉醒。

它自己思考自身,自己意识自身,也就是它自己照耀自己,自己反映自己。人们在这里发现了一个奇异的现象,当心灵将要去意识自己的时候,其实它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如果心灵尚未意识到自己的话,那么它是不可能去意识自身的。人们甚至认为,自我意识实际上是对于一个早已存在的自我意识的事实再次经历,使之从无意识转化成有意识,并将其专题化。

但自我意识真的如此吗?让我们仔细分析它自身究竟是如何发生的。自我意识在根本上在于自我自身的确立。我作为我区别于你与他。我是第一人称。在我自称我的时候,我已经意识到了自身的存在,同时也意识到了自身的存在与他者存在的差异。你作为第二人称指称的是一个在场的他者,而他作为第三人称指称的是一个不在场的他者。从与他者的区分并返回自身,自我意识就发生了。

自我意识可以完整地表述为一个主从复句:我知道这,即我存在。这实际上预设了一个事实:我存在。在此基础上,我的心灵与我的存在发生关系。但这里会出现两种可能的情形。一种是:我虽然存在,但我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另一种是:我不仅存在,而且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自我意识所指的就是那种意识到了自己存在的意识。


#学问分享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别让"自我"迷失了你的双眼
修行的路
支配我们的社会学、心理学、哲学原理基本规律
王阳明 读后感
越是关注别人,越是无法做好自己
梦境是我们心灵的一种表达方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