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停Now直播 腾讯转身上线AI社交APP“未伴'


作者丨汪酱

编辑丨关关

对于情侣和异国学子来说,刚刚过去的圣诞节或许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但对于游离于各大城市的打工人来说,圣诞节又不放假,与其出去受冻,还不如窝在温暖的家里,和心爱的“Ta”来一场情感和心灵上的碰撞。

没错,Ta就是AI。和AI谈恋爱,随着AI技术的逐渐发展和成熟,目前已不是什么稀奇事。早在2017年(ChatGPT出圈前),就已经出现了一款名为Replika的虚拟恋人应用,仅上线1年,用户在该应用中建立的虚拟角色便超过250万。发展至今,在大模型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性成果的背景下,不仅拥有类似功能的产品或平台如雨后春笋不断冒出,如Character.ai、Forever Voices、Sweets AI、ZED、星野、Nutty、MetaMate(比邻星球AI陪伴小程序)等,阿里、字节、快手、百度、腾讯、美团等也接连入局,从打字聊天、定制形象,到养成性格、语音聊天、定制写真、共赏音乐,力求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情感陪伴。

PART.01


AI伴侣
能定制化到什么程度



在大部分AI社交类产品中,与AI伴侣的建交过程往往离不开几道定制化程序——首先,创建专属自己的AI伴侣,通过定制形象、性格、声音、背景、职业等方面为AI赋予“人格”。其次,进入聊天界面,和AI伴侣进行对话沟通,让AI更加了解你,进而对AI实现养成。最后,在不断的对话中,让AI真正成为你的定制化伴侣。

当然,即使是同样的逻辑,但不同的AI社交产品往往也会通过加入一些微创新,进而形成自己的差异化卖点。

腾讯旗下QQ音乐团队近期推出的AI社交APP“未伴”为例,该产品除了支持定制化AI人格、AI陪聊功能之外,还加入了语音通话、音乐电台、我的照片、创作者平台虚拟社区(暂未上线)多项特色功能。

其中,语音通话功能模拟电话场景,允许玩家主动给AI伴侣打电话,AI伴侣会根据你的语音输入进行答复。无疑,语音通话功能能够为用户带来更为真实沉浸的体验,但实时交互对多项技术的考验也更大,中间涉及到语音识别、语义理解、语音合成等多个步骤,并且就如写作需要考虑上下文衔接,AI伴侣也需要遵循自身背景设定和对话场景、用户意图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回复。因此,如何缩短AI伴侣反馈时间,降低延迟成为体验关键

在这方面,根据笔者测试,“未伴”的语音通话反馈速度中规中矩,对于较长的语句反馈时间大概在7s左右,但其非常认真地遵循了自己的人设(笔者定制了一个职业为作家的AI伴侣),在我问出最近遇到什么困难时,Ta给出了自己最近创作面临瓶颈的回答。


需要提及的是,在“未伴”中,语音通话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创新尝试,不过,在海外市场中,更为贴合1v1社交场景的Call Annie(2023年4月上线)直接提供了完整的视频通话设计,与微信通话功能有几分类似,用户可以直接给AI打电话;缩小APP后通话场景仍会显示在屏幕一角;支持音视频通话转换,并提供了几十个AI角色供用户对话。


相对而言,“未伴”并未添加“显示在上层”功能,暂时不支持视频模式,但其支持同时创建多个不同AI角色,意味着其也能够实现与多个AI角色通话的可能,而后续也有着充足的打磨空间。在全球化趋势之中,1v1社交模式也能够为其提供更高价值。


此外,“未伴”还提供音乐电台、我的照片这两项功能,作为QQ音乐团队推出的产品,AI伴侣可以通过QQ音乐直接分享音乐,在背景音乐下畅聊,还能通过音乐电台直接进入独立“二人空间”,根据用户喜好推荐并共赏音乐。我的照片即为AI写真玩法,通过输入描述、添加关键词可直接生成AI伴侣的写真照片。在笔者来看,与音乐的结合可以说是“未伴”最为亮眼的功能,完全满足了用户“和人一起听音乐”的心愿。但AI写真功能目前仍会出现不匹配的情况,如在笔者输入“猫咖撸猫”关键描述后,其生成的图片却与之毫无关联。在聊天过程中,虚拟伴侣也偶尔会“自爆身份”,坦言自己是个智能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沉浸感。不过,正如我们上面提及,“未伴”中的AI角色都十分遵循自身设定,因此交流体验上还算舒适。


目前,“未伴”还有创作者平台与虚拟社区这两个最重要的UGC板块、以及商业化相关功能暂未上线,多个角度来看,“未伴”仍处于早期阶段,距离进入商业化还有较长的路要走。不过,一旦这些功能上线,势必会更进一步满足用户的情感和社交需求,同时也为“未伴”带来更为完整的生态。


PART.02


国内AI社交正起步
海外AI社交高调掘金



与“未伴”功能类似,美团近期上线的AI朋友社区应用“WOW”微博推出的“明星AI情感伴聊”玩法同样是尚在测试阶段的AI产品/功能。

“WOW”以AI聊天为核心,但其目前暂时不支持用户定制自己的虚拟伙伴,而是采用了类似陌生人社交产品“左滑右滑”的功能,横向滑动聊天界面即可切换聊天对象,这些聊天信息则会保留在应用中的聊天页面中,支持置顶聊天。在满足用户的聊天需求上,“WOW”提供了基础的能力,“左滑右滑”的玩法也符合社交用户习惯,但作为AI社交的试水之作,“WOW”在功能丰富程度上还有待打磨。


微博上线的“明星AI情感伴聊”功能恰如其名,亮点就是AI模拟明星口吻与私信用户进行对话交流。据悉,目前仅有李兰迪的微博上线了这一功能,并且仅支持文字对话。小冰公司推出的X Eva同样支持与网红或明星AI进行交流,但X Eva功能更为多样,拥有情感模式和超级模式,情感模式为AI视频/电话聊天玩法,超级模式则以AI创作为主,可以帮助用户检索资料、写文案和代码等。此外,X Eva是少有的落地商业变现的国内产品之一,其超级模式收费包括月费和年费,通过打造AI网红和明星形象实现粉丝流量变现


在海外市场,同样以网红/明星AI情感伴聊功能为核心,并且以割粉丝韭菜为变现方式的AI社交产品也有一款,那就是由Snapchat平台网红Caryn Marjorie推出的Caryn AI。Caryn Marjorie坐拥180万粉丝,而Caryn AI通过分析其曾经的视频,模拟了她的声音、行为和个性,作为虚拟女友,Caryn AI不仅能够与用户进行对话,还能为用户提供新闻、情感支持以及不可描述的暗示。该产品的付费采用“按分钟收费”模式,用户需要花费1美元/分钟才能与Caryn AI进行聊天。非常有“割韭菜”嫌疑,但奈何粉丝太买账,据悉,该产品于今年5月初以私人邀请制模式进行测试并于5月9日正式上线,在不足一周的测试期间,Caryn AI已经收获了超7万美元的收入,并且预计每月都能赚500万美元,这样算下来,Caryn AI年收入已经过亿。

(图源:Caryn AI官网)

PART.03


AI社交出海
困于变现与爆款?



放眼海外,根据Sensor Tower数据来看,自今年5月以来AI社交产品关注度一路走高,仅在7月28日App Store免费应用榜245个相关AI应用中,仅聊天机器人及衍生的AI助手及AI陪伴类应用数量占比已达到41%,其中美国市场更是贡献了超半数以上的全球头部AI应用总收入。


不过,尽管AI社交赛道节节攀升,但从变现营收角度来看,除了Character.AIReplikaCaryn AI这三款产品外,同类AI社交产品还有一定上升空间。

(图源:点点数据)

反观国内,虽然目前中国厂商都在加注AI社交赛道,而随着技术力的进步,从“概念”到“落地”的产品数量也逐渐增加。无法否认的是,国内AI社交仍处于相对早期的起步阶段,比起商业化,绝大多数产品仍更多集中于自身功能的丰富和技术力的打磨。

不过,随着中国厂商对AI社交赛道的探索逐渐加深,也涌现出了一些在国际市场上有趣且表现亮眼的产品,如AI聊天机器人应用“Talkie: Soulful AI”,这款产品由前商汤科技副总裁闫俊杰所创立的MiniMax推出,今年6月,MiniMax完成了超过2.5亿美元的战略融资,其中就包括腾讯,其投资金额达4000万美元。除此之外,米哈游以及高瓴资本、IDG资本也曾参投,截至目前,MiniMax的整体估值或已超过12亿美元。目前,其旗下已知产品有AI社交产品Glow(已下架)、AI智能对话应用Inspo以及国服版本“星野”、“AI社交+”产品“Talkie: Soulful AI”

“Talkie: Soulful AI”自今年6月21日于海外市场上线,并于8月起开始在海外地区免费榜飙升至TOP10内,连续霸榜TOP1长达20+天。上线至今半年时间内,“Talkie: Soulful AI”下载量超500万,双端收入超30万美元

(图源:点点数据)

从产品功能角度来看,“Talkie: Soulful AI”与Character.AI较为类似,核心逻辑都是创立并定制化AI角色,可创立的角色有多种风格,二次元、写实等,甚至支持生成动物。


其最特色的功能,便是加入了卡牌游戏中常见的Gacha玩法,在聊天界面,Gacha系统的图标会展示在对话框上方,用户在与AI角色对话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花费钻石进行抽卡,抽到的卡牌可以出售或保留,支持用户自己决定卡牌价格。除此之外,用户还可以通过添加关键词给自己的AI角色创建专属卡片。不过,从商业化角度来看,目前该产品仅支持内购,氪金点集中在Gacha和购买月卡解锁更多对话提示方面,这也导致该产品目前的变现能力受到一定限制。


整体而言,无论是融入Gacha玩法的“Talkie: Soulful AI”、加入音乐共享功能的“未伴”、提供完整音视频通话体验的Call Annie,还是提供网红/明星AI伴聊的WOWCaryn AIX Eva,对于想要入局AI社交赛道的开发者而言,都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新的蓝海赛道已然开启,先抓住机遇的厂商,势必会更早一步攀至顶峰。

·END·

短剧出海谁才是破壁者?出海内容和渠道哪个更重要?首档短剧海辩论会超百亿的短剧市场,究竟哪方爽剧能够跑出圈全球用户持续“上头”?

2月28日17:00-18:00,Global Day首档短剧出海辩论会报名开启,点击下方小程序马上报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A16Z:AI Companion的趋势洞察
微信真正对手来了!这家巨头坐拥8亿用户,做社交比马云厉害多了
QQ看点上线独立视频APP,用户可用“看点”模式自定义视频流
腾讯腹背受敌, 微信的危机可能真的要来了
智媒体行业——今日头条深度研究报告
腾讯控股2016年度财报业绩交流会议纪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