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月15日国内四大证券报纸、重要财经媒体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

  5月15日(星期三),今日报刊头条主要内容精华如下:

  中国证券

  践行人民立场 切实提高投资者保护水平

  业内人士认为,贯彻落实新“国九条”提出的“更加有效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等相关要求,监管部门持续深入践行人民立场,更加重视把投资者的保护工作贯穿于制度建设和监管执法的全过程。

  经济恢复向好 政策持续发力 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有基础有条件

  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小幅波动。业内专家表示,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成为人民币汇率有力支持;同时,稳汇率政策举措将持续发力显效;此外,近期外资对中国经济的乐观看法进一步增多,人民币资产已成为境外机构开展全球投资布局的重要选择。总的来说,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有基础、有条件。

  ETF“冰与火”:宽基龙头大象起舞 热门主题尴尬“迷你”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马太效应加剧和相关新规陆续落地,未来“长不大”的ETF将加速出清,优质的服务和策略的持续迭代将成为ETF发展的新选择。

  股息分配热情高涨 多只巨无霸ETF加入分红大军

  业内人士分析,被动型基金由于以净价指数(不考虑分红和分红再投资)为业绩基准,因此稳定超额收益主要来源于成份股分红以及分红再投资。随着监管方面对上市公司分红愈发倡导和鼓励,持有优质企业股票的ETF将取得更多相对于净价指数的超额收益,这为ETF分红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上海证券

  以更有效的投资者保护 推动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在业内人士看来,更有效的投资者保护对于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投资者是市场之本,必须更好服务投资者,从法律上、制度上、监管执法和司法上进一步加强对投资者的保护,增强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和信任,才能吸引更多投资者特别是中长期资金参与市场,这样市场繁荣发展才有根基。

  消化存量优化增量 各地楼市政策密集“上新”

  4月底以来,北京、上海、天津、深圳、杭州、西安、成都、南京等地楼市优化政策密集“上新”,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成为新一轮房地产政策调整主线。

  新一轮国企改革“棋至中盘” 央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一个重要信号是,多家央企近期在资本市场频繁出手,不断通过市场化方式整合优质资源。上海证券报记者了解到,作为本轮改革重要任务之一,央企正不断通过多种方式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一年多来,央企战新产业投资占比和收入总额不断刷新纪录。另外,作为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重要改革任务,创新精准考核和中长周期考核激励机制也在快速推开。

  六年后装机需求达三倍 光伏先进产能并不过剩

  “争议点难道真的在产能本身?”近日,上海证券报记者致电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办公室主任金瑞庭,在问及光伏行业是否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时,他告诉记者:“要警惕落入这种陷阱思维。如果光伏行业真的面临产能过剩,我们应该看到大量的光伏设施被闲置废弃。”

  证券时报

  商务部回应美加征关税:坚决反对并严正交涉

  商务部指出,美方出于国内政治考虑,滥用301关税复审程序,进一步提高部分对华产品加征的301关税,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是典型的政治操弄,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世贸组织早已裁决301关税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美方非但不予以纠正,反而一意孤行,一错再错。

  我国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指出,现行《电力市场运营基本规则》(以下简称“第10号令”)为2005年10月原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发布,2015年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启动以来,电力市场建设快速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加快构建,对修订第10号令提出了迫切要求。此次新规最显著的调整是将规章名称由《电力市场运营基本规则》修改为《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与《电力监管条例》相关表述保持一致。

  聚集合力久久为功 共同搭建好投资者保护体系

  又到一年“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投资者保护,是资本市场的永恒主题。目前A股市场投资者总数已超过2.2亿,保护好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权益,事关资本市场稳健发展大局。

  增值税立法或伴随重大改革 消费税改革需适时推进

  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增值税法三审将于今年12月份进行。受访专家认为,考虑到增值税立法二三审间隔时间较长,或意味着在立法的同时伴随着重大改革。税率简并、服务业出口免税或适用增值税零税率应税服务扩围等方面均有优化空间。

  证券日报

  合力做好投资者保护工作

  投资者是资本市场发展之本,保护投资者是资本市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新“国九条”明确提出,“必须始终践行金融为民的理念,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更加有效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助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

  证券监管执法“长牙带刺” 持续提振投资者信心

  投资者是市场之本,本固才能枝荣。一直以来,证券监管部门持续推动在法律上、制度上、监管执法和司法上加强投资者保护,营造良好市场生态,增强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顶层设计出炉

  记者对比后发现,相较于第10号令,在此次发布的规则中,储能企业、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等在内的新型经营主体新增进入;容量交易也新增于电力市场交易类型之中。

  资管业“强信披”不可或缺

  瑞丰达在信息披露方面堪称“很随意”。例如,瑞丰达在信披备份系统定向披露功能中,为投资者开立查询账号的比率仅为2.90%,且有30条产品未披露月报。另据第三方平台信息显示,瑞丰达展示的产品,个别存在长时间未披露净值的情况。

  人民日报

  前四月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质升量稳 外贸新动能活力澎湃

  各地区各部门围绕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持续推出新政策新举措,帮助外贸企业增强动力、开拓市场,推动外贸进出口规模再上新台阶。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0.17万亿元,同比增长5%,增速创6个季度以来新高。前4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3.81万亿元,同比增长5.7%,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有效支持全球绿色低碳转型

  近期,一些海外政客和媒体炒作中国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这种论调与基本事实和理论逻辑不符,完全站不住脚。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壮大,从根本上说源于中国坚定不移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决心和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规模经济与比较优势。应该以全面、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待新能源产能,不能片面以国内市场需求框定合理产能规模,不能将技术迭代中的有效产能和无效产能简单加总,不能忽视市场竞争中的企业优胜劣汰和产能动态调整,不能简单以当期需求来评判产能是否过剩。同时更要看到,中国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和发展新能源产业,为世界各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改善全人类的总体福祉作出了积极贡献。

  经济日报

  严监管促植发经济健康发展

  为促进植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市场监管部门应提高植发医疗机构的准入门槛,确保机构具备必要的资质和技术实力;加大对夸大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严厉打击违规机构,维护市场秩序。同时,相关部门要及时完善有关规定、出台配套规范,设立明确、统一的行业标准。消费者需擦亮双眼,选择资质齐全、信誉良好的机构进行咨询和手术,签订手术合同前应仔细阅读条款,避免隐含条款、模糊条款等带来的风险和纠纷。

  上市公司回购持续升温 今年已有超1400家公司实施相关计划

  A股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热持续升温。数据显示,截至5月13日,今年已有1440家公司进入股份回购实施阶段,合计回购金额近829亿元,远超去年同期的247亿元。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上市公司回购金额同比增加586.89亿元,增长108.82%。专家认为,随着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以及对回购重视程度持续提升,未来上市公司积极合理使用股票回购工具有望逐步常态化,将有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促进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美国关键消费者通胀预期不降反升 抗通胀“最后一英里”阻力重重

  当地时间5月13日,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发布的4月消费者预期调查报告显示,美国民众普遍认为未来几年通胀压力将更大。消费者一年期通胀预期从3月的3%上升至3.3%,为去年1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三年期通胀预期从3月的2.9%放缓至2.8%,五年期通胀预期从3月的2.6%走高至2.8%。与此同时,对房价上涨速度的预期升至3.3%,创下2022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此前连续7个月一直为3.0%。

  东旭系“渡劫”:旗下两上市公司被监管立案 集团千亿债务压顶

  停牌六天,东旭蓝天东旭光电仍未发布2023年年报和2024年一季报。因此举违反《证券法》等多项法律法规,证监会于5月8日对这两家公司立案。有媒体在报道李兆廷时曾称,他从200多亿元的富豪“沦落到被法院强制执行13亿元,不过短短5年时间”。也正是在这五年时间内,东旭蓝天东旭光电两家“东旭系”核心上市公司接连、持续亏损,资金流动压力陡增。

  第一财经

  证监会“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活动开启 投资者保护如何落到实处

  又是一年“5·15”。五年前,证监会将每年的5月15日设立为“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强化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理念。不过,今年的“5·15”,投资者在资本市场的角色、在监管者心目中的分量,都要远高于以往。

  A股出海年报:14家公司海外收入超千亿 新能源汽车出海提速

  出海投资大热的背景下,多家海外业务业绩亮眼的上市公司成为市场焦点,股价迅速上涨。记者梳理2023年年报发现,制造类行业年报频频提到“出海”,部分公司更是把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在海外建设制造装备工厂作为未来若干年的核心工作。

  经济参考报

  宏观政策持续发力 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2024年第一季度,我国经济实现开门红。消费保持平稳增长,构成经济复苏韧性的强大基本盘;制造业投资对经济增长形成上拉效应,高质量发展转型取得成效;基础设施投资高速增长,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外贸开局有力,出口平稳增长。但也要看到,在外部不稳定不确定性上升、世界经济复苏动能不足的大背景下,经济稳定向好基础尚不牢固。接下来,要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深化消费投资相互促进的认识,多措并举扩大内需,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多地优化楼市政策 新增需求加快入市

  近期,杭州、西安等多地“因城施策”,优化和调整房地产政策,包括商品住房“以旧换新”、取消限购、进一步放宽落户条件等新政密集落地。业内人士表示,这些政策将加快新增需求入市,推动库存去化,有助于促进当地房地产市场的复苏。

  主力资金加仓名单实时更新,APP内免费看>>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康:中国需要积极的股市政策
印花税下调释放政策暖意
银河证券:预计未来还会有更多政策来吸引增量资金
2000点命悬一线 A股投资危中有机
股市不能过度倚重政策手段
证券印花税上调 散户投资者对交易费用变化更敏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