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气晚来秋: 《股市进阶之道》读书笔记之一:投资价值观篇 七八年前就关注过水晶苍蝇拍的博客,里面的文章对自己的投资实践很有帮助,有了雪球之后,不再浏览博客了,不知道拍兄2014年...

七八年前就关注过水晶苍蝇拍的博客,里面的文章对自己的投资实践很有帮助,有了雪球之后,不再浏览博客了,不知道拍兄2014年撰写了《股市进阶之道——一个散户的自我修养》一书。直到2016年底才偶然发现了该书,第一时间就下单购买了,拿到书后,发现此书是2014年4月第一版,2016年7月第17次印刷,可见非常受欢迎。

但是说实话,这本书并不好读,尽管里面数学公式并不多,但是诸多表格和理论性的阐述,学术性和理论性的味道很浓,使得我出现这样的疑惑:这是在做投资,还是在做学问啊?所以书看了一部分就放下了。时隔大半年,最近又拿起来重新读,这次是沉下心来认真读,终于把全书看完了。看完之后,由衷地惊叹拍兄知识之渊博,并且他还能深入浅出,经常用浅显形象之比喻演绎解释复杂的理论。全书理论完整、思想深刻,真可谓是一本难得的值得反复精读的好书。

全书构思了三大版块:即正视投资、发现价值和理解市场,首先是建立正确的投资价值观,其次是掌握企业价值分析的方法,最后是理解市场定价的内在规律。旨在帮助学习者提炼关键知识点,自此基础上建立系统投资观。除了具体知识体系的介绍,穿插讨论了概率思维、辩证思维好逆向思维三个在投资中最重要的思维方式。

下面仅摘录一些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引起共鸣以及对自己有所启发的部分,本篇是第一部分:投资价值篇,后续还将摘录第二部分:企业价值分析篇和第三部分:市场定价规律篇。(小标题后面的P.xx指的是书中的页码)

1、小概率中的大概率(辩证思维)P.11

股市七亏两平一赚,所以是赚钱是小概率事件,但是因为市场里真正明白“什么是正确的事和愿意坚持做正确的事”的人始终是稀缺分子,所以只要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投资的成功事实上恰恰是某种大概率事件。

2、虚假的安全感P.12

在一个长达112年的时间周期内,各国股市统计中的年平均复合收益率(剔除通胀后)为5.4%,而债券的回报率仅为1.7%,如果持有现金或存银行,则无异于对资产的自杀。通货膨胀就像一个持续散发巨大热量的太阳,而储蓄和现金资产就像一座不断融化的冰山。

基于家庭资产的长期保值和增值,股票才是最为可靠的中流砥柱。

3、远离“大多数人”(逆向思维)P.15

很多时候我们思考更多的是怎样成功,而不是如何避免失败。成功可能是多种因素的共振并且可能包含了某些偶然性因素,而失败往往具有更多的共性因素和必然性。这与“幸福的家庭往往是类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恰恰相反。

所以在股市中,一定要注意“绝大多数人”:

(1)他们忽略的正是投资者应该重视的;

(2)他们难以忍受的正是我们需要坚持的;

(3)他们感到舒适快乐的时候反而是需要警惕的;

(4)他们狂热聚集的时候我们远离;

(5)他们黯然神伤并发誓再也不碰股票的时候,千载难逢的投资机会往往就在眼前。

4、宏观经济需要考虑吗?(辩证思维)P.27

要对未来5-10年以上的社会经济发展大趋势有一个前瞻性的认识,而不是试图去预测每个季度的经济指标波动。将企业商业价值这个“根”与社会经济变迁这个“势”结合起来,“根”是主,“势”是辅。

5、小聪明与大智慧(辩证思维)P.31

真正具有智慧的人会做一些短期看来很傻但长期会成为赢家的事情,小聪明的人会做一些短期看来有利可图但长期必成为输家的事。要么确信自己真的聪明绝顶,要么最好不要经常耍小聪明而应该憨厚一些。

股市中亏损的那7成人其实都是聪明人。正因为自持聪明,所以总在想怎样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赚最多的钱”,总在探寻“最接近顶点的地方跑路,最靠近底部的地方抄进”,总是喜欢“不用下太多笨功夫就能轻松赚大钱”。

盈利的少数分子看上去倒常常像个傻瓜:他们一般都具备一点儿偏执狂的基因,都更信奉朴素的道理,很有自知之明,还有点儿一根筋。他们觉得“赚大钱、赚快钱”不是自己能力范围的事儿,他们认为“股市同样具有很高的壁垒,需要持续刻苦的学习”。他们傻傻地在别人的嘲笑声中买入,在别人的嘲笑声守住,又在别人的嘲笑声卖出。最后,他们在所有聪明人回头一看傻眼的时候微笑。

郭德纲曾经比较过京剧和相声,京剧看起来就很难,相声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很难。某种程度上而言,做投资和说相声很相似。

6、价值投资的行为基石 P.33

(1)从企业经验视角看投资

这是与其他方法最为本质的一个区别。在这种视角下,股票不再是赌博的筹码,而是企业资产及经营结果的一种所有权。

(2)谨守安全边际原则

对投资所涉及的要素进行谨慎性估计,以最终保障本金安全的一种思维方式。

(3)确定自己的能力范围

优秀的价值投资者从来不认为自己无所不能,相反,他们总是耐心地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寻找可靠的机会,而不为能力圈外的浮华和诱惑所动。这种定力是不犯大错的基本保障。

(4)了解市场先生

市场先生是对股市所包含的情绪性表现的一种拟人化表述,他有时精明有时糊涂;有时极端保守,有时奋不顾身。不了解市场先生的脾气,很难成为一个精明的投资者。

(5)建立有效的自控能力

优秀投资者与一般股民的区别,就在于其更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再高的学识也拼不过浮躁,无数聪明的脑袋最终败在自己的腺体上,都是因为缺乏自控能力。

7、安全边际的三个层面 P.35

价格提供了交易阶段的安全边际,企业不断创造价值的能力才是长期持有的安全边际,股票组合乃至于资产大类的平衡提供了财富的安全边际。

(1)避免价值毁灭的对象

(2)对风险有效补偿的价格

(3)不孤注一掷的投资组合

任何一只股票都包含风险,区别只在于风险的大小。仅仅通过低价并不能将风险降到足够低,因为人的判断力总是有限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区别在于,有些错误不会伤筋动骨,有些错误却足够让人再也爬不起来。

但是,持仓并不是越分散越好。分散对风险的稀释的另一面就是单只股票上涨对收益的驱动力也微不足道。投资组合到底该多分散是一个度,既与每个人不同的风险承受力有关,也取决于对投资对象的了解程度。作者的建议是对资产不超过1000万的个人投资者而言,5只左右为宜,不要少于3只,也不要超过10只。(由于深感自己对投资对象的了解程度不够,所以构建了由10只核心股和5只外围股组成的投资组合)

8、了解你的投资对象 P.37

(1)行业

能较清晰地看到对象所属行业在中长期的发展演变,理解影响行业格局演变和形成的几个关键性因素。

(2)竞争优势

对于投资对象的竞争优势有着超越市场普遍水准的深刻认识,能简单地回答“为什么最终它能胜出”。

(3)净资产收益率

能对于其净资产收益率在中长期的未来演化、结构变化有清楚的认识。

(4)获胜的概率和赔率

对于这笔投资最核心的原因及最大的风险了然于胸,在获胜的概率和赔率上已经精心计算并且有满意的估算结果。

9、骗术的奥秘以及理性 P.39

对于绝大多数的骗局来说,是否让人上当往往并不取决于骗子们的技巧有多高明,而是取决于我们内心深处某个未实现的欲望有多强烈。骗子只是根火柴,深层次潜藏的欲望和述求才是一大堆干稻草,而理性是这两者之间唯一的防火墙。

所谓“理性”,基本的特征是不易冲动、不被情感而影响判断力、重视证据和逻辑、不易受到外界压力的影响而失去正常的思维判断力。在我看来,理性难以保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失去了平常心和患得患失。而造成心理失衡的原因多半是面对多变的市场难以遏制的恐惧与贪婪。

10、跨过投资的万人坑 P.43

(1)追求一夜暴富

(2)分不清运气和能力

(3)患得患失

把投资当成一种竞技运动而不是一个理财行为。自己赚钱了也不高兴,因为别人赚得更多。总是希望能得到所有的好,躲过所有的下跌。别追求完美,不能世界上所有的好都让你的了。

(4) “这次不一样”

(5) 以投资的名义投机

(6) 羊群效应

(7) 思维极端化

(8) 被股价牵着鼻子走

每天盯着股价波动的人总是容易被股价的走势所暗示,股价走强他们欢欣鼓舞认为公司要大展宏图了;股价走弱马上认为业务没前途,眼里到处都是让人担心的风险。这种挥之不去的心理暗示,是做出正确投资决策的一道天堑。

创造远离市场的条件,一个月看一次足矣!

(9) 运用杠杆

杠杆是这样的一种东西:真正有能力的人不需要它也可以获得足够好的回报,缺乏能力的人动用它只会死得更快。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建议动用杠杆。

(10) 做空

既需要判断正确,更需要预计到正确的结果会在一个限定的时间内出现。遗憾的是,对的结果未必在你所预期的时间内发生。做空+杠杆,是死的最快的一种组合,财务自杀人士必备。

当一个人可以同时准确判断“要发生什么?”以及“何时发生?”这两个要素时,世界上所有的钱都是他的了。

(11) 爱上自己的股票

所有的股票的买入只有一个目的:卖出,对此没有例外。爱上自己的股票纯属感情泛滥,这会严重降低自己的判断力。

当你爱上它的时候,也问问它是不是也爱你。

(12) 成为“强制卖出者”

股市最大的遗憾在于不得不卖出自己看好而且也在未来被证明确实好的股票。这种情况大多是因为现金流断裂。不要让投资影响正常生活,永远为资金的流动性留好后手,是避免成为“强制卖出者”的基本准备。

安排好资金的流动性,安排好仓位。把情况考虑得复杂点儿再复杂点儿,永远给自己留好后手。股市只相信缜密,不相信眼泪。

11、复利是你的核武器 P.52

股神巴菲特自1957年正式开始专业投资至今50多年里,只有1年的业绩增长是超过50%的(1976年59.3%)。与这个“平淡”业绩相对应的是另一个“惊人”的数字,50多年里他只有2个年份的业绩是负增长的(2001年的-6.2%和2008年的-9.6%)。超长时间加上抑制亏损,即使是看似平庸的复合增长率也将创造出惊人的财富。

当资本规模已经初步获得财务自由后,最重要的目标就是:熊市严格规避亏损,牛市不追求暴利。

12、下注大概率与高赔率 P.54

(1)一个未来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和优秀盈利能力的公司,在现阶段尚未被市场充分的理解;

(2)市场对于一个只是暂时性陷入困境的企业过分悲观,从而给出了匪夷所思的低价。

13、聪明的承担风险 P.58

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并且在较低的风险系数下寻求具有吸引力好可持续性的盈利机会补偿。

避免可能导致无法承受的严重后果的小概率事件,人一生中也许碰到这种罕见情况的概率很低,但只要碰到一次(特别是在最自信而不留后路的时候),那么一生积累的财富都可能化为乌有。所以,特别对于已经实现了财富积累的人来说,永远给自己留有余地,哪怕是在“有绝对把握”的时候也不孤注一掷,是需要深入骨髓的原则。

香港著名投资者曹仁超回忆上世纪在股市中的一段经历。当时股指上涨到1200点时,他认为已经到达顶部,但股市却继续上涨到1700多点,为此他还被炒了鱿鱼。但不久股市果然见顶并一路下跌到400点。曹仁超预测成功,扬眉吐气,并信心百倍地在1974年290点入市,用全部身家抄底从43元跌到5.8元的和记洋行。按一般情况来看,跌了这么多,怎么也该大反弹了,可此时小概率事件发生了,在他抄底后5个月内,狂泻到1.1元。这个罕见的走势,让他尝到了破产的滋味。

14、隐形决策链 P.69

(1) 事实

真实的情况,一切带有主观猜测或者个人判断的以及未发生的事件只是可能性,而不是事实。

事实具有模糊性和片面性的特点。

(2) 信息

对投资决策能产生影响的各种消息或资料;

事实是信息中的一种,但更多时候我们是通过得到的信息来推敲某个事实;

信息具有丰富性和真实性不明的特点,有些信息还有时效性。

(3) 观点

在信息基础上得出的一个主观认识。

事实与信息是客观存在的,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而观点是主观的,是可以改变的。

(4) 判断

对一个事物比较明确的裁定,是很多零散的观点整合后的结果。

一篇对每个事物分析判断的文章,总是从一些事实着手,罗列相关的各种信息以证明其观点,最终给出一个总体的判断性结论。

(5) 理念

不是针对某一具体问题的判断,而是在处理大量相似问题和判断经验基础上得出的一种概要性、纲领性的认识。

(6) 信仰

信仰是比理念还要强大得多的自我认同,是认知中最为牢靠的层次。

就投资而言,没有信仰比有信仰要好,

15、失败决策中的常见问题 P.73

(1)先入为主的想当然

(2)屁股决定脑袋

(3)真实的偏颇

(4)超出能力圈的复杂判断

(5)专业自负与灯下黑

(6)顽固的心理弱点

(6.1) 锚定效应:人们往往易收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

(6.2) 推脱责任:人在心理上天然地抗拒承认自己的失败,失败会带来痛苦感而找别人的借口可以缓解这种痛苦感。

(6.3 )自命不凡:我们总是过高估计自己,过低估计环境的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

(6.4 )羊群效应:来自两个原因:一种是被孤立的恐惧感和孤独感,与群体意见不一致往往带来更大的社会压力,另一种是由于与群体的选择不同而真的怀疑自己的判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 【随手点开了雪球专栏申请,改了条件,符合条件申请秒批,因为不...
kunhou: 阅读《股市进阶之道》小感 近来,反复阅读了 @水晶苍蝇拍 的《股市进阶之道》,有不少...
复利的饯行者
平时我看雪球的帖子,大部球友对投资的思考都停留在第一层思维。股市一跌,大部分帖子对股市的解读,都是在...
重力加速度2014.01.12
《水晶苍蝇拍投资观点》学习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