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A股大冒险家




东旭光电最近似乎和车杠上了:

6月16日,东旭光电发布公告拟出资1亿元,认购亿华通5.51%的股权,后者是一家从事氢燃料电池的三板公司。

6月12日,董秘在投资者互动时表示,东旭光电的“烯王”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已经小批量应用于共享电动单车,可使电单车充电时长由4-6小时降低至20分钟内。

6月9日,东旭光电发布公告,拟发行股份以30亿元购买上海申龙客车有限公司100%股权,全面进军新能源汽车产业。

…………

这一连串动作的背后,东旭光电究竟隐藏着多大的野心?

1

东旭光电是我国最大的玻璃基板生产商,玻璃基板是什么呢?

首先普及一点行业知识,玻璃基板是液晶面板的最重要上游原料之一,通常占了一块面板成本的15%-20%左右。

如今这个时代,无论是大众的手机、电脑、电视,还是小众的智能手表、IPAD MINI,面板屏幕正在越来越广泛的取代纸张,成为知识和信息传播的基本载体。

这是一个越来越庞大的产业,以至于目前我国的进口来源中,第一大宗进口商品是芯片,第二大宗商品是石油,第三大宗商品就是面板。

也正因此,半导体芯片和液晶面板的国产投资才获得了国家资本的大力支持,有一种风助火势,燃遍神州的气势。

不过,投资增长快,未必就是好生意,以国内第一面板商京东方来说,在已经具有很好的规模效应的情况下,仍然只有8%左右的净利润率。

人人能做的生意,毛利率一定不会高。

相反,作为面板产业的上游供给方,玻璃基板的利润率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以这个行业的龙头美国康宁为例子,据其历年的财报数据,巅峰时候毛利率能达到85%,即使2008年经济危机以后,仍然很长时间的维持了40%以上的毛利率。

真是一个暴利的好生意!

很简单的道理,因为这个行业的供给方实在太少了,美国康宁、日本旭硝子、电气硝子,大的玩家无非就这几个,比下游造面板的,卖手机的,都要少得多。

高门槛,才能卖出好价钱。

2

2004年,东旭开始投入到液晶玻璃基板的研发。

这个过程花了6年时间,直到2010年,东旭终于在郑州建成了国内第一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5代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

到产品出货,已经是2011年了。

这个漫长的煎熬,不是一般厂家能够坚持得住的,其他人早就玩房地产去了。

不过这个煎熬又是无比值得的,因为这个行业的进入门槛太高了,这就意味着竞争者的稀少,一旦你突破了,就可以肆意的享受高山密林中数不尽的香甜蜂蜜。

当然,开始的时候,外资为了守住市场份额,也曾经尝试过降价应对,但是你要知道,当产品相同的情况下,外资永远也不可能和本土企业竞争的,人力成本和运输成本,是外资不可言说的痛。

于是,价格战的结果很快就明朗化了,东旭在低世代面板的市场份额上获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完全蚕食掉了外资的蛋糕。

这同时也让外资意识到了,中国本土玻璃基板厂商的技术进步是不可阻挡的,要想继续获得利润,必须改变商业模式。

率先迈出这一步的,是美国康宁

康宁是全球玻璃基板龙头,苹果面板材料的独家供应商,但他深深的意识到了危机:既然在制造方面,已经无法阻挡东旭了,不如与其合作,各取所需。

这就是康宁的“类高通模式”,也就是说,我的专长在研发,那我就不断强化研发,保持在技术上的领先,然后将专利授权给合作伙伴,利用他的低成本制造能力,强强联合,一起抢其他对手的生意。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所以我们看到,从2013年开始,康宁就将他的5代、6代线的各种技术授权给东旭光电,全力栽培,结果是什么呢?

第一,从产能的角度看,东旭在2013年之后,获得了一个巨大的爆发。

我列给你看,2013年-2016年,营收分别是9亿元、13亿元、46亿元、69亿元,增幅分别为19%、130%、190%、48%。

简直是三级跳升,翻着跟斗往上涨。2015年,东旭的玻璃基板量产产能就超越了安瀚视特,达到全球第四。

按照这速度,在未来的三年,东旭的玻璃基板业务规模超过日本的那两个竞争对手——旭硝子电气硝子,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因为全球的下游面板新增需求,几乎都在中国。

根据HIS在4月8日发布的最新全球液晶面板研究报告,京东方凭借占据全球22.3%的出货量,超过韩国LG公司,成为显示面板市场占有率第一。

而在未来几年,这个产业的投资浪潮仍将继续释放,过去2016年是电视面板扩产潮,接下来2017-2018年是手机AMOLED面板扩产潮,按预计2020年将对韩国面板业获得压倒性的产能规模优势。

这个过程中,作为唯一的本土玻璃基板供应商,东旭的前景可谓一片光明。

2016年8月,东旭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69.5亿元,在福建省福清市建设8.5代玻璃基板生产线项目,该项目达产后将形成年产540万片的产能。

意图非常明显,京东方2015年刚好在福州投资300亿元建设8.5代屏,今年2月份开始投产,东旭的玻璃基板厂正是为京东方做配套的。

不仅如此。

看看下面这个图,所有的液晶面板材料中,玻璃基板的国产化率是最低的,也就是说,发展空间和潜力是最大的。

另外,在其他几块国产化率比较低的市场上,东旭也是一律不放过。

比如彩色滤光片和偏光片。

2015年1月27日,东旭与全球彩色滤光片制造巨头----日本DNP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投资31.55亿元在昆山建设全球最大的G5彩色滤光片生产基地。

2016年10月,与日本住友化学合作开展偏光片业务,出资5亿元人民币,持股比例51%,掌握了业务的主导权。

3

世上的好事,有所得,必有所失。

这正是君临在此要谈的第二点,失去的东西。

因为和康宁的结盟,东旭一方面强化了产能规模,另一方面则弱化了研发投入——他似乎正在逐步的转型成为康宁的OEM制造商。

以研发投入为例子,康宁的研发占比目前已经去到了17%,这是一个让东旭高山仰止的数字。

根据东旭的年报,2013年的时候,他的研发投入占比尚有4.51%,而在两家结盟之后,2015年的这个数字已经下降到了2.05%。

或许是东旭的收入增长的太快了,研发金额其实也没有下降,甚至还有不小的增幅,只是远远跟不上前者的速度罢了。

但总是说明了某些问题。

这也是有投资者质疑其8.5代线玻璃基板项目的技术来源的原因所在。

其实,从后面东旭的种种动作来看,一切已经很明白,他的战略重心已经完全改变了。

与康宁结盟之后,东旭的玻璃基板业务已经上了高速路,产能需求几乎不用担心,上多少卖多少。

但是在技术上,他已经不可能再挑战康宁了。

第一,一旦和康宁撕破脸,东旭面临的将是三大巨头的联合绞杀,目前的大好形势或许就将崩盘;

第二,作为一个后起的小辈,东旭要想在技术上挑战康宁一年一百多亿元人民币的研发投入,难度实在太大了。

这并不是一个明智的抉择,所以我们看到,2016年之后,东旭的重心就完全改变了。

4

以下,是最近3年东旭的资本运作路线图。

你看到了什么?

没错,2016年9月之后,东旭的资本投向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几乎就是在全力以赴的,把钱砸向石墨烯技术,大半年时间,就花掉了近50亿元!

这些项目,包括买技术团队,买下游客户,布局全生态链。

为何如此痴狂?

很简单的道理,玻璃基板已经是一个成熟并稳定成长的业务,但是靠这个做成全球老大几乎毫无可能。

还不如把挣来的利润,投向一个新兴的、充满前途的、极有可能一跃而为全球霸主的业务。

这是一件高风险的重金押注。

赌上全副身家。

成,则就像腾讯押注微信,阿里押注支付宝,攀上市值3000亿美金的人生巅峰一样。

败,则可能像汉能押注薄膜太阳能,元气大伤。

无论成败,均不可知。

5

我们知道的,只是眼下的几件事情。

第一,30亿元购买的上海申龙客车,按照其披露的2015年、2016年的营收分别为16.01亿元、21.13亿元,对应净利润为0.27亿元、1.96亿元。

 这个价格并不算贵,并且还一举获得了进入新能源汽车的牌照。

第二,按照东旭光电的业务构想,其路径是很清晰的,就是构建一个石墨烯的完整产业链,形成“石墨烯—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新能源汽车”的完整闭环。

这条路子,以前有人走过。

那个人叫王传福,那个公司叫比亚迪

东旭的蓝图,就是要颠覆比亚迪,成为踩在王传福肩膀上的人。

第三,作为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石墨烯被称为“黑金”,是“新材料之王”。

科学家甚至预言石墨烯将“彻底改变21世纪”,极有可能掀起一场席卷全球的颠覆性新技术新产业革命。

石墨烯的未来是不用怀疑的,甚至有可能像20世纪的“硅”一样,孕育一个庞大的新产业,诞生一批像英特尔、高通这样的科技巨头。

但问题是,一切都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

石墨烯电池究竟能否如宣传的那样真的带来突破性的储能变化呢,我们并不知道,毕竟我们还看不到商品。

我们只知道,目前为止,去年7月份东旭发布的首款石墨烯“烯王”电池,已经没了下文,2016年石墨烯业务带给东旭的营收,仅有138万元,还不及东旭业务的一个零头。

或许就跟东旭当年进入玻璃基板行业一样,在获得巨大成功之前,需要默默的煎熬六七年时间,承受那份让普通投资者难以忍受的绝望时光。

又或者像苹果发明iphone一样,在此之前,经历了数年的推迟和跳票,受尽媒体的质疑和奚落。

无论如何,君临愿意给东旭光电,送上一份真诚的祝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东旭光电
车载显示盖板玻璃生产工艺解析(附厂家名单)
一文看懂显示关键材料之玻璃基板|康宁|材料|旭硝子|基板|tft
我国盖板玻璃发展综述
深度|比亚迪、蓝思科技、伯恩光学、星星科技数百亿3D玻璃投资背后的基板巨头博弈
1分钟大揭秘:咱们手机的屏幕、镜头都是啥材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