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深刻分析燕国生存之道,没有彻底变法,墨守成规为何能坚持八百年

导语:战国时代,秦国凭借先进制度,齐国凭借富庶经济,赵国凭借强大军事,燕国没有进行彻底变法和改革,凭啥立国八百年?深刻分析燕国生存之道

战国时代是一个战乱纷纷,利益纷争的时代,在那样一个时代里,每一个诸侯国能够生存下去都有自己所凭借的根本,这个根本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都在探索符合自己生存、发展的道路,无论是三教九流和杂家思想,无论是道家、儒家、阴阳家、法家,只要对诸侯国生存有力,都会广纳人才,为我所用,凭借它们为的就是奋发图强,富国强军。

秦国凭借制度上先进性走向法治,最终统一中原

这个凭借可能是制度上的先进性,比如说秦国,秦国就是一个凭借着先进的制度,跻身诸侯大国行列的一个国家,秦国没有非常深厚的历史底蕴,它在战国初期的时候是最为弱小的一个诸侯国,无论是在土地面积上还是在军事实力上,它都是非常弱小的。

后来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从混乱无度走向了法治,在法治的作用之下,它的国家发展慢慢地走上了正轨,同时以法治对抗其它国家的王道,用法治对抗当时所谓的术治、吏治、军治等等,最终它凭借着这制度的先进性成为了统一中原的一个诸侯国,也创建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王朝,成为了现在很多历史学家眼中的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起源。

齐国凭借地理地缘优势,经济迅速发展成为富庶的强国

这个凭借也可能是经济上的迅速发展,比如说当时的齐国。齐国是一个位居东海之滨的国家,它在经济发展方面比其它国家有着更好的先天优势。齐国地理地缘优势巨大,它位居东海,在海上经济贸易这一块的发展比其它国家要强大很多,同时,后世人们所非常熟悉的海上丝绸之路在齐国的时候就是一个奠基阶段,因此有了海上贸易这种交换形式的支撑,齐国的经济发展比其它的国家更加的方便。

所以在战国时代,齐国一直都是一个经济非常富庶的国家,凭借着强大的经济实力,它可以进行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或者是军队的建设,而齐国也是一个因为强大而且迅速发展的经济而强盛起来的国家,虽然这个国家最终并没有一统中原,但是它在战国时期的影响力也是非常巨大的。

赵国凭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变法,成为唯一可以与秦国对抗的军事强国

除此之外,这样的一种凭借还可能是强大的军事实力,比如说当时的赵国,赵国是一个非常崇尚武力的国家,这个国家的民族民风是十分彪悍的,在战国时代,这个国家进行了唯一的一场单纯的军事方面的变法,那就是后世人们津津乐道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变法。

经过这次变法之后,赵国的军事实力迅速的崛起,甚至在战国后期,它成为了唯一一个有条件、有资本与秦国一较高下的国家,由此可见,赵国之所以能够在战国时代生存下去,靠的就是它强大的军事实力;如果没有军事实力作为支撑,以赵国与秦国之间的地理位置,它不可能长久地生存下去。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战国时代基本上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凭借,它们依靠着这些优势在战国时代立足,同时也在不断的发展着自己国家内部的实力,从而让自己的国家成为一个可以在中原地区进行争霸国家。

燕国墨守成规,无彻底变法,却能立国八百年,有何生存之道

可是在这些国家当中还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我们今天要说到的燕国。燕国从一开始并没有彻底地进行变法,唯一进行的一次燕昭王乐毅变法也是一个并不彻底的变法,这次变法的根本目的只不过是为了向齐国复仇。

而同时它也没有在制度方面的改革,从燕国建国开始直到它灭亡,它都是在依据着王道的政治政策在发展。此外,它的军事实力也不是最为强大的,那燕国到底是凭借什么坚持到最后的呢,一个一直墨守成规的国家到底为什么能够拥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呢?我们今天就来重点的分析一下燕国之所以能够坚持到最后的原因。

燕国是战国时代唯一一个由西周分封的老牌诸侯国,它的历史比周朝的历史还要长久,这样的一个国家不可能没有它的生存之道。因此,当我们深入的去研究战国时代的发展历史的话,就会发现燕国在这当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燕国战略位置不重要,自然条件贫瘠,这是长久存在客观因素

第一个原因我们可以先来看一下客观方面。首先,燕国的战略地位并不是十分的重要,它并不处在当时中原地区的核心地段,并不像魏国,韩国,赵国那样具有很强的战略意义,燕国处在当时中原地区的北部,除了它都城所在的地方之外其它的部分地区土地都比较贫瘠,也正因如此,燕国的经济发展并不是十分的迅速。

在战国时代,燕国一直都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国家,毕竟当时的那个时代里,人们还都是倚靠着农业经济来带动整个国家发展的,燕国不像秦国那样,有八百里渭水平川,有能够发展农业经济的天然条件,燕国的自然条件比较差,这也是燕国能够长久存在的一个客观因素。

燕国是老牌诸侯国,血统纯,得国正,吞并燕国代价巨大

吞并燕国其实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利益,它是一个西周的老牌诸侯国,这个国家能够位居战国七雄之列,本身就有着一定的国家实力,人们常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样的一个大诸侯国虽然与其它国家相比并不是十分的强盛,但是想要吞并这样的一个国家还是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的。

在战国时代那个天下纷争的时代里,国家与国家之间绝对没有永久的朋友,一个强大的国家如果因为吞并燕国而付出巨大的代价走入低谷的话,那么这个国家很有可能会迎来其它国家的攻打。

如此一来,它所面临的局面就会变得非常的严峻,同时燕国的战略地位不是很重要,它的土地也不是十分的肥沃,这样一来,吞并燕国的实际价值就大打折扣了,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却又不能获得很多的实际价值,因此,在战国时代很少有诸侯国愿意对燕国发动大的战争。

纵观战国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有关于燕国的战争基本上都是比较小规模的,大部分发生在燕国与赵国之间,还有燕国与齐国之间;这一类的战争称之为蚕食是比较确切的,也就是说,战争的规模非常的小,战争的目的只不过是为了侵占一小块土地,而燕国的王室十分明白燕国的处境,如果为了那小部分的土地与其它的国家发生争斗的话,那么燕国损失的将会更多,所以很多时候燕国都是拿着土地换和平的。

如此一来,虽然这个国家的土地面积在不断的减少,但是它的宗庙社稷却没有受到影响。其实到了最后秦国一统天下的时候,燕国除了督亢地区之外,其它地区已经都不受它管辖了,也就是说燕国失去了对那些地区的实际控制权,那个时候的燕国基本上也只剩下都城那样一座孤城了。所以我们所说的燕国长久的坚持下去,其实不是以西周最开始分封的那个燕国为标准的,而是以最终的燕国王室宗庙社稷为标准的。

燕国善于拉拢结盟,依附强国而生

第二个原因就是孙皓晖先生在《大秦帝国》这本书当中所说到的一个观点,那就是燕国虽然是一个小国,但是它善于依附于其它的国家。也就是说,燕国这个国家本身是十分弱小的,就像我们上述提到的那样,它没有进行一场完整彻底的变法,同时它也没有进行一次在政治制度方面的改革,此外,它也没有十分强势的军事实力,没有十分发达的经济状况,甚至连国内的发展循环都是非常磕磕绊绊的。

可是,这个国家却是一个非常善于依附于其它国家的诸侯国,它的本身力量可能非常的弱小,不能够与其它的几个大的诸侯国单独较量。可是在战国时代那样一个天下纷争的时代里,那有几场战争是单打独斗的呢?

因此,燕国想要保全自己,根本不需要依靠它自己的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它可以依靠其它国家的实力,与其它的国家结成盟友,将自己的命运和其它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如此一来,燕国如果面临着灭国的危险,自己的盟友势必不会袖手旁观,那也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这个国家的安全。

燕国东附齐国,西臣服于齐国,南附于楚国

其实在战国中期或者是中后期的时候,整个天下所有的诸侯国之间实力的差距并不是非常之大,尤其是齐国、魏国、赵国、秦国和南方的楚国,这几个国家之间其实都有实力能够一较高下,甚至在秦昭襄王时期的时候,齐国还曾经与秦国一起并称为东西二帝。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其实那个时候的秦国并不能够以一敌六,在它的东面有曾经的超级大国魏国和经济发展具有天然优势的齐国存在,在它的北面有军事强国赵国存在,而在它的南部也有地大物博的楚国存在。

在那样一个不分高下的时代里,燕国往东依附于齐国,齐国则会成为最为强大的势力,同样的,如果它向南依附于楚国或者向西依附于秦国都会使这些国家成为更加强大的存在,因此,这样的一种现实情况让各大诸侯国都不敢轻举妄动。

燕国在战国初期,为自保投奔魏国,中期在夹缝中左右逢源,后期选择秦国庇护

在战国初期的时候,魏国是当时社会的第一个超级大国,也是最为强大的国家,那个时候的赵国,刚刚建立势头也正当强盛的时候,为了扩大自己的实力赵国往往会选择蚕食燕国,而燕国为了保全自己正是投奔了第一个超级大国魏国,以魏国作为自己的依靠,由此在战国初期的时候保全了自己。

到战国中期的时候,天下的格局发生了变化,从魏国一家独大的阶段步入了群雄逐鹿的阶段,各个国家都在非常努力的发展自己,各个国家之间的关系都是势同水火,因此,燕国在这样的夹缝当中也艰难地生存了下来。

到了战国后期和战国末期的时候,因为秦国的强盛,燕国又选择了在秦国的羽翼之下谋求发展,甚至秦国还派遣了自己国家的王子去燕国做人质,由此,燕国也保全了自己。

由此来看,燕国在战国时代所实行的那种政策还是比较有实际意义的,其自己明白燕国这个国家并不是一个十分强盛的国家,依靠着它自己国家的实力一定不能够在战国时代那样的一个历史时间段生存下去,因此,它选择了依附于其它的国家在夹缝之中求生存。

其实在当时那个时间段里面,每一个国家对于燕国的态度并不是帮助,而是倾向于控制的,在战国初期的魏国是这样,到了战国后期的秦国也是这样,可是虽然如此,燕国却不能够反抗,因为反抗意味的就是灭亡,所以这样的一种政策在保全了燕国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消耗着燕国内部的实力,最终也拖垮了这个国

综述

笔者认为,燕国之所以能够在战国时代生存下去,第一个以靠的是一些客观原因,第二个依靠就是它依附于其它国家求生存的政策。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个国家已靠着其它的国家进行生存并不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政策,也不是一个良好的生存办法。

别人可以允许你依靠着自己进行发展,同时也可以抛弃你,凭借着这种方式得来的片刻安慰是不会长久的,也是不能够保障这个国家本身的发展的。要想长久的生存下去,要想在一个天下大争的时代里有自己的话语权,必须依靠着自身的实力强盛才可以,像是燕国那样,长期以来被其它的国家所影响,最终也只能是渐渐的走向灭亡。

在战国末期的时候,太子丹不满足于秦国对燕国的掌控,偷偷的跑回了燕国并且策划了荆轲刺秦事件,事件发生之后,秦王嬴政大怒,派王翦为将旦暮渡易水消灭了燕国。自此,燕国人民才明白,燕国所谓的依附于其它国家虽然有用,但这并不代表着燕国是不可或缺的,在绝对的强大、绝对的实力面前,燕国还是显得太过于弱小了。可是那个时候燕国人民的恍然大悟,已经没有意义了,燕国也已经正式地成为了一个历史。

参考文献:《后汉书》、《战国策》、《左传》、《资治通鉴》、《过秦论》、《史记》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变法在战国达到鼎盛,后世朝代逐渐变少,为何在大清国再度兴起?
战国七雄变法很多,为何只有秦国摆脱阶段性的魔咒,与君主有关吗?
燕国圈地自萌、墨守陈规,为何能在夹缝中生存800年之久?
如果用战国时期类比当今世界,现在的国家分别对应战国哪些国家?
三张图看懂战国七雄的来龙去脉——战国简史
秦凭什么抵挡数次五国攻秦,而齐国为什么一次就不行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