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登峰十问】周伟:松鼠AI 1对1赋能型生态加速OMO大洗牌?

成功的创始人,是因为他看到了将来的发展趋势;而失败的人,是因为他只盯着眼前的潮流。疫情,便是这两种创始人的分界线。

松鼠Ai 1对1联合创始人&CEO 周伟

一问、就当下疫情之后,冲突的观点对立非常强烈,很多人认为对80%的线下教育企业是利空,但您反而觉得对80%的在线教育企业是利空。您是如何思考的,请分享一下?

教育是一个慢活儿,需要很多年、甚至一代人的慢慢培养。当疫情来临时,我们发现,全国的学生全部由线下转到线上,市场并没有培育期。在疫情爆发之前,2012年到2019年之间,在线教育占整个市场的7%-9%。无论是从学生、家长、教学方式、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等等角度来看,所有的在线公司均没有做好迎接学生全部选择线上学习的准备。疫情其实加剧了一些企业和市场的认知,同时也加剧了分化。

当然,头部企业其本身无论是从技术、师资,还是教学模式的构建,他们都是有准备的,因此疫情带来的红利就能真正成为红利。但对于绝大部分新兴的在线教育企业,可能对他们来说是一种灾难。为什么这么说?

第1点,这波儿红利未必是红利。因为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产品体验不佳。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网课翻车,老师没准备好,公司没准备好,平台没准备好,然后风口来了,还是一阵狂风。当风刮走了,红利只会加速其死亡,因为没有慢慢成长的过程。

第2点,盈利的模式。疫情期间,企业都转线上,但本质并没有改变。线上教育的商业结构、获客成本、教师成本没有因为疫情得到大量的优化和提升。在当前全民在线教育的情形下,盈利的教育机构依然不多。

因此,我认为短期的流量红利对大部分的在线教育公司未必是利好,反倒会加速其淘汰。因为他们用时间去换空间的过程被挤压。但一些准备好的教育巨头机构借着这波儿红利迅速成长,比如猿题库。即,疫情会导致教育企业头部效应更加明显。

这是我们认为疫情对80%的在线教育是利空的理由。简而言之,因为树太小,没长大台风就来了,小树全被吹倒了。大树虽然也很难受,但是可能会因为很多小树倒下而让他们更强大。

二问、大树与小树之间整个结构性的变化,您觉得什么样的大树受益最大?有哪几类大树会成长?

第1类是全线上且体量特别大的。像猿题库等,受影响的可能性比较小,同时随着红利的出现,还会有增长;

第2类是品牌类的。像好未来、新东方,包括他们的网校,增速会比较快;

第3类是技术平台类的。像ClassIn等,也会呈量级增长;

第4类是原来做家校互联的。像掌通家园、晓黑板等,原来只是做家校通的沟通工具,因为疫情便增加了教学板块的内容;

第5类是传统的BAT。像钉钉、微信等,他们原来主要是作为一种沟通工具。其中,钉钉原本是几乎没有学生用户,基本上都是企业用户,但疫情让他们有了一些学生用户。

这次疫情提升了行业的集中度,且越来越加速度。最开始行业集中度的提升,来自于新东方、学而思这类品牌,他们从碎片化的市场开始,在品牌效应上做了一些集中,但市场还是超级碎片化。紧接着是资本市场拉动,越来越多的教育公司上市,从而获得了巨大能量。再后来,互联网教育这一块,人们的消费习惯、资本的赋能、技术、体验的改善,完全是在灾难性的加速,所有人都被放进台风里。

三问、所以对于小树而言,原本可以挣扎得更长久些,疫情对他们变成了毁灭性的打击。那么,在这波儿集中度的加速当中,松鼠Ai智适应的这种商业模式和定位,是受益者还是受影响?

负面影响肯定是有的,但整体来讲是受益。

首先,我们的整个特色是基于平台的个性化教学给传统教育赋能。在疫情来临时,更多的学校没有办法进行传统的授课模式,他们需要个性化的互联网化的教学产品开展线上教学。所以,我们是受益的。

其次,整个疫情期间,这条线也非常有意思:2月份非常困难,大概亏了2000多万,但到了3月份,我们to B的收入增长了8倍,从而to C的用户数也增长了8倍。2月15日,我们的学生人数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29万,学生上课的时长同比增长8.9倍。到了2月底,正式学员达到了27万,全国学习课时达到460万,同比增长8倍,活跃数增长了10倍。在如此大压力的情况下,松鼠Ai的收入在3月没有下降反而增长了,还有了利润。

经过这场疫情以后,会出现大量的机构、大量的人。未来,特别是后疫情时代一定是OMO战略,谁能提供这个“M”谁就能帮他们完成OMO的构建。疫情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拐点,你可能难受一下就开始起飞了。整个环境逼迫所有人向外部转型,而松鼠Ai已经提前成为了一个OMO赋能的平台。

对于如何应对疫情,我们提前做了充足的准备。1月20日启动了疫情准备议案,截至3月底,开展了65场线上培训,员工7×24小时在家备战。我们把全国线下合作的2700家学校在疫情期间全部转成了在线,无论是教学板块,还是营销、教务板块,都开展了大量的培训,截止3月底,累积培训人次近30万。连大年三十那天最后一场结束时间是6点半,还有4000多人在线参加我们的培训。

四问、这么看来,实际上在危机当中有看不见评委在对我们过去的核心竞争力打分。对于松鼠Ai而言,还体现了什么样的核心竞争力的系统?

主要体现在我们成功开发了第一套智适应系统应用,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与高级算法核心,这个只有人工智能学习引擎能够做。像OMO,我们把“M”变成了一个教学平台的大中台,不但能实现你的学生个体为中心的智能化、个性化教育,还能在测试、学习、练习、测试、答疑,整个教学环节当中形成完整的人工智能教学。新一代AI老师,还将同步测试、同步学习、追根溯源测试、追根溯源学习、知识点考频优先排序、重学、思维方式训练、能力训练、学习方法训练、遗忘复习、战略放弃知识点、错因分析、未来学习预测,全方位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因为疫情,线下机构关停,为什么能够非常快地转到纯线上?因为我们提前构建好线上的整个教学闭环,也实现了个性化教学产品的大规模交付。原来在线下是一个教学场景,一个应用的环境而已,现在“教室变成了客户的家里、学生的家里。”因此,转线上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

简而言之,松鼠Ai之前就已经具备平台级的交互能力,只是在危机发生后,平台级的交付能力和爆发性需求的相遇,就产生了这么一个拐点。

五问、实际上,这些年很多企业被大量的资本砸下去之后,遭受了各种各样的质疑,我相信松鼠Ai也一样。所有的质疑是说因为不成熟表现低于预期还是表现不够稳定?在您看来,借这次疫情,会不会一下子把成熟度提升上去了之后,逐步地让质疑声下降?

第一,对于松鼠Ai智适应来说,这么多年一直在质疑声当中成长,这也是很正常的。

第二,有很多质疑,是因为他不够了解,活在过去的时空里。而松鼠Ai智适应处在未来的时空里,两个时空并没有重叠。

对于很多传统教育机构和传统的体制内学校,其实他们是有穿越感的,穿越到了他不熟悉的时空里。此次疫情危机让三个不同时空里的不同物种,在一个时空里发生了竞争,产生了交集。就拿松鼠Ai来讲,我们接受了大量原体制内的公立学校,把我们平台上的产品提供给他们作为“停课不停学”的替代产品来加速。所以,这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定位模式的一个印证吧。

当你在赛道上占据了潜在用户心智模式的第一顺位时,一旦有大规模的需求发生,用户其实是会得到绝大部分好处的。我们可以向上海全市100多万中小学生提供学习产品。原来我们的影响力覆盖不到的地方,一个封闭的系统或屏障,时空一下子合并后把所有的市场都打通了。同时,在这个时空里,身边的朋友会越来越多,且在短时间里,他们认可了你的教学和产品的效果也会促使你的加速成长。

六问、今年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是一个OMO的元年,突然之间就把所有不同的三维时空给合并了。您怎么看2020年以后教育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2020年以后,我们觉得它是后疫情时代的来临,也是OMO的一个元年。OMO这个模式去年年底整个行业就在不断地摸索,它一定会不断地去迭代,去寻找一个最好的方式。对于未来的趋势,我们的判断是三个融合、三个创新。

关于融合,一是线上线下的融合,二是新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的融合,三是校内校外的融合。

关于创新,对学校和教育公司而言,一是教学模式要创新,如何利用新技术去打通新的教学模式;二是教学场景的创新,如何利用碎片化大时段的学习。

三是对学生而言,学习模式也会创新。原来学生们都是在线下或纯线上。未来,将可能是利用一些平台或工具,在线上或线下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或是监督式的学习。

七问、在这样一个大变局当中,这种头部效应的加剧,从一个平台级公司的角度,您对瑟瑟发抖的中小企业会有什么样的建议?

对于中小企业,简单来讲,跑得快才能活得长久。

我们现在看到中小企业有两种:一种是坐以待毙的。他们内心充满着幻想,就是等疫情过去后再恢复到疫情前的模式,会认为原来我还活得可以,至少日子还过得去。50%的中小企业活在这里面。这部分中小企业要特别注意,若你的观点没有发生变化,即使明天已经结束了,你还是会死在后天。

还有一种是他们在积极寻求方法去解决。这部分可能行动要快,要找到符合后疫情时代所有人行为习惯发生改变的这些新技术,要加到你原来的模式里才有可能发展。

同时,我们还要记住一点,对中小企业而言,自我研发新技术、新平台的能力、几率比较小,需要做更多的嫁接,把自己当作一个渠道,无论做一个线下的应用场景,还是单独的应用场景。

八问、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要么成为生态,要么在生态优势当中去寻找自己的定位、去依托自己的个体优势。作为AI智适应教育的头部企业,松鼠Ai有没有这个战略构想?

我们是做整个内容的研发,包括平台、算法、教学、产品教学以及整个商业,以松鼠Ai智适应学习系统为核心的商业构建的研发和市场品牌推广的研发,形成了一个闭环。也就是说,我们的生态优势已初见雏形,目前正在批量地寻找有个体优势的生态成员企业。

九问、在松鼠Ai生态里,您期望这样的个体具备什么样的优势?同时,您又是如何看待生态与生态之间的竞争的?

我们希望他们具备的优势是这样的:第一,有管理经验。因为在生态链中,管理作用是比较关键的。必须能带队伍,能够执行、掌握和学习新技术的应用,包括运营,实体校的经验,必须是一个成熟的管理;

第二,他的个性。每个人的个性都不一样,特长也不一样,如果他在当地能够有自己的这种核心,无论是从人际上的关系优势,还是资金实力优势,或是教育方面的理解等优势,都是个性的。

站在一个中小企业的角度,个体的角度,其实在这样的一个大变局的情况下,要么是加入一个生态,要么是在生态之外。这也代表着未来会形成生态与生态之间PK的格局。

我看到一个趋势是这样的,当松鼠成为一个大生态的时候,其实有很多区域也想干生态,但是资源和能力不够的个体,他有可能借助我们大生态的赋能,然后在本地成长一个小生态,从而实现逆袭打破原有的竞争格局,成为新的老大的可能性。

十问 、整个教育行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您理想中的样子是怎样的?

第一,我们教培企业与校内能找好自身的定位。认识到较培行业和体制内教学是相互补充而非替代关系,教培一定是公立学校的重要补充;

第二,拥有整个教学行业未来。更多新技术的企业要真正能够帮助学生提升他的学习效率,而不是体制内学习模式的重复;

第三,真正能够实现“千人千面”,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但对于体制内学校是很难实现的,因为它是班课模式。我希望未来真正能够实现以个性化驱动的学习模式。

这是一个个性化教学产品代码化的时代。当一个企业能实现大规模个性化教学产品交付,形成独特的人力管理,最后都会有一个个性化提升学习效率、以学生个体为核心的教学平台模式。

【登峰结语】

“山海争水,水必归海。非海求之,其势顺也。”松鼠Ai智适应是一家顺势而为的企业,我们完全有理由期待他的未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同学们上上上课了了了,云课堂卡顿?华为云放大招了!
非典催生了电子商务,新冠带火了OMO
枪响之后,行业OMO模式的变革与势能
艾上AI教育创始人邓亚:OMO模式的终极形态是智能教育
OMO商业模式最终状态是无人化
后疫情时代的在线教育现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