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球云市场将超3600亿美元,而AI才是最核心竞争力

文/杨剑勇

随着全球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大趋势下,各界积极部署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以及更多企业将工作转向云端,诸如远程办公、线上会议、远程教育等,继而对云服务需求保持强劲的需求,带动全球云服务市场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尽管2020年全球受到新冠病毒冲击,云服务市场依旧保持正增长。

全球云服务市场规模将超3600亿美元

来自权威来自权威调研机构Gartner最新的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云服务预计增长6.3%至2579亿美元(人民币约1.8万亿元),并预测到2022年增长到3640亿美元(人民币2.55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9%。

需要指出的是,SaaS(软件即服务)依然是最大细分市场,今年将增长至1047亿美元(人民币7300亿元)。其次是IaaS(即基础设施即服务),今年预计增速高达13.4%至504亿美元。不过,PaaS(平台即服务)增速最高,今年预计同比增长16%至435亿美元。

云服务这条赛道上的赢家有哪些?

需要指出的是,在全球云服务市场中,因亚马逊前瞻性推出AWS云服务,至此,开创了云计算新时代的同时,也让亚马逊成为全球云服务领导厂商,占据全球近半公有云市场份额。依据Gartner最前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亚马逊占据全球45%云服务市场份额。

此外,结合各厂商云规模来看,亚马逊、微软、谷歌、阿里云与腾讯云是全球云市场赢家,且每年稳健增长。

2019年,亚马逊AWS营收350亿美元,按当前汇率换算人民币约2448亿元

2019年,微软Azure营收规模181亿美元(约1266亿元人民币),因未披露Azure营收数据,该营收规模参照权威调研机构Canalys给出的数据;

2019年,谷歌云营收规模为89亿美元(约623亿元人民币)

2020财年,阿里云营收规模为400亿元人民币(阿里年报非自然年,2020财年计算时间是从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

2019年,腾讯云规模为170亿元人民币

上述五大云玩家,除微软以外,均来自年报所披露的数据。

就AWS营收规模来看,对于其他厂商来说不可企及。进入2020年,AWS更创纪录新高,2020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3%至102亿美元,这是AWS单季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预示着迈入新的里程碑。且按照这个增速,今年全年营收将会突破450亿美元(人民币超3100亿元),甚至可能触及到500亿美元大关(人民币约3500亿元)。在未来几年内,仅AWS营收规模就能突破千亿美元大关。

不过,微软则是亚马逊最强劲竞争者,因Azure凭借丰富的云应用,其市场规模仅次于亚马逊,且规模也超过千亿元人民币。整体来说,他们是全球云服务市场最大赢家,控制全球超过六成公有云市场份额。来自国际研究机构Gartner给出的数据显示出亚马逊份额为45%,微软份额17.9%。

云玩家市值挺进万亿美元俱乐部

因AWS、Azure云服务规模日益扩大,使得微软与亚马逊在资本市场备受投资者青睐,市值纷纷突破1.5万亿元,人民币超10万亿元。甚至有华尔街分析师预测微软市值将超2万亿美元大关,依据主要是看好不断增长的云服务。此外,谷歌也是万亿美元俱乐部成员。

截止7月28日:

微软市值1.53万亿美元

亚马逊市值1.5万亿美元

谷歌市值1.03万亿美元

阿里市值6681亿美元(在港市值5.29万亿港元,约6825亿美元)

腾讯市值5.19万亿港元(约6696亿美元)

资本市场的走势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但对于微软、亚马逊与谷歌来说,云是推动市值突破万亿美元的因素之一。对于阿里与腾讯来说,作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两家科技企业,占据国内六成左右公有云市场份额,特别是阿里云份额超过四成,遥遥领先竞争对手。根据Gartne数据显示阿里云亚太市场份额高达28.2%,Canalys数据显示占据国内公共云服务市场份额高达46.4%。

云端竞争比拼人工智能应用能力

如今,阿里云已成长为阿里巴巴王牌板块之一,高盛最新评估其估值更是930亿美元。与此同时,国内在新基建大背景下,各级将会积极部署新技术,这将会进一步激活国内云服务市场,为此阿里宣布未来三年投入2000亿元,并提出阿里云再生长战略,以做深基础、做厚中台以及做强生态为发展方向,基于云和新型操作系统,构建一个繁荣的应用服务生态。

值得一提的是,继阿里云重金加码新基建后,腾讯也宣布未来5年投入5000亿元,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数据中心等是重点投入领域。而百度则紧扣AI新基建,未来10年将云服务器扩容500万台,再为社会培养500万AI人才。百度不仅为中国智能经济发展提供算力底座支撑,也为新基建输送高端AI人才。

以5G、物联网、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建设,云计算作为新基建重要基础设施,迎来最好发展时代。而AI能力已成为用户进行云服务选型时的重要考量因素。来自IDC最新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云服务市场研究报告(2019)》显示:当前领先的云服务厂商大都在公有云上提供了丰富的AI能力。

在国内云服务市场,凭借丰富的AI能力,百度智能云在多个细分领域排名第一。连续两年在AI Cloud领域排名中国第一。IDC报告指出,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目前实现一定规模的商业化营收的仅有百度智能云。

腾讯云人工智能优势也明显,首次进入国内前三。从调用量以及营收来看,在人脸人体识别领域,腾讯云依托人脸核身、特效、人脸融合能力,市场表现全面领先国内其他云厂商。尤其在备受瞩目的新基建布局上,腾讯云也是国内第一家率先推出完整AI 新基建整体布局的云厂商。将基于“一云三平台”架构,不断整合内部优势AI资源,不断构筑全维度领先优势,打造产业智能化新引擎。其中“三平台”包括算法平台、服务平台以及开放平台。

对于亚马逊AWS来说,丰富的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相关的服务,其人工智能能力受到开发者的高度认可。Gartner在2020年2月最新发布的《云上AI开发者服务魔力象限》中,就技术执行力和对技术未来发展愿景的完整规划两个维度,将AWS排名在领导者象限最高位置。

另外,Amazon SageMaker是全球应用最广的机器学习工具,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作为一项完全托管的服务,可以帮助开发者和数据科学家快速地规模化构建、训练和部署机器学习 (ML) 模型。在全球,基于AWS云服务,各个行业、各个类型的客户都在利用Amazon SageMaker挖掘数据潜力,以此推动智能化转型升级。

在今年早些时候,笔者连线AWS机器学习副总裁Bratin Saha时,他对笔者表示,“比如在金融服务行业进行欺诈检测,以及预测性分析;还有用于像医疗领域的放射科以及新药研发;在制造业做预测性维保应用,能够去检测设备,并且预测设备需要维修、维保的时间。在自然灾害发生之后,进行统筹。”同时指出,在过去的三年中,我们确实看到数以万计的客户通过AWS云服务来进行机器学习(ML)的工作,在AWS云上的机器学习工作负载是其他平台的2倍。

最后

新基建如火如荼,5G作为新基建基础通信网络,人工智能是各种创新应用落地核心技术,以云计算作为输出窗口,助力各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在这个时代,数据+算力+算法作为新经济驱动要素,各互联网巨头纷纷加大在大型数据中心规模,为产业智能化提供强大算力底座,以此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能应用落地,使得云无处不在。

杨剑勇,福布斯专栏作家、网易签约作者,并连续三年(2017-2019年)获得年度最佳签约作者。致力于深度解读5G、物联网经济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观点和研究策略被众多权威媒体和知名企业引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质疑到突破,阿里云规模400亿,做到亚太第一
全球云格局:亚马逊微软占五成市场,阿里排第四,腾讯全球第七
全球云服务支出超1400亿美元,这三大厂商则是最大赢家
微软凭借Azure跻身“千亿营收俱乐部”,欲挑战亚马逊云计算业务?丨科技云·视角
公有云的巨头博弈:“两马”和雷军的云之战
25岁的谷歌,正面临着发展史上的一场低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