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红楼梦》中的女性主义思想
userphoto

2017.10.25 山西

关注
    摘 要:《红楼梦》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其在写人方面很值得我们进行借鉴。本文对其女性主义思想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其在写女性主义思想方面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多写人艺术进行创新,大量的使用烘托对比的方法以及添加神话色彩等等。旨在帮助人们学习和借鉴《红楼梦》的写人手法,品位其文学艺术。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1/view-5653360.htm
  关键词:红楼梦;曹雪芹;人物性格;写人艺术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其与其它三者不同,是对现实生活的描写,在对人物性格的展现中运用了丰富的写人技巧。这些写人方法对于我们现代写作来说有很强的借鉴意义,需要我们在品位红学艺术的过程中,对其进行有效的借鉴。下面结合自己读《红楼梦》的一些感悟,对其女性主义思想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红楼梦》概述
  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其内容和情节有其他三者不同,其描写的重点是一个大家庭的平常生活和在这种看似和谐表面下的家族斗争。我们在品读《红楼梦》时看到的不是中国传统文学作品里的打打杀杀,也不是天外神话,是在一种柔情描述里的诗情画意。一般的作品都是通过对人物间冲突的描写来使人物鲜明的性格得到展示,但《红楼梦》更多的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叙述,这都是生活中的一些琐事,但在作者笔下却将人物的性格特点活灵活现的表现出来,并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可谓是入木三分,我们不得不称赞曹雪芹写人手笔的高超。
  二.《红楼梦》中的女性人物特点
  1.林黛玉的女性特点
  在对林黛玉的介绍首先是借助于其他人看见黛玉时反应 “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接着又借助于宝玉见到黛玉时的反应“细看形容,与众各别”,将黛玉的形象借助于他人进行了很好的展现。在贾宝玉还没有出场时,首先是他的母亲王夫人对其日常的一些行为进行了介绍,然后对黛玉的内心活动进行了描写,借助黛玉对宝玉的推测,丰富了宝玉的形象,在贾宝玉出场后,又借助于黛玉对其的观察,借助于黛玉之眼将贾宝玉这个人物形象完整的描绘了出来。对于王熙凤的出场介绍又是另外一种风格,在其没有出现之前,曹雪芹没有对其进行任何的透漏,在他人进行谈话的过程中,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人未到,声先到。
  2.不同阶层的女性特点
  在第六十五、六十六回,兴儿生动的向尤氏二姨介绍了平儿、王熙凤、迎春、探春、贾宝玉、薛宝钗以及林黛玉等的性格特点,兴儿本省是一个下等奴仆,其形象朴素,讲话幽默风趣,在介绍的过程中不仅使读者对其所介绍人物有了更好的了解,还准确的认识了兴儿这个角色,一举两得。由于主要是对王熙凤的介绍,所以这可以看作是从侧面对王熙凤这个角色的具体展现。通过兴儿的介绍,人们对其在贾府中的身份和地位有了了解,滤清了其余他人之间的矛盾,了解到了她为人的刻薄,对其人物的品性有了认识。在其他的回合中,对于王熙凤人物性格的描写主要是一种含蓄的方式和一些褒扬的写法,有时还借助于一些与其相关事情的描写。通过兴儿的描述,使大家对王熙凤有了整体而清晰的认识。兴儿这部分在书中没有占用过多的字节,但是却完整的呈现出了多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红楼梦》中女性主义思想的体现手法
  1.铺垫烘托手法的运用
  《红楼梦》中的人物,其性格十分丰满,内心活动也十分复杂,为了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强化人物的真实性,曹雪芹在书中运用了较多的烘托写法。他运用自己精湛的语言艺术,在人们脑海中勾勒出一个个场景和人物。由于《红楼梦》中的人物较多,其文章结构十分复杂,内容较为丰富,要想对其进行全面具体的描写是不可能的,曹雪芹为了使人们清楚的认识每个人物形象,在描写中使用了大量的铺垫和伏笔手法,帮助读者在脑海中构建人物的具体形象。从书的整体上来看,前五回可以说是对人物描写的一个铺垫,在当中,主要人物林黛玉、王熙凤、薛宝钗等都逐个出场,其性格特征也得到了展现。在他们的出场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作者运用了大量的铺垫手法。在《红楼梦》中关键人物,在其出场时,几乎都是用来铺垫的写法,其对故事情节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好的烘托,通过大量的铺垫,使得对人物的正面描写大幅度减少,只需简单的介绍。
  2.正反结合
  如对于薛宝钗和王熙凤,曹雪芹对他们有着明显的贬意,但是在文中大部分时候是对其的褒奖。作者通过在关键处设置暗点以及通过一些非主要的情境,将自己的真是情感进行表述。例如在金钏之死的章节中,描述了薛宝钗对王夫人的同情和安慰,并且主动献上自己的衣服,表面上是对薛宝钗的赞扬,但实际上是对其虚情假意的批判。
  总结:通过对《红楼梦》写人艺术的分析,曹雪芹在写人的时候在平凡中进行创新,整本书中都运用了烘托对比的手法,此外还加入了一些神话色彩。使得每个人物的性格得到了完美的展现,这种写人的艺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品读和借鉴。由于本人能力的有限,对《红楼梦》写人艺术的分析还不够全面和具体,要想更好的做好红学的研究,最大程度上发挥《红楼梦》的文学价值,还需更多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梁归智.曹雪芹“写人”的二纲八目与痴、常二谛、三象合一[J].晋阳学刊,2012(3):65-66.
  [2]周汝昌.红楼艺术的魅力[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
  [3]高时阔.情态百相:解读红楼人物形象的新视角――评胡文彬《红楼梦人物谈》[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55-56.
  作者简介:梁梦荻(1993.04-), 女, 侗族,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人,现就读于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 2011级汉语言文学3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富阳教研网 - 文章中心 - 九上20《香菱学诗》教案
宝钗,美的极端;黛玉,美的极致
薛宝钗的性格特点,薛宝钗人物分析
【广东】石卓鑫《“红楼梦”读后感》指导老师:尹鹏华
《红楼梦》中薛宝钗人物形象分析
《红楼梦》的艺术结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