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希望集团刘氏四兄弟 你值得思考的创业故事

创业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刘氏四兄弟成为中国创业的一个楷模,希望集团成为中国企业的一个标杆,成为中国农业行业一颗明星,下面揭开兄弟四人创业故事——

“言行美好”的四兄弟

刘氏四兄弟:刘永言,刘永行,刘永美(陈育新),刘永好。寓意:言行美好。两岁时老三刘永美,由于家庭生活困难,被过继到新津县顺江乡古家村陈耀云家,改名为陈育新。

四兄弟皆是高材生

老大刘永言,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后就职于某国营单位的计算机室;老二刘永行,师范专科毕业,后在县教育局工作;老三陈育新(刘永美),四川农学院毕业,后在县里当农技员;老四刘永好,四川省电大毕业,后在省一所中学教书。

起步发展阶段—养鹌鹑带来的第一桶金

1980年春节,刘永行为了让哭闹着要吃肉的四岁儿子能够在过年时吃上一点肉,从大年初一到初七,在马路边摆了一个修理电视和收音机的地摊。短短几天里他竟然赚了300元,相当于他当时10个月的工资!四兄弟一商量,就想办一家电子工厂,并很快生产出音响样品。没有想到的是,此事上报到公社之后,公社书记一句“集体企业不能跟私人合作,不准走资本主义道路”,此事胎死腹中。

1982年,四兄弟经过激烈的讨论,三天三夜的家庭会议做出决定:辞去公职干个体。他们就想,搞自己曾经做过的音响投资大,而且还有很多条条框框;而搞养殖业不需要很多投资,技术含量低,自己也熟悉。创业目标定下了,资金还没着落,四兄弟想到向银行贷款1,000元,但结果是当头一盆冷水。他们只好典当了手表、自行车等值钱的家当,筹集了1,000块钱,开始养鸡、养鹌鹑。“当时真的是一分一分挣钱,看着鹌鹑下了一个蛋,就意味着赚了一分钱。”

拿到现在来看,这都是令人艳羡的“金饭碗”。然而1982年底,兄弟四人相继辞去公职“下海”创业,这在当时无疑是非常勇敢的,要知道真正的“公务员下海潮”90年代初才出现。

四人用变卖手表、自行车等东拼西凑来的1000元作为初始资金,从养鸡、养鹌鹑开始,到建饲料厂,财富像滚雪球一样,初始的1000元在第7年即1989年就变成了1000万。

然而直到现在,兄弟四人谁也说不清当初那1000元谁出得多些、谁出得少些,他们当时也没有产权意识,可以说是“兄弟共产”。

1991年成立希望集团时,四人的头衔也颇为有趣:老大刘永言担任集团董事局主席,老二刘永行担任集团董事长,老三陈育新担任集团总经理,老四刘永好担任集团总裁,都是“一把手”。

和平分家——再次崛起

然而随着希望集团不断壮大,对于企业后续的扩大发展,四人有了不同的想法,他们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1992年,他们决定采取最简单的处理:划清四人的产权,各自发展。在很多人看来,大型家族企业产权重组,应该是一件错综复杂的事情,更何况刘氏兄弟的产权界定先天模糊。但是希望集团的资产在四兄弟手里很快就划分得清清楚楚:每人25%,非常和谐。

三年后,已经具备独立经营能力和思路的老二和老四,又一次决定“分家”,这次依然是遵循“资产平均分配”的原则,二人“划江而治”:将各地的26家分公司一分为二,基本上以长江为界划分为东北与西南两个区域。刘永好选择西南区域,刘永行得到东北区域。

老大拥有大陆希望集团、老二创立东方希望集团、老三主持华西希望集团、老四执掌南方希望集团(后改组为新希望集团)。自此,希望集团完成了产权明晰化。

四人用“分家”之后,他们带着鲜明的性格特征各自发展,成为中国富豪榜前列的常客。

老大刘永言——技术控

老大刘永言是个“技术控”,小时候就成功自制了收音机和简易发电机。分家后,他最大的精力都投入到科研中,深蓝空调、森兰变频器,都含有他很多的发明专利 。

他是个“技术宅”。外界很难在公开场合见到刘氏老大,他大部分时间只待在自己的电子研究所里,集团日常事务交由女婿陈斌打理。

老二刘永行——稳健

老二刘永行是典型的实业家,以稳健、务实、精益见长,最佩服的人是台塑集团创始人王永庆,曾萌生出愿意免费替王永庆打工的想法。刘永行在分家后一直专注于主业饲料业。而饲料行业竞争愈加激烈、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他决定进军重工,将制铝作为第二主业。他小心翼翼的谨慎布局。正是这种谨慎和稳健,使刘永行在后来的经济形势大变局中保全了自己。

老三刘永美——低调

陈育新原名刘永美,因过继到陈家改名陈育新。他是四兄弟中最早出来创业的,1983年3月,他把住房、厨房腾出来,用兄弟凑的1000块钱,在家里办起“育新良种场”。“兄弟一起出来风险太大,四个家庭要生活,我先出来,风险要小些,我当了12年农民,又是农学院毕业,就是失败了,在农村吃饭是没有问题的。”陈育新说。

陈育新也是四兄弟中出名最早的,曾相继当选为四川省政协委员和四川省人大代表。1993年全国政协想吸纳一名民营企业家时,省里原本想推荐陈育新,后陈以性格不适合为由,推荐了擅长“外交”的刘永好。

陈育新不讳谈商人需精明,他的办公楼外墙就镶嵌着“做诚实而精明的商人”几个大字。他的精明也体现在管理上。92年分家后,陈育新负责打理希望集团“祖业”——新津的饲料基地,有媒体报道称其利润率为四兄弟饲料产业中第一。

老四刘永好——明星企业家

老四刘永好一直是兄弟中最擅长表达和对外交往的,像个天生的社会活动家。1993年全国政协会议召开前,四川省委统战部要推荐一位民营企业家到全国当政协委员,就选中了希望集团,老三陈育新推荐了刘永好。同年底,刘永好又被推举为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从此成为政坛上民营企业家的新星。

而其他三兄弟也开始有意识的、全力支持老四树立公众形象,任何记者采访均由老四出面。从此,刘永好成为了希望集团的“形象代言人”,活跃于各种社交场合,其公关天赋得以充分展现。

四兄弟中,刘永好的行事风格最为迥异。其他兄弟依靠自有资金、远离资本市场;而刘永好在庞大的实业基础上,还建立起了一个资本运作平台:大举进入金融领域,发起创建了民生银行,并以金融为杠杆进行大规模的联合、收购。四兄弟的企业里,只有刘永好的新希望选择上市。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踏踏实实做事,专注个人为创造价值,而不是个人索取的价值,人做好,事到位,活出人生价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兄弟放弃铁饭碗,一起下海创业,如今人人身价百亿,名字很耳熟
四川刘氏四杰:坐拥3000亿,中国最牛兄弟创业传奇
四川首富果然名不虚传,马云、史玉柱来“庆生”都只能坐第四排
四大金刚:新希望的商业帝国
刘永好四兄弟一起做生意,是怎么保持危险的平衡?
中国最牛家族:四兄弟凑1000元创业,如今个个身价百亿,富甲一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