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看不到的故宫文物,都在日本人拍的这部纪录片里了

“看不懂”,这是好多人面对艺术的口头禅。

现代艺术博物馆、美术馆看不懂就算了喽,

可历史博物馆里的也不知道是啥!

别说,还真是这样……

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各省市博物馆,

一圈逛下来就怀疑人生。

汉字不认识:甗、簋、斝、卣、罍……

以及,这些奇奇怪怪的器皿究竟是做什么用的?

左上:齿父己鬲,商 左下:父丁鱼觚,商末

中上:保鼎,商 中下:□父乙卣,商

右上:窃曲纹簋,西周 右中: 毕龟爵,商 右下:夔纹罍,商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你可能需要这部由日本NHK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

故宫至宝

严格来说,这部1998年首映的故宫纪录片是《NHK特别节目·故宫至宝讲述的中华五千年史》的边角料,把《故宫至宝讲述的中华五千年史》一片中未及介绍的文物分门别类,单独介绍。

目录如下:

01至高的造型·青铜器 02.圣洁的玉器

03.黑暗中的色彩·唐三彩 04.对银的憧憬·白瓷

05.梦幻的青瓷 06.宋瓷的世界

07.蔚蓝色的光芒·青花. 08.华丽的五彩

09.书圣王羲之 10.百花缭乱的书法

11.文人士大夫的书法 12.学习先人之书

13.山水画诞生 14.山河有情

15.内心的风景 16.文人的桃源乡

17.文房四宝 18.风流天子的遗产

19.花鸟画的世界 20.宫廷的盛宴

21.画中的梦之都 22.壮丽的紫禁城

23.乾隆帝的珍藏 24.虔诚的求佛之心

25.西洋风 26.皇帝的多宝格

故宫博物院

为了拍摄这部片子,日本NHK电视台奔赴故宫博物院(北京)和“国立故宫博物院”(台北),拍摄了几乎所有珍贵馆藏,可以说每一件出镜的文物都反映了某一时代的某个面向。

不过,这部片子最出彩的是在每集不到三十分钟的时间里,清晰地讲述了各类物品的起源、发展、制造技艺,却又不是干巴巴的硬知识,而是一件文物引出一段历史。

毫不夸张地说,虽然时间过去将近二十年,它依旧是同类型纪录片中的佼佼者。

《故宫至宝》究竟讲了什么呢?我们详细来说其中一集:黑暗中的色彩·唐三彩

三彩骆驼,唐,高80cm,长69cm,故宫博物院藏

唐三彩制作于距今1300年前的唐代,因使用褐、绿、白、黑、蓝等颜色,故名唐三彩,其富丽堂皇的色彩使之成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陶器,但在20世纪初期以前,其存在几乎不为人所知。

唐三彩是如何产生,又为何消失呢?

抛出这个问题后,片子没有直接回答,却开始说唐玄宗表亲永泰公主的陵墓。

虽然被盗墓贼侵袭过,但永泰公主陵的陪葬品在出土时仍非常丰富——共达1354件,其中各类彩绘、唐三彩俑占878件。当然,永泰公主陵最有名的是墓内1200多平方米的壁画,后者描绘了唐朝贵族们奢华的生活。

永泰公主墓

从壁画上可以看到唐代风尚的变化:女性们身着锦衣华服,宫殿里则飘荡着西域异香,在开放的氛围中,新的价值观得以产生,女性间盛行开胸的服饰,波斯式化妆也广受欢迎,理想的女性形象从之前的细长脸转变为珠圆玉润的面庞。

永泰公主墓壁画局部

这个时代,被贵族格外喜爱、也曾被供奉在墓穴之中的,即是新唐文化所衍生的陶器——唐三彩。

为了华丽地点缀墓室,大型的人偶和动物是必需的。汉代盛行厚葬,1995年在陕西北发掘的汉景帝陵就有数目繁多的陪葬品,其中甚至包括兵马俑。

汉景帝兵马俑

上图是守护皇陵的近卫军团,当时,人们认为死后与生前的世界一样,因此,景帝在生前将所有物品以泥土制作,试图将人间的一切在墓中再现。军队后摆放的是作为兵粮的家畜,动物表面的色彩则用矿物质颜料涂抹而成。

汉景帝陵墓的家畜

对古代人而言,陶器是生活富足的证明,因此在墓葬的陪葬品中,便出现了前所未有之多的陶器。

绿釉博山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是汉代制作的陶器,表面被一种玻璃材质的釉覆盖,而其中的绿色是釉料中含有的铜遇热反应而出现的效果。在全世界范围内,只有埃及和中国掌握了上釉这一划时代技术。

汉代的釉陶属于低温铅釉,多以绿、黄褐或棕红色为主。也就是说,至少在距今2千年前,已经产生了唐三彩的两种颜色:绿色和褐色。

铅黄釉绿彩莲瓣纹罐,北朝,高23.5cm,口径7.7cm,足径8.4cm,故宫博物院藏

公元6世纪,在游牧民族统治的华北地区,就发展出了提高釉料纯度的技术,透明的釉由此产生。不过,由于釉料提纯技术并未完全成熟,因此,透明的釉总是带着淡淡的黄色或红色。

到了7世纪中叶,在唐朝控制丝绸之路后不久,与唐三彩诞生相关的重大事件发生了——西亚大国萨珊波斯灭亡,王族们流亡长安,顺便带来的是金银物品和玻璃器皿,其中有些工艺品着实让都城长安的人们膛目结舌。

八瓣花纹蓝琉璃盘

上图的八瓣花纹蓝琉璃盘就是由波斯带到唐朝的蓝玻璃,这种青是一种叫做“钴”的金属色。据说,当时的中国尚没有钴,波斯王族的技术输入自然有助于催生唐三彩。

得到了波斯的青色,中国的陶器便开创了五彩斑斓的世界。基于汉代最为常见的褐色与绿色,并加入6世纪产生于游牧民族的白色,和7世纪从波斯传来的钴青色,在多民族多元文化的融合下,绚丽的唐三彩终于面世。

三彩烛台,高29.8cm,口径7cm,足径12cm,故宫博物院藏

7世纪后后期出产的唐三彩,由于充满西域特色,憧憬于西域文化的贵族们对于青色的唐三彩也格外喜爱。

位于河南洛阳的唐三彩工厂,如今还沿用古代的技术来制作唐三彩。

8世纪初,唐三彩风靡一时,产量巨大,然而能够拥有唐三彩的只能是以贵族为首的特权阶级,唐三彩的生产被国家严格管制,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贵族在墓葬中能放置的陪葬品数量也各不相同。

三彩天王增长天,唐,高1.2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其鲜明的轮廓、扎实的造型诉说着高度成熟的唐代文明

唐三彩不仅仅是一种器物,也是历史变迁的见证。公元755年,有西域血统的节度使安禄山发动叛乱,据称15万叛军顷刻间攻陷洛阳,之后挥师长安,唐玄宗仓皇逃离都城,长安沦陷。

这次叛乱之后,唐帝国威信扫地,尽失西域版图,世界帝国开始盛极而衰,丝绸之路也因此逐渐荒废,而因丝路贸易而繁荣的唐三彩的产量也急剧下降,并随着帝国的衰亡而烟消云散,直到20世纪初才因考古再度回到人们的视野,并成为盛唐文化的符号之一。

三彩凤首壶,唐,高33cm,口径5.7cm,底径10.4cm,故宫博物院藏

凤首壶在初唐时即开始流行,是唐三彩陶器中常见的器形,它与同时期另一种常见的双龙柄壶一样,明显具有波斯萨珊式器物造型风格。这种巧妙地把外来文化与传统民族艺术结合起来的装饰手法,是唐三彩造型上的创新。

而唐朝的开放和包容,让来自异域他国的事物进入中国社会并催生新的文化产物,比如,丝绸之后带来的白银让人们对其有了极大的憧憬,并导致中国人以陶器做出仿银的物品——白瓷由此而诞生。

白釉渣斗,唐,高9.9cm,口径12cm,足径6.9cm,故宫博物院藏

说完器物,《故宫至宝》接下来用8集内容去讲述了中国的书法绘画名作。基本上,这就是一个简明书画史。后台回复“故宫至宝”提取资源)

更有意思的是NHK把文房四宝也做了一集。

片子从乾隆皇帝的养性殿墨云室说起,其命名源自一枚出自南唐墨匠李廷圭之手的古墨。作为制墨名家,李廷圭曾被南唐后主李煜赏识,赐姓李,改名李廷圭,而藏其古墨的墨云室也一度和著名的三希堂齐名。

《故宫至宝》不仅讲述历史,也映照现实。因此在这一集里,NHK便拍摄了安徽歙县仍以传统工艺制墨的工厂。

《故宫至宝》中的制墨厂

很难想象,从最初的松煤到最终完成一枚墨,需要足足一年时间,因此高品质的墨一直数量有限。

书画家们总是希望用好的笔墨纸砚,因为绘画材料和作品有着直接关系,不仅关乎到作品的保存年限,艺术家的创作也会因材料而得到激发。

总之,这部片子的最终呈现绝不只是边角料,它提供了走进东方传统艺术的基本路径,反复提到一些时代:唐朝、宋朝,提到一些帝王:李后主、宋徽宗、乾隆,不仅仅关乎艺术,也是我们观看历史的另一种方式。

至于青铜器、玉器、书法、山水画的历史?自己去看!

后台回复“故宫至宝”提取资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名贵陶瓷色彩进化史(上)
你所知道的有关唐三彩的知识,该更新了!
盛唐震撼!!河南博物馆藏唐三彩欣赏(二)
大唐记忆 唐三彩
视频: [故宫的至宝]03黑暗中的色彩唐三彩
品鉴 唐三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