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复盘过多次牛熊后,对未来会多一些淡定(少数派投资)


大部分人都觉得今年的市场“难做”,多重因素对A股指数形成了很大压力,截止9月6日,2022年东财全A指数收益率-11.42%。

实际上,从2021年7月5日全A指数见到最高点以来,已经熊市了14个月,而沪深300指数早在去年2月份就见到了高点,回过头才发现,不知不觉中这波熊市已经走过了22个月。

熊市的持股体验不好,尤其是时间久了会给投资者一种错觉,会不会一直就这么低迷呢?回顾历史,发现不断的牛熊转换才是市场的规律,复盘一下发现其实也不用那么悲观。

近期海通策略研究复盘了05年以来的牛熊市特征,指数其中每个3-4年就是一个牛熊周期,一共有五次,虽然大小不一,但波动都是巨大的。

其中第一轮牛熊周期始于上证综指2005年6月6日的998点,见顶于2007年10月16日的6124点(至今未被突破),2008年10月28日跌至1664点;

09-12年牛熊周期万得全A涨幅最大156%,最大跌幅-39%;

13-15年牛熊周期,全A指数涨幅也超过200%,之后千古跌停,到2016年初跌幅也有50%左右;

16年初A股开启了持续近两年的“慢牛”行情,18年初市场触顶后牛市就此结束,这波牛熊波动明显小于以前,全A指数上升周期涨幅40%左右,而到18年底又跌回去了,但时间依然持续了近三年;

最后一次从19年到现在持续了三年多,目前弱势仍在继续。
随着A股市场容量的增大,结构分化也逐渐加大,但周期一直都在,但市场节奏放缓。


根据历史统计,投资者并不用过于担忧未来,涨涨跌跌都是常态,投资者把精力关注到未来有什么机会也许会有更好的效果,毕竟过去每轮牛市都有很多资产“脱颖而出”。

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其实每轮牛熊都有不同的背景,会产生不同的主线行情,一概而论并不客观。

比如05-07年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同股不同权的问题,大家利益得到了统一,当时经济发展势头强劲,06年开始政策紧缩导致基本面下行;

09-12年算是迷你版的05-08年行情演绎,最后通胀的原因,央行流动性不断收紧导致牛市终结;

13-15年牛市,从结构性行情到杠杆资金驱动的全面牛市,此轮牛市和以前两次不同,强势资产表现也不一致,TMT板块是贯穿该轮行情的主线,14/01-15/06期间价值板块也有补涨,此后15/06-16/01期间各行业普跌;

就当大家以为价值股永远没有机会的时候,事情又发生了变化,16年初A股开启了持续近两年的“慢牛”行情,18年初市场触顶后牛市就此结束。16-17年这轮牛市中结构分化十分明显,价值风格持续跑赢成长风格。从行业层面看,16-17年涨幅最高的是偏价值的行业,主要包括消费(食品饮料、家电等)和资源品(有色、钢铁等);

最近这次始于19年牛市始于流动性宽松,后期基本面改善。后随着21年下半年经济进入滞胀期,牛市逐渐结束。

投资者可能也发现,这次市场慢牛走势明显,结构性机会一直有,这轮周期中,赛道投资成为最流行的方法。不过我们也发现,虽然赛道投资深入人心,但做好赛道投资也绝非易事,当热门赛道非常拥挤以后,很可能波动会大幅增加,持股体验变得很差。很多热门赛道股给了非常高的估值,大家甚至算到了很多年以后的净利润,发现依然不算便宜,这种情况性价比很低了,强劲的基本面支撑股价,但是如果一旦赛道成长的逻辑破坏,大幅亏损的可能就会增加。如何分辨好的赛道投资机会需要投资者多加学习和训练,把握好性价比可能对大部分投资者更加重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辨别现阶段是熊市结束?还是已经进入牛初阶段?
近15年“熊市春季行情”走势规律分析(重要功课)
结合八卦解读周金涛先生定义的大宗商品熊市
牛熊齐获利的绝招
指数有大周期轮回吗? -于开论盘
此轮牛市何时结束?能涨多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