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提醒】入药镜详解 下 马炳文
本帖最后由 苗在终南 于 2022-8-16 10
编辑


入药镜详解 下 合阳子 马炳文 注释


一日内,十二时,意所到,皆可为。

  大修炼家,以天地为鼎炉,所谓「大地黄花尽成宝」,「一爻看过一爻生」,就是指示修士随时随地,皆可用功修炼的意思。因为先天元炁,不生不减,不增不减,弥漫於任何境界,因此丹家修炼,不管是在酒楼茶肆,会场戏院,街头巷尾,风林雨村,甚至枪林弹雨中,都可去做炼丹的工夫。做工夫靠著人的一个真意,真意就是吾人的清静之心。这个心可以从任何污秽烦杂的场合,放出而又收回,收回而又放下去的。换句话说,任何境界都不能把他加以约束。事来就应,应罢就忘的工夫,便是古仙「调心」、「炼心」的工夫。调得时间愈久,不平不安的心就会平安;炼的时间愈久,顽冥不灵的心,就会由冥而灵。心能平安,就不会自扰;心能灵,就不会为任何境界所迷。平素工夫至此,再行心息相依工法,和先天气炁配合,比较由於一腔私欲未能大半消灭,而靠著入杳冥去消灭者,其得药结丹的路径来得简捷。可知修丹一事,是以心地为主宰,心地的清静,要无时无地不有。要点是在於肯不肯去找这个心,肯不肯合这个气。沧溟翁说:「子午,乾坤,周天火候,皆在一日、一时、一刻之中。」试想想,任何时刻,岂不都在这个周流不息、一昼一夜的十二时中吗?因此,时间已足够使用而不劳再事选择了(迅雷、烈风除外)。於此可知,造物对於人类何等宽大?仙真对於人类何等慈悲?人类修炼何等容易?如果闻道不求,求之不修,修炼不力,自愿去做泉下之鬼,这能怪造化不仁,仙佛不慈吗?


饮刀圭,窥天巧,辨朔望,知昏晓。

  就字义言:刀、是先天真金造成的。圭、是戊己两土凑成的。朔、在一年中间为冬至,一月中间为初一,一日中间为子时,在一时中间为初刻,在六十四卦中间为复卦,在人身中间为尾闾穴。望、在一年中间为夏至,一月中间为十五,一日中间为午时,一时中间为第四刻,六十四卦中间为垢卦,一身中间为泥丸。以上种种比喻,不过是说明有形有相的循环变化,是发源於无形无相之中。在无形无相中能有所成就,那有形有相自不会迷失吾人的本源。要知大道原来就是自然(太上说:道法自然);朔望交接,而为变化。这种变化,成为时间,这个时间是自然的一部份,是吾人初步入药的凭藉。吾人果能於十二时中,腥腥不昧,就是踏过时间,走入自然,而求超脱的方法。无限妙化,都可在这里得到体验,这是时间方面的说明。在空间上说:大地山河是自然中的一大部份,无数生物是自然中的一小部份;有形有相的小自然,和无形无相的大自然,是相连的。吾人修道,目的是恢复自然,更恢复到太虚同体的本来面目。可是因为受到色身上有形的约束,已经堕入生灭陷阱;要想逃出陷阱,必须找到可以恢复自然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神气相交之地。所谓「刀头圭角」「方圆径寸」的小天地了。人心天心一经交合,戊己二土即刻见面,先天真金即刻发现。这时神气相凝,自然而然中,还到先天精炁合一的地步,浑浑混混,不知天地人我,一切造化都在此中成就。这时金之名刀,土之名圭,天--自然造化的巧妙,都在丹家的个中。个中相「○」。相「□」。所以叫做饮。个中的主宰,是清静的心,「心之所至目亦至焉」所以叫做窥。饮也好,窥也好,皆是修士走入自然渐去勉强的方法,所谓「观天之道,执天之行」罢了。此外用勿忘勿助的方法,去应付昏沉心和明觉心,那麼昏晓自然不会搅乱你的良知了。若存的方法,去应付时间消长,那麼朔望自然在你的「不神之神」之中了。能从此处修持,色身上变化,渐渐随著法身上的变化而生变化,自然「无中生有」,大丹成就。


识浮沉,明主客,要聚会,莫间隔。

  修丹的原料中,有两种东西最为重要:一种东西其性质好沉--铅、坎、金、龟,常常作为它的比喻。气是它、息是它。另一种东西其性质好浮--汞、离、木、蛇,常常作为它的比喻。神是它、心是它,修士要知道这两种东西,关乎吾人的性命。在炼丹时要了解这两者性质的不同,且会发生种种变化;而这些变化,却是一种法相,并不是道的根本,不要因此受了它的迷乱才好。修丹又分彼我两家:彼是他家,我是我家。他家的是道心,我家是人心;他家是自然,我家是勉强;他家是杏杏冥冥,元神元炁,无形无相。我家是明明白白,是分别心,呼吸气,有形有相。修士明了此点,入手渐渐的会把他家当作主人,我作客人。他是主宰,我是臣属,让他发号施令,我彻底顺从。果能照这样去做,那麼神气自然聚会,心依息而立,息依心而住。心息相依,纯任天然,顷刻之间,主人客人成为一家,心不浮,息不沉,一切分别的心,游离的气,完全烟消火灭;而先天神炁即刻与天地合德,不再有所间隔不通了。如果心头还有念起,必是心与息不能彻底配合,不妨让心在息中自由去浮,浮够了就会自然下浮;让息包心自由去沉,沉够了就会自然不沉。不浮不沉,就是神气打成一片,也就是意定。性命圭旨说:「定意采真铅」,所谓「采取」真诀,就在神气合一后,杏冥恍惚之中哩!
采桑时,调火功,受气吉,防成凶。
  
修丹虽说「至简至易」,然而古仙又说要「防危虑险」。究竟危险在甚麼地方呢?这里崔仙翁早已指示明白了。那就是在於调火采药之时。大家知道,在煮饭烹茶时,火若出灶,就有烧及房屋的危险。何况修丹时,既不能不用火,而火又时时刻刻具有为害的危险,当然要严加防范了。防之一字,最为要紧,能知道去防,就不会大意,自然谨慎了。能知谨慎,自然没有骄气,自然守法无阿了。工夫上进,目的仍在水火配合,水火配合的重点,是在火能接受水的作用,而成作用。不得妨碍水的进行,而失去有效的作用。水是气,火是神,神不得走在气先,处处作梗,妨碍气(炁)的发展。便不得落在气后,使气失掉领导的力量。务必两两配合,澈底消除不真诚的自乱、自扰现象,而得到永远凝结。总而言之,修丹要以不落空,不著相为原则。不落空,气自然为神所接受;不著相,神就不会阵前脱逃。这样水火相当,「小大由之」,时间到达,自然火熄水乾,丹熟生香了。至於危险的所在,可分平时及发生变化的时候。在平时如果纯是落在后天,行得好只能健壮色身。色身会坏,终是危险。在行上上乘法,心息相依,修到一身真炁周流,上到头部,下到四肢,上上下下,反反复复,甚至手舞身摇,不能作主,这是河车路通,洗骨换髓。如果处置无法,顷刻就有丹走鼎覆的危险。如果没有得到明师真法,绝对不会应此大变的。及到河车停轮,乾坤交媾,一粒玄珠归宫以前的某一时刻,静坐或熟睡时,一惊而醒,身化一物突然飞到云霄,火光齐发,仙乐齐鸣,不知身是飞珠,飞珠是身?团团滚滚,悬於天际,这时又是一大关口。如果应变无法,仍然不知所措。要知修丹关系至大,功德第一,心性第二,口诀第三,外功外德不全,心必不安;心性不纯,无法使用口诀。口诀不明,必然不能达到预计阶段。如果没有安份、守己及大仁大勇的精神,相信火候是有差的。紫阳祖说:「命宝不宜轻弄」。真是见到之言。

火候足,莫伤丹,天地灵,造化悭。

  修丹凝神调息,时到火足,炁穴中到了「一颗明珠永不离」的时候,这是金丹入鼎,应该停火罢功,行沐浴温养,长养圣胎的功夫。这时想入杳冥,冥心就入;要出杳冥,意到就出。如果无魔来挠,千万珍惜调息。妄行水火,必然伤身。太上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此处更为明显。金丹入鼎,好比一群牛羊归到牢笼一样,如果再行追逐,试想岂不是迫其脱逃?应顺其自然,加以饲养,这种饲养的工夫,就是乳哺、温养、沐浴的工夫。这时温温和和,任其生长,岂不是温养吗?钻入杳冥,混混沌沌,和合天地的生意,饲我阳神,岂不是乳哺吗?金炁浸润,遍满色法二身,岂不是沐浴吗?总而言之,不过道心用事,纯应天然罢了。久而久之,神与灵合,成仙证圣就在於不知不觉中。要知升仙,全在返还造化。造化之中,有无限自然律在内。绝对不容许有一个心性不纯、功德不圆、工夫不到的人能得到侥幸成功。所以古仙说:「金液还丹,天地至灵之宝,故造化悭惜,而不肯轻易与人。」太上说:「为道日损。」损得完,舍得净,不但功名、富贵、妻子、田产,及无限已做的功德不能丝毫挂於我心。就连自己四大一身也不应当看作已有,才算是大成之器呢。

初结胎,看本命,终脱胎,看四正。密密行,句句应。

  修丹的目的,在修成不生不灭的法身,虽然这个法身,是先天神炁已成的结晶。大而弥漫太空,小而存於黍米,列仙、列圣、列祖、列宗都是同此一个光明净域。然而人们既有色身,有形的罣碍,又有喜怒哀乐无形的束缚,以致此心、此身受到声色货利等等牵扯,不能回到神炁不分的固有面目已久,所以开始修炼时,在不可捉摸的所在,要找到可以凭藉的地步;去一步一步向既定的大目标迈进。这种初入手的方法,叫做守中,这个中是吾人出生的根本,生存的芥蒂,丹家称作命蒂,叉叫做本命。修士存心於此,调停刚柔,就是功夫。这个功夫其原动力在心,「心之所至,目亦至焉。」所以叫做看。张祖说:「黄婆扶持用心看。」在正宗中,大半就是这个意思。修士这种做法,是否就是结胎呢?古仙还有得药、结丹、还丹,种种说法,放在结胎以前。是否结丹就是结胎呢?兹说明於后:
  大家知道,父母生我以前,念一动,一点父精入於母怀之中,就是吾人凡体结胎的开始。十月怀胎,不过是胎成的一个期限而已。吾人修丹,得到方法,入手行功,就是返还造化的开始。这个开始,就是吾人的丹基,至於以后种种变化,不过发扬这一点丹基而已。由此推测,生人生仙是一个道理。生人时父母媾精成为结眙的开始;生仙时,神气配合也是结胎的开始了。至於得药、还丹等等阶段,无非是成就圣胎的过程而已。甚麼是脱胎呢?生人时,十月胎圆,突然离开母腹,或为母体外的个体,单独生存,叫做脱胎。生仙以范围天地的一个大虚无圈子为母腹,把明觉的心,呼吸的气,一齐都纳入混沌恍惚当中,天地山川人我万物,种种法相,都一扫而空。因此,神炁由方寸中,晋而安闲於「无何有乡」,这时方寸的小中,已变成无边无际的大中。时间长久,神受先天元炁的点化而成为阳神,阳神安处大中之内,渐渐可以不靠色身了。这种单独生存的名称,就是叫做脱胎,可知方寸之中,是吾人结胎之所;而脱胎之后,东南西北所谓「四正」的各处,也就无往不可了。这时虽然超凡入圣,而对自己的「不神之神」,无心之心,还要谨慎保守;一念之差,如卵碰石,危险极大。所以还要用心看守,务必达到自然纯一的地步,才能跻於不生不灭的圣境。要知上上乘的丹法,入手处就是了手处,筑基、得药、结丹、还丹、结胎、脱胎、神化,都在此地。不像中下诸乘还要移炉换鼎,既繁且难也。
  修丹过程中,最要紧的法诀,完全在一密字。密之一字,可分对内对外来说:对外的要求,要尽量达到不受外界的阻力为原则;对内的要求,要达到使自己色身都当作贼人,不让他多见、多闻,并干预造化为原则。内外诸扰一扫而空,这样,神才真正得其炼,气才真正得其养。浩然正气一经养成,对内则风、寒、暑、热、湿、燥、火种种疾病及衰老的痛苦,便不会再有。对外则一切外魔不再可能和你抗衡,而天地万物,无不在你包罗之中,入你造化之内。亿万斯年,无有穷期。元神一经炼成,那麼上天配得起玉皇,下地配得起乞儿,一如庄仙所说之「齐物」。紫阳祖说:「均齐物我与亲冤」了。这种炼成不二的元神,及浩然的正气,就是修性修命;性命合一,到了「语大天下莫能载」,「语小天下莫能破」的地步,那就「无入而不自得」,也就是金丹成就。要知性的修炼,不宜在深山穷谷,要实实在在从处人接物做起。处人接物中,要彻底打破自私、自利的心,要彻底去做济人利物的事。打破自私自利的心,为之在我;去做济人利物的事,也是为之在我。在为之在我的原则下,要认清凡是正大光明的事,都是我分内应做,责无旁贷的。即使有些作为,不得丝毫存有向造化邀功,向人们争名的念头。这种人不知,己不持的作为,叫做积阴德,随遇随做,随做随忘,丝毫不介於心,叫做炼性。这种炼法,天地神鬼都不能测其机,可以称做对外相当秘了。至於真师法诀已得,宏誓大愿已发,如果资财及丹友具备,应当速择净地,觅房舍,直行十月三年之功,修炼万年不死之身。对外断绝一切俗缘,对内融化一切烦恼,布衣淡食,绳床竹榻,茅屋木椽,清洁卫生。不管功夫做到甚麼地步,都要「只做工夫、不管效验」为原则。有此机缘,是人生最幸福之事,有法、有财、有侣、有地的修炼,叫做逸修。上述乃是逸修的内密功夫。这样去修,成功甚易,古仙说:「辛苦两三年,快活几千载。」就是说此。如果财侣不遇,还要为衣食奔走,或者贩街走巷,或者案牍劳形,那麼,就要走入苦行的修法了。苦修受苦最多,还丹甚慢(年壮的人尚可,老年人难以去做);然而成功后得到的果位,是比较不受苦的为大。苦修更要视苦为甘,一志不退,愈措愈坚,愈磨愈进;装聋装哑,学痴学愚,不向天地人物诉苦,不向仙佛神鬼乞怜!如此铁汉,从古少有,如此进修,真可谓惊天地而泣鬼神,没有不成功的道理。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在做命功时,要严守方法,不许试探冒犯,如果三心两意,就是内部自闹内哄。要渐渐死去人心,慢慢让元神作主,元神元炁一经配合,一切分别心、游离气,就会消失;元神元炁自然在不知不觉中发扬广大,都在杳冥恍惚中成就。一切应验,都在杳冥恍惚中应验。杳冥恍惚,是内密的唯一功夫,也是守黑的功夫。一夜过完,就是天明。这些滋味,在入药镜中句句所说的应验,自己也就会渐渐体验出来了。联曰:
  脱人之壳,开张天岸马。
  与天为徒,奇逸人中龙。
  (全文完)
混然子上仙注入药镜序文中有云:
「采先天之炁以为丹母,运后天之气以为火候,以火鍊性,则金神不坏,以火鍊命,则道气长存,换尽阴浊之躯,变成纯阳之体,神化自在,应运无穷,岂不奇哉」
甲戍仲春  合阳子马炳文恭录

附录  混然子挂金索
一更端坐、下手调元气。浑沌无言、绝念存真意。呼吸绵绵、配合居中位。拨转些儿、黍米藏天地。
二更清净、心要常虑守。默默回光、照见无中有。赶退群魔、震地金狮吼、顷刻功成、便与天齐寿。
三更鸡叫、冬至阳初动。取坎填离、直向泥丸送。火运周天、炉内铅投汞。九转丹成、白雪飞仙洞。
四更安乐、万事都无想。水满华池、浇灌灵根长。静裏乾坤、仙乐频频响。道大冲虚、名挂黄金榜。
五更月落、渐觉东方晓。谷裏真人、已见分明了。玉户鸾骖、金鼎龙蟠绕。打破虚空、万道金光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入药镜 详解 大江西派 第七代传人 合阳子 马炳文 注释
入藥鏡
入药镜
汪伯英:心印妙經通俗注解
陆西星三篇
长生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