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提醒】这是道家养生功法,新人看是入门
功法七:

    清晨,面向东方,站立位,双足分开同肩宽,挺胸收腹,目正视前方。右手掌心内劳宫穴部位按抚于肝之募穴期门,左手无名指、小指屈曲,指腹置于内劳宫穴部位,拇指屈曲,指腹置于无名指、小指甲之上。食指屈曲,指腹置于中指本节之上。

    意念存守于肝之募穴期门,右手掌心劳宫穴部位,轻轻按于期门穴。左手中指轻轻点于左侧三焦经、胆经之会穴风池。以鼻徐徐吸气,闭气,以口缓缓呼气,左中指,顺、逆时针方向,旋揉十二转。自然收功。反复一~三次。

    功用:《素问·经脉别论》云:“食气于胃,散精于肝,淫(滋养浸润之意)气于筋,淫精于脉”。肝主藏血,肝主疏泄,故,肝气和协,则可疏泄水谷精微以养生,肝气条达,则可输布营血精微以养身。故,点经络穴位,调节肝气,以濡养肌肤、筋膜,强化经穴功能,舒肝利胆,以化郁滞,此乃强健身体之法。

    功法八:   

    夜晚,仰卧位,目微闭,左腿伸直,足自然外展,右膝屈曲外展。左手掌心内劳宫穴部位按抚于脾经、胆经之会穴日月,右手无名指、小指屈曲,指腹置于内劳宫穴部位。拇指屈曲,指腹置于无名指、小指指甲之上,食指屈曲,指腹置于中指本节之上、中指伸直,指腹点于筋之会穴阳陵泉。   

    意念存守于日月穴,以鼻深深吸气,左手掌心轻轻按扶日月穴,右手中指腹轻轻点于阳陵泉穴。闭气,以口缓缓呼气,右手中指腹顺、逆时针方向,旋揉十二转,自然收功,反复三~五次。

    功用:《素问·痿论篇》云:“肝主身之筋膜”。“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乾,则筋急而挛”。条达肝气,益于肝木之疏泄,通畅,从而使筋膜和顺,血脉通畅,以利肝脏经气之传导,以强生机,以利健身。

    功法九:

    清晨,面向东方,目微闭。站立位,挺胸收腹。左手掌心内劳宫穴部位,置于肾之募穴京门,右手无名指、小指屈曲,指腹置于内劳宫穴部位,拇指屈曲,指腹置于无名指、小指甲之上。食指屈曲,指腹置于中指本节之上。

    意念存守于京门穴,以鼻徐徐吸气,左手掌心轻轻用力,按抚于京门穴部位,右手中指腹轻轻用力点于小肠之募穴、脾经、肝经、肾经、任脉之会穴关元。闭气,以口缓缓呼气,右手中指腹顺时针方向旋揉八转,自然收功。反复三一五次(女性右手掌心按抚于京门穴部位,左手中指腹点膀胱之募穴、脾经、肝经、肾经、任脉之会穴中极。左手中指腹顺时针方向旋揉七转)。

    功用:《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

在骨”。肾乃水脏,五脏化生之精液,藏于肾而疏泄于肾。血乃精之化生,发为血之余。

故,肾气盛,其华在发。髓乃精之化生,骨为髓之舍。故,肾所盛,其充在骨。点经穴,以固肾本,以助肾气,进而强健身体,此乃益寿良方。

    功法十:

    夜晚,仰卧位,目微闭,左腿自然伸直,右膝屈曲,外展,右手掌心内劳宫穴部位轻轻按抚于命门穴,左手无名指、小指指腹置于内劳宫穴部位,拇指屈曲,指腹置于无名、小指指甲之上,中指伸直,食指屈曲,指腹置于中指本节之上。

   意念存守于命门穴,以鼻深深吸气,左手中指腹轻轻点于右侧肾之原穴太溪,闭气,以口缓缓呼气,中指腹顺时针方向旋揉八转,自然收功,反复做四~八次(女性,左手掌心按抚于命门穴,右手中指腹点于左侧太溪穴,反复三~七次)。

功用:《难经·三十六难》云:“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气与肾通”。肾的精气充足,就可滋养人的筋肉、腰膝而使之健壮,温熙人的脏腑脉络而使之和顺。故,点肾之原穴太溪,以应命门之精气而化生神气,进而增强人的身体健康。



气功点穴益寿法



   按:《灵枢·平人绝谷》云:“气得上下,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脾胃,乃化生水谷而成精微,运化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肌肤筋骨,而养育生命之源泉。故,健脾和胃以养生,乃益寿之本。《素问·六节脏象论》云:“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神者,乃气血相和,脏腑相生,精力相合而生。故,神旺寿则益。气功之道在于养内而生神气,固外而成精气,精气神合一,则益寿矣。点穴之法,益在通经而活络,顺气而益血,安五脏而和六腑,强筋骨而壮肌肤。故,此乃益寿之术。

   功法一:

   清晨,面向东方,站立位,挺胸收腹。两足分开同肩宽,目正视前方。双手无名、小指屈曲,指腹置于内劳宫穴部位,拇指屈曲,指腹置于无名指、小指指甲之上。食、中指伸直,手掌心向前。

   意念存于肾经、胆经之会穴长强,以鼻徐徐吸气,双臂上抬屈曲成九十度角。意念引导吸气沿经路上升至百会穴,交接任脉经路,连于上臂而气贯中指,以口缓缓呼气,继之,以鼻徐徐吸气,双臂肘外展,平行于膻中穴部位;距胸四寸许;双手中指相对,闭气;置于期门穴部位,以口缓缓呼气,自然收功。反复做一~三次。

   功用:《难经·二十八难》云:“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盖因小肠经、大肠经、三焦经、膀胱经、胃经、胆经皆会合于督脉,督脉乃“阳经之海”。精生髓,脑为髓海。道家修练气功,功法之要,在于贯通任督二脉。道经云;“搬精入上官”就是督脉功法。相传上古仙人广成子日:“督任原是通真路,丹经设作许多言,余今指出玄机理,但愿人人寿万年”。

    可见,道家修练气功,要诀乃任督二脉。气功点穴,聚督阳之气,行点穴之法,运督脉之气,行点穴指功,习之日久,乃见益寿之益。

    功法二:

    中午,站立位,面向东方,双足分开同肩宽,挺胸收腹,目微闭,双手无名指、小指屈曲,指腹置于内劳宫穴,拇指屈曲,指腹置于无名指、小指指甲之上,中指伸直,食指屈曲,指腹置于中指本节之上。

    意念存守于小肠经、三焦经、胃经、任脉之会穴、胃之募穴中脘。以鼻徐徐吸气,左

臂肘屈曲,肘上举,臂膊相叠,中指腹向肩背部点于小肠经、三焦经、大肠经、膀胱经、胆经、胃经、督脉之会穴大椎,闭气,以口缓缓呼气,中指腹顺时针方向旋揉三~五转。自然收功。反复做一~三次。

    意守中脘穴,以鼻徐徐吸气,右手指腹点于大椎穴,闭气,以口缓缓呼气,中指腹逆时针方向旋揉三~五转,自然收功。反复一~三次。

    功用:《素问·五脏别论篇》云:“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水谷化生之精微,而滋养于五脏,水谷生化之污浊而疏泄于六腑。“胃乃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运胃之募穴中脘之气,以通六腑,点人身上、下六阳之气,以通传化,吐故纳新,得以畅达,生机则必旺盛而益寿。

    功法三:

    夜晚,仰卧人位,目微闭,双足自然平伸,微微向左右分开。双手无名指、小指屈曲,指腹置于内劳宫穴部位,拇指屈曲,指腹置于无名指、小指指甲之上,中指伸直。意念存守于任、督、冲脉所起之穴会阴。左手中指腹点于膀胱经、督脉之会穴神庭,右手中指腹点于阴维、任脉之会穴廉泉、以鼻徐徐吸气,闭气,以口缓缓呼气j自然收功,反复做三~五次。

功用:人身脉络流注于诸阴者,任脉为之总会,故日:“阴脉之海”。运任脉之气,以通贯周身,点膀胱经、督脉之会,神庭穴,益阳神而益脑,生津液而滋官窍,以生益养之功;点阴维脉、任脉之会廉泉穴,益津液而利肺,和阴脉而润咽喉,以生益寿之效。故,气功点穴,习之有方,行之有法,益寿之益,乃见。



气功点穴长寿法



    按:道家养生、益寿之道,源于修练精、气、神、本于“性”、“命”双修。其宗旨,在于求身安、身健、益寿、长寿。而长寿乃人之所求。“长生不老”乃道家“练神化虚”“天人合一”之理想境界。非现实生活之真实境地。故,人之道,求健康而延年,可谓人类生活所欲。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男阳、女阴;昼阳、夜阴;外阳、内阴;春阳、冬阴;天阳、地阴;明阳、暗阴;升阳、降阴;腑阳、脏阴。

   玄中子言:长寿之法,法本自然,天地春夏秋冬之法则,人生生老病亡之规律,乃自然之始终,循之为理,合之乃道。

   故,习气求顺,乃养肺和;练气求充,乃益心力;习气求盈,乃利脾运;练气求化,乃强肝疏;养生求壮,乃固肾本。因而运气于指,指点于穴,滋肌润肤,顺气和血,舒筋坚骨,通经活络。长寿之法,法本一理。协调五脏六腑,坚实四肢形态,使之相生而养内,使之相和而强外,习之练之,可增年寿耳。

   功法一:

   清晨,面向东方,站立位,目微闭,双足分开同肩宽,挺胸收腹。双手相抱左手在外,右手在内,拇指尖置于内劳宫穴部位,双手置于关元穴部位。双手无名指、小指屈曲,指腹置于内劳宫穴部位,拇指屈曲,指腹置于无名指、小指指甲之上。

   食指屈曲,指腹置于中指本节,中指伸直。左手中指点于五脏之会穴章门,右手中点于六腑之会穴中脘。

   意念存于气海穴,以鼻徐徐吸气,意念引导吸气,沿任脉上升,沿臂达于中指,闭气,以口缓缓呼气,中指腹微微用力点于章门、中脘穴。自然收功。反复做三一五次。

   功用:《灵枢·五阅五使》云:“经气入脏,必当治裹”。气会膻中穴,行气于脾,注气于肾,运气于小肠,通气于三焦,和心包经荥内劳宫,以强健气机之周流,以生化营血之输布。

   丹田内气海穴,有升华元气之功,和脏会章门,腑会中脘,可利于脏腑之协调,可益于气血之输布。故,习练有方,可受延年之益。

   功法二:

   中午,面向南方,站立位,双足分开同肩宽,目微闭。双手无名指、小指屈曲,指腹置于内劳宫穴部位,拇指屈曲,指腹置于无名指,小指指甲之上,食、中指伸直,双手臂自然下垂,手掌心向内。

   意念存守诸阴之海、督脉之命门穴,脊中、身柱穴,以鼻徐徐吸气。双手掌指上提至大包穴部位,掌指外展,左右中指用力向东、西方向伸出。意念引导吸气,沿督脉经络上升至脊中穴,沿臂外侧,达于中指。闭气,以口缓缓呼气,闭气,双臂收回至大包穴部位,身体转向面东,以鼻徐徐吸气,意念引吸气,自脊中穴上升至身柱穴,闭气。以口缓缓呼气,双掌指用力向南、北方向伸出。自然收功。反复做一~三次。

   功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运督脉阳海之气,以和肝、心、脾、肺、肾之五行相生脏腑之气,可和阴阳以利经络之传导,以益气血之流注。点穴之法,在于通经络,以养脏腑,调气血,以滋脉髓,脏腑和顺,气血旺盛,脉髓通利,年寿则可昌矣。

   功法三:

    夜晚,仰卧位,双足自然向左右分开,目微闭,双手无名指、小指屈曲,指腹置于内劳宫穴部位,拇指屈曲,指腹置于无名指、小指指甲之上。食指屈曲,指腹置于中指本节之上。中指伸直。

    意念存守于气之会穴膻中,以鼻徐徐及气,左手中指点于肾经、冲脉之会穴、气海,右手中指点于脾经、肝经、阴维之会穴府舍,意念引导吸气下降至六腑之会穴中脘,小肠经之募穴、脾经、肝经、肾经、任脉之会穴关元,以口缓缓呼气,双手中指顺时针方向旋揉十二转。自然收功。反复三~五次。

    功用:“气为血之帅”。运气于气之会穴膻中,以行气于“水谷之海”胃之募穴中脘;以通达于小肠之募穴关元。气畅血则盛,脏腑受气血之滋润,生机则昌。运气于“诸阴之海”,气贯于“先天之本”。肾之气穴,以固精而毓精神;气通于“后天之本”脾之府舍,

以健脾而养形态,持之以恒,可生年寿之乐。

    气功点穴,乃道家健身益寿的秘法之一。气功点穴,乃道家内养功法与外动功法,融会一体,贯通合一之功法。

    玄中子言:

    “实点练气,气贯身,

    实点练力,力溶人,

    内刚外柔,发力气,

    内聚外散,精气神。”

    “意到气到,气到力到,

    力到精到,精到神到,

    点穴之妙,妙在点招,

点招之妙,妙在穴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气功点穴长寿法
裤裆功
奇门绝技(二)
中国民间魔术、秘术、巫术.奇门绝技真相大揭密(七)
民间魔术、秘术、巫术大揭密(五)
补肾观鱼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