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乡集》下卷


墨林仙翁降 

蒸蒸暑气逼尘寰,利锁名缰摆脱难。 

独羡渔樵浑无事,清歌一曲伴云眠。 

平心良友唯从龙,青眼相加彼此同。 

偕隐未随身先逝,至今犹觉愧于中。 

哈哈!大梦初醒,一了百了。断简零篇,夕阳蔓草。割断恩爱, 剪除烦恼。良友至戚,永诀旧好。恩怨冰消,荣辱亦杳。昭昭一灵, 如月常皎。雾去云来,不惊不扰。或揭十洲,或游三岛。酒饮琼浆, 肴佐梨枣。大吃大嚼,一醉天晓。咦!人间受尽肮脏气,世外清福享不了。 

噫!兰友急生道心,尚有一线生路。从此扩而充之,道心益坚, 人心益减。将来骨换身轻,寿比老彭,来始非余之念所感至也。少时帝师来,自有妙道授伊,余先回避。 

孚佑帝师训

斜风片片入帘轻,扫尽尘氛寰宇清。 

窗草盆花看不厌,潇潇疏雨晚凉生。 

二竖那堪去又来,兴风作浪迭为灾。 

赐君一柄雌雄剑,扫尽群魔道眼开。 

道之妙,在知窍;窍之要,在知道。不知道,不足以识窍。不识窍,不足以明道。故千经万典,无不注重玄关。而庸人以蠡测海,以管窥天,不知窍之玄,妄拟道之妙。不第无益于身心。而且有碍于性命。求长生而反速死,何异饮鸩酒而止渴也。 

子事余甚诚,余故不忍忘情于子。今授伊大道,虞城修之,可以全形,延年犹小焉者耳。所不能释然于君者,君之名利心太重耳。然有此幻躯,名利可享。抛此伪蜕,富贵安附?聪明如君,岂有不 明白此事者?而竟有英资特达,慧心园融之人,反看不穿世态,斩不断情丝者,宁非聪明反被聪明误耶? 

岂知自古英雄豪杰,居尘不为尘扰,处低不为俗累。和其光, 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无欲观妙,不以妙为妙。有欲观窍,不以窍为窍致虚极,守静笃,此道之体也。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此道之用也。体主乎静,故以妙仿佛之,用主乎动,故以窍形容之。能识静中之窍,妙由是乎生焉。欲探动中之妙,窍由是乎通焉。不必问其窍与妙,识得动静,即识得窍妙也。不必执于动与静,能识得窍妙,即识得动静也。动出于静,不静不动。窍生于妙,无妙无窍。

识得中间颠倒诀,冷冷妙性明如月。 

杏冥恍惚觅真踪,遍地黄芽飞白雪。 

仔细参详,无穷妙道,尽寓其中。恐子不明真象,少时命柳子来,再为反复指导之可也。 

宏教真人降

一窍玄关立础基,不沾不脱俟天机。 

微阳初动通消息,说与人间总不知。 

帝师命余指授兰坡要道,然亦甚难。以文解释之,人多莫明其妙。以白话形容,又恐以鄙俚见弃,此其最难处也。明知其难,又不敢辞,只得用常语以教授焉。 

夫道无它,闭目端坐,静观脐下而已。不静观则元神不朗,必昏沉睡去。观一著迹,则又生躁焉。必也静以观之,虚以待之。虚至极,静至笃,忽然一动,此即邵子所谓“一阳初动处”是也。从此凝神到动处,即是以火就水,以日就月,以神会气。我之元神凝于动处,动气亦自转回,与神融合一处。天地合而后雨泽降,夫妇合而后家道昌,神气合而后真种产,同是一理也。《易》谓:“一 阴一阳之谓道”,而后学闭目枯坐,不辩阴阳,安识造化?无怪徒劳精神也。 

君能一日静坐四五次,坐时即静观下田,如明月凝于寒潭,虽有而实无,虽无而实有。观到极处,不但万虑皆空,一念独存,而真息亦随心定。此间乐处,正不少也。常常凝神,自然命基坚固, 无有死法也。唯恐初坐不耐清寂,终亦无所益也。不怕事繁,全在对境忘境。否则,心烦意乱,不能臻于大定,非保身延年之大道也。君但将双目内观下田,久而精神充足,更有盎于背,粹于面之效。二竖虽暴,亦无容身之余地矣。勉之!勉之! 

宏教真人训 

放鹤归来日又斜,轻风片片透窗纱。 

黄庭诵罢浑无事,一届残棋消岁华。 

噫!人心难挽,世道可哀。为富不仁,居贫而谄。孝慈消于无形,友恭置之不问。心怀险诈,而大奸似忠。舌如锋芒,而伪言堪信。忠厚者视为无用,清洁者耻为痴呆。世尚智巧,淳朴之风安在?国重机警,浇薄之俗日炽。眼见纲维废驰,上下已成平等。伦常败坏,父子及乎比肩。国将不国,家亦不家。自古至今,未有如是之紊乱者!世风所趋,日甚一日,将不知伊于胡底也。 

诸君中流砥柱,孽海慈航,大声急呼,世人应自回头。奋力图救,末俗定能改革,万勿闻谤退缩,遇魔却步。有志者事竟成,无德者终不免矣。 

孚佑帝师训 

城阳何处最风流,春色四时驻屋楼。 

声教每思莒父宰,悲歌犹忆朱虚候。 

乐毅垒边水呜咽,魏公碑上鸟啁啾。 

龙蟠大树传千古,一见令人慕鲁侯。

静悟果是达人,指破重机,恍然大悟。方知高以下为基,有从无中生也。夫“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此中妙义,颇能识乎?然静乃动之基,不静不能动也。不静而动,使非真动。因其水源不清,不足以结丹,故动亦不用。必也虚极静笃时,忽然一动,方是真动也。要识动静原是一物,静时为体,动时为用。无有体,安有用也?是以静以待动,正玄关辟发时也。乘此辟机,凝神于内,动气亦自返回本根,与神合成一体,方为着落也不从动中认其家祖, 静时无声无色,何以辩别?动即静中得来,乃如动是宗祖,静亦宗祖也。何谓宗祖?因此动乃生人生物之本根故云。然而动时固知宗祖所在,而静时一片真空,虽欲强动亦不可也。 

无事更寻谁”,乃时有事而言。动时凝神于气根,乃有事也。然而有事儿同无事。设惑于有事,妄自搬运,反碍活泼之机,非清静无为之大道也。有事若行无事,无事但观其妙,更有何物之可寻哉?此二句包括天机,慎勿轻视。总而言之,动时可觅宗祖,静时无物可寻。但守其静,以待再动可也。动则观窍,静则观妙,金丹 之全旨备矣。稍示玄微,以证其功。勉之!勉之,余有厚望焉。 

仙风独抱骨清奇,一片禅心絮在泥。 

宣化人间挥不识,闲云野鹤自东西。 

此去云山自有程,先生更不恋虚荣。 

金丹一自换凡骨,碧海苍梧任纵横。 

从龙以德服众,以道援人,庸中皎皎者也。惜乎年已近衰,愿尚未酬。稍一颓靡,便难振作。非精进锐行,不足以回固有之精神。不必问其功夫如何,但见须发转黑,便知神气已复矣,否则不敢尽 信也。勉之勉之! 

守堂静坐虽笃,心仍未定,心未定,息亦不定,息不定,丹亦 难结。《胎息经》曰“服气不长生,长生须伏气。”因此伏字误了多少学人,岂知此伏字非勉强降伏,乃自然帖伏也。学人不明此理, 或以数息为伏,或以闭气为伏,闭气以代气,急则杀人。数息以伏气,滞则碍道,均有百损,而无一益。吾侪伏气,出乎自然,行所无事,不期伏而自伏,非以强住之也。果能凝神入妙,神与气自相团结。神气所在,息亦随之。神安气定,息亦随之安定。心若不定, 息亦无所止。是以息之定不定,看心之定不定。心定于何处,息止于何处。心定于何时,息止于何时。是息之定止,随乎心之定止也。丹经云:“心息相依”,旨哉是言也。子定不住心,即定不住息。定不住息,即伏不住气。要从根本上讲求,勿向邪路上行去也。勉之 勉之!谨按:仙师论定息,扫尽傍门,独见真诠。注意此间,庶几近道。

武圣帝君训 

(二十四日圣诞日) 

踏破行云疾似飞,青龙听地走风雷。 

祥光绕处识忠党,黑气凝时伏祸机。 

接木移花总有道,种瓜得豆宁无疑。 

两条大路指君去,地狱天堂任尔为。 

觉来窗外日迟迟,鼎峙三分已早知。 

西蜀偏安延汉祚,东吴僭越将谁欺? 

威杨华夏凭忠胆,夜走樊城恨白衣。 

回首荆襄浑似梦,兴亡都付一秤棋。 

弹雨枪烟浑不休,一开杀运便难收。 

秦肥越瘦何人问,火热水深贻我忧。

三巴风云寒胆未,九天雷火知惊不。 

年来到处成浩劫,哀雁啼鹃曷胜愁。

今日诸生各具诚敬,虽时鲜素供,足见不忘俺也。当此颓风日炽时代,所不尽归于浑沦者,总赖诸生端教化、正人心之力,使人心不尽死,纲常不复坠。一发千钧,亦岌岌可危,若不急起直追, 潮流愈趋愈下,行将豆剖瓜分,尔小生岂有容身之地耶? 

哈哈!世风浇薄如此,道之不行必矣。与其任趋险恶,何如砥柱中流?尔小生虽无治理天下之权,却有教化恶人之责。能劝转一个恶人,消人间无穷祸患。慎勿曰某人阴贼险狠,不可学道也,凡有七窍,皆可作仙佛,况人为万物之灵乎? 

夫人性本无不善,相习既久,渐渐趋于险境。使有生以来目见耳闻,皆忠孝节义等事,彼自成个好人。设自己不正,动辄行险。儿女辈闻见既熟,将来之行径,亦照样葫芦耳。尔辈能尽阐化之责, 对于不孝者,反复开导,晓以应孝之理由,喻以不孝之结果,人非草木,谁能无情?既能感动,便可翕化。此等不孝之人,转而知孝, 其孝心尤非平常人所能及。是以劝平常人,不如劝恶人。唯劝平人较易,劝恶人独难耳。诸生皆有父母,孝者因多,不孝者亦复不少。岂知孝是道之大本,日用寻常,天理流行,未有不孝者。不孝则背天理,岂有背乎天理者尚可学道者也?是以孝心即是道心,孝亲即是行道。诸生殷殷以求道者,何不反身以自求乎?谨按:圣帝所训,令读者酸鼻。至此方知孝亲即是行道也。 

宏教真人训 

年来何处寄行踪?恍入游仙一枕中。 

人事兴亡看皎月,世情冷暖问飞鸿。 

花花世界蜃楼现,扰扰风尘鹤梦空。 

何不置身名利外,一榻明月证玄功。 

修道首在止念,然止念最难,亦有法焉,余今传汝止念之法:譬如我心看水,此念即在水上;我心看月,此念即在月上。设将此眼光专看气穴,我心即在气穴矣。目光一散乱,心亦随之外驰,故 《大学》谓“知止而后有定”,诚之本之学也。能将此心目止于此穴, 心目有所依归,自然定于气穴,心目能定于气穴,而后始归大静, 此人手最要之诀也。 

能坐到静极生动,方见玄关露相。此时有无穷之妙,尽在不言中矣。到时自知,何必多赘。噫!别无难事。所难者,不能止念耳。必须目光照定气穴,不放眼光散乱,不教神意外驰,方能收效。决意行去,亦无甚难,不过勉强行之,行之既久,自成自然。此救生 之宝筏也,幸勿鄙视自误。切切! 

南屏济祖降 

扰扰风尘里,天犹立道场。 

谈经顽石悟,说法毒龙降。 

且守松竹操,莫随蜂蝶狂。 

昙花转眼逝,何必论行藏。

一片浮云,幻出无边色相, 叹世人醉死梦生,谁识得自己模样? 

抗尘走俗,打不破名利网, 波橘云诡,算不清糊涂账。 

鸳鸯枕,误平生;富贵花,开一响。

何不追本寻源,求个安乐窝,舍却假勾当。 

一榻明月,两袖清风,足以养身心,坚志向。 

孚佑帝师训 

一声鸿雁报秋初,云影天光幻有无。

道念方生性寂静,禅心未定鬓萧疏。 

牡丹香艳寿难永。泉水潺浚流不枯。 

浓浓从来分久暂,敢将妙里任模糊。 

训悟理:道之一字,通天彻地,惊鬼骇神。得之者,骨可换, 寿可永,病可却,体可健。失之者,如朝开幕落之花,晨生夕死之革。虽寿百岁,亦转瞬间事。 

是以古之明哲,孜孜以行善,殷殷以求道。富贵视若浮云,功名看成梦幻。以身心性命为前提,孝悌忠信作后盾。道成德备,虽贫犹乐。

仁亏义缺,纵富何取?徒有功名而无求道之心,乃势力中人。徒有富贵而无求道之念,乃昏浊中人。生于天地之间,必也行同天地。处乎风尘之间,必也超出风尘。否则如入宝山空手回,宁不可惜? 

无如世风日趋日下,人心愈行愈险,视道德为迂阔,以机能为能干。岂知机能虽可取人一时之欢心,绝不能共患难也。道德,人言出行果,能辅我仁,规我过,益我身心,长我见闻也。故古人择友不以贫富论,而以义利分。贫而好义,良友也,勿因其贫而轻忽 之;富而好利,损友也,勿以其富而接近之。此古人处世保身之道。再能穷究性命、涵养身心,居尘出尘,住世超世,固守我之精神, 调和我之气息,自然由浅入深,得道之微妙矣。但下手初功,别无它事,但能静观,久而自然神凝气聚,心息相依。《大学》所谓“知止而后有定”者,此也。何道在目前,从无识者?虽《大学》有“顾提天之明命”之训,而后学妄解,大失体旨。是以数千年来,真道埋没。虽贤如端木,亦有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之之叹。唯颜子稍得中间乐趣,居陋簟食,不改其乐也。后学不知乐之真味,每从声色中求,无怪其愈求愈远也。岂知乐在其中, 非在外也。 

能静时观照下田,目之所在,心亦随之。心目得其所止,而后心与息依,渐入大定,此即道之本也。

静极忽然一动,恍恍惚惚, 似入无何有之乡。吾能以目视融融动处,即阴阳和合,水火既济之道,乃道之用也。知体达用,微妙不可思议。不第百病不生,而周身清爽,无有过于是者。 

君初入道,尚未尝过此味,偷闲从容试之,便知道之一字,足抵万金也。勉之勉之!

孚佑帝师训

尘梦缤纷破晓钟,游仙一杜总空空。 

浮生只有听天好,莫为利名乱我中。 

哈哈!数年未历尘事,苍桑不知几变矣。天道如是,人事概可 想见。诸生处石火电光之中,角蝇头蚊口之利。抗尘容,走俗态, 餐凄风,饮冷雨,几经坎坷,方得一枝栖身。世途之荆棘,亦云险矣。更有竭其智虑,终身不得一逞其志者,其以为数所厄,无可如何耳!

噫!百年转瞬即逝,世事回头皆空。与其作马作牛,为蜂为蚕, 何如乐天知命,养性修真之为愉也。奈何利令智昏,到头不知悔悟者哉。岂真无身在名利中,置身名利外者? 

唯从龙抱巢许之高标,励夷齐之素志,亭亭物表,皎皎霞外, 不为世所累,不为形所役。三代而下之全真,唯一无二。将来大开普渡,扩充道场,端赖斯君。诸生济济,皆不可及。吾愿从龙常常来此,方为妥善。若仅能普渡彼方,而不能化及此地,未免使后学 有向隅之叹也。勉之!勉之! 

隐居幽谷里,四顾纤尘无。 

翠鸟自来去,白云任卷舒。 

烟波立钓史,山脊度樵夫。

一幅天然画,俨然挂我庐。 

孚佑帝师训 

闲扶竹藜自徘徊,曲径通幽心志开。 

笑问白云何处去,可能送我到蓬莱。 

云横天际万峰低,古洞半为烟树迷。 

即看西风潇瑟里,夕阳满地落花堆。 

上坛匆匆别去,转瞬又届坛期。光阴之速,令人可怕。是以禹惜寸阴,陶惜分阴。尔等匆匆忙忙,不知所为何事,虚度大好光阴, 得无自甘暴弃乎。 

噫!浮生若梦,岁月无几,一转瞬,死期至矣。生前不知修悟, 殁后安得自在?六道轮回,流浪生死,脱骨如山,更无已时。人人如是,岂独恶人不免哉?唯恶人流入牲畜,而善人转生富贵,稍有区别耳。更有大修行人,悟破色空,与天地参,可以如来如去,不受天地之拘束、阎罗之辖管,变化无穷,隐显莫测。如雪蓑子游戏于山水,烟波里啸傲于云林,麻姑降于蔡京之家,王乔显于缑山之上,均昭昭在人耳目者。谁谓世无仙人,便是夏虫不可语冰也。 

尔诸生既入坛便有缘,总要看破一切,方可学得真道。否则不为酒色所困,即为货利所迷。醉生梦死,可不恸哉?如守觉年力衰残,已达极点,非不能还其固有之精神,而困于文字,不能超脱一 切,是以徒坐而无益也。 

要知此道乃天道,一刻功夫,能夺一年之造化。惜乎沉迷于声色之场,早将洁白之性天蒙蔽无余,宝贵之慧命;断丧殆尽。精神既消耗,耳目自昏聩。能法天地,匹配阴阳,一百二十尚可还,况君仅及太公之年耶。 

一息尚存,皆可复命。唯学者如春蚕,不死丝不尽也。果能斩断情丝,撕破名纲,抛却翰墨,独修身心精神日复,残躯自健, 延年益寿,自不待言。进而求之,仙可以冀,佛可以成。否则精神一逝,幻躯难爻。今生已矣,可不恸哉? 

或谓日:“静坐数日,总不见效。非心不诚,道不真也。”噫!道即天道,安有不真者?乃自己求之失当耳。要知天地无私,所以化育万物。人能无私,亦可化育万物。惜乎人之心性缚于根尘,或有所愤慨,而失其本然;或有所好恶,而流于邪僻。心中有一点念、 即是一点私。私未之尽,性总难圆。是以释迦牟尼佛,以声色香味触法谓之六尘。六尘不净,妙性难见妙性难见,慧命易失。六尘之累真修,可谓至矣。而庸流未能去六尘,妄自谈性命,舍本求末, 无惑乎?难收功效也。 

何谓色?非仅对绿鬓红袖而言也。凡异花奇草,彩禽斑兽,适足以快我心,增我欲者,皆色也。

之一字,往往指为淫乐,如郑卫之音是也。然不但此也,凡鸟啼树响,兽鸣虫韵,万籁入耳,莫不动心。

淫声之来消我魂, 凄声之来增我悲,怨声之来触我怒,怪声之来摄我魄。不但淫辞逸乐,足以失我正也。 

若闻香而生爱慕,嗅恶而生厌烦,亦足为修身之障碍。仅拘拘于之一字,未免失之狭也。

可以适情,而足一败道。是以圣贤仙佛无不淡泊自甘,蔬食饮水,乐在其中。圣人之不贪味而乐道明矣。庸人徒贪口腹,不知中有真乐,亦不足以言道也。

之一字,莫衷一是,或言肉欲颠倒为触,或言心有所感为触,总而言之,肉欲为触,有感亦为触。或见可欲而动心,或遇不平而生怒,或睹可喜而喜,或逢可乐而乐,皆感于外而动于中也。

肉欲之触乃致形骸之不快;外之所感,乃受剥激之损害;皆无益于身心也。无论夫肉欲之触,有感而触,皆当视为仇敌。必也对景无心,坐怀不乱,方可称为大英雄、大豪杰也。否则徒言修身,而无所修,可不叹哉。 

之一字,关切于身心尤重。往往学人,皆谓佛法无边,必有秘传口授,而后方可成佛作祖也。岂知《金刚》、《法华》乃修身之径路,《楞伽》、《圆觉》即拯逆之慈航。渡海虽藉舟,到岸便无用。

庸人不知经中奥义,以为诵经即可成佛。噫!误矣,诵经可以成佛, 念四书亦也作圣贤矣。不通之论,慎勿为其所愚。不闻乎《金刚经》 有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之句乎?古仙:“纸上若能寻佛法, 笔尖蘸干洞庭湖。”以此而观,道在自悟自行,余皆荒谬也。虽云佛法无边,因其无法,始无边,若有法,则有边也。学人不明此理, 不流于顽空,即落于色相,欲得一无过不及者,亦甚难矣。悲夫! 

孚佑帝师训 

何处去寻快乐窝,寸田尺宅绕清波。 

消磨岁月几壶酒,啸傲烟霞一曲歌。 

世外不为名利缚,山中更有风情多。 

可怜人尽速尘梦,谁识禅机隐太和。 

训张子:子学道已有年矣。惜乎坐昧真机,妄行搬运,以致虚火上燃,双目失明,真可叹也。噫!世之与尔同病者多矣。是道乃生人,而反杀人也。岂知道乃上天所尊重,岂容一般迷人妄猜横议耶? 

《道德经》云:“人法地,地法天。”此何言也?盖以地乃万物之母,虽生育万物,而出于无心。故春来万物向荣,以任其自荣。秋至万物肃杀,任其自杀,因其不居功而益大。人能法之,芸芸万 物亦任其生灭,其物之来,虽氤蕴变化而无穷尽,我但任其变化, 不为所动,方为万物之主宰。若见物思迁,便流于后天,非先天大道也。然地虽为万物之母,而不能自生,必赖诸天之运化力,而后始备成人生物之功。否则孤阴不生,寡阳不长,非法天之道也。 

子口头三昧,无济于实行。大修行人,一言顿悟上乘,豁然贯通全旨。何必丹经满腹,言之无穷尽也。子不悟真理,每习皮毛,是以数年来未见其益也。以子秉受,原不为弱,苟知实悟,不难超出三界。惜乎一入手即是邪径,直到如今,仍不肯回头,别寻大道。非前次二竖为殃,我恐至今仍不肯大撒手也。

噫!百岁一电光耳, 况尔已到煞尾,尚有何所待也?吾今再为指示,不屑之教,正所谓深教之也,再不觉悟,虽生公说法,亦恐不易使顽石点头也。 

噫嘻!此道只动静二字概括之矣。初下手凝神于气穴,神凝则气生,气生则机发,此又静中生动时也,要知此动乃微阳耳。《易》 曰:“初九,潜龙勿用。”即此义也。学人不明此理,往往一遇动机, 使上升降周天,徒戕真机,与道无益。 

此犹是稍明道理者,如子并不知机,稍觉下部发热,便去强行周天,以咽津为得丹,宁不大可笑乎?岂知大道有凭据,非一味瞎摩委也。时来时凝,迨至阳气充足,自然有药产之景。如光透帘帏, 火珠上驰,耳际风声,暖溢四肢,此皆药产景象也。见此景象,正好将药采归玉炉。采即以神息归根,药亦自返本穴。 

药归炉后,移时炉中火发,此乃升降之真机耳。药不归炉,万勿先行搬运。此间不容毫发,非有心人不能明晰也。六祖曰:“接引 来机。”《易》曰:“见机而作。”此皆提醒学人,临时不可忙乱,必顺其机而行。如冬至阳气,不令升而自升,此亦自然而然,非人力所能助也。学人不明次序,一味胡乱搬运,丧心病狂,其获罪于天,必也。子能痛改前非,洗心涤虑,遵依所授,逐一行去。走一步, 得一步,非同尔傍门外道,误人男女也。 

噫!师之一字太诬人,既已为师,岂肯低心下气向人质疑辨难, 失我唯一无二之师分也。势必错任其错,谬任其谬,以至老死而不 知道中趣味。误自己,罪尚轻;误傍人,孽更大也。刻下傍门,皆以运行周天为拿手好戏。言之津津,听之怡怡,岂知害人真不浅也。《性命圭旨》乃先作俑者,误尽众生,不入拔舌地狱,可乎? 

噫!道本自然,冬至阳升,不期升而自生,夏至阴降,不期降而自降。我能升降一任天机,方为法天也,若天法自然。而人妄自搬运,乃违天也。子所谓天人合一,岂不大相刺谬乎?果能悔悟,补救未晚。若仍如前,我言皆废耳。勉之勉之,余有厚望焉。 

孚佑帝师训

金丹换骨少人知,炼己谁成百日基。 

泣玉卞和泪已尽,哭麟孔子道难期。 

岳阳沽酒随时乐,兰若化尼笑我痴。 

可怜世事黄梁梦,漫夸披紫掘金时。 

大道是最尊贵之物,非最尊贵之人不能笃行之。子固蓬莱仙客, 欲寻蓬莱仙径,非难事也。蓬莱径在何处?漕溪路是也。仙溪路在何处?脊梁骨是也。古人云:“前三关,后三关,收拾起,一担担。” 子进道三年,亦能担起前三关与后三关否?夫道在人为,并无难行之处,关虽阻人往来,然而亦有可行之机,俟其机发,而后行无滞碍矣。

子夙植灵根,勇猛前进,自无难事。总要除去凡相,推开妄念, 勿为六贼所扰,莫任七情放纵。居尘出尘,住世超世。事来则按, 事去仍静。过去者匆追忆,未来者莫远虑,现在者须了然。放心腔子里,凝神气穴中。回二目之光,既谓之返照。去二心之患,即为之斩魔。必至静而复静,始有真动。动而复动,始至真静。能知真动真静,始为知道。子欲知道,必从此求,舍此尽是傍门无是处矣。子共勉之。

弟子愚昧无知,敢问初入道时,当如何入手?帝师曰:初坐时,放下身心,大静一场,即以二目守两眉之间。未视眉间时,先须两目视鼻端,如木匠之标线,总要不偏不倚。而后返照两眉中间,俟眉间稍热,即用意从眉间运两道金光上至绝顶, 由绝顶双分左右,从耳后绕至喉间。下重楼,入气穴。此穴在脐下 一寸三分,目照于斯,神凝于斯,古所谓心目所在者是也。

当此时须一念不起,万虑俱寂,心目不离这个,行住莫忘此间。不沾不脱,始能入妙。不即不离,方克合中。静至于极,自有动机。此机虽动,我仍主静。我主于静,彼必愈动。彼愈动而我愈静,此即初步工夫,积累动气之要诀。


壮者不过三四日,弱者不过八九日,老者不过二三十日,自有真种发现,药产妙景。当此时,耳后生风,光透帘帏,皆药产景也。一见药产景至,即当以神运息,返此气于气穴,而后起火炼之。火起于何时?药入炉之后。火起于何处?虚危穴之间。由此缓缓上行, 以下即行小周天,又何难之有哉?

弟子等又请曰:“小周天之功,何以行之?” 

帝师曰:小周天行于真种入炉之后,阳火发生之时。顺其生发之机,以神而引,以息而吹,火受神息引吹,自然上升。但不必论其爻象,限其时刻。有上行之机,则引上行,有定静之机,则听其定静。总是动而后引,静而后定。不动引之无益,不静定之有损。无论动静,均须顺其机而为之,方合乎自然也。虽用神引,亦不可 着。虽以息吹,亦不可滞。

当升机发动之时,元神仍凝玄关,稍分其神,以引上升之阳火。息之吹逼,非息能随阳火上升也,不过稍着意于吸机,呼则听其自然。息机虽向下,而阳火受真息压迫,反转而上升也。用神用息不 过如是,余则听其自升自降而已。因此阳火发于玄窍,止于玄窍, 经过一周,故曰周天。如日行一周,经十二时,故丹道又以刻漏误之真可惜也 。

问:“何谓止火?

师曰:止火者,是大丹已成,不行周天火候也。老子曰:“知止不殆”,盖言丹成,当应时止火,以免伤丹之虞。但止火亦有时,阳光三现,即其时也。当从阳光二现时止,至三现后宜采大药,又有 七日天机生焉。

问曰:“何谓七日天机?” 

帝曰:此乃止火后,采大药之事。盖以大药即成,必须服食, 而后方能点化阴质,成全纯阳之体。虽以七日限之,身体健、功夫纯者,或二三日,或四五日得之者亦有之,不必七日也。唯药已成形,犹隐而不露,必以目光静观中田,昼夜不怠,大药始生焉。吾有一偈,录之可也。

大药原来容易求,静观两间莫停留。

精神团结成丹后,千道金光射斗牛。

观此可以知采大药,唯在静观中田耳。

问曰:“采大药天机,已领教矣。过关服食之法,仍望指示。” 

师曰:大药生时,六景先现。如丹田火炽,两肾汤煎,耳后生风,身涌鼻搐,脑后鹫鸣,皆是

大药发生,只动于气穴。唯气穴间,有四道歧路,上通心窍,前彻阳关,后通尾闾,下连谷道。四窍之中,唯谷道危险

大道由气穴发出,上冲于心不受,前至阳关不受,后至尾闾不通,即欲下奔谷道。此时当紧撮谷道,勿令外泄。势必转向尾闾,仍不能过,不必强引。


但以一意静守,俟其动而后引,自然冲开尾闾,升至夹脊,又不动矣。仍须待其自动之机,而后引之。
自然冲过夹脊,而升至玉枕,又不动矣。亦如上法引过玉枕,升至绝顶,下至印堂,又不动矣。须待其自动之机,而后引之自然冲过印堂,下入重楼,点化阴质。而以上下田为一境界,作十月温养之基矣。

但过关时,上而鼻孔,下而谷道,均很危险。谷道即有“紧撮谷道内中提”之诀。印堂须用夹鼻牵牛之法,脱过此险。不但此也, 大药过关之时,更须以神主宰于中,以意引药上升,丹经所谓两相知之微意者,此也。尤恐其不周密也,更当谨闭六根,使无外驰之虞,庶几其可矣

何谓六根?眼耳鼻舌身心是也。

内视返听,则眼耳无漏。

夹鼻抵腭,则鼻舌无漏。

撮谷道,却念虑,则身心无漏。

六根即固,大药无漏。机动则引而行,机息则守其静。既不着于意,亦不驰于意。自然而然,无为而为,过关服食之道毕矣。更问服食之后,养胎之功何如?


师日:大药入中宫后,仍以寂照为主。但此时之寂照,必寂而照,照而寂,不寂不照,不照不寂。寂照至极处,自有天然之火候, 自然之运动。不须神驭,不须息吹,如天地之气,自行运用而不息也。唯寂照时,神虽居中田,而必合下田,化一虚空境界,始成一大圆镜矣。若仅滞于中田,不能连合下田,则二气不能随时生发, 涵养我之元神,亦不合玄妙天机。故服食后,胎神大定。失于寂照, 则二气不畅旺,二气不畅旺,则不能资养元种。是以寂照为养胎之本


初入定三月,二气仅动于脐轮之虚境。迨定照到四、五月,二气受元神之寂照,服食以尽,而归于灭定。元神得二气之资养,圆明不昧,而得证真空。气息既定,食性已绝,光灼灼、圆陀陀,只 存一寂照之元神而已。寂照至六、七月,而元神独明,昏睡全无。寂照八、九月,万脉归源,寂然大定。寂照至十月,阳神已足,智慧丛生,六通俱见,一镜独明,唯慧而不用,始完成胎圆之果。否则,用其慧,则累其圆明,非所宜也。

古仙曰“一年沐浴防危险”。盖防危险者,防其十月之中,沐浴有所失宜,寂照有所疏漏否。沐浴失宜,则气息难以尽灭。寂照疏漏,则昏沉不能尽绝。是以气息有丝毫未灭,不能纯其阳明之神。昏沉有丝毫未绝,不能证其胎圆之果。必须寂而又寂,照而复照, 必待食脉两绝,昏散全无,而后可以脱其胞胎矣。唯沐浴二字,学者多起疑义。不知沐浴即温养之意,温养即寂照合宜也。十月养胎,全凭寂照。但将昭昭之神,与中下二田,化一座空境界。浑浑融融,无人我之相,熙熙皓皓,无散乱之机。愈寂而愈妙,益定而益微,此乃十月沐浴之真功,防危虑险之妙道也。细微处,参看《佛前灯》,便无剩义矣。


问曰:“胎圆后,如何出神?。” 

师曰:神全胎足,正宜脱胎。但须审明阳神是否真正纯全,而后方定上迁与否。必须无一点昏沉,无一丝散乱,阳神始纯,方宜上迁也。但阳神上迁于泥丸,非滞于泥丸。唯将一阳神寂照于泥丸, 相与下二田,化一虚空境界,为存养之全体,乳哺之首务。存养功纯,出神景始矣。

何为出神景?即六花纷飞也。见斯景而后,即可以灵识出神泥 丸以外,随出随收,不可不慎也。或出一步而收,或数日而一出。总须少出,而多存养,方合玄妙天机。唯当以太虚为超脱之境,以上田为存养之所,愈出愈熟,愈出愈远。久而阳神充足,自通变化。初出神时,但知随出随收,慎勿贪景贪玩。出时,宜暂而不宜久, 宜近而不宜远。由暂而久,不至迷而忘返。由近而远,不至迷而不归。或见美色,或见宝贵,或识神来魔,或上天来试,慎勿认作真有,以败我道也。无论见诸何等希奇之物,可欲之事,均应一笔扫尽。稍有希翼,便着魔障,可不慎欤?

问:“还虚之理,可得闻乎?” 

师曰:还虚者,乃因未生之前,原属无相,亦无天地山川之形,只昭昭一灵耳。修行人还虚,即还到此等境界,方为还无也。但三年乳哺时,尚有寂照之神作存养之素。今也与太虚浑融,太虚即我,我即太虚。寂无可寂,照无可照,一灵超绝万古,妙识独历亿劫,岂但九年而已?

孚佑帝师训 

云外一昂首,九寰景最幽。

青山常不老,绿水独生愁。

笛奏袁宏舫,诗吟庚亮楼。

清光彻玉宇,潇洒最风流。

从龙归期不远,将来众道友皆有赠别诗耳。此次来营,不第稍尽孝思,而又宏开道场,一举两得,其乐可知。

万物抛却自由,更生烦恼。人生如寄,转瞬乌有。得失固不足累汝之清心,荣辱更不能夺君之高操。随缘随地,和光混俗而已。劫来天地尚归于混沌,况其它者乎?总要襟怀洒脱,勿为尘浊沾濡, 行径似白云出岫。去来无心,养心如泉水在山,清澄可爱。机来则凝神,勿令当面错过。息定则伏气,且须听其自然。

闲是闹非,莫入我耳。人好人歹,均置臆外。但悟我玄理,自然妙义环生。莫问它运数,定能福缘凑集。生有仙分,到底不凡。此去云山,终有定数。泾渭虽同流,而清浊自判,鱼龙虽杂处,灵蠢已分。但行我是,自邀天眷。莫问人非,岂无神察。学痴愚便是大道,露锋芒便失天机。浑浑噩噩,方是我本来面目。察察昭昭, 绝非吾出家形容。自要学得天,便可结得丹。否则,徒来人间一次, 宁不大可惜乎。勉之勉之!

宏教真人训 

人间何事可消愁,浊酒三杯得自由。

总是自家寻烦恼,心无荣辱又何忧?

得失从来不足论,斐言游语若无闻。

随缘随地能安命,来去自如出岫云。

龙君本是高人,近来忽着烦恼,未免与率性有碍。人生于世, 焉能事事如意?处顺境固能适然,处逆境尤当如是。况事由天定, 得之不足喜,失之不足忧。修行人孤云野鹤,方是行径,岂可困于 一隅,局于一方,与二三浊物,同休戚哉?

以余之见,莫如置身无何有之乡,避居不见人之地,将人间一 切事,不要搁置心上。逆来顺承之,悖来安受之。笑任其笑,非听其非。荣辱不关我心,得失自有天命。一较量便为有心,一有心便 失自然。况帝师到处,使吉神侍卫,更有何事之可忧?何事之可愁也?

聊赠数言,佩作弦玮。亦可行云流水,任其消遥。行低则低, 行高则高。度人事急,心勿混淆。龙君勉旃!志清由巢,此余所赠 之箴言也。行时帝师尚有所赠,一切事宜,听帝师指导可也。

正阳帝君训 

过隙白驹一电驰,浮生苦乐总难期。

纷纷扰扰成何事,梦觉黄梁笑我痴。

噫!光阴何其速也。从龙来,方几时,又秋暮矣。此去云山, 更宜自奋,当以还丹为第一要着。能以还丹,便可长生。况道为之本,法为之末,本立而末亦成。设先末后本,恐非所宜。余与君缘结数世,岂忍袖手?故直指玄微,使君遵循。要紧记清本末,即是要点也。勉之勉之!

果老大仙师训 

潭影闲云自在天,管他人事幻千般。

黄庭诵罢山头立,无数飞鸿弄晚烟。

从龙行期在迩,诸道友皆欲来此一会。顷与君谈者,正阳帝君也。君与帝君有夙缘,故训语恳切也。所嘱道为之本,法为之末, 方针所指,恰确不移。愿君遵而行之,前途自然宽裕。慎勿本末倒 置,上拂帝君之至意,下失诸生之企望也。切切!

兰大仙师训 

高卧烟霞几百年,此心未与世相关。

醉中行行自来去,一曲清歌云水间。

枯禅坐罢性无波,还向人间再踏歌。

钱系杖头寻酒肆,一飘足以敌诗魔。

我是兰采和,生平爱踏歌。

一壶酒,一轮月,坐对青山,自饮自酌。

任他豺狼当道,荆棘刺脚,声势赫赫,戾气勃勃, 终不能奈俺何。

看世人纷纷扰扰,谲云诡波, 不怕丧尽天良,掳尽心血。

一旦无常,三曹难脱。马面吓,牛头锁,拉拉扯扯,去见阎罗。

十殿会审,诸狱历过,摔入刀山,沉溺奈河。

受不尽苦恼,蹉跎复蹉跎。

你看俺悠然自在,融融和和, 劫数不能侵,魑魅不能磨, 法相日悠悠,妙心光陀陀, 

一坐千劫不为多,说什么酒魔与色魔。

从龙回山甚好。但此去应在彼处开一道场,作众仙之领神,驾度世之慈航。逢李则兴,遇刘则止。自要顾得己,方可度得人。须 知晚年得道,尤宜精讲也。勉之勉之!

李大仙师训 

晴空一片江山秀,香散木犀风满袖。

玉宇无尘八月中,秋光破碎飞鸿瘦。

闻道江浙起风云,枪烟弹雨天地浑。

劫火烧尽新草木,惨淡秋光怆我心。

谁作仲连为排解,云隙飞来李铁拐。

叱咤一声山岳崩,两军僻易风和蔼。

辇鼓不鸣骇浪收,天光云影复悠悠。

五风十雨皆为瑞,向空一笑了此愁。

兹闻从龙回山,将来饯别。须知清茶一杯,尤胜黄金千镒矣。但归山后有何疑难,八行飞来,自能指进行之方针,示未来之行径 耳。至最要紧者,放下心作事,立定足徐行。但学个行云流水,野鹤闲禽,自然合乎天机,处得人事矣。勉之勉之!

曹大仙师训 

事皆前定莫强求,离合悲欢各有由。

此去青山应不远,归来明月正清幽。

鸡鸣天上春方晓,犬吠云中道已周。

万朵金莲浮碧海,藉君法力一齐收。

事皆前定,强求无益。合眼放步,前途低昂,任天之吩咐而已。从龙乃有来历之人,即暂落红尘,道成德备,仍返玉京,绝不能与 世浮沉,乐而忘返也。刻下赖君大开普渡,万朵金莲,皆应返本。望君好自为之,莫使人有向隅之叹也。切切!

韩大仙师训 

先天大道付从龙,便可须臾夺化工。

二气氤氲生庶物,三阳备足饶春风。

归根自有归根窍,复命宁无复命功。

久视长生如解悟,浮生何处不融融。

道无它,法天而已。天行无为之化而万物生,人行无为之功而一身健。惜乎靡不有始,鲜克其终。竟把至尊至贵之天道看成如泥 如沙之具文,无惑乎道不行也。

如从龙所云,孙道人采四方之气,以助大道,此犹末焉者耳。吾道片刻功用,夺天地一年气候,较之采四方之气,不啻霄壤。君自知吸气为妙,安识伏气为更妙也。吸气虽不采而采,伏气乃无为而为。不采而采,其采也无深旨奥义。无为而为,其为也有妙用玄功。如外药调足,真种生产,采归于炉以后,忽而炉中火发,此即 阳火上升时也。

邵子谓“冬至子之半”,盖言阳火发生时,即曰冬至也,又谓之卦,即子月也。从尾闾上升,变为卦,即丑月也。再上升,变为卦,三阳备足,又是寅月也。再上升,变为大壮,即卯月也。再上升,变为,即辰月也。再上升,变为卦,即巳月也。至此已升绝顶,六阳备足时也。阳极必反,故一阴生生于五阳之下,卦名曰,即午月也。从此下降,二阴生,变为卦,即未月也。三 阴生,变为卦,即申月也。四阴生,变为卦,即酉月也。五阴生,变为卦,即戌月也。六阴生,变为卦,即亥月也。至此已 降至极下。《道德经》谓之“归根复命”,由复至坤,正一年气候。是以吾能运一周,即如日行三百六十五度,片刻竣功。一年气候在我矣, 岂不似采四方气更妙乎?勉之!勉之!

何大仙师训 

诵经礼忏日缤纷,七宝莲台无处寻。

对斗明星谁悟道,人间底事少知音。

龙皤虎窟玄机密,虎踞龙宫妙少深。

莫向天边寻子午,还丹只是水中金。

韩仙已去,依也有饯别诗一首,祈录之。

大道守精一,须臾不可离。

静观生造化,动处见天机。

神气常相合,圣贤定可期。

光阴疾似箭,不悟终成痴. 

孚佑帝君训 

斗转星移几度秋,倏然白了少年头。

纷纷扰扰忙何事,一任时光赴逝流。

致虚守静合真道,挫锐解纷证实修。

但把身心归寂静,陋居蔬食亦悠悠。

夫道只是个无为,如日月舒光,孕育万物,亦出于无心焉。我能静观,心目之光亦自下施。是以观至虚极静笃,而造化亦生。任它机动,我但凝神而已。待动机颇大,我方将我元神凝入气根。动气为神吸收,亦自转回气根,与神结合一团,渐渐归于定静。而呼吸之气亦自与神气相依,渐渐入定,而不能为外物所诱也。机发则任其发,机息则任其息。吾但凝我之神,使不外驰。朗我之神,使其内照。自然机来为神吸收而返,机息受神寂照而安。正所谓“无功功里施功”也。明明无为,而实有以为。虽有以为,而实无以为也,故曰:“道向无为为处为”。识得此机,得道必矣。初调外药, 即是如此行动。

迨至阳气充足,真种始产,将此真种逆归于炉,用真意封固之。少时,玉炉火发,稍用意引,自尾闾冲破督脉,自能上升。然上升之时,万勿起杂念。真意不纯,火即外驰,滞碍升机也。必也无一 点念虑,而升机始活泼有情。有难处即在不能须臾莫离,果然能之, 道未有不成者。至中间细微之处,《佛前灯》、《慧命经》相参看,自无余蕴矣。

总而言之,道在须臾莫离,道在能恒,道在能行,道在能守。能行、能守,自然证入不死道,得无上正等正觉也。设一曝十寒, 虽至老死,亦难成就。勉之 勉之,余有厚望焉。

宏教真人训 

泰岳势苕峣,何如大小崂。

白云横碧海,红日照清霄。

只见山川秀,未闻花木凋。

结庐权避世,定可绝尘嚣。

山东风景绝胜,唯崂山为最。秦皇每登绝顶,百官护从,人民咸避。更挑民夫,修理山道。居民苦之,因名“劳山”。其实原名曰 鳌山也,秦时呼为崂山,又有大小之分。山明水秀,为胜景也。

从龙隐居其间,云水之乐无以再加矣。自与外人通商,闻名来 游者,络绎不绝。国内硕儒显宦,亦尝游览忘返。风景之幽雅,可 想而知矣。诸君置身名利之场,安知世外清趣?唯从龙,山色竹影, 领略殆尽。世所谓一日清闲一日仙,良不虚也。

宏教真人训 

漫恨高低路不平,炎凉世态古今情。

即看扰扰风尘里,误尽苍生是利名。

张君与孙君虽置身货殖,不可不顾身心。须知天下最乐者,莫乐于道。是以颜子居陋,不改其乐。孔子曲肱,乐在其中。庸人不知其乐,反求于声色之场,安能得其真乐也?

夫乐者,身心舒展之谓也。欲使身心舒展,莫如先将尘垢洗净, 从容放下身心。盘双膝,冥两目,寂照脐下。目光既定,心亦随之 而定。《大学》所谓“知止而后有定者”,此也。庸人不明知止,是 以心无定向,念不专一,故坐亦无甚效验。

若能将心目止于下田,即是止于至善之地。念止则神凝,神凝则气合,气合则息定,息定则丹结。此亦自然而然,非勉强行之也。最要者静观时,神要朗,心要虚。神朗则无昏沉之虞,心虚则有天然之乐。能依此行功,精神当日益增加,智慧应日益圆明。不但身 体常有乐境,虽疫痢盛行,亦不能稍有侵害也。此是保身护命之诀。勉之!勉之!

张大祖师训

挂月凌烟一帆轻,峰峦倒影益峻增。

月浓方党山容淡,尘净始知风味清。

啸虎吟龙激雪浪,飞岩峭壁树云屏。

任它绝妙丹青笔,弥漫烟云画不成。


噫!冬行春令,春司冬权。颠倒如是,无怪人致疾也一温一 寒互相搏击,人何以堪?嗟吾穷黎,不亡于刀兵水火,而死于伤寒瘟疫。岂天有意侮弄之耶?呜呼!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使一班愚夫愚妇,去己之暴,以感天和,自然灾消祸释,永庆 光天。否则愈激愈烈,将见一发不可收拾矣。岂不惧哉?岂不惧哉?

从龙虽居深山,殊不自如。年老精神已自不振,非下苦功夫, 安得真诀窍?不得真诀窍,安能逃生死?不能逃生死,安能无疾病?但疾病之来,由于气体不充。使时时观照,刻刻温养,不到五日, 自然得其所止,心不外驶矣。由定而静,由静而安,安而后虑,虑而后得。夫虑者非念虑之虑,乃虑其不能久安,而心有时外驰也。乃虑其不能永静,而心有所它及也。乃虑其不能常定,而心有时不在也。乃虑其不能知止。而心有时别向也。苟能知所止,心焉有不定者?心一定,性焉有不静者。性一静,神焉有不安者?神一安,丹焉有 不得者?丹一得,骨焉有不换者?骨一换,寿焉有不永者?寿一永, 病焉有不却者?君至诚恭谨,无以再加。唯仍不能死心踏地,是以功夫终未造到极精微处。以后总要牺牲一切,专心调养。坐时初无不昏沉者, 但昏沉任其昏沉,待昏沉过去,自然清醒。再行寂照。自能得其所 得也。如此用功,无有不见效者。望君速为精进,自得其究竟。否 则光阴易逝,年不我加,三年有厄,逃之不易也。勉之 勉之! 

南屏济佛降 

白云白云,来去无心。或傍飞鸟,或拥仙人。

逐流水,送夕薰。悠悠自在,任其浮沉。

到春来,护岭头,迷山村,锁碧柳,笼水滨, 傍花随柳乐天真,听不尽得竹韵泉音。

到夏来,幻奇峰,作云林,鸟为友,花为邻, 朝曦初弄日氤氲,看不尽得鸥浮鹭沉。

到秋来,薄似罗,淡无痕,幻苍狗,翻枫林, 飘去飘来乱缤纭,说不尽得露冷霜侵。

到冬来,横涧溪,封洞门,抱古木,傍碧岑, 一片山光感慨深,听不尽得经韵辇声。

四时佳兴,一山清芬。色相变幻,是假是真。

一场春梦,做不做总在君。青山不老,白驹催人。

绿水多愁,苍生茹辛。君能扶世道,正人心,有天重印,大志得伸。

君不见道成于精进,事败于因循。从龙从龙,惜阴惜阴!

周将军降

世态炎凉恨不休,几回愤极坚双眸。

刀环响处雷光急,杀尽乱臣贼子头。

武圣帝君降 

当年归汉不归曹,劈破五关犹怒号。

鸟语未闻辇鼓急,马蹄直上乱云高。

时过桃李无颜色,秋尽河山转寂寥。

若欲寰中尘氛靖,还需频使刃吹毛。

噫嘻!世道不平,人心愈险。狡黠者得握重权,长厚者甘为下民。趋炎附势,真令人嗤之以鼻。胁肩谄笑,看尔等是何居心?视父母不如子女,恐上行而下效。轻兄弟而重朋友,何应亲而转疏。经曰;“不敬父母,而敬他人,谓之悖德。不敬兄弟两敬他人,谓之悖礼。”悖德失于孝,悖礼失于义。不孝不义,天地共弃之,鬼神共 诛之。虽偷生于一时,而魂魄早为阴灵摄尽矣。

余素抱忠贞,不畏强悍。战吕布,诛华雄。灭黄巾,斩颜良,为国家杀贼,为人民请命。碧眼儿不识大势,割须贼只重小节。岂似我大哥刘,三弟张,一抱仁慈,一秉忠义。欲存汉室于一线,始得鼎峙于三分。运数之限人,虽欲胜天,而不可得。悲夫!从龙凤姿潇洒,我甚爱之。但愿以兼善为本,度尽众生,再去作佛,庶不负吕帝之至意。但末劫人心险恶,非有切实功夫,不足以惊醒梗顽。我愿从龙善自为之,于世道人心,庶有种益焉。勉之 勉之!

 柳大仙师降 

十月小阳春,寒葩笑向人。

秋残菊失色,夜静月常新。

梦里闻河鼓,闲中救阵云。

从容名利外,更不惹风尘。

孚佑帝师降 

浮云来渭北,秋日上终南。

鸟道穿溪水,板桥渡晚骏。

淡烟锁古木,人语入晴岚。

欲访庐中隐,渔川问钓庵。

风云变幻,颇不易测。如从龙方在白云洞中,忽来公仁堂里。虽非天涯海角,应感伊人秋水。况今日之后,尚不知如何变幻,总是个梦。变态之好恶,莫计较也。但是古稀年华,不可再延时日。速筹财侣,立修性命,养成浩然之气,方得结换骨之丹

道虽简易,而行功亦苦。何也?不从死里求生,究难由枯返荣。如静坐禅榻,凝神息虑,不假一点思索,而证无为大道,故甚易也。但寂静中,必有把握,静而复静,真机始动。寂而再寂,祖气始萌。试问常静而不生妄念者,谁耶?常寂而不移者,谁耶?是以道败于不能常静,念生于不能常寂。不能常静,则流于声色货利之中。不能常寂,则迷于贪嗔痴爱之属,是以绝不能得道也。果是真豪杰, 一刀斩断葛藤,两目静观窍妙。观到是处,而心自定,息自调,念自止,身自轻。观不到是处,非入于沉迷,即败于执着。莫言其它, 即常静常寂亦做不到。此所以道之易而难也。

从龙确有决志,唯滞于道乡,而不能竭进,是吾忧也。从此而后,应以静坐为体,有余暇,可学配衣,因此不碍道。噫!时急矣,不谋保身之道,可乎?赠诗一首,以作前途规鉴可也:

欲擅无上妙,须抱至诚心。

莫教红尘扰,静中养天真。

大道无所为,知机意微深。

一朝辟众妙,万物自芸芸。

吾以观其复,感通若有神。

妙心依气定,气定息自沉。

丹田伏气结,数息最害人。

识得自然机,阳生始氤氲。

大丹一日成,何事尚迟屯。

配衣感百灵,禁气惊鬼神。

无非一电驰,运用在精纯。

绿衣大仙降 

一枝独向荣,仙骨饶凤致。

漫笑着花迟,晚成是大器。

太上至尊降 

大道无偏倚,分明贵一中。

知者得上寿,昧者卒困穷。

天地太不仁,万物为刍狗。

长生终自生,寂然悠且久。

自矜与自伐,毕竟滞妙心。

能似在山水,何处不生春。

昭昭复察察,昏昏与闷闷。

无去亦无来,一灵超万仞。

从龙来坛,我又何忧?愿汝速度原人,共登宝筏。稍一游懒, 此生恐无济矣。愿汝速行其道,寻汝问津者,尚有十二人耳。不能自度,岂能度人?从龙勉乎哉?赐道箴数言,以励将来可也:有欲观窍,无欲观妙。窍通玄关,妙合天道。观须朗彻,不观测渺。如月穿水,清澄不扰。得了真味,方知道好。记之记之。

宏教真人降 

风云变幻从龙虎,日月沉沦蜀山兀。

沙虫猿鹤恐道阻,磷火荧荧夜伸缩。

烽烟匝地暗长戍,朔风阴森鬼聚哭。

天山左右白云矗,直抵瀚海都护府。

纷飞羽檄雁门古,旃裘毳幕列伍卒。

将军昨夜筹防堵,猎马骄嘶灯万炬。

鸿雁悲鸣大江浒,衡阳咫尺不敢舞。

回头惊破岳阳楼,鼓角悲壮压箜篌。

黄河九曲天际流,于天何怨人何忧。

临坛千万为人筹,只有道德重虔修。

降龙伏虎无远求,九转还丹注心头。

孝友无愧休便休,慈航化作木兰舟。

赠言 

至诚能无息,道法自然验。

事败于因循,精诚骨可换。

何况劫频来,避之无彼岸。

烽火漫天烧,哀鸿亿万万。

君能挽潮流,为国锄内乱。

道场宏东北,结果一以贯。

觉路引人行,始了度人愿。

青大帝君降 

其一 

清光满目豁心胸,野鹤闲云到处同。

宇宙为家任来往,人间何事不空空。

其二 

漫道东篱菊已残,黄花向暮有余妍。

人间富贵终无寿,何必劳吾徒执鞭。

墨林仙翁降 

与君数载共优游,把酒拥炉相对愁。

今日阳关复折柳,一天风雪戚眉头。

⊙版权声明,部分图文源于网络,版权归属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管理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丹法常用名词术语
万物生皆死,元神死复生。以神归气穴,丹道自然成。
吕祖百字碑注
丹道入门 zt
调药
道乡集(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