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伏灸,取穴精要

7月12号正式入伏,拉开了2019年三伏灸的序幕。

对于我们公众号的老艾友来说,已经见怪不怪了,因为大家都知道:

做好每天的艾灸,

天天都是三伏灸。

三伏天因为天气,人体腠理疏松,经络舒张,气血循环快,此时如果艾灸,很容易将人体内的积寒排除,去掉病根,因此三伏灸对虚寒之证最适合。

三伏灸注意事项:

1,忌:大汗淋漓!

你出汗可以,汗如水流肯定不行!如果身体寒湿重,你做大灸可以,但是也只能15天左右做一次!

在湿热的天气里艾灸,因为竹木盒,金属盒,透气性肯定不好,出汗会多,建议采用手拿艾条悬灸,或者隔姜灸。

流的汗水粘手很好,代表着浅表的寒湿排除体外;身体真正的“痰湿”是通过大小便代谢出来的,不是汗!

2,忌:空调、电扇对着身体吹!

你做三伏灸的目的是想把身体的积寒排出去,如果空调、电扇对着身体吹,结果是:旧的没排完,新的又进来了!

你可以先开空调降温,然后艾灸;也可以在房间里打开电扇,对着窗户外吹,一是可以排烟,二是形成轻微对流,达到降温目的!

3,三伏贴就不是三伏灸,不要混为一谈,当然更不用去说效果了;艾灸结束后再贴三伏贴是多此一举!

因为古时的三伏贴是发泡贴,一定要化脓!所以差别大的原因就在这里。

三伏贴适合,不会艾灸,还怕艾烟,又想做点什么应个景的艾友。

4,今天艾灸了,今天就要多补充温热水,最好在艾灸后,喝杯热热的、自配的酸甜饮料,比如酸梅汤、柠檬蜂蜜水或者糖醋水;因为酸甘化阴,可以生津补液,收敛浮阳。

三伏灸取穴精要:

因为天热,如果身体好,做保健灸,三伏灸我们取穴要少而精,每次的艾灸时间要减少,做到灸1天休1天。以固本培元的要穴为主,尽量采用对穴位刺激性强的方法,比如:隔姜灸,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

我在以前的文章里专门提到过:

小儿保健艾灸取穴只2个:

身柱穴、肚脐

这2个穴位堪称小儿艾灸取穴的经典;对小孩的先天、后天同补。

身柱穴管上焦的肺,通下焦的肾;肚脐管中焦的脾胃。

一般的妈妈在这2个穴位上至少还要增加2个,因为她们觉得多灸几个穴位会让孩子更棒。

这2个穴位足以把你对孩子的担心都解决掉:孩子瘦弱、不爱吃饭、不长个、肚子痛、抵抗力差,经常感冒、咳嗽.....

当然孩子身体真正出了状况,比如哮喘、鼻炎、近视、腺样体肥大.....那么还是要重新配穴;我们前段时间专门针对孩子身体的各种症状,专门拍了一个艾灸视频,请找我们的客服要。

给孩子是手拿艾条悬灸,还是隔姜灸?你和孩子商量着办;孩子太小,建议你还是手拿艾条悬灸!要是孩子不配合,还得等孩子睡了再灸。有时你只能给孩子边玩手机,你给他艾灸。

孩子保健灸,艾灸身柱穴、肚脐各5-15分钟(看年龄),艾灸1天休息1天;如果孩子脾胃太虚,可以艾灸2天休1天。

查 穴 位

(点击上面查穴位)

如果经常感冒、百日咳、哮喘的孩子,三伏灸:

定喘穴、膏肓穴、身柱穴一起10-20分钟(看年龄定),肚脐10分钟,艾灸2天休息1天。

有鼻炎的孩子:加灸印堂穴-鼻尖,这一段10-20分钟(看年龄定);也可以加上肺俞穴、迎香穴。

成人保健灸取穴:

中脘穴、关元穴

它们一个补先天肾,一个补后天脾;完全能起到实五脏,强六腑的作用!

它们对心肝脾肺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都管都治!实为艾灸取穴的一个总纲。

做三伏灸时,你可以再加上大椎穴、肾俞穴,配合中脘穴、关元穴一起灸,这样可以让气血在任督二脉上循环,有生有降还有收,你怎么艾灸都不会上火!

保健灸,后背的穴位用竹盒各灸20分钟,方便灸的穴位隔姜灸各5-7壮(根据你自己身体情况加减),艾灸一天休息一天,一直灸到天气变凉,不适合隔姜灸。

“肺”不好的艾友,三伏取穴

跟肺有关的穴位:大椎穴、定喘穴、膏肓穴、肺俞穴、中府穴、华盖穴、玉堂穴都可以用。

调肺的同时你也要把脾肾调理好,你还要配合肾俞穴、命门穴、中脘穴、肚脐、足三里等。

具体的穴位搭配,还得跟你具体的身体情况来定,找我们的客服吧!

风湿骨病三伏取穴:以阿是穴(疼痛点)为主灸点。

膝盖有问题的艾友,除了灸膝盖疼痛点以外,加灸血海穴、足三里;一起40-60分钟。

如果这样灸了15天效果不理想,那么说明腰阳关这里有瘀堵,就要再腰阳关拔罐后艾灸腰阳关,再灸这些穴位。

妇科肌瘤取穴:八髎穴20分钟,中脘穴、关元穴各7壮,子宫穴、足三里、承山穴每次每穴左右各5壮。

妇科炎症取穴:八髎穴20分钟,中脘穴、关元穴各7壮,筑宾穴左右各5壮,如果较严重,可以熏灸会阴穴20分钟。

心肌缺血、心气虚或者其它心脏问题:艾灸膈俞穴左右各20分钟,膻中穴、内关穴、公孙穴每次每穴左右各5壮。

老年三伏灸保健取穴:在前面成人保健灸的基础上(成人保健灸穴位的艾灸时间可以适当减少),加灸足三里、悬钟穴,每次每穴左右各5-7壮,对低血压、脑梗、老年痴呆症有很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单独灸足三里、悬钟穴也可以,效果会慢一点。

脾虚的艾友取穴:隔姜灸中脘穴、关元穴各7壮,足三里、太白穴、冲阳穴左右各3-5壮。

肾虚的艾友取穴:艾灸大椎穴、肾俞穴、腰阳关各20分钟,隔姜灸中脘穴、关元穴各7壮,足三里、太溪穴左右各3-5壮。

湿重的艾友取穴:隔姜灸中脘穴、关元穴各7壮,足三里、丰隆穴、阴陵泉每次每穴左右各5壮。

如果身体已有问题,比如:高血压、脂肪肝、高血糖.....那么你还是按照以前的穴位继续施灸,只是建议你把方便施灸的穴位调整为隔姜灸;高血糖的艾友继续采用悬灸或者竹盒灸。

以上均艾灸2天休1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伏灸,取穴精要!
三伏灸倒计时:10大人群的配穴要点
今日三伏第一天,三伏灸,如何具体取穴?
惊蛰小儿灸:健脾、长个、少感冒!
老师再谈:小儿艾灸取穴
艾灸问答集锦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