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耀州窑有多神秘?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专家杜文老师详解

“耀州窑”在今天可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词,我们在之前那一篇《2019年拍卖会上最贵的高古陶瓷是这十件》那篇文章中总结道,北京保利春拍的那件五代耀州窑青釉剔刻花卉莲瓣口葫芦执壶的成交价是今年高古瓷的第三名。很多人也在思考,耀州窑真有那么神秘迷人吗?甚至能正面pk“五大名窑”而不落下风。

五代耀州窑青釉剔刻花卉莲瓣口葫芦执壶

北宋耀州窑银扣青釉瓜棱刻花钵

在这次的大肉庄·名家大课第42期中,我们邀请到了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的杜文老师,为我们带来主题为“范金琢玉耀州窑”的讲座,杜文老师根据近几十年来的考古发现和工作经验,给大家讲解海内外公私收藏耀州瓷有哪些迷人之处。

不过,这次的内容非常丰富,小编没有将所有的点都罗列出来,仅列举一些大家比较感兴趣的话题,与大家分享。完整版讲座请参考ROSE APP大肉庄名家大课完整版视频

“范金琢玉耀州窑”

讲座内容分享

1、神秘的耀州窑

最初耀州窑受到关注是在民国时期,但当时并没有耀州窑的概念,1943年日本陶瓷之父小山富士夫在日本聚乐社出版的《宋瓷》,里面的耀州窑瓷器都被命名为汝窑瓷器,比如汝窑青瓷牡丹唐草片雕纹瓶以及汝窑青瓷飞鸟牡丹唐草纹枕。咦?这不是大阪市东洋陶瓷美术馆的那一件耀州窑青釉嘟噜瓶和静嘉堂文库美术馆的耀州窑花鸟牡丹唐草纹枕吗?为啥是“汝窑”,耀州窑和汝窑差距那不是一般的大呀!再看看当时的民国陶瓷著作,有一部书陶瓷的书,叫《华瓷》,里面将耀州窑定义为北龙泉,比如“宋北龙泉刻花八角碟”。1934年,吴仁敬、辛安潮的合编的《中国陶瓷史》,直接将耀州窑定义为“北方青瓷”。这些著作里面都收录了耀州窑青瓷,但是民国时期中日学者对耀州窑瓷器只有初步认知,名称并不统一,说明当时陶瓷界对耀州窑的概念非常含糊,国外有称为“汝窑”、“东窑”,国内将其称为“北龙泉”、“白龙泉”等。

北宋耀州窑缠枝牡丹嘟噜瓶

大阪市东洋陶瓷美术馆藏

北宋 耀州窑青瓷刻花花喰鸟纹枕

静嘉堂文库美术馆藏

2、“巧如范金,金比啄玉”

很多人用喜欢用“巧如范金,金比啄玉”来形容耀州窑,可是你知道它的由来吗?这八个字就是来自北宋《德应侯碑》。这八个字的意思就是说耀州窑的瓷器非常精致,好比金银器般精巧,造型变化多样,表面的雕工就像琢制的玉器一般精致。

德应侯碑拓片

“巧如范金”

耀州窑摩羯纹青瓷碗

而且《德应侯碑》的信息量巨大,好多人说《德应侯碑》是窑神碑,那可大错特错了,“德应侯”是当地的土山神,在《德应侯碑》里面有提到一个人叫柏林,他是配享的祖师神,这位才是窑神,相当于后来景德镇的窑神“风火仙童宾”。柏林是放在当时的土山神庙里供奉的。如今耀州窑和很多北方窑场烧窑的时候都先要祭拜柏林。所以耀州窑不仅输出了陶瓷文化,更是将窑神的崇拜发扬光大。

3、“东  窑”

民国以来很多中西方博物馆中的耀州窑青瓷,尤其是深剔刻花的品种被称作东窑瓷器,在黄堡窑址的考古发掘中这类器物的残次品多有出土,显示世称东窑瓷的品种基本是耀州窑产品。“东窑”这个词最先出现在北宋诗人张耒的诗中,“碧玉琢成器,知是东窑瓷”。所以宋朝人是知道有一类瓷器是“东窑”,而且很可能就是这类带有精细刻花的青瓷瓷器。那为何叫“东窑”呢?其实,五代时候陕西的军政中心不在长安,而在凤翔。当时陕西的节度使是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如果他向中央贡瓷,耀州窑刚好就在他的东边,而且李茂贞的墓后来被打开以后,也没有什么精致的耀州窑瓷器,当时好的耀州窑瓷器都被上供到中央了。可能“东窑”是这么由来的。宋代中央的“东西窑务”管理的可能是砖瓦窑,耀州窑与东窑的关系非常值得琢磨。

苏富比也将这类瓷器称为“东窑”

4、“装鬼纹”

还记得我们以前讨论过的那只玫茵堂“耀州窑小鬼纹碗”嘛?这次杜文老师也有和我们讨论噢!杜文老师认为这只小鬼纹碗应该命名为“北宋耀州窑青釉印花掉刀装鬼纹碗”。因为左边那只小鬼手里拿的其实是掉刀,也叫“棹刀”;而右边那只小鬼手里拿的是一只斧头。在宋金时候,这种捶打兵器非常流行,其实这种形象在当时一般都是由人装扮,在东京梦华录卷之八中,“六月六日崔府君生日二十四日神保观神生日”条记载,“其社火呈露台之上”,表演的“百戏”中有“……学像生、倬刀、装鬼、砑鼓、牌棒、道术之类,色色有之”。此处的“倬刀装鬼”,在有些文献中录为“掉刀装鬼”。

北宋耀州窑青釉印花掉刀装鬼纹碗

玫茵堂藏

在今天装鬼怪内容的百戏很难理解,但在辽金时期的民间却非常流行,比如装扮骷髅的百戏人物被称为“哑杂剧”。比如河北宣化辽代7号墓前室南壁墓门上方绘制的五鬼图。在山西屯留宋村金代壁画墓装神鬼杂剧人物壁画也是类似的风格,小鬼的眼睛和嘴巴还有被可以的丑化,非常像今天的小丑形象。另外,在河南  的金代白地黑花瓷枕上也有表现,持掉刀的童子眼部和嘴部用黑彩丑化,也是表现为装鬼怪童子形象。禹州文管处和广州南越王博物馆也收藏这类丑化装鬼怪的童子枕。所以这种形象在当时是很流行的,反映了宋朝人既怕鬼,又拿鬼来开心,所以就有这种装神鬼的行为,甚至连当时的小孩也将“装神弄鬼”当做一种游戏。

磁州窑装鬼童子纹枕

时间问题,小编仅列举以上几点和大家分享,想完全领略本次课程的精彩内容,欢迎大家登陆ROSE App,观看本次【大肉庄·名家大课】的完整版回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瓷器窑系大全(一)
也说“柴窑”
天青釉瓷长期占据审美高峰有其必然性
历史名窑图版-景德镇陶瓷在线
临汝窑
《陶瓷百问》基础入门之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