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展 |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年度特展「隐居与雅集」开展在即!
转自公众号: 中华珍宝馆


··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作为美国收藏中国古代书画最丰富的藏馆之一,在本周末即将呈现新一期中国主题展览,题为“孤独与陪伴·中国艺术中的隐居与雅集”
(Companions in Solitude: Reclusion and Communion in Chinese Art)



本次特展将以中国艺术中“独处”“交游”为双重主题,汇集120+件大都会馆藏作品;展览计划分为八个单元——「林泉」「归隐」「渔樵」「名士」「距离」「园林」「诗赋」「雅集」,阐明隐逸、自然、雅集等概念在艺术作品中的展现。


本次展览由何鸿卿爵士基金会赞助
大都会博物馆亚洲艺术部助理主任史耀华策划




Companions in Solitude: 
Reclusion and Communion 
in Chinese Art
孤独与陪伴·中国艺术中的隐居与雅集



在中国历史上,“隐”与“仕”的矛盾始终存在。人们追求仕途、渴望实现抱负,而在受到现实的挫败与打击后,自然又羡慕自由自在、栖隐林泉的隐士生活——因此,“隐居”一度作为修身养性、摆脱世俗的理想选择,成为中国古代艺术作品中常见的主题。

 南宋 佚名 | 仿范宽山水图 

绢本设色 | 166.1×104.5cm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大都会收藏的这件模仿范宽(10-11世纪)风格之作,画面采用极具北宋特色的全景构图,流露与《溪山行旅图》相似的立意。然而,是幅弱化行旅主题,刻画草亭村舍、归人渡舟,山僧楼台,共同构成理想的山水家园。

《临流独坐图》中的隐士

同时,画中并未如《临流独坐图》一般,描绘具体的隐士形象,而是以隐士的视角,展望自己栖身的林泉,置身其中的渴望不言而喻,是对隐逸思想从另一角度的展现。


 南宋 阎次于 | 松壑隐栖图 

绢本设色 | 26.7×33.7cm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对这幅色调清丽的小品,画家也没有直接描绘隐士,转而运用画面中央山崖下的小径,将观者的视线引过溪桥,引至一件掩映林中的小屋。这种手法巧妙暗示了“隐逸”的主题,使人感到“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妙趣。

归隐山林,文人原本的生活方式随之改变,晨钟暮鼓的习惯被打破,换之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渔”与“樵”由此成为拥有隐逸之心者向往的生活方式。


自由自在、出没于风波之中的渔父,时常出现在古人的画作中。吴镇(1280-1354)与盛懋(14世纪),元代中叶画坛的两位大师,因为彼此之间的邻居故事而广为人知。两人虽然都有众多渔父题材的画作,但风格大相径庭。

 元 吴镇 | 芦滩钓艇图 

 纸本墨笔 | 39×65cm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作为强调气节、风骨的文人,吴镇是真正的隐士,在他的画作中,用笔简淡、墨气纯净、渔父形象质朴天真。画作的题诗这样写道:

红叶村西日影余,黄庐滩畔月痕初。
轻拨棹,且归欤,挂起渔竿不钓鱼。

夕阳西下,月痕初见,渔父划桨的动作变得轻柔,挂起鱼竿不再钓鱼。诗文用短短四句,勾勒出一幅闲适之景,又暗含元廷日薄西山,不追名逐利的隐喻,是真正的“文人画”。


 元 盛懋 | 秋林渔隐图 

绢本设色 | 26×33cm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而盛懋相反,作为一位出色的职业画家,盛懋的画作以“渔隐”为主题,描绘秋日岸际,一位士人形象的钓客正在垂钓,芦雁纷飞,远山逶迤。显然,盛懋极力想要刻画一位高士,却因画得太过直白,反而暴露出他自己并非合格的隐者。


 元 唐棣 | 摩诘诗意图 

绢本设色 | 71×46cm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同样的情形也出现在大都会收藏的另一件元代画作中。同为职业画师的唐棣(1296-1364),作为备受元廷青睐的当时名手,也想展现隐居高士这一主题——他以王维诗意为引,画出《摩诘诗意图》。然而,王维的诗句平淡天真,多不露人迹,从不刻意营造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唐棣之作可能是为观者寻找代入意境的对象,描绘了一位高士端坐岸际,眺望云天。


 明 蒋嵩 | 雪景山居图 

(点击查看超清大图)
纸本墨笔 | 31.1×703.6cm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另外,明人蒋嵩(15世纪末)的《雪景山居图》作为本次展览的封面展品,更是展现渔樵主题的杰作。画中以狭窄的长卷,犹如舞台般展现冬日隐居生活。樵夫相伴行走山径,渔翁独钓雪霁寒江。


隐居固然迷人,与同道中人的交游、雅集,则为他们寻找到更为丰富开阔的世界。这两条看似不同的道路,相互交错、编织,也正在此之间,中国古代文人追寻、建设出自己独特的精神家园。


 元 王渊 朱德润 | 良常草堂合卷 

(点击查看超清大图)

纸本墨笔 | 26.2×293cm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元代文人大多被迫选择隐逸,而交游唱和、寄情书画成为他们遣怀的唯一途径。这幅描绘远客渡江,前来拜访隐居好友的画卷,正是这一现实的写照。此幕为合卷的第二段,作者朱德润(1294-1365)是元代传袭李郭画派的名手,第一段则由王渊(13-14世纪)绘成,后者以擅长多种风格的花鸟画著名,山水传世较罕见。


 明 唐寅 | 垂虹别意图 

(点击查看超清大图)
纸本墨笔 | 29.7×107.6cm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来到明代,压抑的文人得到解脱,交游唱和的传统则愈发热烈。公元1508年,吴江垂虹桥畔正经历一场送别,送别的对象正是前来游访吴地的新安学子戴昭,前来送别的人则包括沈周(1427-1509)、祝允明(1461-1527)、唐寅(1470-1524)、文徵明(1470-1559)等等名声遐迩的文人。在没有相机的时代,这场送别被众人以书画记录,唐寅绘画,每人都在卷后留下题跋,终成这卷珍贵的《垂虹别意图》。


隐居生活并非人人皆可实现,“仕”与“隐”的矛盾,在白居易“进不趋要路,退不入深山。不如家池上,乐逸无忧患。”的思想中寻找到新的解决方案。既然不舍城市的丰富,又期望山野的天然,那便隐居城中,营造园林,于喧嚣中追求惬意闲适。


 南宋 李结 | 西塞渔舍图 

(点击查看超清大图)
绢本设色 | 40.2×135.5cm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这卷《西塞渔舍图》,是南宋士大夫画家李结(1124-1191)的一幅隐居蓝图,画于他隐居的“西塞渔舍”建成之前。渔舍位于浙江省近太湖的西塞山,是8世纪唐代隐居诗人兼画家张志和的隐居旧址。虽然李结《西塞渔舍图》的设计蓝图取自王维的《辋川图》,但其具有写实意味及和谐性的用色观念,显然是宋代青绿山水的后继新兴作品。


 清 吴历 | 墨井草堂消夏图 


纸本墨笔 | 29.4×364.7cm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清初六家之一的吴历(1632-1718),早年习儒入仕,中年逃禅出家,性格淡泊,不慕名利。他的人品与画品皆高,晚年信奉天主教,是幅便画于47岁,加入天主教的三年前。画面以消夏为主题,描绘一副悠闲恬静的园林景致,成为园林与隐逸之情在清代的具象表现。


最后,不得不提出本次展览的初衷。据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官网消息,这次展览旨在以古代作品重新审视今日生活——

“2020年至今的新冠病毒疫情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人与人之间因病毒产生或大或小的鸿沟。在新的时代,人们要如何再度建立起彼此间新的交流与联结?从中国古代隐逸与交游的思想之中,我们或许能够得到新的灵感。”


不得不说,在今日这一特殊的时期,以独特方式借助中国古代思维、智慧与感情,最终形成这样的展览,确实是一件令人感到愉快之事。希望诸君也能从古人的孤独与陪伴之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灵之路。


注:展件分为两轮展出,本文选件不作为最终展出名录

第一轮:2021年7月31日-2022年1月9日 

第二轮:2022年1月31日-2022年8月14日

推展 | 全球限量+顶级国宝!唐代宫廷文物大赏长沙免费看

专访 | 在宋朝寻找向往的生活:历史文物于今天的我们有怎样的意义?

策展人 | 当博物馆遇到奢侈品 ——馆牌合作的模式、争论与根源之刍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林泉之心,渔隐之乐
微头条
国外博物馆关闭,第一站云游大都会博物馆看收藏的中国珍宝!
美国收藏中国文物和古代书画重镇: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展示收藏中国古代国画艺术珍品
(明)戴进 涉水返家图 绢本 大都会博物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