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易象 ▏周易预测的捷径】连载007期




第二章

主线——观物取像的观念【007期】




翻开《周易》,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各种符号,后面就是艰涩难懂的文字了。 按照易的思维,易是一个整体,是太极,而描述它的应该是阴阳,阴是符号,阳 是文字。符号与文字均是独立的体系,两者存在必然联系,文字是对符号的诠释。 我们已经知道,在文王写《周易》之前,只有生冷的阴阳符号,他要让它动起来,要把它用文字描述出来,成为鲜活的思想。 文王的诠释架起了符号与文字的桥梁。这个桥梁是“象”,通过“象征”、“比喻”来完成对抽象符号的理解。伏羲是这个桥梁的设计者,文王是这个桥梁 的建设者,孔子再次加固了它。


卦之解析


卦者,象也,是一种现象挂在我们眼前,所以称为卦,以一符号代表天、 地、人的“无量象”。


符号是表达思维的,周易中的符号是六画构成,被称为大成卦,如果按符号 进行分类可以分为阴阳、八卦、大成卦(六十四卦)。阴阳、八卦是伏羲的杰 作,但他没有讲话,真正第一个开口的是文王(后面还有孔子),我们从中领悟 到符号的“象”。


1、《周易》符号体系中的基本要素——阴阳爻


卦是由阴、阳两种符号组合而成的,这两种符号喻示着大自 然万事万物矛盾对立的情况,也是万事万物最根本的两种抽象要素,是促使事物 运动变化最基本的两种相互对立的因素,是《周易》的基本表象结构。


在易学发展中阴阳的对立和统一,构成万物发展的根源。


凡是旺盛、萌动、强壮、外向、功能性的,均属阳;相反,凡是宁静、寒冷、抑制、内在、物质性的,均属阴。


阴、阳思想成为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一事物内部对立双 方属性的概括,广泛应用到理论与实践领域。


天有阴阳是白天与黑夜。白天阳光为阳,晚上月光为阴。 人有阴阳,性别有男女,身体暑热与寒湿。 地有阴阳是朝阳与背阴。


2、《周易》符号体系中的基本表象结构——八卦


三画是对宇宙空间的立体描述,上爻为天位,下爻为地位,居中者便为人位。八卦,被称为经卦,它代表构成宇宙万物的八种基本元素。八卦是对宇宙的 模拟,同时也是对人类社会的模拟。


用阳爻“ ”(一个长横)和阴爻“ ”(两个短横)三个一组相叠构成 八卦,分别象征天、地、水、火、风、雷、山、泽,以及这八种事物内涵的特 质,并借由以上特质可以类比万事万物。


    

《周易》从人们生活经常接触的自然界中选取了八种东西作为说明世界其 他事物的根源。宇宙就是一本《周易》,宇宙的现象都挂在那里,它们是天(乾)、地(坤)、雷(震)、火(离)、风(巽)、泽(兑)、水(坎)、 山(艮)。这八种自然物中,天地是总根源,天地是父母,产生雷(震)、火(离)、风(巽)、泽(兑)、水(坎)、山(艮)六个子女。


按照伏羲的理解,八卦第一个符号是乾,代表天,我们仰头一看,它就在上面;第二个是坤,是地,人类是地球的生物,无论何处地总在我们 脚下;第三个离为太阳,第四个坎为月亮,太阳月亮围绕着我们不 停地转动,形成了时间、空间;第五个震为天上的雷,雷震动后有了气 流,这个气流便是巽下断;第七个艮代表高山、陆地;第八个是兑代表低洼的海洋与河流。


这样宇宙间八个现象的各种状态就“挂”在我们眼前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伏羲先天八卦,所谓先天主要描述自然之道。而文王的后天八卦是从四时的推 移、环境的变化、人和的特点来探讨一种规律。


卦象是用阴阳思维对万物的类比,每个符号的出现都应该认真分析理解,明 白了就可以“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看到乾:是纯阳之卦,想到父亲、权利、金钱、圆形、主动,问事情一定是 要前进,不能停顿。看到坤:是纯阴之卦,想到母亲、包容、包裹、方形、被 动,问事情一定处于稳定、防御与停止状态。


周易八卦符号原本是模拟天和地的形象符号,又用以代表自然界八种基元事 物,但随着世界的发展,八个符号已经超出原有的基本之象,使所蕴含的阴阳刚 柔的观念具有了更高更普遍的意义。


3、大成之卦——六十四卦


伏羲八卦不足以形容世界的变迁,只好以两经卦迭合而成,这样一来,每个 大乘卦(别卦)都包含两个“意想之象”,把两个意象,联合起来就表达出新的 思想,六十四别卦就是这样一种组合,就是这个和弦奏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强音。 八卦两两重叠排列为六十四卦。



这些组合起来的卦象,很多可以根据八卦的原始涵义,得出一些结论。如水雷屯。

上卦是坎为水,下卦为震为雷,雷雨交加,面对困难而思慎之象。坎为险,震为 动,屯积之象,初始虽艰难,动於险中,忧患中深谋远虑,但不失其居处和立业。 当大家问事业,得到这个卦象的时候,可以推理:前途光明,道路曲折,深 思而行。这也说明,要领悟六十四卦的涵义,八卦是关键,八卦是最具特色的信息单元,结合起来就能模拟天、地、人万物了。



伏羲六十四卦方圆图



4、象中有数


伏羲用圭测量日影,观察体悟世界的变化。文王也是借用蓍草为预测的道 具,实现由“数”到卦象的联系。据《系辞》说,上古伏羲氏在推演八卦时,产 生“数”的概念,八卦图与河图洛书正是这一现象的实录,但在数的表达上,河 图洛书更具有优势。《周易》的卦象中象与数是完整统一的,包括以后孔子的感 悟。《系辞上》讲了大量的“数”,用于占筮定卦,数以定象,数以象显。这些 都是“数”的延伸与扩展。


《周易·系辞上》说: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 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 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 而后 挂……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


《周易·系辞》说: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 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 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 自六千年前伏羲画八卦开始,至《周易》的完成,易学逐步建立了如大衍之数、策数、天数地数、爻数、卦数、河图洛书数等易数体系。


易学注重卦象分析,着眼于卦的取象,以卦象为出发点,比拟宇宙万事万 物,启发义理,“数”也被看成是一种“象”。这些数并不仅表示数量,而是表 示功能属性,实际上就是一种特殊的“象”。


象是场态的,是“质”与“能”的结合,“能”也属于数,是“数”的重要 组成部分。报告一般要有工作报告与技术报告。工作报告侧重工程的总体论述, 技术报告侧重技术方案的比选和评价,从技术数据角度探究它的合理性。工作报 告适用在总体的表述,技术报告是技术人员的背后推理,《周易》也如此,读《周易》我们可能看到了它的哲理,但隐藏其后的“数”常被我们忽略。


象与数的结合才使得推理有了定量的分析。对温度来说,是20°C,还是80°C;对颜色来说,是暖色调还是冷色调。只有这样,易学模拟才可能与现代 分析推理接轨。


文王与孔子都没有放弃对“数”的探讨,其实也不可能放弃,放弃了“数”,《周易》也许成为探讨人生的《论语》,绝不可能成为群经之首。 可见,古人的“象”与“数”是完整的统一体。正是由于《周易》中运用了 “数”,才弥补了文字解析的模糊性。


文字之解析


1、文王演周易

文王对八卦进行了重叠,但不是形式上的重叠,而是高度抽象的概括与类 比,反映与揭示世界复杂的变化与事物的本质。《周易》以占筮的形式推测自然 和社会的变化,内容几乎涵盖了人类社会的全部内容,被誉为“群经之首”。它 们既是形象的再创造,又是思想的再寄托。那么,这些新生事物的面貌与特色如 何呢?


经文是用语言解析八卦符合的数理逻辑关系,可以使数理逻辑更加清晰化, 文字是对卦的解释,是指向“月亮”的“手”,可以为我们正确理解世界提供帮 助,我们一起来看看文王的“象”解。


(1)卦名之“象”

卦名为一卦之主,是核心,是纲领。除少数以物象为 卦名(如震、井、鼎)外,多以义示人,从表层之象进入深层次的身心感悟,完成 从物象到精神的升华。


细研卦名均会有很深感悟,如山火贲卦,即有张灯结彩,喜庆节日之感。如 测人的性格,此人可能多礼貌待人,喜欢修饰,文采飞扬。


六十四卦的卦名,涉及物象、人事、吉凶、政治、经济、法律等各方面,我 们要认真体悟 “物有万象,人有万事,若执一事,不可包万物之象;若限局一 象,不可总万有之事”,才能提纲挈领,完成对《周易》的探讨。


(2)卦辞之“象”

《周易》卦辞的叙述描写,言简意赅,形象鲜明,站 在宏观的角度对全卦进行总体展现。


在《周易》中,不少卦辞用了从形象思维到意象思维的表现手法。如小畜 “密云不雨,自我西郊”,这些描写只有三言两语,展现了一个场面,或者营构了一种气氛,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描写从字面上看并不难理解,然深层的意思却要认真领悟。


如“密云不雨,自我西郊”不仅是指自然界的雨,还反映社会生活中领导 者对百姓的关怀不够,用传文的话来说就是“施未行”,故此“雨”当为“恩 泽”。当我们用卦辞来推理的时候,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模拟了。


再如履“履虎尾,不咥人”,泰“小往大来,吉,亨”。“履虎尾,不咥 人”也不是真的去踩老虎尾巴,老虎不咬人,而是一种比喻,是说有能力的人居 尊位而无害,这里“履”不是“踩”,而是“以礼居之”,“虎尾”也不是老虎 的尾巴,而是高位、尊位,甚至帝位。“尾”乃“位”之谐音。这告诉我们做事 情要谨慎,估计已经得罪领导了,只是人家还没有怪罪我们。


《周易》的很多语言都不能作表面化的理解,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3)爻辞之“象”

《周易》的爻辞共有三百八十四条,是卦辞的六倍。


卦辞着眼于全卦,爻辞则仅限于一爻。如果说卦辞是全境图,六爻则是六个特写 镜头。或者说,六爻就是六种境况,就时间来说是六个时段,就地点来说是六个 地段,就人物来说是六种不同地位的人。《周易》的每一爻都是时、位、人、事 的统一。


再以履卦为例,前面我们已经理解了履卦的卦辞“履虎尾,不咥人”,现在 我们来看看履卦的爻辞是如何围绕卦辞来描写的。




如果您问工作占得六三,六三的等级比九二高,按理说行礼的要求肯定更高 才会吉祥。然而六三的爻辞是说:你做得并不好,眼睛快要瞎了,但勉强能看到 一点点;腿跛了,但勉强能走几步。不小心踩在老虎尾巴上,老虎回头就咬人,凶险;勇敢的武士要竭力为君主效劳。


警告你要谨慎,无能的人身居高位,不能名副其实,导致凶灾。如果您是询 问家庭问题,多半与家中的老人关系不和睦,出现矛盾,但要保持克制。


《周易》卦辞、爻辞正是靠了这些形象鲜明的描写,才呈现了深刻的内涵, 卦名是剧目,卦辞是序幕,随着爻辞的出现,所有人都依次登台表演。描写含蓄 隐晦,多用象征和比喻的手法。


观物取象的延伸


古人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选择了自己的表达方式,这种方式被称为取象比 类、观物取象、“象”等。指运用形象、直观的符号表达抽象意义,通过类 比、象征方式来认识世界。前面我们谈到周易是由“卦”与文字构成的,八卦、 六十四卦符号是用抽象的阴阳组合来象征模拟万物。


为什么我们古人选择了这种思维方式呢?因为世界纷杂,非文字所能概括, 所以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周易是用形象的比喻来阐 明深刻的道理,如果大家明了这个,就不要斤斤计较所比喻之象是否恰当。


1、《易经》中的观物取象


第一,用形象性的概念与符号去理解对象世界的抽象意义。 我们要知道,《周易》的爻辞与卦辞用的是三千年前的语言,当时的环境我们已经很难想象,它用比喻拟人象征的手法来表述对“符号”的认识,有些描述 要辩证地看,如描写“龙”的状态我们就说迷信,要把《周易》当童话看、当寓 言看,把它描述的状态与我们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给自己一个可以借鉴的思路。


《周易》这本书充满着“观物取象”的思维,《周易》一切象,卦象、爻 象,都是意象。


第二,用直观性的类比推理形式去把握和认识对象世界的联系。 具体地说,就是在思维过程中以“象”为工具,以认识、领悟、模拟客体为目的的方法。取“象”是为了归类或比类,孔子《说卦传》都做了详尽的描述。 如对乾卦的“象”解:


先说天时,主要由天象与时间构成。对天象来说是浩瀚的天空(乾为天),

从时间看代表秋冬时节(为金、为寒,金秋十月天气渐寒)。 再说地利,主要由方位、环境、物象三方面构成。从方位上代表西北方(寒气来的地方),环境为大城市、政府、财团所在地(为玉、为金、为君代表权力 与金钱),物品代表值钱的、金属的、圆形的(乾为天,为圆,为玉,为金)。


最后说人和,也就是对人的分析,主要关注性格、工作特点、人体疾病等 方面。


乾金人一定是自强不息、有独立见解的(乾为天,为君,为父,为良马,为 老马,为瘠马,为驳马——这样的人决定一个国家、一个家庭兴衰,会有自己独 立的见解,做事果断果决,多动少静,不到目的不罢休)。


从人物看应该是掌握权力的一个人,如领导、公务员、财经人士(为玉、为 金、为君代表掌握权力与金钱的)。


从身体上看估计是体寒、首、骨、肺有些问题,消化也会不好(为金、为寒 代表坚硬而寒冷,人体坚硬的部分是头部与骨骼,肺来自五行金的演化,寒气过 重就会影响到消化了)。


同时,取象的范围不仅是物象、事象,还有功能关系和动态属性的类推、类 比。可以说没有这种类比的“象”思维,就不会有《周易》。“象”的思维把各 种对象联系起来加以类比,可以激发灵感,产生逻辑推理难以达到的效果。


2、传统文化是完整的“象”解析


观物取象是把复杂事物抽象为阴阳组合的基本符号,世界归结为几个基本的 “卦”。要用“符号”及简捷的语言来表达对所有事物的认识。易经中的六十四 卦,是事物发展的最基本的六十四种状态,同一个卦会因场景不同代表不同的 事物。


《周易》是“卦象”与“经文”的结合体,但它一旦把“象”作为一种工 具,那它的触角就可延伸到天、地、人各个领域。可感知的现象和物象都可以成 为象征性符号,如卦象,并通过卦象与经文的象征意思,完成对事物的分析。


《易传·系辞传》说: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就是经过人为抽象、体悟而提炼出来的带有感性形象的概念或意义符号。


这种方法在文学中最常见,“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 逑”,小鸟的鸣叫与男女爱情有什么关系?这是中国传统比兴手法,以小鸟求偶 啾呜引出男女爱情。


我们说一个人的心胸像大海一样广阔,人的心胸是大海吗?不是,为什么要 这样写?只是一种比喻,这种比喻更能加深我们对原有“形象”的深入理解。找 出两个物象的相同点,然后用比喻的手法来表达。


中国传统文化,几乎都是从类比而来。


3、预测是“象”的延伸


中国民间的数术预测多采用这种方法,也就是“读象”,易经八卦、生辰八 字、六爻纳甲、奇门遁甲、大六壬、太乙神术莫不如此。


中国传统的预测门类都没有走文字解析的方法,而是建立了各种“象”符号 推理模型,类似我们的数学解题方式,主要符号有八卦、干支、八神、九星等, 但都是用“象”表达对自然、社会的认识。


我们传统预测的几个门类,看看它们是如何通过“象”推理的。


(1)面相

易学常日用而不知,经常这样用却不知道道理如何。提到面 相、手相,就会听到批评的声音,说这是“迷信”,当然不追根求源很容易进入 迷信的行列,但其中的一些道理与《周易》是有关联的,因为《周易》也是对事 物规律性的模拟,我们完全可以把整个面部看成一个八卦图。


例如,面相书中谈到,女士的额头很高且宽大,晚婚或不利婚姻。这有什么 道理吗?


因为额头在易象中属于“离”,表达光明与理想,高且宽可见心胸宽大,看 问题很有深度。这种女性的性格会早熟,独立性、主动性强,比一般女性都能 干,在交流方面每每采取主动,工作多很出色。对丈夫有过高的要求,能力是比 较而言的,女性一旦过强,眼光就高了,一般男人在她眼里就没有分量,作为丈 夫的压力就大了,或说矛盾就出现了。


前额是看一个人的智力的地方,也是看其人的少年运;这处生得饱满的话,

理应智力发达、思想敏捷和早运必佳才对,怎么在很多人的眼中,会被视为婚姻不佳和劳碌半生呢? 因为在传统的社会中,男女分工不同,男人常扮演主动进攻的角色,而这样的一个女性具有颠覆的个性,就被当时社会所不容了。时代不同了,凡事要辩证 地看。估计《红楼梦》里的王熙凤一定是这样的额头,娶个能力强的美女做老婆 也挺好。夫妻双方的沟通,是其关键。


当然多斑或痕,额头矮窄,那心胸多半不宽,小心眼,成功率低,小时辛 苦。我们通常把额头称之为智,因为额头与大脑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当用脑过 度时,额头就会长痘,颜色灰暗,记忆里减退。


我们会发现面相之“象”与周易之“象”是吻合的,手相也是如此,这些都 要靠我们不断地挖掘。当遇到以上的问题时,我们须要用科学的眼光来分析判 断,不能盲从附和,在追根寻源之下,必能找出一个接近的答案。


(2)八字

同样,传统八字把出生时间作为一个“现象”,可以演化为特 定干支符号,这组符号我们可以称为“干支象”,可以按照其规律对其模拟。


四柱预测术流传至今久远,是易学思想与干支体系相结合的产物,推导虽然 神奇,但都是“象”与“象”间的模拟,每个推理都有完整的逻辑,可以让我们认识宇宙场对我们的影响。



偏官


正印


日柱


正印   

乾造:

 癸


 甲


 丁


 甲


 巳


 子


 酉


 辰

我们一起看看这个八字的“象”。


十神之象:


偏官,主权威,代表自强不息,一往无前的精神,敢于面对压力困难。正 印,主思想,代表学识学问,思考力丰富,有文人的气质。


偏官与印结合起来,这个人应该是文武兼备之人了。气聚于日干,日主多才 学超众、聪慧过人。柱中官杀印透,位重权高。


天干之象:


日元丁火,最喜甲木,甲木立于左右,木火通明可燎原,可以推想不仅得到 拥戴,而且助手起到重要的帮扶作用。这样情况下,即使癸水波浪滔天也奈何不 了他了。十天干中,每个干都有自己喜欢的干,如太阳(丙)喜欢大河(壬), 他们互相仰慕,如果周围(日干)都是我们不喜欢的天干,生活将会怎样?从这 里我们就可以看出他的人际关系,其实也决定他的未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看看他的家庭,甲木得癸水生,与母亲缘深;偏官过旺不利兄弟;丁火坐下 偏财为忌与父、妻缘薄。


地支之象:


巳酉半三合金局,子辰半三合水局,合为朋友、团队、组织,推理为组织结构完善。金生水,水为偏官,旺到顶峰,众星捧月,一生波涛汹涌,劈山斗水曲 折前行。


格局之象:


为偏官格局,官旺印弱,具有开疆破土、白手起家的特征,且文采飞扬。八字中癸水为用神,甲木为相神,一生癸水不能旺,甲木不能受伤,天干最怕庚、 辛、丙。


这样,大运吉凶就可以大致推理一下了,不吉之运为辛酉、庚申、丙辰,己 未、戊午、丁巳属于吉运,具体应事特点把逻辑关系带入分析就可以了。


八字是人全息的缩影,只有生活的那个年代与之适应了,偏官格局在社会动 荡的时候其优势才可以发挥,当然要加上个人的努力才能成就所谓的事业。

八字也是“象”的模拟,但要结合实际。


(3)奇门

传统的奇门学说,也是根据问事的时间,完成一个结构复杂的 立体图形,但也是系统的对“符号”的解读,只是这种符号很复杂,记忆量大, 很多朋友望而止步,但其分析思路与周易是一样的。可通过数理模型对来人的一 些信息进行模拟,但模拟的水平与易学水平、生活阅历有关,在运用过程中不仅 是模型的推理,也有观察与想象。


2008年2月12日,经同学介绍一位女士请我推测工作调动情况,当时依据时

间起了个奇门局。


  公元:2008年2月12日14时35分阳7局 


  农历:子年01月06日14时35分


  干支:戊子 甲寅 壬午 丁未(寅卯空) 


  直符:




对方对易学的推理半信半疑,我也告之易学推理也不绝对,很多是模糊的,只能对具体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因为第一次接触,对方的情况我一点不了 解,直到见面才知道是个女士。


我试着做了推论:


1、是单位负责人,但是副职;

2、工作是与票据打交道的;

3、应该是审查与监管类型的工作;

4、工作变化中,进退不果。


结论与实际很接近:她从事审计工作,是个副职,因为工作变动问题来找我预测一下。既然推理基本正确,那我们一起来分析其推理的逻辑。日元落巽宫,那巽宫里的符号有她的很多信息。巽为风,并临驿马星,进退不果,动荡不安,犹豫,没有结果,说明她问的事情尚在变化之中。八神临直符,有贵人帮助,常理解为领导干部,在巽宫一般是二把手。天芮——疾病、伤灾,临天芮都有毛病,这里代表发现问题或她面临问题。杜门——保密、不公开画地为牢之意。杜门测职业为保密性的工作、技术性的工作,代表监察、监督机关部门。壬+丁——合格,利于合作,谈判。丁代表电子产品、证件、牙签、票据、文章、焰火、打火机等。代表她的人际关系好,还有就是与此有关。


经过这样的分析,大家不难发现上面的推理都有其特有的逻辑,绝不时凭空 想象,同样每一次的模拟都存在错误的可能性,易学推理不是绝对的。


我们会发现古人创造的各种“预测术”,都是建立了世界万物与符号的一种 逻辑,您要进入这个领域,首先要认识这些符号,八字是用天干、地支模拟世界 的,奇门是用八神、九星、八门等模拟世界的。当然,周易有自己的符号体系, 并且成为哲学与术数的源头。


《周易》是类比思维的范式化经典,我们的先人将人的规律与宇宙的规律进 行了类比,同样运用类比法,中国人得出了一个对世界的简单的但是相当深刻的 认识。这是一个高度灵活的、包罗万象的巨大类比网络,充满着伟大的智慧。


中国传统预测门类分为:金口诀、奇门遁甲、六壬、四柱、六爻、紫微斗 数、风水等。


总之,易学就是观物取象的符号学。 你也许说这样的推理不严谨,仅有“象”的模拟还不能完成复杂的推理,类比的方法,虽然可提升人直觉领悟力,但也可能造成思维的简单化、庸俗化和抽 象思维弱化的弊病。


这样的问题古人也考虑过,不仅是我们的先人,逻辑学鼻祖,古希腊的亚里 士多德对人类的逻辑思维方式进行了分类,他认为,人类的逻辑思维可以分为归 纳法、推演法、类比法三种类别。


易学的“象”非常接近类比的逻辑推理方法,西方则主要发展了逻辑中的归

纳法、推演法。一个“象”要受到诸多“象”的制约,这里面还有一个逻辑

关系。 这种逻辑被中国人称为阴和阳,也就是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待我们的世界。















《周易预测的捷径》——朱东方



[前言](001期)


[上 篇] 易学的本源


第一章 易的基础(002期)

第一节 伏羲对天、地、人关系的探索(003期)

第二节 天、地、人的关系(004期)

第三节 “天人合一”是“易”的基础(005期)


第二章 易的主线(006期)

第一节 主线一——观物取象的观念(007期)

第二节 主线二——阴阳对立统一规律


第三章 易之德

第一节 孔子之“德”与启迪

第二节 预测机理与方法探究

第三节 易的回归与学习方法


[中 篇] 易学的规律


第四章 八卦之象

第一节 乾为天

第二节 坤为地

第三节 震为雷

第四节 巽为风

第五节 坎为水

第六节 离为火

第七节 艮为山

第八节 兑为泽


第五章 五行干支体系

第一节 八卦的能量探索——五行

第二节 八卦与五行

第三节 干支与五行

第四节 五行作用关系

第五节 八卦能量的静态分析

第六节 八卦能量的动态分析


第六章 易象的规律

第一节 六画之象

第二节 方位之象


[下 篇] 易学的应用研究


第三节 象形之象

第四节 爻位之象

第五节 反对之象

第六节 互体之象


第七章 易象起卦法

第一节 先天起卦法

第二节 后天起卦法

第三节 起卦方法拓展


第八章 易象预测法

第一节 易象预测程式

第二节 易象预测的基本思路

第三节 易象的分类预测

第四节 易象预测的扩展


第九章 预测的延伸

第一节 易象策划的基本思路

第二节 天时的策划

第三节 地利的策划

第四节 人和的策划

附录:万物类象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易卦数及先天八卦数图解
学易之前应掌握一些基本概念
“周易系列”第二讲:《卦的先天与后天》
《周易》导读
周易——“周易”里的“卦”和“爻”到底都代表什么?
《周易》的起源及成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