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麦芽荐书|第五十三期《民国老课本》

如果说近代教育还有“闪光点”的话,那必是上世纪初。

在当今的中小学教育饱受指责的时候,人们不由把眼光延伸到那个动荡而辉煌的年代。叶圣陶、丰子恺等大师都参与了当时小学课本的编制。那些文字,至今读来,仍是那样的亲切、朴实。

小学阶段是学生的奠基阶段。我们总是说读书要读经典,为什么呢?一个很简单的原因就是我们对现今的课本的质量,实在是不敢恭维。

那么,将之和民国时期的课本一对照,二者高下立判。

学习从简入手,读书从立德为始。一个人之所以要读书,就在于读书可以使人明理,不做野蛮人。

识字是开始,然而识字并不是全部。一个人写的字好不好看,并不代表他的品德好或坏;一个人会不会解某道题,也不代表他的智商高或低。

读书、受教育,是要打开自己的视野,开拓对这个神秘世界的探知,而更重要的是,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明明白白的人。

质朴的文字,真实的场境,琅琅上口的短文,将“温良恭俭让”、“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大道理”化为涓涓细流,注入到学生的心中,夯实他们的品性。

诗般的文字,具有韵律的节奏蕴含其中。读书,如同在吟唱一般,那是美的境地,怎能不百读而不厌呢?

邓康延先生主编的《民国老课本》已经有多个版本。然而,无论哪一个版本,读来都令人爱不释手。

这不是回古,这是鞭策。

时代没有前进,却开起倒车的时刻,要反省的往往是人类自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本躺在时光里的书
惊世快速的学习法
穿越百年,就让我们细细品读民国老课本!!!
与你晨钟暮鼓,寻一片美好
书边废墨
品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