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海教授:总算从河南回来了,而且是活着回来了



总算从河南回来了,而且是活着回来。


这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说起这次旅行印象最深的事,我想除了绮丽秀颖的风景,恐怕便是河南人的喝酒了。更多精彩文章请加微信xiaomt88,朋友圈每天更新。


河南人善饮,这是众所周知的。这些天来,我们便亲见其酒桌上的海量与风范——那自然是“相当的”豪爽。这是意料之中的收获了。


但河南人之特别善劝,其劝酒的水准达致了一种艺术的高度,却是我们此行意外的发现了。不讳地说,河南人的劝酒骎骎乎已然形成一套精致而精湛的技艺了。这种技艺恐怕只有亲临河南并亲炙其中三味的人,才能窥其纤毫,并为之叹为观止。 


河南人的劝酒浸染着一股艺术的性质与善良的霸气。其劝酒过程有板有眼,循循善诱,没有丝毫讨价还价的余地,恍如软刀子杀人,于温藉融和之间,取人性命于无形。其敬酒每一杯酒都有每一杯酒的说法,每一种说法都有一套论证,人情世故,天文地理,深文周纳,无所不包,对被敬者构成了强大的论证,让人觉得不满饮此杯,简直枉披人皮。


我的朋友彦新教授便极善劝酒,每次端杯,老兄都先要充分论证满饮的意义,每一杯都有每一杯的理由,引经据典,勾古稽今,让人有一种醍醐灌顶般的文化享受——这种劝酒的艺术与一些地方动辄“不喝此杯,就是看不起兄弟”之类的做法,自是另出机杼棋高一着矣。尤其劝到高潮时,老苏还能即兴背一首情诗助兴,声与情并茂焉,其情之真意之切,让人觉得不喝此杯简直有愧列祖列宗,即便手里端的是断肠散鹤顶红,也决不皱皱眉头。

河南人喝酒的规则,有一种法律上的属地主义的色彩。无论是席位的安排,敬酒的顺序,动箸之先后,都有一套细致的规矩。但这些规矩皆是属地法,解释权都归主人,上海的习惯法自不能适用。于是乎,在河南这些天,我们一干人在酒桌上动辄得咎,犯规不断,而每次犯规,都有相应的“惩罚”,端的叫天天不应,只好认罪伏法,推杯换盏,以致醉卧沙场。


记得有一次清蒸鱼端上酒桌,我率先夹了一小块,尚未入嘴,便被当地的朋友逮住,他断喝一声:“鱼头酒三杯”。闻得此言,我不禁肝胆俱裂,只好入乡随俗,浮一大白。这就是河南人喝酒的“霸道”。众所周知,法理学上有个推定,即所有人都被预设知晓法律之全部内容,故而不承认所谓“不知者不为罪”之说。河南人喝酒的规矩,似乎也有如是之效力。所谓不知晓当地饮酒习惯的说法,在那里是没有抗辩之效力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花仙子:中国酒文化可见一斑,山东归来不喝酒!】
上海教授:总算从河南活着回来了!
张海斌:河南归来不喝酒
濮阳归来不喝酒!活着从濮回来,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南阳归来不喝酒 ,何以举杯邀明月?
UC头条:总算从河南南阳回来了, 而且是活着回来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