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两点一过程”备课模式的实践探索
“两点一过程”备课模式的实践探索
                                 ——以“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为例

   课堂教学的要素很多,包括学生、教师、教材、教具、教室等。其中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其它的要素都是以学生这一主体为中心,通过各种途径、形式来帮助、促进学生学习。由此,教师备课首先要清楚学生的情况,包括学习的知识基础、能力、困难等。其次是学生学习的载体和相关要求,包括教材、作业本、课程标准、学科指导意见等。另外,还有教师自身的情况等。以上这些要素都是教师备课的前提、依据,笔者称之为“备课起点”。依据备课起点,教师就可进一步深入备课,即教学设计的过程,包括确定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难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途径等,笔者称之为“备课过程”。在课堂教学实施之后,教师还要收集学生课堂表现、学习效果的“证据”,并进行教学反思,笔者称之为“备课终点”。总之,教师备课主要把握三大方面:备课起点、备课过程、备课终点,笔者称之为“两点一过程”备课模式。如下图所示:


   下面具体以“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节为例来介绍“两点一过程”备课模式的具体操作方法和策略。
一、备课起点——备课的基础
   1.确定学生起点

    首先可通过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如地方时、区时等是初中教学内容,但调查后发现不同初中有不同的教学情况,甚至即使教师教了也有些学生忘了,所以应该在课堂上适当地回顾、补充。

    其次要知道学生目前的学习能力。结合以往教学经验,发现有些学生数学能力强,但对地方时计算中的加加减减就是不会,究其原因是该生对相关图像读不懂,空间想象能力欠缺。

    再次应了解学生喜欢的资料呈现方式,图片、视频、实验等;教学方式,讲授式、探究式、小组合作式等。一般而言,学生还是较喜欢感性的、真实的材料,所以针对这节课较抽象的知识,我设计了“地球自转”的演示动画、学生动手做实验等环节。当然,可能不同班级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喜好等,所以还应该“因生制宜”。
   2.理清课程起点
    首先解读课程标准。本节课在课标中的要求为“分析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本条“标准”中的行为动词用“分析”,表明对本块知识的教学要求从了解现象的层面上升为理解规律和成因的层面。不仅要分析地理意义产生的原因,还应分析这些现象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且后者更为重要。而参考《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注:该指导意见为浙江省教育厅为使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而编制),可发现其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原因没有制定要求,仅是了解其现象。所以这节课重在明晰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之间的因果关系。

    其次合理取舍教材。“地转偏向力”“地方时”的篇幅较“昼夜更替”多,尤其关于“时区、区时、区时换算、国际日期变更线”的篇幅居多。根据课标,教材内容可提炼为三句话,即自转的三个地理意义。
   3.明白教师起点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擅长的专业知识、个性特长、教学能力、教学风格等,所以备课时应结合自己的特长、优势来选择一个最能发挥自己优势的方案。如笔者本人徒手画圆的技术很好,于是在讲解“昼夜更替”“地方时”时就使出这个绝招在黑板上徒手画了一个正圆,博得了学生的一片喝彩。综合考虑以上三点之后,可以使教师所设计的教学起点与实际的学习起点相一致,从而真正落实“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和课堂教学效果。
二、备课过程——备课的核心
   1.确定教学终点——学习目标

    教学终点,即学习目标,它让教师知道“我要带学生到哪里去?”它决定着学和教的方向。所以确定学习目标是备课的灵魂。基于之前分析的课标等备课起点可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如下:
    (1)通过观察“地球自转”的动画来说明昼夜更替的原因、周期及其地理意义;
    (2)借助“地方时的产生”的动画,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地方时产生的原因,概括地方时的概念、地方时的计算法则;
    (3)运用“时区分布”图来说明时区、区时的区别,概括区时的计算法则,分析制定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原因及加减法则;
    (4)通过动手实验得出相关现象,并归纳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规律、原因;
    (5)关注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能正确认识自然现象的发生原理,体会地理的实用性。
2.把握教学重难点——学习中心
   一般来说,课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等有要求的是重点,学生难以理解的、容易出错的为难点。其中重点之中又有重点,各个重点的地位不一样,花的时间也不一样,所以几个重点不应该平均使力。重点之重点就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学习的中心,一切课堂活动都要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展开。“不能平均分配时间!”这也是课堂教学中的关键点。
    (1)重点:昼夜更替的原因、周期、地理意义;地方时、区时、时区的概念及其计算法则;地转偏向力的原因、偏转规律。
    (2)难点:读懂图像、地方时计算等。

    (3)关键点:通过图像来分析、介绍地方时的计算法则、日界线的加减法则等。
3.创设情境点——学习平台
   怎么样才能让学生从自己的已有知识水平出发,然后顺利、轻松、有趣地到达学习目标的要求,即教学的终点呢?怎么开始?怎么结束?中间用什么方法来承转、展开、小结?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必须要求教师能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通过教师提问、实验、播放动画、学生动手等让学生获得新知识、技能和情感体验。如“昼夜更替”的教学情境可设计如下:
    ①教师播放“地球自转”的动画,学生观察动画并思考:地球自转有哪些特点?(地轴、方向、周期、速度)
    ②教师继续播放动画。在动画中出现太阳光线照射地球的情况,再请同学思考:考虑太阳光的照射,地球上产生了哪些自然现象?为什么?

    ③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结合动画说明昼半球、夜半球、晨昏线等概念,再追问:昼夜更替现象是自转产生的,那么昼夜更替又会产生哪些地理意义?
    ④教师在学生回答、交流基础上,做出简单的点评、总结,并明确自转、昼夜更替、生物钟等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4.找准连接点——承上启下
   一节课往往有几个知识点要落实,那么从一块内容到另一块内容的学习,中间应如何来承转、展开、小结?结合认知规律,可以从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来设计递进式的一组问题。如在“地方时”教学时,准备让学生观察“地方时的产生”的视频片段并思考:
    ①地方时是怎样产生的?
    ②地方时与经度的关系?地方时的概念?
    ③地方时的计算法则?
5.串联知识点——学习轨迹
   为帮学生更好地掌握一节课的重点、难点,理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每节课中都应该有清晰的知识结构呈现给学生。呈现形式首先应追求简洁;其次要突出地理图像,帮助学生逐渐建立空间概念、心理地图等。本节课的知识结构设计如下:

三、备课终点——备课的再备课
   在课堂教学实施之后,教师还要收集学生课堂表现、学习效果的“证据”,并进行教学反思,即 “备课终点”。一般可从两个方面去思考,首先,学生的“学”——目标达成度如何?学习积极性、参与度如何?课堂上生成了哪些资源?其次,教师的“教”——内容是否明确?要求是否明白?方法是否合适?评价是否恰当?对生成的资源是否处理得体?如笔者针对“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节的课后反思如下:
   首先,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基本达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课堂参与度也不错;教的内容明确、方法合适。其次,在学习“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时,设计的“让学生动手实验得出相关现象”要求不是很明确,导致部分学生理解、操作有误,还导致教学时间紧张。所以动手实验的设计有待改进。

                                       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315012) 吴文亚/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翁成现 :核心素养下运用地理课堂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思考
地理实验教学
初一地理教案:地球的运动
基于技术支持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1.3 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
有效备课的策略与方法
怎样上好一堂地理课?(新课程-转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