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专家指出:通用性水产饲料是未来大势

专家指出:通用性水产饲料是未来大势

收藏 分享 2011-2-12 10:18| 发布者: apple12151007| 查看数: 95| 评论数: 0|来自: 水产前沿

摘要: 饲料企业生产的饲料种类过多,就会在饲料生产线上频繁更换模具和饲料配方程序,清理料仓以及在饲料包装袋、饲料标准等方面增加不必要的生产成本、甚至造成浪费。
  “没问题,我们是老朋友了。”1月7日,当本刊得知叶元土老师即将到访广州时致电约访,他欣然应承。作为国内知名鱼类营养与饲料专家,叶元土老师从事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20余年,是业界公认的实战型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对于2011年饲料行业所面临的新局面和应对之道,他应该有话要说。

  1月9日晚,在下榻的宾馆门口,笔者“堵”住了要参加第二天“水产饲料企业技术研讨会暨发展论坛”的叶老师。拎着一个偌大的行李箱,神色略显疲倦,“给我半个小时的时间放下行李”。半个小时后的采访是在一片烟雾缭绕中进行的,抽烟很凶,几乎是一根接着一根。尽管疲惫,而且事先的采访提纲临时改动,但叶老师的回答依然是一丝不苟,而且思路清晰、亮点不断,以至于在采访完之后的电梯上,按捺不住和同事说了一句,有料。

  1月10日上午,叶元土老师在“水产饲料企业技术研讨会暨发展论坛”上做首个专题报告。一个有趣的小插曲是,在会后的提问环节,一位听众一连向叶老师提了6个专业问题,以至于会议主持人不得不有些为难地提醒,会议还有很多议程,建议会后交流。不过事情的解决总算圆满,散会后叶元土老师主动找到了那位提问者,进行了一对一的解答。

  FAM:随着大宗原料价格不断上涨,饲料配方的调整难以避免,您觉得饲料厂该如何调整配方?

  叶元土:这首先要分析饲料厂是根据哪些因素来确定配方的。确定配方时要考虑几个条件:首先是效益,从饲料厂的角度来说,饲料厂要有效益,经销商要有效益,养殖也要有效益。这样就限制了配方的成本,因为不同品牌饲料的市场价格差不多;第二,不管配方怎么调整,还是要保证产品的质量不要有太大的变化,否则市场就会不稳定,养殖户的效益也没办法提高。现在原料涨价是大趋势,饲料涨价的幅度是跟不上原料涨价的幅度的。所以饲料厂必须要消化原料涨价的幅度。

  但原料价格的账大家都算得出来。以罗非鱼料为例,棉粕、菜粕占了50%左右,而棉粕、菜粕2008年的价格是1700-1800元/吨,现在是2600-2700元/吨,涨了将近1000元/吨。按1000元算,它们在配方中占50%,只考虑这两种原料涨价饲料相应都要涨500元/吨,如果按饲料系数为2.0计算,相当于鱼价要涨0.5元/斤。但是鱼价涨不了0.5元/斤,意味着饲料涨幅只能在500元/吨以下,这就要求饲料厂必须要消化原料涨价的成本。比如说只能涨300元/吨,那就要找新的原料,来抵消200元/吨的成本。

  从这个角度考虑,配方跟以前相比肯定要发生很大的变化,对饲料厂只能要求产品质量不要有太大的变化,而饲料的颜色、形态、气味肯定要有变化。因为配方变了,饲料的组成变了。

  所以接下来饲料厂必须要变。这个变有两方面,一方面是配方技术,相当于原料组成跟以前有变化;第二个是饲料厂关注的重心要变化,不能只是依靠配方调整来消化原料涨价的成本。配方再怎么调整也只有三、五十元每吨的空间,饲料厂的关注点必须要从配方的调整转移到原料上来。

  FAM:如果从新的原料角度,目前替代原料研究方面的情况怎样?

  叶元土:目前来说,最主要的是鱼粉替代原料的研究,鱼粉的价格比较高,对海水鱼料、虾料的影响是最大的。但这几年鱼粉价格的波动,反而促进了替代原料的研究。

  目前的替代原料有肉粉、肉骨粉等。但肉粉、肉骨粉的质量相对没有鱼粉那么好,使用时要把油脂调高,此外,鱼粉里面含有一些未知生长因子,替代时可以相应的把维生素、微量元素做一些调整。这几年,中国淡水鱼在应对鱼粉价格波动上,都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替代方案。

  有一点必须要强调的是,一对一的替代是做不到的。如利用一种原料就把鱼粉替代下来,是做不到的。基本上没有任何一种原料能达到鱼粉的养殖效果、品质和氨基酸平衡性方面的特性。但是当鱼粉用量下降后,可以用几种原料来弥补它的不足。用多个方案组合来替代是可以的,从配方的整体技术上来弥补鱼粉等优质蛋白源不足。
从饲料到全产业

  FAM: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研发投入有限,在配方的调整上往往处于下风,您对此有何建议?

  叶元土:目前来说,中小企业如何获得新的原料方案、配方技术确实是比较大的问题。在这方面,还是呼吁科研成果尽可能社会化。科研人员可以通过会议、文章等作为载体,发表一些成果,企业可以听取,然后照着去做,这对于企业来说,成本也是最低的。

  至于与企业直接性的互动,也有这方面的活动,但目前还是缺少一些可以相互交流的平台。从我们的角度出发,是希望行业做得越大越好,行业做大,科研才有生存的空间。

  FAM:现在大的饲料企业越来越倾向于做全产业链,您怎么看待这种转变?

  叶元土:做全产业链应该是饲料行业格局性的变化。以前做饲料只需要考虑饲料怎么赚钱,但是现在消化不掉,必须要把产业链打开,比如江苏一些饲料企业,自己就有上万亩鱼塘。饲料不挣钱,养鱼挣钱;养鱼不挣钱,饲料挣钱;再比方说罗氏沼虾,以前做罗氏沼虾料的,也投资虾苗场,罗氏沼虾没挣钱,虾苗挣钱了。对企业的整体来说,盈利的模式发生了变化,不单纯在某一个产品上挣钱,多个环节挣钱。这一点广东企业最典型,这个厂不挣钱,在另外一个厂挣钱,只要整个集团能赢利,不在乎某一个厂挣不挣钱。这个格局的变化对小型企业是最为不利的。

  从专用到通用

  FAM:您在报告中提到,未来应发展通用性水产饲料,这与目前对品种的研究越来越细化是否矛盾?

  叶元土:我觉得发展通用性水产饲料也是一个大趋势。以前推广专用料,比如生鱼料、罗非鱼料,这样造成每个饲料厂饲料的品种都很多。饲料企业生产的饲料种类过多,就会在饲料生产线上频繁更换模具和饲料配方程序,清理料仓以及在饲料包装袋、饲料标准等方面增加不必要的生产成本、甚至造成浪费。

  如果某个企业,只有1号到4号四个料,换料的频率就会降低,养殖户也只需要根据养殖品种选择相应的料。如果现在有八个品种的饲料,减为这样一个系列,那么在加工的环节,每吨可以减少三、五十元成本。减下来的费用就可以抵消原料涨价所带来的压力,以提高产品质量。

  这种趋势打破了传统专用料一个品种就是一个批号的概念。

  FAM:不分品种是否会让人感觉针对性不强,那养殖效果怎么保证?

  叶元土:研究表明所有的淡水鱼类氨基酸的平衡性基本上没什么差异。中国从营养的需求来说,以草鱼料和罗非鱼料为例,原料和配方上没有太大的差异,只是蛋白水平、脂肪水平的一个差异,并不是配方有针对性的特殊要求。我们更多是强调淡水鱼在营养上的共性,每种鱼的特殊性没有特别强调,这样就可以运行这个方案。一些有很强的特殊性的,比如虾料和鱼料就没法共用,是必须分开的。而淡水鱼没有太大差异,就可以这样做,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另外,专用料都有国家标准,生产的饲料各组分含量不能低于国家标准,而现在比如通过把油脂量提高,原来需要30%蛋白才能够达到效果的,现在28%也可以。
专用料蛋白质含量28%,对于某些品种的饲料,可能就不符合国家蛋白质的标准。而做通用料只要符合企业标准即可,避免了蛋白的浪费。

  您谈到蛋白的问题,目前很多养殖户还是以蛋白含量高低作为选择饲料的依据,您觉得应该怎样评价饲料的优劣?

  叶元土:这是早期应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早期饲料效果不好,便把蛋白含量提高,通过提高蛋白含量达到更好的效果。

  评价饲料的好坏,我们提了这样一个核心点:养一斤鱼的饲料成本是多少。比如说A饲料养殖成本为3元/斤,B饲料要3.1元/斤,那便选择A饲料,哪怕蛋白是26%、24%,要以养殖饲料成本作为一个评判的标准。

  技术上的调整也要考虑这一点,在保证成本不变的前提下,探讨降低饲料蛋白含量,这是核心点。

  从颗粒到膨化

  FAM:有人认为膨化料会是未来饲料市场的主力,您如何看待膨化料的市场前景?

  叶元土:使用膨化料可避免投料环节的颗粒浪费。首先,投料过程中硬颗粒饲料的浪费占到15-20%,而膨化料漂浮率一般能达到95%, 尽管5%可能沉到底下,但比较之下,膨化料和颗粒料在投料的环节,就有10%的差异,这是最主要的因素;其次,膨化料在膨化过程中,改变了原料的某些性质,对于饲料中的一些抗营养因子的破坏会好得多,饲料消化利用率会提高;但是,膨化料不好的方面就是膨化过程的温度过高,对氨基酸损失,尤其是赖氨酸的损失比较大,所以对蛋白质的消化率会有影响。

  总而言之,膨化料有好也有不好的地方。同一配方,做颗粒料和膨化料效果可能不一样,也有可能颗粒料比膨化料要好。

  现在之所以要推广膨化料是因为颗粒料原来的定位低,行业打价格战,使目前饲料低于正常的营养水平。如果要提高原料水平,就要增加成本。如果是颗粒料,增加50元/吨的成本,老百姓可能不接受,但是如果膨化料增加1000元/吨的成本,老百姓可能会接受。所以说,做草鱼膨化料或者其它膨化料的时候,非常重要的一点,必须改变膨化料的营养水平和方案,不能按照做颗粒料的方案去做。

  必须把营养水平或者说内在的成本提高,才会有效果。比如说膨化料的价格可能比颗粒料高1500元/吨,但是最终的成本,反倒便宜,这就是膨化料的市场空间。关键是营养水平和饲料价格的定位是不是准确。FAM:现在一些厂家在大力推广保健饲料的概念,您的怎么看这种饲料?

  叶元土:首先,应该是通过提高饲料的安全性,把有毒有害的物质尽量降到最低的水平;第二,某配方、原料可能会对肠道、肝脏造成损伤,在加入添加剂的时候要有所考虑。比如油脂氧化可能会对肠道、肝脏有损伤,这个时候,在饲料里面加入一些保护肠道、肝脏的添加剂,从保护鱼体健康的角度来提高养殖效果。

  从技术的角度讲,添加剂选择最重要的原则就是,饲料里面缺什么,就补什么;饲料可能产生什么样的问题,就要避免产生这样的问题,这也是养重于防的概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销量暴增30万吨,澳华2018火箭式蹿升!许愿斌又有新思考
养鸡技术饲料配方设计的技巧要点
【饲料】饲料厂配制饲料成份、方法和流程
交流回顾 | 看通威专家团队与网友的精彩交锋,碰撞出哪些智慧思想火花
教槽料技术营销实践
中国饲料资源网新疆代加工鱼料的配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