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function() {        var impMonitorUrls = [];        var clickMonitorUrls = [];        function visitUrl(url) {            var img = new Image();            img.src = url;            return img;        }        function visitAllUrls(urls) {            for (var i = 0; i < urls.length; i++) {                visitUrl(urls[i]);            }        }        function addEventListener(node, event, func, useCapture) {            node = node || document;            useCapture = useCapture || false;            if (node.addEventListener) {                node.addEventListener(event, func, useCapture);            } else {                node.attachEvent('on' + event, func);            }        }        function init() {            var imgLink = document.getElementById('img_link');            if (imgLink) {                addEventListener(imgLink, 'click', function() {                            visitAllUrls(clickMonitorUrls);                        }, false);            }        }        function req_imp12() {            visitUrl("https://eduad.baidu.com/impression/wenku_post_json?p=r1EIthokOXzmMbUSRmq4E0pAVz8ysFuHP8Acli-nrggl4ttbBO80T2v5u0qKgMMIDnoqRgXMNXEb21bbv6ZD4BOlC6V0O9O2t55W9-B1jpG9v68uzJEKhhUU-lzRiVZXF9gnVOUNkwZBE8PEEwHxGvqo68CwJyVbkuPRgqKuUZUj1s92TpyV0pqLWnmEhFedNp2chvA6wgrMpfNcG9D_3jRaZSFprzfpJHw-ewWJ5oAsTDGQqOVtnrMM_3DoMCDy79NKV_IM5KHNLCbqToFflLdx64U3_FUqjrP2Fy1kwv1aGi8KmmhtlhTjAqMVpOhY80frTkqHz9fHmMdsnn6QdDUomqSO6yhsM8MvGywZ6sdHeMcMMSrjxhhoY_ImOYBSPZbjkQJrCNt1v3J-aatSUbEi509-fhU_au8tG2AFhQDQuWF9ChmV0OwMAXJsmU7pbbj1R1Xkch6XWUSLgzl6uT2K8Wii5v7MWqDDnCvcbgO2PFNTbxR58xmraF5bWiBDR_Y8C_iGw4upWi2k17lKcEQIFyqMUo19VEeIRZ0UhOBpwo1pazFlhdf8EdSQDPw1VYG_fP_D1_dxCZo9D7LxzXaBO2QIPwk-y8G_gruWPwdPjET8XAALU4g_YiDd9e6y8pWpoP50q7boyAUXKh6uzctrn3hQEooDK15NCtiY2gfl-2YCW_eT_iKzYnB5UldqnTaW56nvS_kWXO6WLcLsABx739e4pfi_Po2Ghl7RwWU=&price=0");            visitAllUrls(impMonitorUrls);            init();        }        if (window.attachEvent) {            window.attachEvent('onload', req_imp12);        }        else if (window.addEventListener) {           window.addEventListener('load', req_imp12, false);        }    }) ();    .product {        position: relative;    }    .adv-logo {        position: absolute;        bottom: 1px;        z-index: 100;    }    .ad-label {        left: 1px;    }    .dsp-logo {        right: 1px;    }                







 2 
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都相等的直线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可由下面四个基本关系式表示: (1)速度公式t0 vvta 
(2)位移公式2
01vt2
x
at
 (3)速度与位移式2
2t
0v=2axv 
(4)平均速度公式0tvvv2
xt
平均 3、几个常用的推论: 
(1)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为恒量     
 
△x=x2-x1=x3-x2=„„=xn-xn-1=aT2
 
(2)某段时间内时间中点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0t
2
vvv2
t

。             
(3)一段位移内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v中与这段位移初速度v0和末速度vt的关系为 
         
22
0t vvv=
2
中 
4、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式(2)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几个重要结论 ①1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之比为: 
v1∶v2∶v3∶„„∶vn=1∶2∶3∶„„∶n 
②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第n个T内的位移之比为: 
x1∶x2∶x3∶„„∶xn=1∶3∶5∶„„∶(2n-1) 
③1T内,2T内,3T内„„位移之比为: 
xⅠ∶xⅡ∶xⅢ∶„„∶xN=1∶4∶9∶„„∶n2 
④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 
t1∶t2∶t3∶„„∶tn= 1:(21):(32)::(1)nn 
三、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 
1、自由落体运动: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因为忽略了空气的阻力,所以是一种理想的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①速度公式:t
vgt         ②位移公式:2
1h2
gt
        ③速度—位移公式:2tv2gh ④下落到地面所需时间:2htg
 
3、竖直上抛运动: 
可以看作是初速度为v0,加速度方向与v0方向相反,大小等于的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以把它分为向上和向下两个过程来处理。 




 (window.cproArray = window.cproArray || []).push({ id: "u3054369" });







 3 
(1)竖直上抛运动规律 ①速度公式:t0vvgt  ②位移公式:
2
01h vt2
gt  ③速度—位移公式:22t0vv2gh 两个推论: 
上升到最高点所用时间0
vtg
                               上升的最大高度2
0vh2g
 
(2)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 
       如图1-2-2,物体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 A、B为途中的任意两点,C为最高点,则: (1)时间对称性 
     物体上升过程中从A→C所用时间tAC和下降过程中从C→A所用时间tCA相等,同理tAB=tBA. (2)速度对称性 
      物体上升过程经过A点的速度与下降过程经过A点的速度大小相等. [关键一点] 
     在竖直上抛运动中,当物体经过抛出点上方某一位置时,可能处于上升阶段,也可能处于下降阶段,因此这类问题可能造成时间多解或者速度多解.  
四、运动的图象   运动的相遇和追及问题 
1、图象:  (1) x—t图象 
①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②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②图线斜率的意义 
     ①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      ②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方向. ③两种特殊的x-t图象 
(1)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2)若x-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则表示物体处      于静止状态 (2)v—t图象 
①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       的规律. ②图线斜率的意义 
      a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       b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③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意义 
   a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数值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的大小。 
   b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正方向;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
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负方向. 
③常见的两种图象形式 
(1)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与横轴平行的直线.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2、相遇和追及问题:



 (window.cproArray = window.cproArray || []).push({ id: "u3054371" });























 7 
把对象对其它物体的施力也画进去. 易错现象: 
1.不能正确判定弹力和摩擦力的有无; 2.不能灵活选取研究对象; 3.受力分析时受力与施力分不清。  
八、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1、物体的平衡: 
物体的平衡有两种情况:一是质点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二是物体不转动或匀速转动(此时的物体不能看作质点). 
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①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的加速度为零. ②平衡条件:合力为零,亦即F合=0或∑Fx=0,∑Fy=0 
a、二力平衡:这两个共点力必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b、三力平衡:这三个共点力必然在同一平面内,且其中任何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即任何两个力的合力必与第三个力平衡 
c、若物体在三个以上的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通常可采用正交分解,必有:           F合x= F1x+ F2x + „„„+ Fnx =0 
          F合y= F1y+ F2y + „„„+ Fny =0  (按接触面分解或按运动方向分解) ③平衡条件的推论: 
(ⅰ)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它所受的某一个力与所受的其它力的合力等值反向. 
(ⅱ)当三个共点力作用在物体(质点)上处于平衡时,三个力的矢量组成一封闭的三角形按同一环绕方向.  3、平衡物体的临界问题: 
当某种物理现象(或物理状态)变为另一种物理现象(或另一物理状态)时的转折状态叫临界状态。可理解成“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 
临界问题的分析方法: 极限分析法:通过恰当地选取某个物理量推向极端(“极大”、“极小”、“极左”、“极右”)从而把比较隐蔽的临界现象(“各种可能性”)暴露出来,便于解答。 易错现象: 
(1)不能灵活应用整体法和隔离法; (2)不注意动态平衡中边界条件的约束; (3)不能正确制定临界条件。 
 
九、牛顿运动三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理解: 
①它说明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惯性与物体的速度大小、受力大小、运动状态无关). 
②它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 ③它是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的,它不能由实际的实验来验证. 2、牛顿第二定律: 
内容:物体的加速度a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8 
公式:Fma合= 理解: 
①瞬时性:力和加速度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②矢量性: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③同体性:合外力、质量和加速度是针对同一物体(同一研究对象) 
④同一性:合外力、质量和加速度的单位统一用SI制主单位⑤相对性:加速度是相对于惯性参照系的。 3、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2)理解: 
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同时性.它们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不是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相同.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属同种性质的力. 
③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相互依赖性:它们是相互依存,互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不可叠加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产生其效果,不可求它们的合力,两力的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 4、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 
对于宏观物体低速的运动(运动速度远小于光速的运动),牛顿运动定律是成立的,但对于物体的高速运动(运动速度接近光速)和微观粒子的运动,牛顿运动定律就不适用了,要用相对论观点、量子力学理论处理. 易错现象: 
(1)错误地认为惯性与物体的速度有关,速度越大惯性越大,速度越小惯性越小;另外一种错误是认为惯性
和力是同一个概念。 
(2)不能正确地运用力和运动的关系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中速度和加速度等参量的变化。 
(3)不能把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其受到的合外力的瞬时对应关系正确运用到轻绳、轻弹簧和轻杆等理想化模
型上 
十、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一) 
1、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基本思路 (1)通过认真审题,确定研究对象. (2)采用隔离体法,正确受力分析.  (3)建立坐标系,正交分解力.    (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出方程. (5)统一单位,求出答案. 
2、解决连接体问题的基本方法是: 
(1)选取最佳的研究对象.选取研究对象时可采取“先整体,后隔离”或“分别隔离”等方法.一般当各部
分加速度大小、方向相同时,可当作整体研究,当各部分的加速度大小、方向不相同时,要分别隔离研究. 
(2)对选取的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出方程式,求出答案. 3、解决临界问题的基本方法是: 
(1)要详细分析物理过程,根据条件变化或随着过程进行引起的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变化,找到临界状态和
临界条件. 
(2)在某些物理过程比较复杂的情况下,用极限分析的方法可以尽快找到临界状态和临界条件. 易错现象: 









 9 
(1)加速系统中,有些同学错误地认为用拉力F直接拉物体与用一重力为F的物体拉该物体所产生的加速度
是一样的。 
(2)在加速系统中,有些同学错误地认为两物体组成的系统在竖直方向上有加速度时支持力等于重力。 (3)在加速系统中,有些同学错误地认为两物体要产生相对滑动拉力必须克服它们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十一、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二) 
1、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基本解题思路是: 
①根据受力情况,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 ②根据题意,选择恰当的运动学公式求解相关的速度、位移等. 
(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推断或求出物体所受的未知力.基本解题思路是:①根据运动情况,利用运动
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 
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确定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从而求出未知力.  (3)注意点: 
①运用牛顿定律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对物体进行受力情况分析和运动情况分析,要善于画出物体受力图和运动草图.不论是哪类问题,都应抓住力与运动的关系是通过加速度这座桥梁联系起来的这一关键. 
②对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力情况发生变化,要分段进行分析,每一段根据其初速度和合外力来确定其运动情况;某一个力变化后,有时会影响其他力,如弹力变化后,滑动摩擦力也随之变化. 2、关于超重和失重: 
    在平衡状态时,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有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就不等于物体的重力.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上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物体的重力,这种现象叫超重现象.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下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小于物体的重力,这种现象叫失重现象.对其理解应注意以下三点: 
(1)当物体处于超重和失重状态时,物体的重力并没有变化. 
(2)物体是否处于超重状态或失重状态,不在于物体向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即不取决于速度方向,而是取
决于加速度方向. 
(3)当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a=g)时,平常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如单摆停摆、天平
失效、浸在水中的物体不再受浮力、液体柱不再产生向下的压强等. 易错现象: 
(1)当外力发生变化时,若引起两物体间的弹力变化,则两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一定发生变化,往往有些同
学解题时仍误认为滑动摩擦力不变。 
(2)些同学在解比较复杂的问题时不认真审清题意,不注意题目条件的变化,不能正确分析物理过程,导致
解题错误。 
(3)些同学对超重、失重的概念理解不清,误认为超重就是物体的重力增加啦,失重就是物体的重力减少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整理)
人教版高中高一物理上册全册教案下载2(还有1哦)
2014届高考物理第二轮复习全套教案(139页)
数学公式动量守恒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全部知识点总结,想考满分的你还不收藏等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