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github.io上写博客

按照官网的步骤来吧

1. 首先'Create a repository’,这里直接把官网的图截过来了,注意的是:这个repository的名字叫 “xxx.github.io”,这个xxx就是你账号的名字。当然下面也可以勾上”Initialize this … README”。

2. 到这里,官网后面就是讲让你'clone the repository’了,其实这里你已经有了自己博客网站了,但是没东西,顶多有个README.md(如果你创建仓库的时候勾选了”Initialize this … README”)。 可以通过在浏览器上输入’xxx.github.io’访问你的页面了。也可以通过Settings看到点端倪。

  • 1
  • 2

看到上面的对勾了没,就是这个,而且后面我发现,如果你的这个博客有什么地方有问题的时候,除了给你发email,还会在这里显示出错误,不错的。

3. ok,继续回到官网上,这里官网会问你“What git client are you using?”,这是因为后面你需要把你创建的这个repository clone下来,添加点内容,再commit到github上,那你的github.io上就有东西显示了。因为github page写文章可不太方便,不能直接在网页上写文章,要通过上传md文件的方式写文章才行。

怎么clone就不说了,继续. 现在你clone下来了,添加个文件 index.html,在里面写点代码,就是写个demo网页,显示一行字,证明你的博客网站能行。

<!DOCTYPE html><html><body><h1>Hello World</h1><p>I'm hosted with GitHub Pages.</p></body></html>
  • 1
  • 2
  • 3
  • 4
  • 5
  • 6
  • 7

PS: 现在把这个文件commit上去吧, 这里我用的是windows的git,一用还不会用,尴尬。后来琢磨了一下,也记录一下。

你打开你的客户端,就像下面这样

看下面是有个“Commit to master”按钮吧,但是不能点,git是你必须得写点描述信息才能commit的,也就是在Summary里面写点东西,比如说”add the index.html”就可以commit了。但是光commit是不行滴,commit只是提交到你本地了,还得push到你的github上,你的github才能更新(内心崩溃)。你commit完了之后,右上角的“Fetch origin”就会变成”Push origin”了。点一下就行了。再去看你的“xxx.github.io”,就能看到东西了。

官网到这里就完了,但下面还有提示,“Now that you’re up and running, here are a few things you should know”,这里我就主要注意了下“Blogging with Jekyll”。这是个什么玩意呢?经过我的研究(Using Jekyll, you can blog using beautiful Markdown syntax),就是让你写博客很快乐的一个东西。直接使用MarkDown语法写就可以了,而不用像上面似的研究html。

而且需要说明的是,这个Jekyll是在你本地运行的。怎么说呢,也是我安装完了才知道的。这个东西可以使你在本地修改了文档,就可以在浏览器中看到效果,而不是必须上传到github上才能看到效果,那样的话很难过。当然它需要你下载下来用,下面先安上它看看再说吧。

Jekyll

总共分三步
安装Ruby, 安装DevKit, 安装Jekyll

1. 安装Ruby (之前你可以向下拉看一个DevKit(也在这个页面),是可以对应Ruby的哪个版本的,你再选择安装哪个Ruby)
http://rubyinstaller.org/downloads/

安装的时候注意下,选上“Add Ruby executables ot your PATH”

装完了,测试一下

2. 安装DevKit


下面就跟着做吧,不要问为什么,因为我也不知道,参考文献1.

》这看着是个.exe文件,其实运行一下竟然是解压,好吧。我解压到“C:\DevKit”里面。
》打开你的cmd

c:
cd DevKit
ruby dk.rb init
notepad config.yml #打开这个文件,这个文件还是很重要的后面也要说它

在打开的记事本窗口中,于末尾添加新的一行(不包括引号,但是有那个短横线)
“- C:\Ruby200-x64”
(这个就是安装的Ruby的那个文件夹),保存文件并退出。

3. 安装Jekyll
先看一下,你gem安装上了没

gem -v
  • 1

OK,装上了,下面装Jekyll

gem install jekyll
  • 1

很简单,再测一下看装上了没

jekyll -v
  • 1

4. 现在用jekyll创建一个demo项目,感受一波

4.1 在cmd中先cd 到一个目录,我是E:test文件夹

jekyll new myblog
  • 1

就在这个文件夹下自动生成了这么多东西,就感受一波,不忙知道这些东西各个是干什么的。

4.2 运行这个myblog

jekyll s  或 jekyll serve #这两个命令都中
  • 1


这就启动起来了,看红框框出来的部分,我们可以在本地浏览器中输入”http://127.0.0.1:4000” 访问我们的这个myblog了,见下图。


4.2.1 这里如果4000端口被占用,就有可能报错“error:permission denied -bind(2) for 127.0.0.1:4000”,你得把你的端口关了
a. 先找到4000端口被哪个进程占用了,找到PID值

netstat -aon | findstr "4000"
  • 1

b. ctrl+shift+del 打开任务管理器,切到“服务”选项卡,找到PID那个进程,右键“停止服务”就OK了。

4.2.2 还有一个注意的地方,也就是在启动之后,文件夹下面会自动生成一个”_site”文件夹,这个是自动生成的,这里注意一下,后面还会提。

OK,这就是个demo,大致知道这个jekyll是怎么用,干什么就可以了。那它干了啥呢,先创建了一个符合jekyll格式的文件夹,里面自动创建了一些文件,然后启动起来,就可以在本地浏览了。那我们怎么跟我们的github.io博客联系起来呢,这就简单了,我们先把自己的“xxx.github.io” clone下来,然后把里面的东西都删掉,再在这个文件夹里按照jekyll提供的格式来写自己的博客,然后将它上传到github上就可以在xxx.github.io上访问了。下面就说一下这个过程。

以jekyll格式来写自己的github.io博客

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2/08/blogging_with_jekyll.html
1. 先把自己的xxx.github.io clone下来
2. 除了.git文件,其它的都删掉,想留下READEME也行
3. 在根目录下建一个名为_config.yml文件(这是jekyll的规矩,你看上面我们用jekyll new myblog 命令创建的那个文件夹下面也有这个_config.yml文件,这里我们只不过是自己创建罢了。不要慌,常规操作。)
3.1 我们填入:

baseurl: /
  • 1

目录结构变成:

 xxx.github.io/          |-- _config.yml
  • 1
  • 2

4 在根目录下,创建一个_layouts目录(这个前面加一个下横杠的命名方式也是jekyll的规定),用于存放模板文件。进入该目录,创建一个default.html文件,作为Blog的默认模板。在该文件中填入以下内容。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    <title>{{ page.title }}</title>  </head>  <body>    {{ content }}  </body>  </html>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page.title }}表示文章标题,{{ content }}表示文章内容,Jekyll使用Liquid模板语言

目录结构如下:

xxx.github.io/    |-- _config.yml    |-- _layouts    |   |-- default.html
  • 1
  • 2
  • 3
  • 4

5 创建文章
回到项目根目录,创建一个_posts目录,用于存放blog文章
进入该目录,创建第一篇文章(注意,文件名必须为”年-月-日-文章标题.后缀名”的格式。如果网页代码采用html格式,后缀名为html;如果采用markdown格式,后缀名为md),文件名假定为2017-11-15-hello-world.html,该文件填入以下内容:(注意,行首不能有空格)

 ---  layout: default  title: 你好,世界  ---  <h2>{{ page.title }}</h2>  <p>我的第一篇文章</p>  <p>{{ page.date | date_to_string }}</p>
  • 1
  • 2
  • 3
  • 4
  • 5
  • 6
  • 7

每篇文章的头部,必须有一个yaml文件头,用来设置一些元数据。它用三根短划线---,标记开始和结束,里面每一行设置一种元数据。layout:default,表示该文章的模板使用_layouts目录下的default.html文件;title: 你好,世界,表示该文章的标题是你好,世界,如果不设置这个值,默认使用嵌入文件名的标题,即hello world

在yaml文件头后面,就是文章的正式内容,里面可以使用模板变量。{{ page.title }}就是文件头中设置的你好,世界,{{ page.date }}则是嵌入文件名的日期(也可以在文件头重新定义date变量),| date_to_string表示将page.date变量转化成人类可读的格式。

目录结构变成:

xxx.github.io/    |-- _config.yml    |-- _layouts    |   |-- default.html     |-- _posts    |   |-- 2012-08-25-hello-world.html
  • 1
  • 2
  • 3
  • 4
  • 5
  • 6

6 创建首页
我们需要一个首页,可以链接到我们的blog上去。
回到根目录,创建一个index.html文件,填入以下内容。

  ---  layout: default  title: 我的Blog  ---  <h2>{{ page.title }}</h2>  <p>最新文章</p>  <ul>    {% for post in site.posts %}      <li>{{ post.date | date_to_string }} <a href="{{ site.baseurl }}{{ post.url }}">{{ post.title }}</a></li>    {% endfor %}  </ul>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它的Yaml文件头表示,首页使用default模板,标题为”我的Blog”。然后,首页使用了{% for post in site.posts %},表示对所有帖子进行一个遍历。这里要注意的是,Liquid模板语言规定,输出内容使用两层大括号,单纯的命令使用一层大括号。至于{{site.baseurl}}就是_config.yml中设置的baseurl变量。

目录结构变成:

  xxx.github.io/    |-- _config.yml    |-- _layouts    |   |-- default.html     |-- _posts    |   |-- 2017-11-15-hello-world.html    |-- index.html
  • 1
  • 2
  • 3
  • 4
  • 5
  • 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使用Jekyll在Github上搭建博客
手把手教你在Github上建立自己的个人博客网站
搭建个人博客如此简单
利用 GitHub Pages 快速搭建个人博客前言快速开始写文章自定义域名进阶利用GithHub Desktop管理GitHub仓库修改个人介绍常见问题其他Star补充最后要说个事情
GitHub Pages搭建个人博客
使用 GitHub, Jekyll 打造自己的免费独立博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