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药的“四性”“五味",“归经”都代表什么?

我们在了解中药属性的时候经常会看到,中药性味归经如何如何,那这里面的中药性、味、归经。到底指的是什么呢?归经又是什么意思呢?其中有用那些奇妙的地方呢?下面咱么逐条看一下了解一下。

中药四性

中药四性又称为“四气”,即温热寒凉。温性和热性中药材一般都具有温里散寒的特性,适用于韩星病症。寒性和凉性药材多具有清热、解读的作用,适用于热性病症。

温热性质的中药包含了温和热两性,从属性上来讲,都是阳性的。温热性质的药材有抵御寒冷。温中补虚的功效,介意消除和减轻寒证,适合体质偏寒的人食用。典型中药材有黄芪、五味子、当归、何首乌、大枣等。

寒凉性质的中药包含了寒和凉两性,从属性上豇豆是阴性的。寒凉性质的药材和食物均有清热、泻火、解暑、解毒的功效,能解除或减轻热证,适合体质偏热,如易口渴、喜冷饮、怕热、小便黄、易便秘的人,或一般人在夏季使用。如金银花可治热毒疔疮;夏季使用西瓜可解口渴、利尿等。寒与凉只是在程度上的差异,凉次于寒。典型中药有金银花、石膏、知母、黄连、黄芩、栀子等。

平性的药材介于寒凉与温热性药材之间,具有开胃健脾、强壮补虚的功效并容易消化。各种体制的人都适合食用。典型中药材有党参、太子参、灵芝、蜂蜜、莲子、甘草等。

中药五味

中药五味的本义是指药物和食物的真实滋味。辛甘酸苦西咸十五种最基本的滋味。此外还有淡味、涩味。由于长期以来将涩附于酸,淡赋予甘,以合五行配属关系,故习惯称为五味。

酸,能收敛固涩、帮助消化、改善腹泻。多食易伤筋骨;感冒着勿食用。典型中药材有乌梅、五倍子、五味子、山楂、山茱萸等。

苦,能清热泻火、降火气、解毒、除烦、通泻大便,还能治疗咳喘、呕吐等。多吃容易消化不良、便秘、干咳等;体热者不宜多食。典型中药有黄连、白果、杏仁、大黄、枇杷叶、黄芩、厚朴、白芍、青果等。

甘,能滋补、和中、缓急。多食易发胖、伤牙齿;上腹闷胀、糖尿病患者应少食。典型中药材有人参、甘草、红枣、黄芪等。

辛,发散风寒、行气活血、治疗风寒表证,如感冒发热、头痛身重。辛散热燥,使用过多容易耗费体力,损伤津液,从而导致便秘、火气过大、痔疮等;阴虚火旺者忌用。典型中药材有薄荷、木香、川芎、茴香、紫苏等。

咸,泻下通便、消肿,用于大便干结,还可消除肿瘤、结核等。多食易致血压升高、血液凝滞;心脏血管疾病、中风患者忌食。典型中药材有芒硝、鳖甲、牡蛎、龙骨。

中药归经

中药材的归经,专指药材在人体脏腑经络中发挥作用的部位。其中的“归”指作用的归属,“经”乃是脏腑经络的统称。也就是说,归经特指药材的药性在体内发生作用的去向及归属等。中药材的归经受其质地、入药部位等因素的影响。《本草备要》中明确指出:“药之为枝者达四肢,为皮者达皮肤,为心、为干者内行脏腑,质之轻者上入心、肺,重者下入肝、肾。中空者发表,内实者攻里。枯燥者入气分,润泽者入血分。”这一说法与民间的“以形补形”的说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叫中药的四性五味和归经
中药的四气五味的总结及应用
经常用中药的朋友,需要知道什么是四性五味
食物的四性五味
【微友问答】什么是药物的四性、五味?
中药基本理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