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前公开课、评优课中的消极因素和应对策略

不知从何时起,评优课、公开课在不知不觉中已变得面目全非,令人痛心疾首!下面,笔者就当前评优课、公开课中暴露出来的异常现象及其危害和应对策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几大消极因素

 1 面面俱到的内容覆盖

由于公开课、评优课一般限定在一节课内完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任务,所以,好多教师显得无可是从,这一点在语文课中尤为明显。设计成第一课时吧,教学重点只能是诸如字词、文学常识、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把握等(无法出彩);设计成第二课时吧,又缺乏完整性。所以,许多老师只能忍痛压缩各个环节的时间,表面上课文的各个重点都涉及到了,可是每个环节都只能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

 2蜻蜓点水的文本解读

由于内容涉猎太多而导致时间不够,所以课堂上对文本的解读自然会流于形式。走马观花、浅尝辄止的文本解读是注定不能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的。阅读文学作品,最高境界是个性化体验,只有让文字进入阅读者的大脑,融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体会,转化成独特的形象、情感、甚至产生创新欲望创造激情,才能叫真正的阅读,那种作秀般的展示、合作探究、赏析品味,实乃自欺欺人、掩耳盗铃之举。

   3、花里胡哨的图片视频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风生水起,给传统的教学模式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可是,不少老师却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把“一体机”的作用摆到了主体地位,铺天盖地的图片、花里胡哨的视频不断冲击学生的视听,剥夺了学生“体验”“领悟”和“品味”的过程,如此谈何“阅读教学时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遑论“个性化体验”?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学生对文本的“体验”“领悟”和“品味”,最终达到“个性化体验”不能追求表面热闹新颖,要把功夫下在学生对文字的玩味琢磨上,以期达到阅读者和文本的交流、沟通与碰撞。

  4 近乎完美的问题答案

本来,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生的参与和接受程度,但是,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是近乎完美的答案。那些准确而精彩的回答让听课的专业老师都自叹不如!很显然,课前的精心准备,让一节课每个环节都完美无缺。这样的课,就像经过导演、彩排、剪辑的一场表演,达到了最为理想的状态。至于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只有教师知道,恐怕单纯天真的孩子们还在享受着演戏成功的喜悦滋味吧。 

5、       漫无边际的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是对文本的纵深发展,可是,授课者为了“出彩”,把能沾边的不能沾边的都扯过来,使整个课堂云遮雾罩,让听课者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6、       毫无原则的评价称赞
给学生中肯的评价和鼓励是无可厚非的,可是,授课者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的评价往往是只有肯定和称赞,如“很好”“不错”“鼓掌”等等。 孩子们正处在成长阶段,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都不会有一个客观理智的判断,正是需要成人给予指引的时候,这样的评价无异是一种对学生极端不负责任的表现。
综上所述,这样的公开课、评优课为了课堂的出彩而不惜让课堂教学挂彩;图片视频的滥用实为哗众取宠的死拼;
拓展延伸则成了对时间的托占延伸;本来是高尚的育人活动却成了令人悲哀的愚人表演。这种教学生弄虚作假追求课堂效果的行为不但没有传授给学生真正的知识,更为严重的是对下一代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会产生错误的引领,使神圣的教育大受内伤,得不偿失!

二、应对策略

对于以上异常现象的产生的原因,那是再明显不过的:为了保住面子,为了得到好评,为了获奖,为了晋升。这种背景下的评优课、公开课给我们本该纯洁高尚的育人事业打上了深深的功利化的烙印。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种不良风气,为我们的教育开辟一条健康阳光的道路呢?下面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1.  教研部门要有所作为

我们呼吁教研部门有所作为,能给教研活动保驾护航,指引正确方向。

自上而下的许多教研活动都是由教育主管部门发起的,其初衷是不容怀疑的,肯定是为了交流、沟通、普及、推广、提高,可是毋庸讳言,来自教学一线的的评委都难出俗套,从众心理极强。明明清楚某节课弄虚作假的迹象很明显却不敢当众表达,照样会给予好评;明明知道某节课很真实,可是却因为学生的表现不够出色,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整个课堂不够精彩而给予差评。如此久而久之,哪个老师不会在课前做点“准备工作”,哪个评委敢在众评委面前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众评委都是如鲠在喉,却都强忍疼痛还要做出违心的决定。

主管部门应该在这方面有所举动,敢于为教育教学“拨乱反正”。如果能在每次活动之初制定合乎大纲要求、遵循新课标理念的评价机制,让评价者有章可依,让授课者有章可循,我想,广大的一线教师肯定会为之欢呼雀跃的。
 2.
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树立远大的育人理想,抵制消极的功利化意识  排除从众心理,从我做起。

只有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心怀崇高的教育理想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把为祖国培养合格人才当成自己的圣神使命,才能战胜“小我”的私心杂念,还课堂一个真实而纯净的面貌。 
 3.
课堂上要做到三个“要” :

(1)       讲要讲到位

语文课堂不反对老师是“讲”。老师既然要讲,就要讲学生达不到的领域,就要站到一定高度,要讲到位讲透彻,坚决反对漫无边际的大讲特讲。

(2)       读要读深入

语文课堂必须留给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要循序渐进地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逐步形成阅读能力。

教师要根据文本的自身特征,教学生进行朗读、默读、精读、略读和浏览。不论哪种阅读,都要引导学生读有所得。不论是个人阅读,还是合作探究,都要鼓励学生深入理解,大胆想象,敢于创新。切忌贪多求全,最终不知所得。

(3)       练要练扎实

课堂练习一定要扎实有效,最忌走过场。有的老师搞课堂练习只是为了体现这一教学环节而已。课堂练习是对本节课的巩固拓展加深,加教师一定要认真设计练习题,设计的练习题一定要有梯度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切不可胡乱下载,应付了事。每一道题的设计都要有目的有收获,有预设还要做好对生成的应变。
 
4搞清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

一堂课应该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组合。在这一点上,教师要牢牢把握“形式为内容服务”的辩证思想原则。 课件的运用应该是在非用不可的情况下,不用课件课堂效果就会受损的情况下才运用。千万不能为了课堂的热闹红火而舍本求末,以至贻害后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们的课堂教学真的“迷路”了?
如何上好常态下的体育课
[转载]反观走向课改深水区的公开课?(李旭山)
反观走向课改深水区的公开课
公开课教学中的十个怎么办
不要像上公开课评优课那样上家常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