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神仙也有偶像派,乔松二仙在上古名动洪荒,可能是西王母弟子

西汉成帝的时候,桓谭在朝中做郎官,他跟着皇帝到外出祭祀,先到华山脚下,这里有一座集灵宫,是当年汉武帝所造,殿名存仙,里面供奉两个神仙:王子乔和赤松子。

王子乔塑像

这是桓谭《仙赋》里所记,王子乔和赤松子,两人合称松乔,是唐朝之前最火的一对神仙了,经常一起出现。

班固在《西都赋》里说:“庶松乔之群类,时游丛乎斯庭。”

曹丕在《芙蓉池作》写“非松乔谁能得神仙”。

陶渊明也写:“世间有松乔,于今定何间。”(《连雨独饮》)。

嵇康也写:“乘云招松乔,呼吸永矣哉”(《咏怀》)。

到了唐朝还习惯把他俩并列,如钱起有句“松乔若逢此,不复醉流霞”,白居易有联:“赖有酒仙相暖热,松乔醉即到前头。”其他诗人也都有涉及,不胜枚举。

不过在唐朝开始,他们只存在于诗句里,成为文人一个典故了。而在汉朝乃至魏晋,他们俩是人尽皆知的。那会的日常生活用品,如镜子背后最爱刻他俩的名字,例如:

“袁氏作镜真大巧,上有东王公西王母……仙人子侨赤诵子……千秋万岁不知老……”

“袁氏作竟真大巧,东王公西王母,青龙在左白虎居右,山人子乔赤容子,千秋万倍。”

“盍氏作竟真大好,上有东王公西王母,仙人子乔赤松子,长保二亲兮利孙子兮吉。”

“张氏作竟真巧,仙人王乔赤松子,师(狮)子辟邪世少有,渴饮玉泉饥食枣,生如金石天相保兮。”

……

铜镜上的王子乔和赤松子

不管姓袁的工匠还是姓刘的工匠,他们除了自卖自夸镜子好,在上面刻着王子乔和赤松子,然后配合一段吉祥话。这俩仙人简直就是镜子的吉祥物。

他们是谁?有什么故事呢?

一、王子乔

王子乔可不是姓王名子乔,正确的断句应该是王子——乔。

《列仙传》上来就说:”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他是东周灵王的太子,所以的名字应该是姬晋。从小喜欢吹笙,跟随道士浮丘公嵩山学道三十年。然后有一天突然通知家里,说七月七日在缑氏山等我。到了这一天,他骑着一只白鹤出现在半空,频频举手和众人打招呼。就像偶像在会见粉丝,几天之后这才飘然而去。

王子乔走的是偶像路线

阮籍在《咏怀·六十五》里有诗为证“王子十五年,游衍伊洛滨。……焉见浮丘公,举手谢时人。……飞飞鸣且翔,挥翼且酸辛。”不过,在另一首乐府诗《王子乔》里,王子乔骑乘的是鹿了,大概他换了坐骑吧。

故事说得玄乎,但是身为王子,原名姬晋,难道不应该是王子晋吗?——是的,没错,他有时候的确也被称作王子晋。阮籍在《咏怀·四》里就这么称呼他:“朝为媚少年,夕暮成丑老。自非王子晋,谁能常美好?”

但这跟乔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叫他王子乔?《列仙传》估计也不知道,根本没做解释,就这么稀里糊涂过去了。

东汉的《风俗通义》倒是给了解释。姬晋问师旷:“听说你能看出人的寿命?”师旷是个著名的盲人琴圣,这会估计还没有刺瞎双眼。他说:“你脸色不好,声音也有问题,恐怕不会活太久。”王子晋点头:“我三年之内必死,你不要给别人说,以免为你带来祸患。”后来果然姬晋就死了,大家因为他能预告自己的死亡,所以就怀疑他死后成仙了,大家都说“王子乔仙”——乔升为仙人。所以就简称王子乔了——这弯拐得,快赶上相声《扒马褂》了。

死后成仙,这应该是尸解仙了,《太平广记》辑录《世说新语》一则故事,说战国时有人盗掘王子乔的陵寝,里面只悬着一把剑,那把剑还发出阵阵龙吟之声。看来是剑解无疑了。

但是这和《列仙传》骑鹤飞升的飞仙形象相矛盾,如果要说得通的话,那他也是太阴炼形了,只不过飞升之后,再骑着白鹤来炫耀了。这当然是我的脑补。

东汉的人也脑补,《风俗通义》有个人神奇的人叫王乔。东汉明帝的时候做了叶县县令。每月的初一十五他都来京城,皇帝奇怪他来的时候怎么没有车驾,就让派人暗暗观察。结果发现每次他来的时候,都有两只凫从东南飞来。这些人就张网捕捉,结果网到了一只鞋。

这还不是最神奇的,后来一口玉棺从天而降掉在县衙,王乔说:“这是天帝召唤我了。”沐浴更衣,躺在棺中。这玉棺随即移到城东,土飞其上成坟——全流程自动化操作。只不过,当天晚上县城所有的牛都气喘吁吁,像是干了重活——原来被这位县令设法摄取干活了。

虽然这个记载里有明确的时间和地点,但从荒谬程度来看,显然是个民间传说,作者最后说,这个大概就是仙人王子乔吧。看来天仙王子乔犯了错误,被贬谪到人间来当地仙了。后来进入玉棺那是再次尸解,太阴炼形,二次登天。

如果是这样,就不难理解东汉末年那件怪事了。

公元136年的腊月初八的夜里,下着大雪,他墓地上传来悲痛的哭声。天明有人去看,雪上留有鸟爪印迹——这大概就是《列仙传》里提到的鹤吧。随后有人戴着大帽子,穿着一件单衣,拿着竹杖过来,指着一个樵夫说:”我是王子乔,以后不要在我坟头砍柴。“——这不是我瞎编,事件东汉蔡邕《仙人王子乔碑》。

王子乔乘鹤

但是蔡邕在文章里只说他是“上世之真人,闻其仙久矣,不知兴于何代。”——是一个很古老的神仙,古老得已经不可考了,并没有说他跟太子姬晋之间的关系。

他跟那些上古大神一样古老,屈原在《天问》有一句:“大鸟何鸣,夫焉丧厥体?”东汉的王逸注解说这大鸟就是王子乔,并讲了一个故事。崔文子跟王子乔学仙,大概是为了考验这个学生,王子乔就变成了一条白蜺,为他送上仙药。结果崔文子吓得拿戈就刺。白蜺堕地,化为王子乔的尸体。崔文子把王子乔的尸身放在屋内,盖了一个破篚。一会这篚内传来鸟鸣之声。崔文子打开看见了一只大鸟,这鸟就飞走了。

这大概就是王子乔最初的形象,而这只鸟,我怀疑来自西王母身边的青鸟。

《汉武帝内传》说西王母来见汉武帝之前,先派遣一个青衣姑娘来通报。

“(汉武帝)忽见一女子,著青衣,美丽非常。帝愕然问之,女对曰:'我墉宫玉女王子登也,向为王母所使,从昆山来。’”

这青衣姑娘显然是西王母座下青年的人格化,而这个女子竟然取名王子登,后面提到了西王母另外两个弟子:“王子童,王子立”——看来西王母手下取名都是这个套路。《汉武内传》虽然是魏晋时人所作,但作者为角色如此取名必有来历。

王子乔很可能就出自西王母的鸟儿,它的故事在流传中和周灵王太子故事融合到一起,成了仙人形象。但不管是叶县控凫,还是在伊川乘鹤,还是传道化鸟,他的故事里都有鸟的形象,这才是他神话故事里的核心吧。

二、赤松子

赤松子没有王子乔这么复杂,但也说不清是干什么的,可以确定的是,他个人魅力非常大。

屈原在《远游》里写“闻赤松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想要跟随赤松子一起修道。《史记》里张良想要功成身退,就说“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神仙传》里墨子也说要跟随赤松子一起走。

大鱼海棠里的赤松子

他为什么有这么大魅力? 大概因为他是个很好的老师吧。《列仙传》上说炎帝的小女儿跟着他学道,成仙而去。是不是因此传出来他能带徒弟的佳话,大家都愿意跟随呢?《列仙传》上还说他是神农时候的雨师,能追随风雨上下天地,还能入火不死。他“往往至昆仑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中。”经常到西王母那里去串门。

如果是我前面推测王子乔是青鸟人格化的神仙能够成立的话,西王母应该是他俩的共同点了。

但是古人把他们俩并举的原因并不是如此,王充在《论衡》里说:“赤松王乔,好道为仙,度世不死。”他们俩能够度化世人不死。

《战国策》里蔡泽劝说范雎让贤,就说:”君何不以此时归相印,让贤者授之,必有伯夷之廉;长为应侯,世世称孤,而有乔、松之寿。孰与以祸终哉!“把王子乔和赤松子作为长寿的代表,彭祖一样的人。实际上马王堆出土的《帛书》里,王子乔(不过写的是王子乔父)就在和彭祖讨论长生之道(房中术)。

回头再看看王子乔给崔文子送药的故事,这崔文子到《列仙传》里成了一个三百多岁炼药专家,他的赤丸和黄散救死扶伤十分灵验。徒弟都这么厉害,身为师父的王子乔定能让人长生不老了,同时精通房中术,还能让人快乐地长生不老。怎么能不被大家趋之若鹜 ?

《古诗十九首》里说“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乐府诗集》也说:“自非仙人王子乔,计会寿命难与期。”,虽然都是失望的语气,但正好说明了当时对王子乔的追随者很多,他们期待的就是延长寿命,但无奈他只教了崔文子一个徒弟。大家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所以才发出牢骚的话

他们俩之所以有这种本领,我觉得因为他们师从西王母,毕竟在上古神话里,西王母的不死药最为著名(例如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这也就是为什么汉代的镜铭上,他们俩总是伴随东王公和西王母一起出现的原因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古六大仙人,主宰阴阳,帝君真气而生!
还记得《神话》中的“崔文子”吗?历史上真的有这位仙人哦!胡歌主演
神仙传中诸神(1)
铜镜上的神仙人物
传说中上古时期有哪些有意思的神仙?
东王公的来历,你认为是什么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