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华夏堪舆术该淘汰?两本古书揭秘堪舆真正核心,领先现代科学千年

古代,上到帝王陵墓的修建工事,下到寻常百姓的宅地选址。

这一切都与我国传统中的堪舆术有关。

那么,堪舆术到底是什么?

它和我们说的风水学有什么关系?

正文开始前友情提示,以下内容是就古籍记载内容,探讨历史上的堪舆术,内含未经科学证明的内容,希望大家理性看待。

天地之道

东汉许慎曾说:“堪,天道;舆,地道。”

后至三国时期,魏人张晏又解释道:“堪舆,天地总名”。

因此,堪舆术是一门研究天地之道的学问,后来经过漫长的发展,就演化成了我们口中狭义的风水。

堪舆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具体时间和来源有待进一步研究,不过早在殷、周时期,就发现有关于相地相宅活动的记载。

而截至目前发现,东汉初班固的《汉书》是最早记录有堪舆术专著的史书。

班固认为,如同我们分辨一件器物的好坏一般,堪舆术也是寻求一个利于人们生活和运势的场所,属于形法之学。

不过,堪舆术观察的对象主要是自然。

在当时,这一学说被列入五行家学派,和八字术、星相学、奇门遁甲等术法同属于六种数术之一。

古人注意到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关系,便以阴阳五行理论为基础,希望可以通过布局和调整环境来改善人的运势和福祉。

阴阳五行理论认为宇宙万物由五种元素金、木、水、火、土和两种基本力量阴、阳组成,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堪舆术正是通过研究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以及阴阳的平衡关系来进行空间布局和环境调整的。

这种思想不单体现在活人的住宅中,还体现在逝去之人的墓地选址上,大到帝王陵墓,小到寻常百姓家的坟地,都是有选址的讲究的。

这也正是我们所说的,阳宅和阴宅,阳宅很好理解,是为了活着的人有一个更好的生活,阴宅又有什么说法呢?

古人认为,人死后还有一股气存在,会影响到后代的气运。

因此,想要改善这股气,墓地选址就非常重要。

据《后汉书》记载,东汉名臣袁安在还未成就功名时丧父,寻访墓地途中遇到了三个书生。

得知他的来意后,书生们就指着一个地方道:“葬此地,当世为上公”。

说罢,这三个书生就消失不见了,袁安虽然感到有些奇异,但还是将父亲葬在了书生所说之地。

之后,袁安果然家中几代显赫,他的儿子袁京、袁敞在历史上也都非常出名。

这篇记载固然神乎其神,有杜撰的成分,却也不难看出古人对阴宅的重视。

但最开始,这个概念还比较模糊,没有形成完备的风水理论,人们也是一知半解,很难去实际应用。

而帝王为了自己死后可以在冥界继续统治天下,在堪舆术相地择址观念的影响下,陵墓的选址、修建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一开始,帝王陵墓的选址修建工作都是由方士来进行操作运转的,还没有我们现在意义中的风水师。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秦末汉初才有所改善,在堪舆术的体系下,黄石公撰写了《青囊经》一书。

提到黄石公,就不得说他是一个奇人,与鬼谷子齐名,被称为下邳神人。

民间传说,张良得到的天书,就是黄石公赠给他的。

而《青囊经》一书呢,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本风水经书,虽然只有寥寥的400余字,却确立了风水学的理论基础。

同时,它和《道德经》又有点类似,同样的晦涩难懂,如果没有注解,大众是很难理解其中深意的。

这就又给风水学的传播带来了不便之处,但风水术之所以能发展成为一门历史悠久的玄术,其必然是需要有源源不断的生命力的。

后来,一位学者再次将风水学发扬光大,而他本人,也被后世称为风水学鼻祖。

风水中的气

《青囊经》写道,“气行于地,形丽于天。因形察气,以立人纪。”

乍一看,我们知道黄石公是在描述气与天地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影响到人,但却无法理解其具体所指为何物。

而到了两晋时期,郭璞对前人的学说进行归纳总结,写下了《葬经》一书。

这本书不仅论述强调了风水的重要性,还介绍了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操作方式,对风水学在民间的传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因此,郭璞又被称作风水学鼻祖,同样地,他在书中也有关于气的详细描述。

大概意思就是,当气受到外界影响便会扩散成风,上升为云,下降则为雨,这股气是流通在天地之间的,也可以称作生气。

既然黄石公和郭璞都在说气,那这股气到底是什么呢?

在风水学中,气是指一种无形的能量,也可以被称为生气、能量或气场,它是宇宙万物都存在的力量,是一种既有形又无形的能量流动。

按照这种说法,一个人若想要有一个好的气运,就需要合理布设好自己房屋或祖坟的位置,使周边的气能够处于一个顺畅和平衡的状态。

至于为什么是一种平衡的状态,可能与我国有史以来古人的观念有关,阴阳、五行所讲求的都是平衡。

如果选得好,这块地方就能够成为我们通俗概念中的风水宝地,滋养今人后世。

那么问题就又来了,如何选址,如何处理好这股气呢?

在风水学中,气的流动与地理地势、水流、气候、建筑物等因素密切相关,风水一词的说法就是由此而来。

根据风水学理论,水是一种重要的能量媒介,具有吸纳和储藏气场能量的作用,在某些情况下,水可以被利用来藏气。

而风向、风力是受到山影响的,因此山也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能量媒介,可以影响气场能量的流动和储藏。

简单点讲,气在经过水流时会凝止不进,遇到风则会流通。

这些都是将气调节到一种平衡状态的方法,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达官贵族在选择陵墓时都要依山傍水了。

大到山川江河,小到家门前的土坡水井,都是风水中不可忽略的因素。

粗略一计,风水学发展时至今日已有几千年的时间。

但因为其没有实质性的科学依据,也没有形成完成的科学体系,虽然仍有不少人信奉,但更多的人认为这是古人的落后思想。

但我们或许可以另辟蹊径,换个角度思考,就会发现风水学中所蕴含的意义了。

现世意义

在古代社会中,风水学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它涵盖了地理、气场、阴阳五行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调整和利用环境以达到和谐、平衡和幸福的目的,因此广为人们所信奉。

但到了现代社会,风水学的地位因为人们的认知改变而大大下降。

所以回过头去看,风水学发展历经几千年可以分为几个重要阶段。

在古代,风水学主要应用于皇室和贵族的居住和宫殿建筑。

皇帝和贵族们相信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环境调整,可以获得吉祥、健康和长寿的影响。

同时,风水学也应用于民居和农田的规划和布局。

人们认识到环境对人的生活和运势的影响,并试图通过调整环境来改善自己的生活。

他们选择合适的地点来建房,布置家具,安排庭院和花园等,以营造良好的气场和能量流动。

人们还相信特定的地点和方向可以带来好运和繁荣,因此会有一些地方成为吉祥的聚集地,如庙宇、神坛等。

在古代社会中,风水师的地位也非常重要,他们被视为具有特殊能力和知识的专家,被皇帝、贵族和富人所依赖。

他们的地位类似于现代社会中的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但更注重的是环境和气场的调整和利用。

然而,随着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发展,风水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质疑和批评。

在现代社会,有人认为风水学是迷信和神秘主义的产物,缺乏科学依据,他们认为环境的影响主要是由物理和生物因素决定,而非超自然力量。

此外,一些商业化的风水师也被指责利用人们的迷信心理牟利,而且他们大多都是江湖骗子。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风水学在现代社会仍然有一定的价值。

首先,它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这与现代环境心理学和健康学的观点是一致的。

现代研究表明,环境的布局、色彩、光线等因素对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风水学提供了一种可供参考的方法和理论,以优化环境,创造良好的气场和能量流动。

其次,风水学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它鼓励人们与自然保持良好的关系,通过调整环境和自身的心态,达到平衡和谐的状态,这与现代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契合。

我们越来越意识到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影响,应该尊重和保护环境,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此外,风水学提供了一种审美和文化的维度。

它强调环境的美感和与人的情感联系,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装饰,可以创造出令人愉悦和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许多人认为环境的美感和与人的情感联系,可以提升人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虽然风水学有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但是否应该相信风水仍然是个人的选择。

在现代社会,科学和理性思维占据主导地位,许多人更倾向于相信科学证据和经验。

然而,也有一部分人仍然相信风水学,并且在选择住所、办公环境和其他方面考虑风水的影响。

无论是否相信风水学,重要的是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和理性地思考。

我们可以保持开放的心态,从中借鉴一些有益的思想和方法,而不必盲目迷信或完全依赖风水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风水杂谈(四十九)之店铺风水喜忌(下)
《地理五诀》——地理三合派通俗入门之作
【魏公风水】中国风水世祖--黄石公魏辙—神人---《青囊经》
风水堪舆,寻龙点穴,辨阴阳,观龙气,察水神
解析黄石公《青囊经》的天文地理实义
古人眼中的风水 精髓只有一个字——你知道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