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的“三重脑”学说

      大多数人都以为自己只有一个大脑。其实,在我们的头脑里有三块截然不同、各具特点的结构,或称三个大脑。每一个大脑都有独特的功能,这三者联合起来就形成了人脑的“指控中心”,给人体的每个部位下达指令。1952年先驱科学家——保尔·马克里恩把具有三个不同结构的大脑命名为“三重脑”。它由脑干、边缘系统和大脑新皮层组成。

  人体所有的行为都受到大脑的控制。这是理解所有非语言行为的基础。不管什么动作,抽搐也好,挠痒也好,都是通过大脑掌控的。

  幸好这本书不是生物学课本,所以我不用详细地描述这三部分大脑的作用。其实,我想完全忽略“爬虫脑”的作用,转而把重点放在“人脑”(大脑新皮层)和所谓的与人类情感相关的“哺乳脑”(边缘系统)上,尤其是后者,因为它对人类的非语言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

  坐上牌桌玩扑克的时候有两个大脑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我们拥有非常古老的哺乳脑,有时也叫做“边缘系统”,它主管人类的情绪和感觉功能。其他哺乳动物和人类一样也有“边缘系统”,而大脑这一最古老的一部分,使得人类得以成为一个存活了数百万年的物种。它的主要功能是对我们的听觉、视觉、感觉和触觉做出反应。这些反应是即时的、一瞬间的、无须?-过思考的;因此,它就能对环境做出最诚实的回应。

  我们再来看一下大脑的“新皮层”。相对而言,“新皮层”是人脑这一“宝库”的最新成员,同时也被人们称作思维、智力、新层或是人脑,它负责认知和记忆这样的高级指令。正是这一人脑让我们得以登上月球,让我们有能力去记忆、计算、分析、解析和直觉,而这些能力的高级程度是人类这一物种独有的。也是这一部分的大脑让扑克玩家学会了“看牌”,使他们能够计算成败比、估计各种可能性、确定何时出手并理解比赛的规则。由于它具备复杂的思维能力,所以这一部分的大脑和“边缘系统”不同的是,它并不一定总是老老实实的。相反,正因为这一部分的大脑会说谎,所以它是大脑构成的三个部分中最不可信的。当有个令人讨厌的人走过身边,或者在转牌圈碰到一张不想要的牌,“边缘系统”可能会迫使人们做出斜视的动作(潜意识地);而“新皮层”则很善于对真实的感受撒谎。掌控大脑布洛卡区(语言的运动中枢)的“新皮层”也许会让我们在看到那个讨厌的人时,说:“你好,真高兴认识你!”尽管这话一听完全就是假的。更糟的是,它会让一个扑克玩家在面对一个爱追根究底的对手时,声称自己拿到了一手绝世好牌,而实际上,牌面不过都是散的,根本连不成同花顺。

  由于“新皮层“(思维大脑)擅长说谎,所以别指望能从它那得到既可靠又准确的“马脚”。更何况,它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智力活动——看牌,和本书的主题并不相符(现在已?-有了非常好的教人如何提高看牌能力的出版物)。正如我之前指出的,对于扑克专家来说,比赛是三分看牌七分看人。所以我们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边缘系统”上,它发出的指令可以使行为泄露出非常真实的“马脚”,帮助我们阅人,让我们在扑克牌桌上占据优势。

 

搜寻“边缘系统”真实的一面.

  “边缘系统”美的地方就在于它无须?-过一系列的思考和估算就能对外在的世界直接做出反应。举例来说,如果第五张公共牌能和牌面组成对子,使得我们手里的顺子敌不过别人的葫芦,那么“边缘系统”就会让我们做出所有人在突发的危险情况下普遍都会有的反应。?-因就在于“边缘系统”生来就只会反应,而不是推理和思考。那些反应一般都是诚实的,可以揭露一个人的真实感受。

  相反,“边缘系统”也会有效地使人流露出积极的情绪。如果发现自己发到的起手牌是一对火箭A,那么“边缘系统”让我们流露出的表情,和一个发现了对自己有利东西的人是一模一样的。

  对于那些想要对对手进行有效观察的扑克玩家而言,“边缘系统”就好比是“马脚”的“圣±-”一样。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边缘系统”能通过可以被我们察觉到又可以被我们解读的非语言行为,比如脚、躯干、手臂、手和脸等,来最诚实地反映玩家手里牌的真实情况。而且和话语相反的是,它们都是真实可信的。此外,这些动作是硬性接入到我们的神?-系统的,因此它们很难自我伪装,抑或自我克制——好比突然听到响声,却又要努力抑制住震惊的反应。

  “边缘系统”能使人类这一物种存活下来,并使人表现出一些可信“马脚”的?-典方法就是,在人面临危险时调节我们的行为。这种危险不管是指石器时代的史前人碰见了一只猛狮,还是当代的玩家遭遇了一位拿着一手绝世好牌的扑克高手。

玩扑克需知道的三个反应

  也许你听过或看到过“战斗—逃跑”这一说法。这句话形容的是我们在面临危险或威胁情况时是如何做出反应的。不幸的是,这一说法只对了三分之二,而且看似有点愚蠢!事实上,生命的机能,包括人类,对危险做出的反应是按以下三个顺序的,即僵持、逃跑、战斗。

反应一:僵持

一百万年前,当?-始人横跨非洲大草?-时,他们遇到了跑得比他们快,力气又比他们大的食肉动物。?-始人要想胜过它们的话,从“爬虫脑”进化而来的“边缘系统”就要发展一套得以弥补他们弱势的对策。这个策略,即“边缘系统”的第一反应,就是让?-始人在遇见食肉动物或面临威胁时,静止不动。因为一有动静就会招来关注,所以“边缘系统”就在感觉到威胁后,给人脑立即下达了静止不动的命令来应对环境,这也有可能是人类得以存活下来的?-因。

  静止不动这一反应从?-始人一直留传到现代人身上,使得今天的我们在感到威胁时,仍然会把静止不动作为防卫措施的第一步。你可以去看看维加斯的大型猫科动物的演出,当老虎或狮子踏上舞台时,可以肯定的是,第一排的观众绝对不会做出任何不必要的动作——他们坐在椅子上就像冻僵了一样。

  在扑克牌桌上,你也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尤其是当玩家开始玩诈唬的时候。虚张声势的玩家知道自己手里的牌很弱,要是此时他们已?-把一部分不小的筹码押入底池,那么他们就会感到很危险;而且,他们也不想被对手跟进(在这里,对手就好比是?-始人遇见的食肉动物,会袭击他们的筹码)。那么,他们会怎样呢?静止不动,就像一百万年前我们的祖先遇到危险时做出的反应一样。他们不动是因为他们感受到了威胁,不想被别人注意到,不想做出任何会招来别人关注的动作,也不想让对手(食肉动物)跟进他们的赌注。

  在牌桌上,如果有人突然不动了,像冻僵了一样,或者过于控制(压抑)自己的行为,那么我们则可大胆地假定这个人是在虚张声势。在联邦调查局,如果有人做出那样的行为,我们则把这种行为看作线索。而在牌桌上,玩诈唬的玩家把筹码推入底池后,坐得笔挺,僵硬得就像坐在飞行员的驾驶舱里,一动不动,?-因就是他们不想被别人注意到自己心虚。

  T.J.克鲁杰在首届赫尔姆斯牌迷营的研讨会上说过,他?-常能够察觉到诈唬,因为玩诈唬的玩家会屏住自己的呼吸。这就是一个僵持不动的反应。野生世界的动物也会这么做,以此来减少被发现的几率。测谎器也让我看到过这种现象,那些要撒谎的人会停止呼吸,然后机器就会有所显示。

  玩诈唬的玩家通常都有这样的倾向——少动,尽量克制住那些会让别人意识到他们还在牌桌上的行为。许多玩家在他们的扑克生涯中,一直都会表现出这一连串的反应:诈唬——下注——僵住,而且还从未意识到自己的反应。?-因是那些反应都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和数十万年以来硬性接入到我们“激发反应模式”内的生存行为是相符的。

  这些僵持不动的行为是我们在面临危险时根深蒂固的反应,有些玩家根本无法摆脱它们,甚至当别人告诉他们,动作一僵诈唬策略就全部泄露了,他们还是没办法避免僵硬的动作。这就像习惯抽烟的人,甚至没意识到自己的手指夹着烟,除非有人不断地提醒他们,或者他们迫使自己不断地监视自己的行为。

  我并不是说,在进行诈唬策略时要克服僵硬的反应是不可能的,只是相当困难。实际上,有些看过这本书的人,和一些在自己身上察觉到此类反应的扑克高手,会试图把这些僵硬的反应一扫而净。因为我们还有“新皮层”,我们想要制服“边缘系统”做出的反应,我们就可以做到。但是,除了专业的演员,并非很多人都可以表现得如此真实,令人信服。很无奈,这些掩饰通常都是透明的,并且通过练习,你大概就能分辨出什么是真什么是假,而且准确率还很高。

  想一下那些试图在牌桌上掩饰僵硬动作的玩家表现出的行为。僵持不动之类的行为就是他们诈唬行为的最直接的反应,因而也是最诚实的反应。他们可能会想:“我最好装作没事的样子。”然而紧接着发生的就是过度的冷嘲热讽,或者对抬注另有一套说法,来掩盖事情的真相。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我就问自己:“玩家一施诈唬?-术后,最直接的反应是怎样的?”如果说,最直接的反应是僵硬的动作,紧接着又开始作秀,那么我会相信最?-始的反应,因为它会是事实最诚实的反映者(在玩家有机会“思考”前就发生了)。

  试图掩饰自己僵硬反应的玩家通常会泄露某些迹象,揭穿他们预谋的?-局。如果玩家下注后,变得不同一般的滔滔不绝,抑或神气活现,我就更相信他(她)在诈唬。遇到平时比赛中一直非常安静和含蓄的玩家,这种猜测就尤其准确。如果玩家看似强迫自己多说话,或者动作看似被夸大了,那么我也会怀疑。

  由于僵硬的反应在我们回应威胁时,根深蒂固地植入我们的大脑,使得玩家通常都无法监控或改变各种各样与僵硬反应相关联的行为。有些行为虽然玩家自己能察觉到,但同时也被火眼金睛的观察能手发现了。举例来说,有些玩家可能会故意做出一些不僵硬的反应,比如动动头,摆动下手臂或者扭动下身体,但是桌子底下的双脚却紧紧地勾住了椅腿(一个僵硬的动作)。当我发现这种互相矛盾的行为时,我比较倾向于相信那些看上去最老实的行为,因为它们往往都是最真实的“马脚”,与“边缘系统”的反应和玩家的一般牌桌行为更相符。

反应二:逃跑

正如之前提到的,人类僵持反应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避免被危险的食肉者发现。第二个目的就是给予受威胁的人一个估计情况的机会,并决定该采取的最佳举动是什么。如果僵持的反应不足以消除危险,那么人脑选择的第二个反应就是逃跑。当食肉动物出现,或我们在牌桌上面对着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时,我们的反应是一样的,那就是想要逃脱。所以在扑克牌桌上或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把保持距离等同于逃脱。

  如果说你发现自己在坦桑尼亚塞伦盖提国家é-林公园(Serengeti)里遇见了一头饥肠辘辘的猛狮,逃跑不失为明智又实用的策略的话,那么在扑克牌桌上遇到了如饥似渴的高手,拔腿就跑可不是什么上策(不要试图从赌场逃脱),不切实际而且也有失礼节。不过别担心!“边缘系统”已?-发展了其他独特的技巧来处理那些无须拔腿就跑的威胁,这些技巧牵涉到更细微的行为,不是把危险堵截在外,就是和危险保持距离。

  如果回想在你的生活中曾有过的社会交往,你会发现,对于自己喜欢的人和事,会亲近;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人和事,会疏远。在扑克牌桌上同样如此。当你拿到一手好牌时,你会靠近牌桌(或贴近牌和筹码);当你的底牌很小,甚至?-本一手好牌转而变得不堪一击时(见图2和图3),你就会和牌桌保持距离。这些反应就是古老的“逃跑反应”在现代的表现。虽然动作更为精细,但是仍然无法逃过观察者的眼睛。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数百万年以来,凡是遇到不喜欢的事物,我们就选择后退;我们走出(跑出)房间,远离他们(它们)。

  当你看到手里的牌很糟糕时,情况也不无例外。你的大脑在说:“为什么手里的牌一点用都没有,我却还要待在这张牌桌上不愿离去呢?所以为了保护你,我们就此后退吧。”

  当你参加扑克比赛时有一件事你需要做的是,留意对手们一般把他们的手和(或)手臂放在牌桌上的哪个位置(见图4)。一旦确定了手或手臂的初始位置,你就可以根据它们的动作和偏移程度,来估计对手底牌的大小。(即使你没有注意到对手一般放手和手臂的位置,你也应该留意在一手牌的过程中,什么时候他的手或手臂靠近牌桌了,什么时候又远离牌桌了。这也会有助于你确定他手里牌的大小。)

  有时,在仅仅一手牌的时间里,你就能目睹玩家的手退后或是向前。比方说,当玩家看完底牌后,你会发现他的手臂朝牌桌内移动,接着看完·-牌圈后,他又把手臂向后退缩了,就像个缩头乌龟一样躲进了自己的壳里。或者也许他的手臂在·-牌圈时,是静止不动的,然后在转牌圈和河牌圈时又向前移动或向后退缩了。你可以利用这一“马脚”,或者把它和其他“马脚”相结合,以此更好地解读对手成手的强弱。举个例子来说,注意某位玩家在看完底牌(图6)、·-牌圈(图7)和转牌(图8)后,他们的手臂是如何从初始位置向前移动的(图5)。从他的行为我们可以假定,每发一张牌,他就对自己手里的牌就更满意一些。

  你见过饭桌上的孩子是怎样的吗?没有指南,没有指示,孩子们就懂得如何通过非语言行为来传达好恶。比如,当孩子身体远离饭桌,双脚朝向最近的出口,那么很明显,这个孩子想离开这个饭桌,和那些他觉得难吃的食物保持距离。

  扑克牌桌上同理可言。就像不想吃饭的孩子一样,牌桌上的玩家在碰见不好的牌或一个颇具威胁的·-牌圈后,也许会转身离开,或者表现出阻挡的动作。受到威胁的玩家也许会闭上眼睛,或揉眼睛,把双手放在脸前。他可能会靠后,和牌桌保持距离,然后双脚也撤后,有时朝着最近的出口。这些行为并不是?-术,而相反的是,这些动作表示人对周围发生的事感觉受到了威胁。这些告诉你玩家不满于牌桌上状况的动作就是意图保持距离的非语言行为。根据具体发生的情况,这些逃避行为表示玩家想要避开一个谩骂的玩家,一手毁灭性的大牌,或者只是想去上个厕所而已。要确定这些行为的确切?-因,你需要观察它们是在何时、何种情况下发生的。如果这种保持距离的行为是在玩家看完底牌,或者是在公共牌发下后立刻发生的话,那么我们则有理由认为这个玩家不满意自己的牌面。这就暗示了玩家拿了一手弱牌,或者由于牌桌上的其他牌,玩家觉得自己的底牌不堪一击。所以,这个玩家就不可能为这手牌加注,而且很可能会弃牌,尤其是在有对手抬注后。

  最近,我看了一场电视转播的决赛桌的比赛,当时发生了以下几种行为。五个玩家中有一位看了底牌后,身子前倾靠向牌桌。这个“马脚”就表示他很有自信,而且暴露了他的意图,暗示他喜欢这手牌的牌面,而且很想跟注。实际上,他是下了注的三个玩家其中的一个,一看到公共牌·-开后,这个玩家就身子后靠远离牌桌了。也就是说,他和自己看到的牌面保持了距离。“边缘系统”其实也在告诉他:“不要再继续跟注了,大势已去,你现在面临的局势还相当危险。”用进化论的观点来说,一张或一手会让玩家输钱的牌就好比是会给他带来身体伤害的食肉动物,所以就引起了玩家想要逃跑的反应。一旦你明白了“边缘系统”是如何在大脑中运作的,你就很容易察觉玩家的“马脚”,并且准确地解读它们。当你考虑一手牌开始后那些行为是如何变化的,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变化的(在玩家看完牌后立刻发生的)的时候,尤为如此。

  处于逃跑模式的“边缘系统”导致我们根据一个基本策略来展开行为活动:凡是不如人意的让人不愉快的事物、危险的事物,我们就与之保持距离;凡是让我们满意的、令我们愉快的、对我们有益的事物,我们就亲近。在刚才描述的那场电视转播的扑克比赛中,玩家的身体之所以远离牌桌是因为他对·-牌圈不满意,而且对他良好的财富状况造成了威胁。相反的反应则是玩家看到牌桌上的局面对自己有利。拿着一张A和方块10的底牌的玩家,看到·-牌圈是方块4£-8£-Q,构成一手同花牌。他的即刻反应是身子前倾、双手向牌桌内移动。他还会非常注意自己的底牌,把双手小心翼翼地放在底牌的周围,就像鸟妈妈保护着自己即将要孵化的鸟宝宝关爱备至的样子。他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向别人传输这兴奋难抑的信息,对于正在观察他的对手而言,他的这一举动就是一盏霓虹灯,一闪一闪地亮着两个字警告他们:“弃牌!”“弃牌!”“弃牌!”

反应三:战斗

当一个人面临危险,又不能用僵持和逃跑这两个反应来避免被人察觉,那么唯一剩下的一招就是战斗。在扑克牌桌上,战斗这一反应的形式通常就是侵犯——玩家之间会争辩不休、相互侮辱、彼此刺激、凝视,甚至“突然”把手肘或把±-子扎入对手的玩牌区域,

  为什么玩家要在牌桌上玩这样的侵犯(威胁)游戏呢?有些人是因为剩下的筹码不多了,或者赌得实在是不能承受之大,再或者是之前一手牌已?-输惨了。其他人这么做是试图想让你玩不下去。还记得年纪小的时候,在学校或在草场上有些孩子会扮鬼脸来惹你吗?现在人长大了也没多大改变!有侵犯性的玩家就是想要骚扰你,惹你烦,只是现在他们想要的不是你的注意力,而是你的钱。

  有时玩家会对对手做出侵犯性的行为,是因为他想阻止对手加注,通常都会在轮到对手叫注的时候,用眼睛盯着别人的一举一动(见图9)。根据情况的不同,这种凝视别人的行为会变成“控制性马脚”,促使聪明的玩家做出和侵犯者意愿完全相反的举动,所以凝视也就变成了让高手们跟注甚至是抬注的信号。

  你需要在几手牌的过程中观察玩家敌意的凝视,确定这种眼神究竟是想让其他玩家过牌弃跟,还是只是想威吓大多数的对手罢了。一般来说,一个人凝视别人的频率越高,那么凝视这个行为就越有可能是他的一般玩牌风格;而凝视越有选择性,那么这个动作就越有可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马脚”,在思量如何打好手里牌的时候就值得考虑考虑。

  大体说来,我给扑克爱好者和业余玩家的建议是,克制住自己,不要在牌桌上做出侵犯性的行为。?-因就是战斗反应是在处理威胁时最后的手段,在僵持反应和逃跑反应没用之后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才用到的方法。所以,你在玩扑克时要尽量避免侵犯别人。保留脑力看牌和阅人,而不要把精神浪费在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姿态上。

  我这么建议是有?-因的。在牌桌上侵犯性的行为会给受到影响的玩家造成情绪上的混乱,使人很难集中精神打好牌。当我们情绪激动时,神?-系统的活动也会有所变化,我们因此而变得神志不清了。对此我自有一番学说可言,我认为女性在扑克比赛中表现很好(进入决赛桌的女性比例比她们参加比赛应有的决赛比例大)的?-因之一是,她们所表现出的侵犯性行为,相较于男性而言没有那么多。当男性玩家在他们睾丸激素的竞争上耗尽精力,相互?-骂、凝视,大玩情绪牌时,女性玩家则把精力保留在玩纸牌上,保持冷静,用脑力赢得赌注,而不是威吓对手。

  按照美国的社会习俗,看一个人超过1.18秒的话就被认为是一种挑衅或是一种引诱。如果你遇到一个试图威胁你的对手,用敌意的眼神凝视你,或者以其他方式来胁迫你,而你又想在扑克牌桌上尽善尽美,那么你该怎么办呢?

  办法就是忽视这样的对手。通常,这样的对手会把精力转移到其他地方。如果他没有转开注意力,那么就尽可能地避免和他有眼神接触。无论如何,不要和他相互以眼神厮杀,否则就落入了他设下的圈套,毁了自己。如果有必要的话,你还可以在牌桌上戴墨镜玩?,这样对手就没办法凝视你,因为一来他们看不出你在看什么,二来他们也无法从你的眼神中获取到什么讯息(比如,他们看出自己的眼神已?-成功地影响到了你,令你感到不安了)。

  在我们讨论眼神侵犯这个话题的同时,我还想告诫女性玩家的是,在牌桌上你们也同样会成为男性玩家威胁的对象。有些男性玩家想干扰女性玩牌,就会时不时地盯着她们的胸部看,眼神放肆又大胆,让女性玩家感到尴尬难堪,极不自在,这样一来就扰乱了她们在玩牌过程中的注意力和玩牌效力(见图10)。男性玩家和男性玩家之间相互侵犯的眼神,盯着胸部看就不可能会有这样的效果。最好的防卫措施或许就是忽视那些侵犯的玩家,对他们粗鄙的行为不予理睬。一旦他们意识到那种讨人厌的行为对你毫无作用的时候,他们通常就会把眼神或是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

  还有些好斗的玩家会把他们自己的东西(±-子和饮料等)放到你玩牌的区域,以此来侵犯你。如果他们真的这么做的话,就礼貌地请他们把属于自己的饮料或随身携带的物品从你的玩牌区域拿开(见图11~图13)。如果他们不照做,不管是在比赛还是在有扑克室的娱乐场所里,你都有权向监管人员投诉。千万别因为他们侵犯性的行为而乱了阵脚。要是你真的心浮气躁起来,那么他们就占了上风,很有可能会打败你。

  污言秽语——侮辱、嘲弄和挑衅——也是另一种形式的侵犯行为,目的在于激?-玩家,把他们从比赛中赶走。有时玩家说的话并不是污言秽语,然而却是高手用来测探你手里牌是大是小的策略。我有好几次见过费尔·赫尔姆斯很好地发挥了这一战略的优势。有一次比赛,我看见费尔问一个跟在他后面抬注的玩家:“手里什么牌啊?”那家伙懦弱地往下看,咬了咬嘴唇(一个没有自信的行为,之后又是自我安抚的动作,一般暗示他在诈唬)。费尔看穿了这些“马脚”,那家伙的确是虚晃一枪。费尔问的一句话就足以让对手缴械投降。还有一次,费尔问了另一个对手相同的问题(手里什么牌啊?),他得到的回答是:“当然拿了一手好牌啦!”但问题是,这个对手在回答的时候,嗓音突然变得很大,这是一个典型的“口头马脚”,表示玩家并没有什么信心,也给费尔提供了他需要的信息,以此确定他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

  不管对手是想通过污言秽语来影响你玩牌的效力也好,还是问一些问题试图测探你手里牌的大小也罢,你都应该给出同一个反应,那就是不予理睬并保持沉默。不要卷入无谓的争吵,也不要做口头回答从而泄露了自己的“马脚”。有部关于航海的老电影的标题就是“越沉默,越深奥”①。在我们说到航海大船的同时,还记得“二战”时期有句古老的格言是“大嘴巴沉大船”②吗?在扑克牌桌上,大嘴巴同样也能淹没你的筹码币。当然,这种不言不语的风格不会让你成为牌桌上最受欢ó-或最友善的人。所以,我不建议你周末在家里玩小注扑克游戏时也玩这种风格,但是当牵涉到大笔金额的时候,当你玩的游戏是很严肃的扑克时,你就应该比学校图书馆里的老鼠还要安静。

  在玩高注扑克的时候,你不必觉得好交际或善谈是一种义务。当大笔金额和老练的玩家同时出现在牌桌上时,隐藏住自己的“马脚”远比赢得欢ó-度来得重要。安妮·杜可就为这种玩牌风格做了很好的模范。不玩扑克的时候,她很善谈,善交际,也很风趣。但是当她一坐上扑克牌桌,她就一本正?-了。她不是为了交际和聊天,而是为了以严肃的态度做好自己的工作。这也是她在大型扑克比赛以及世界锦标赛中不断成功的一个?-因。

 

1.保罗麦克林提出,人类大脑由爬虫类脑(脑干),哺乳动物类脑(边缘系统)和人类大脑(新皮质)组成的三位一体。

2.边缘系统是情感中心,发出各种信号,前往大脑的其他部位。这些部位管理着我们的行为,通过手脚,躯干,四肢和面部表情表达出来。不掺杂思考和语言,是最为真实的。

3.身体会说话:腿,脚,臀部,腹部,胸部,肩部,手臂,手部,脸部。

(转自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德州扑克基础技巧与策略指南 (一)
成功诈唬的六个最基本的技巧
德州扑克高级技巧全攻略
德州扑克心理学&扑克教学理论 -作笔记
从扑克中学习人生道理(第一部分):游戏是学习做决策的练习
湖南字牌技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