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血咒未应验,那个九岁的金枝玉叶,却在千年之后用另一种方式复活
userphoto

2022.06.27 陕西

关注

开者即死!古墓造型精致的棺椁上,这四个令人胆战心惊的大字,连同字迹周围那一片早已干透的血迹,透出阴森可怖的带血诅咒。

任谁冷不丁看到这一幕,也得肝颤。

 1957 年 8 月,西安玉祥门外的西大街南侧的梁家庄,有一个建筑工地正在施工,工人们意外发现了一座形制非常特殊的古墓。

从墓葬规制和精致的房形棺椁形态来看,墓主人非富即贵,身份非同一般。闻讯赶来的考古人员非常兴奋,期待它的出土,能够填补更多的历史空白。

不料,考古专家指挥工人挖开墓穴,就看到了棺椁上这令人胆寒的四个字:开者即死!

怎么办?是继续挖呢,还是继续不停的挖?

最终,在相关领域的专家们的帮助下,考古专家冒险打开了这座带有血咒的古墓棺椁,看到棺材里躺着的,居然是一具来自隋朝的幼儿的遗骸。

这个年幼夭亡的孩子,头戴金冠,身披丝麻被,身穿皇家礼服,躺在一堆金银、玉石、翡翠、玛瑙、珍珠、琉璃之中。

那些东西,大概都是小孩在世时的用品。其中有各式陶俑,有充满西域风格的宝石项链,有精致的金手镯,白晶莹剔透的瓷器,有来自波斯的金银器皿……

考古人员初步判断古墓是隋朝的。古墓重新面世的时间,距离墓主人当初被安葬,差不多已经过去了1350 年,期间大大小小八个朝代轮番更迭,世事沧桑。

在潮湿黑暗的地下,这些器物陪伴着形单影只的小孩,度过了50 万天的漫长光阴,令人唏嘘。

墓志铭完好无损,上面清晰地记载了这个小孩的来历和身份、地位。

隋左光禄大夫歧州刺史李公第四女石志铭并序

女郎讳静训,字小孩,陇西成纪人。上柱国幽州总管壮公之孙,左光禄大夫敏之第四女也。族纂厉乡,得神仙之妙;家荣戚里,被日月之晖。况复淑慧生知,芝兰天挺,誉华髫发,芳流肇悦。

幼为外祖母周皇太后所养,训承长乐,独见慈抚之恩;教习深宫,弥遵柔顺之德。于是摄心八解,归依六度,戒珠共明珰并曜,意花与香佩俱芬。既而繁霜昼下,英苕春落,未登弄玉之台,便悲泽兰之夭。

大业四年六月一日,遇疾终于汾源之宫,时年九岁。

皇情肆悼,撤县辍膳,频蒙诏旨,礼送还京,賵赙有加。以其年龙集戊辰十二月己亥朔廿二日庚申,现于京兆长安县休祥里面万善道场之内。即于坟上构造的重阁。遥追宝塔,欲髣髴于花童;永藏金地,庶留连于法子。乃铭曰:光分婺女,庆合天孙,荣苕比秀,采璧同温。先标令淑,早习工言,生长宫闱,恩勤抚育。法水成性,戒香增馥,金牒旦窥,银函霄读。往从舆跸,言届河汾,珠涓润岸,镜掩轻云。魂归孤阁,迹异吴坟,月殿回风,霜锺候晓。砌凝阴雪,檐悲春鸟,共知泡幻,和嗟寿夭。

从碑文中得知,墓主人是个小姑娘,名叫李静训,去世时年仅九岁。她本是皇家女,荣华富贵享之不尽,却不料天妒佳人,其生何其短,未及成人便早早夭亡。

因而碑文的最后,哀叹说:奈何寿命短促,如露水般转瞬即逝,生死倏忽,一切都成了梦幻,成了泡影!

一转眼,从墓葬出土到今天,又将近过了70 年。隋朝女孩儿李静训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了1400 多年。

这是个千古独此一人的皇家小千金,身世奢华得惊天动地,尤其是她的母族这一系,地位显赫、权倾一世,全是皇亲国戚。

她的曾外祖父是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她的曾外祖母是文献皇后独孤伽罗;

她的外祖父是北周黄帝宇文赟,外祖母是乐平公主杨丽华;

她的舅舅是北周的末代皇帝宇文阐。

她的母亲,是北周公主宇文娥英。

相比而言,李静训的父族则相对弱了很多。

她的曾祖父叫李贤,武功盖世,是北周骠骑大将军,获封河西郡公;

她的祖父李崇,是隋朝大将军,曾随周武帝宇文邕平齐,后又与隋文帝杨坚一起打天下,官至上柱国。40 多岁时在与突厥的战争中殉国。

她的父亲叫李敏,是这一群人中最弱的,功名地位全靠赏赐得来。

李敏在历史上籍籍无名,如果不是因为他的女儿李静训,压根没人知道他是谁。

为李静训修墓的,是她的外婆、隋朝公主杨丽华。

杨丽华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风光的女人,她的父亲、公公、丈夫和弟弟都是皇帝。

杨丽华陕西华阴人,是隋文帝杨坚的大女儿。

杨丽华 12 岁嫁给太子。她17 岁时,太子继位成了皇帝,她成了皇后;然而皇帝一路又娶了四个皇后,跟她并列而行,平起平坐。这份屈辱,杨丽华咬牙忍了下来,还成了历史上有名的贤惠皇后,在后宫里跟所有人都相处和睦。

所幸在杨丽华19 岁时,荒唐的皇帝死了,她成了皇太后。

杨丽华25 岁时,她的亲生父亲杨坚夺取了江山,称王称帝,建立隋朝,她的身份变成了尴尬的成了新朝公主[黑线]。

杨丽华的生活看起来锦衣玉食,珠玉满身,但其实心里的苦,谁苦谁知道。

杨丽华虽然是排名第一的前朝皇后,却没有子嗣,只生了一个女儿宇文娥英。

杨丽华

宇文娥英是个金窝里出生长大的金枝玉叶,没有经过世事毒打,也没那么多心眼,不是很会挑选夫婿。她在一堆青年才俊中选中了又帅又爱玩的李敏,结果导致了整个家族的悲剧。

远在1400 多年前的隋朝,李敏是那个时代的官三代,一个养尊处优的小白脸,没有文武功名、没有大的建树。受封的官衔都是虚名,很难服众。

史书记载李敏“美姿容,善骑射,工于歌舞弦管”,意思是说他帅气俊朗,爱好歌舞、音乐。

娶了公主宇文娥英的李敏,在婚后被皇上赏了一堆功名,成了柱国大将军,名义上是岐州刺史(省长),管辖范围包括了今天的陕西周至、麟游、陇县、宝鸡、太白等市县地。

但李敏从未上任,而是整天留在京师,进出皇宫,陪着皇帝打猎游宴,所得的赏赐,比在外流血牺牲的功臣还要多。这就引起了很多朝臣的不满和嫉妒,也为他不久之后被灭全族埋下了隐患。

公元 600 年,杨丽华 39 岁,年纪轻轻,早就成了外婆。她的女儿宇文娥英生下了第四个女儿,小名叫小孩,大名叫李静训,就是我们今天的故事女主角。

因为父母的关系,李静训从小也生活在宫中,由姥姥杨丽华亲自教养。

公元 608 年,隋炀帝到山西汾源宫避暑,杨丽华带着九岁的李静训随驾而行。

李静训的小金杯

六月一日,李静训水土不服,染病医治无效,殁于汾源宫中。

杨丽华悲痛欲绝,亲自扶柩回京,将李静训的遗体安放于西郊的皇家寺庙万善尼寺中,请了3000名尼姑为小女孩诵经超度

608 年的十二月,死去半年的李静训被厚葬于寺庙。这里离宫城不远,本不是帝王祖坟,但杨丽华坚持要将李静训安葬于此,隋炀帝应允了。

为了保护陵墓,地面上建造了重阁宝塔,后世历经战乱,亭台楼阁早已没了踪迹,只留下了一段夯土层,证实这里曾经有过巍峨的楼阁。

杨丽华为外孙女陪葬了无数的金银珠宝,并且在精致的大理石棺椁上刻下一句4字诅咒:“开者即死!”

民间盛传杨丽华让近千名女子为李静训守墓,若是有人胆敢靠近李静训墓,就会听到女子凄厉的哭声。

这两项举措相当灵验,彻底杜绝了盗墓贼对李静训的骚扰,使得墓葬被完整地保留了 1350 年,没有被盗过,也没有遭到任何人为破坏。

李静训生前戴过的项链,绝世美颜,是万千女子梦寐以求却永不可得的饰品;

这串项链,上面有非常罕见的稀世玛瑙、珍珠、宝石。整体风格浓郁、繁复厚重、工艺精湛,从宝石的加工工艺以及装饰手法来看,专家认为这串项链可能产于向隋朝上贡的中亚古国吐火罗国(在今阿富汗北部一带)。

也就是说,这曾经是一件来自异邦的贡品。皇上赏赐给了皇后杨丽华,杨丽华又把它赐给了最喜爱的外孙女李静训。

项链下端最显眼的是,是那块镶嵌在一圈小珍珠中间的硕大红宝石。

项链上端正中为圆形,内嵌凹刻了一只花角鹿的 深蓝色垂珠

下挂的心形金饰,极为罕见的蓝水晶。

在帝都时,只要略有闲暇,都要去中国国家博物馆打卡。那里,似乎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吸引着我,心心念念,不去不行。
每次去,都要去看看那个 9 岁的隋朝小姑娘李静训留下的稀世珍宝。
200 多件宝物,对我来说太过厚重了,三天都看不完,每一件都要盯着看很久。
看着一件件或精美或贵重的遗物,脑子里闪现的,却是那个小女孩:李静训。她在笑,她在闹,她在跑,她在跳......

每次驻足在那些小巧精美的饰品前,都会想象那个生活在1400 多年前的小女孩生前佩戴这些首饰时,是怎样的娇俏可人?

上镶嵌一块长达3.1厘米,这条举世无双的项链,有28个金制球形珍珠链。每个珍珠链,由12个细小的小金环焊接而成。

项链下端那颗被24颗珍珠环绕的硕大的鸡血石和青金石,其品质之佳、规格之大,这个尘世上再也找不到第二个。

李静训戴过的那顶有金蝴蝶的纯金花冠,是世人从未见过的绝宝。

整个花冠遍布金石珠玉,头顶还有一只展翅欲飞的金蝴蝶。

这是她的金手镯,小巧迷人,非常奢侈。

她日常用的金镶玉口杯,小巧精美,独此一份。

晶莹剔透的和田玉,都是李静训的小玩具。

玻璃瓶在那个年代是稀世珍品,全都埋入地下,陪伴小女孩。

李静训看起来非常喜欢小玻璃杯,因此陪葬品里有好几件这样的东西。

邢窑白瓷,作为祭祀品之用。

邢窑白瓷鸡首瓶,也是陪葬品,寓意逝者可以在另一个世界继续生前的生活。

陵墓的出土,让李静训以另一种方式重新复活,然而,她如果真的复苏,未必能接受眼前这一切凄凉局面。

李静训死后,她的奢华家族的悲剧,才刚刚开始。

公元 609 年,杨丽华跟随隋炀帝杨广巡幸张掖时,在河西去世,时年四十九,安葬定陵。

李静训去世后第七年,她的父母失去了杨丽华的庇佑,面临杀身之祸。隋炀帝怀疑李静训的父亲李敏叛乱,设计将他杀死,全家乃至全族人也都被杀光。

李静训的母亲宇文娥英也未能幸免,被皇帝用毒酒赐死。

昔日富贵荣华仿佛还在眼前,倏忽之间却已是家破人亡!

正应验了李静训墓志铭上末尾的那句箴言:共知泡幻,和嗟寿夭。

富贵如云烟,覆灭弹指间。一切都曾经存在过,又似乎从未发生过, 1400 年风吹雨打,真真是一切都是泡影,都是梦幻。

李静训的墓葬上有墓志盖,上面刻有篆书9个字:“隋左光禄大夫女墓志”。

盖子上的 裂纹,是挖掘勘探时不慎打裂的。据说当时探铲探进墓穴,恰巧打在志盖的中间,这片石头就这样裂成了四块。

不知杨丽华若是九泉有知,会不会更加伤心叹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57年出土9岁女孩墓葬,棺盖上书写“开者即死”,专家冒险打开结果如何
李静训:九岁而夭的天潢贵胄,为何石棺上刻着“开者即死”的诅咒
国家博物馆中最漂亮的一条项链:两朝皇室最尊贵的血脉,李小孩
1957年,陕西一座古墓的棺椁,刻有4个令人不寒而栗的字:开者即死
隋朝九岁女孩石棺
隋炀帝杨广为何要杀死亲外甥女宇文娥英?宇文娥英女儿的石棺上为何刻上“开者即死”四个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