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无人机时代,让东、西方传统文化的无奈不再无奈

烧脑时代,只有海派思维,才能帮你开脑洞、看世界,包容一切,突破所有

这篇与大家分享,我们对《中庸》第四章的解读: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孔子的很多话,往往被后人解读成幼儿园小班式的知识。比如,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经常复习很快乐……

这样的解读,对于让儒学占据中华文明的历史时空是很有帮助哒,这么浅显的道理,谁都能听懂,也谁都能教。可是,这样的解读却很难还原孔子的本意……

以往,对于孔子这段话的解读,同样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那么,孔子这段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理解孔子这段话的意思,关键在于,理解知者贤者愚者不肖者。把这四个概念理解了,自然也能明白为什么最后会说到饮食、知味

知者贤者愚者不肖者,这“四位”,不管是知者,还是贤者,其实,在孔子眼里都与愚者不肖者是一票货色。知者,贤者甚至还不如愚者不肖者。所以,我们现在所理解的智者、贤者与孔子的知者贤者并不是一回事。

SO

我们要搞清楚,知者贤者愚者不肖者是怎么回事。依然需要来认识“完整的人”的结构,见下图:

【完整的人】结构图

在之前的文中,我们多次介绍过,在中华传统文化的背景中,“完整的人”有三层人体:肉体(用甲骨文“人”字表示)、身体(用甲骨文“身”字表示)、本体(用古汉字“思”字表示)。

而且每层人体还都有自己的意识,肉体的欲神意识、身体的识神意识、本体的元神意识

普通人平时主要是以欲神意识识神意识来掌控人体的,元神意识基本不起作用。(初次看本博的博友,请看之前的文,这里不展开赘述了……)

理清这些以后,我们就可以来解读孔子这段话了。

当一个普通人在大的社会环境中,认识到了中庸之道的价值与意义以后……

识神意识去对待、认识中庸之道的,就是知者贤者

欲神意识去对待、认识中庸之道的,就是愚者不肖者

中庸之道的本质,是让人用元神意识去感知世界以及自己,所以,认识中庸之道也需要用元神意识,而不能用欲神意识识神意识

为什么呢?

因为,与欲神意识、识神意识相配合的,是无意识中的前意识(不是潜意识),前意识负责人的所有经验、知识、偏见之类的记忆。

也就是说,在欲神意识、识神意识发挥作用的时候,人是不可能真正认识外界的,所谓的认识,都来自于已有的认识:知识、经验、偏见。

因此,知者、贤者会因为自己的虔诚、理性过之。而愚者、不肖者会因为自己的固执、懒惰不及

那么,孔子最后为什么要说: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我们可以用“内思”感受一下,孔子当时说这话时的内心,是不是感受到了孔子说这话的意思、心情:

学习中庸之道,其实,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不需要你是个智者,也不需要你是个贤者。只需要你在日常生活中“用中”格物、诚意、正心),去感知每一样生活、每一件工作,这就是中庸之道了。

在这话中,大家能否体验到孔子那种很无奈的心情?

孔子好像已经看到了,在未来的岁月中,他的学问会被后世历代的智者、贤者异化成,连他自己都不认识的东西……

对此,孔子即使是预见到了,也是很无奈的。

这种无奈不仅是孔子的无奈,而是,所有东、西方传统文化的无奈。

东方的儒、释、道,西方的上帝信仰、古希腊哲学,在TA们产生的源头,都是一种让人自信、自觉、自悟的文化。

但是,在历史的跋涉过程中,出现了太多太多的智者、贤者,或出于虔诚、或出于崇敬、或出于理性、或出于正确,统统被异化成了他信、他觉、他悟的文化。

这种被异化了的文化,虽然依然被冠以源头产生时的名,但是,其实质却早已不复存在了……

无人机时代,让东、西方传统文化的无奈不再无奈

无人机的出现,对于现代人类认识传统文化来说是一种启迪式的隐喻

过去,我们认识传统文化都是跟随着前人的认识去认识,这些前人都被我们奉为先贤。其实,这些先贤在孔子的眼里绝大多数就是让他无奈、让他郁闷的知者、贤者

所以,我们今天要真正认识东、西方的传统文化,不需要再跟着这些先贤的认识去认识。

我们今天拥有了认识东、西方传统文化的无人机,可以飞跃时空去认识东、西传统文化的本来面目。

这架可以让我们认识东、西传统文化的无人机,就是重叠世界原理、虚拟现实(VR)技术、人工智能(AI)技术、弗洛伊德心理学、甲骨文……

通过这架无人机的视角,我们发现,人类文明进程就好像一种螺旋轨迹,我们重新回到了东、西方传统文化发源的原点,而且到了这原点之上,我们有了更高、更大、更广的视野……

……

……

……

相关链接:

现代人学习《中庸之道》应该从哪里入手?(最终稿)

君子固穷?孔子如果真是教人守穷的,后世还会出现儒学、儒家吗?

要读通《中庸》,必须借助虚拟现实(VR)技术 |完整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四章
《中庸》注释(六)
礼记集说卷一百二十五
《礼记》中庸诗解1中庸真情
《中庸》讲记(16)
什么是“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