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每年吃掉全球70%的西瓜,而在西瓜原产地,却很少有人吃瓜?

每到炎热的夏季,空调、冰淇淋和西瓜就变成了许多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当然如果三者可以同时存在就更好了。中国人吃西瓜的方法也是日新月异,从切成很多份大家分享到简单粗暴地抱着半个西瓜吃,再到现在出现的“西瓜球汽水”桶,吃瓜变得越来越有创意。

从统计数据来看,中国每年可以吃掉全球70%的瓜,是当之无愧的吃瓜大户。可是大家知道吗?西瓜的原产地并不是中国,它是一种外来物种。但是如今却有西瓜的原产地鲜少有人吃西瓜的说法,这又是为什么呢?

西瓜产于非洲

虽然如今中国是世界上每年生产西瓜最多的国家,可是当我们去探寻西瓜的历史时就会发现,它其实是一种外来物种。对于西瓜的原产地到底在哪里,其实说法有很多,不过比较被大家认同的一种说法是:西瓜的老家在非洲。

虽然非常难以置信,但是西瓜的原产地似乎真的是非洲。据悉早在4000年以前,埃及人就已经开始种植西瓜了,它最初只是一种葫芦科野生植物,不过当人们发现它独特的口感和解渴的功能之后就开始进行人工培育,最终将其彻底培育成了“可食用瓜”。那么又是凭什么判断西瓜是源于非洲呢?

这是因为考古学家在考察埃及的古墓时,在古墓当中的壁画上看到了栩栩如生的西瓜果实团和藤蔓图案。不仅如此,在墓室当中他们还发现了西瓜籽。所以说,几千年前埃及的法老们可能就和我们一样在“啃西瓜”了,这样一说感觉距离瞬间就拉近了一些。

西瓜可以消暑解渴这件事情相信大家都知道,所以它很快就因为自己这突出的特性开始受到其他国家人民的欢迎。在公元前4世纪时,位于地中海延安的罗马和希腊就已经有了关于种植栽培西瓜的记录,甚至是身处南亚地区的印度都出现了西瓜。待到中世纪,西瓜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流行的水果。后来更是随着丝绸之路的打通,进入了我国,迅速引起了国内“吃货们”的追捧。

作为原产地的非洲为什么现在鲜少有人吃瓜了呢?这与经济发展有一定关系,大家都知道非洲的多数国家都是比较贫穷的,在这种情况下能够种植粮食填饱肚子已经很不错了,不可能浪费太多土地去种植西瓜

再者,其实靠北部的非洲国家当中西瓜还是比较常见的。之所以会有许多言论指出“非洲人不吃西瓜”,是因为另外一件事情,而这件事情发生在大洋彼岸的美洲,和那里的非裔关系密切,与非洲大陆上的人却没什么关系。

那么,究竟是什么事情将西瓜和非洲人之间联系上了呢?通过研究就可以发现,非洲人不是不喜欢吃西瓜,是因为不喜欢西瓜背后象征的含义。

这使得不少人一头雾水,西瓜还能有什么含义?虽然在我国的四川方言当中“瓜兮兮”也有说人傻的意思,但是也与非裔无关啊。而西瓜在美国确实有着“歧视”的意味,在它背后还有一段抗争史。

美国黑人对“西瓜形象”的抵制

对于种族歧视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在美国白种人和黑种人之间的矛盾还是比较深的,他们甚至经常会因为“种族歧视”的问题将对方告上法庭。表现种族歧视的形式有很多种,其中“西瓜形象”就是一种比较典型的,许多白种人常常会使用“西瓜”来攻击黑人。

这种歧视在大家的心中形成了心照不宣的认同,换言之它变成了一种潜在的标准。如果你邀请美国的黑人朋友前往家中做客吃西瓜,他可能会感到很生气,因为这件事以他们来看象征着歧视。那么,本来只是水果的西瓜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背锅”的,这一歧视定义又是怎么来的呢?

通晓世界历史的人应该都知道,世界历史上曾经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殖民统治时期”,而非洲大陆就是受害最惨重的地方。那时贩卖黑人的贸易也非常的猖獗,而美国的黑人在那时大部分都是农场主的奴隶。

奴隶主对于奴隶从来都不会心慈手软,所以压迫是在所难免的。而当时农场主的土地上会种植大量作物,其中棉花和西瓜可以作为典型代表。

当棉花成熟时,农场主就会命令黑人奴隶去采摘棉花,采摘的棉花需要达到一定量才可以休息,而设定的数值又几乎是无法完成的。在无法完成任务的奴隶就会把西瓜悄悄放在棉花底下,再拿去称重,这样就可以“蒙混过关”了。

而且当时的农场主对待黑人奴隶的态度很差,也不会提供很好的生活保障。不仅不发工资,还会动辄打骂。只会在西瓜丰收的季节时,“大发慈悲”的赏赐黑人奴隶几个西瓜,还要求他们在吃西瓜的时候牢记这是主人的恩赐。

因此,西瓜在饱受压迫的黑人心中早就“变了味道”,它不再是一种水果,而是象征着那段屈辱的血泪史。后来南北战争结束之后,无数黑人恢复了自由身。他们在自己分得的土地上种植西瓜并且拿来兜售或者食用,甚至将之作为庆祝节日的重要食品。

曾经作为奴隶主的白种人看到这样的情景便气急败坏,指出黑人能吃西瓜这种水果不过是因为过去他们大方的赏赐。甚至在后来将西瓜的某些特性夸张解读,再与黑人联系起来,表达歧视的意味。

据相关记载来看白人将黑人爱吃西瓜诋毁为“懒惰、无知”等负面行为,将西瓜子与黑人生育联系起来,讽刺黑人生育能力强,产子如同西瓜子一样数量多。

所以,西瓜在美国黑人的心中早已不是一种水果,而是变成了一种歧视的“符号”。许多白人还在此基础上创造了许多黑人“西瓜形象”,比如美国1915年拍摄的电影《一个国家的诞生》当中就表示黑人把吃西瓜当做生活乐趣,而这种乐趣与白种人高雅的生活情趣对比之下立见高下,以此暗示黑人爱好有多么“低俗”。

1948年马丁·路德·金在克洛泽神学院学习时,曾被邀请参加聚会,餐桌上有西瓜。他由此借机发挥说道:“我不愿让人看到吃西瓜的样子,因为很多人将西瓜与黑人联系在一起。”

可见,美国非裔不愿意吃西瓜是因为其象征着“人种歧视”。而有些说法直接说非洲人都不吃西瓜了,这种理论明显有失偏颇。不过话说回来,如果现在仍有白种人使用西瓜攻击侮辱非裔,他们也不会在意到底是美国黑人还是真正的非洲人,在歧视者眼中只要皮肤是黑色他们都会“一视同仁”,确实非常过分。

中国是产瓜和吃瓜大国

没想到西瓜在国外竟然还有这种意思,这确实会让作为单纯“吃瓜”的中国人感到费解。不过也很正常,许多东西的本义都在随着社会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每一年的网络热门词就是明显代表。

但是不管怎样,我们爱吃西瓜这件事情是毋庸置疑的,并且中国早就实现了“吃瓜自由”,换句话说,我们不仅是吃瓜大国,还是产瓜大国。2017年时全球的西瓜产量大约是1.1亿吨,其中8000万吨都是来自我国,而且排名第二的土耳其产量不过才400万吨左右,和我国形成了鲜明对比,可见,生产西瓜这件事上中国可是“一骑绝尘”。

研究西瓜市场的学者对于我国的人民对于西瓜的年均消费量也进行了统计,对比后发现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的2到3倍,每年全球70%的西瓜都进了中国人的肚子。为了实现大家的吃瓜需求,当然要多种植一些西瓜了。所以这些年我国的西瓜种植面积基本保持在稳定的数值,从相关统计数据来看2013年全国种植西瓜的总面积为182.8万公顷。

并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的口味也愈加挑剔。不仅要西瓜口感爽脆、汁水四溢,一些“懒人”还爱上了新品种无籽西瓜。总之,现在西瓜市场当中品种愈加多样,可供给大家的选择也越来越多。

西瓜在中国的引种栽培史

从西瓜的名称就可以看出,它来自于西边,所以历史学家们对于西瓜如何进入中国又是何时进来的这件事一直十分好奇。

最开始有学者提出,公元前4世纪时,西瓜不仅进入了地中海沿岸,也进入了我国,因为在战国时期各路纵横家频频使用“瓜分”这个词。这一理论乍一听还挺有道理,但是细究之下就会发现那时“瓜分”中的瓜其实是指中国本土的薄皮甜瓜

黄盛璋指出:西瓜起源于非洲,埃及最早栽培,后来沿向世界各地传播;西瓜由中亚传入今中国南疆西部最早当在哈剌汗朝东疆以哈什为东都时,第一次见于五代胡峤《陷虏记》,五代时并未传入中国内陆。

不过,有关于西瓜的传入时间是众说纷纭的。主要有以下五种代表:西汉传入说、南北朝传入说、五代传入说、南宋传入说和元代传入说。但是不管怎么说,西瓜在我国古代就已经出现了,还凭借着自己的口感成为了广受欢迎的水果

中国特色“西瓜文化”

西瓜在我国出现已久,并且也根据人文环境形成了相应的文化。与美国带有种族歧视意味的西瓜文化不同,我国人民赋予了西瓜文化许多非凡的含义。

比如说非常讲究的西瓜礼制这指的是古人吃瓜非常讲究,处于不同社会等级的人能够食用的部分往往不一样。在《礼记》当中就有这样的描述,“为天子削瓜, 先剖成四瓣,再横切为八,用烯(细葛布)覆盖”。到了现代吃西瓜时,许多长辈总会将最甜的“瓜心”分食给小辈,这种无声的疼爱在代代之间传承。

此外,瓜雕艺术也是明显的代表。众所周知,古代中国人的心灵手巧超乎想象,相信大家在学习《核舟记》时就早有领教,在手艺人眼中可谓是“万物皆可雕”。

西瓜当然也不例外,清代李斗所写的《扬州画舫录》当中就有记载康乾年间,人们雕刻的“西瓜灯”。因此不要羡慕外国人在万圣节做的南瓜灯,我们也有自己的“西瓜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人最爱吃的是西瓜,为什么西瓜原产地人却不吃?
中国每年吃掉全球70%的瓜,而西瓜的原产地却没人吃瓜了,何故?
各种瓜的原产地及传入中国的途径
黑人的基因与白种人相近,还是黄种人的基因与白人接近?
西瓜原产地是中国吗?
1959年,杭州出土了4000多前的西瓜籽,但中国真的是西瓜原产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