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通俗西藏史(二百零四)——平凉劫盟(上)

原创2023-08-17 07:31·白发布衣的藏地读行

喜欢听音频的朋友可移步喜马拉雅,搜索《通俗西藏史》,老布充满大碴子味儿的口音,将扑面而来!

各位喜马拉雅的小伙伴大家好,藏史德云社的老布,又来啦!

上期咱们说到,唐蕃两方在平叛酬劳的问题上始终谈不拢,直接导致尚结赞在贞元二年(786年)八月带兵进攻陇山防线。但这次进攻踢上了铁板,李晟派人在陕西千阳设伏大败蕃军,几乎生擒了尚结赞。

不过等尚结赞换了一个进攻方向,便迅速收到了效果。

十一月十五日,吐蕃军队来到盐州城下,可能是因为之前好几年的和平岁月,盐州刺史杜彦光还置备酒宴款待蕃军。

等尚结赞吃完了,把嘴一抹对杜彦光说:“这地儿不赖,我收下了,你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吧!”

杜彦光傻眼了,只能带着手下垂头丧气去了鄜州(今陕西富县)。

兵不血刃的占据了盐州后,尚结赞挥师东进,连克夏州(今陕西靖边县)和银州(今陕西米脂县)二州。

夏州刺史拓拔乾晖畏惧蕃军势大,也跟杜彦光一样率众而去。银州的防御更差,连城墙都没有,蕃军尚未到达,当地官员便做鸟兽散了。

吐蕃控制了盐夏银三州截断了关中与朔方军总部的联系,同时也截断了唐朝向回纥购买马匹的通道。

唐朝马上就做出了反应,韩游瑰上奏朝廷请求派兵收复盐州,德宗迅速颁布诏命令骆元光、韩全义带领步骑兵一万二千人,奔赴盐州。同时命马燧从山西出发率河东军西进夹击蕃军。马燧率兵开到石州(山西吕梁离石县)后,周边的胡人望风而降。

此时已到贞元三年的春季,而在去年冬天,尚结赞也遭到了一场寒流的打击。

当他占据三州之后,在盐、夏两州,各留千余人守卫,自己则带兵退回到鸣沙(宁夏中宁县鸣沙镇)驻守。一方面向朔方军施压,使其不敢出兵收复盐州,同时谋划之后夺取灵州的方略。

可这年冬季,寒流肆虐滴水成冰,蕃军冻伤甚多,“羊马多死,粮运不继。”他又得知李晟攻克了蕃军的后勤中转站摧沙堡,马燧、浑瑊等人各自带兵赶来。

于是尚结赞遣使长安,请求再次会盟,遭到了德宗的拒绝。

在这种情况下,尚结赞开始耍心眼了。

他知道马燧有个非常大的弱点,就是贪财,于是派人赶到军中“卑辞厚礼求和”,表示愿意遵守清水会盟划定的边界。同时,他还抛出了一个很有诱惑力的筹码,只要再次会盟就会交还盐夏银三州。

马燧收下钱财之后,屯兵于石州不再西渡黄河继续向前,还向朝廷上书为尚结赞说好话。

786年11月至12月 吐蕃占据盐夏二州

尚结赞的会盟请求在唐朝内部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李晟、韩游瑰韩滉属于主战派,纷纷上书表示反对。

李晟认为“戎狄无信,不如击之。”

韩游瑰也上奏道:“吐蕃弱则求盟,强则入寇,今深入塞内而求盟,此必诈也!”

宰相韩滉给了德宗另外一个选择,他说:“此时两河一带没有动乱,我们可以抽调兵力在原州、鄯州、洮州、渭州四地筑城,让李晟、刘玄佐带十万人马驻守,那么河湟地区的二十多个州是可以收复的。他们所需物资粮食的费用,请让我来主持办理。”

这话要是别人说,李适真的未必能信,但韩滉说那可信度就高多了。韩滉可不是光会画《五牛图》,他这些年最大的功劳,就是连续不断地从江淮地区输送粮食布帛到关中。

贞元二年(786年)三月,关中饥馑,老鼠跑进长安的粮仓都是含着泪离开的。

朝廷甚至连养兵的粮食,都发不出来。以至于禁军摘下头盔,在街道上呼喊:“拘我们于军中而不给粮,难道我们是罪人吗?!”

眼看着禁军就要哗变,韩滉运米三万斛至陕。

德宗大喜,对太子曰:“米已至陕,吾父子得生矣!”

由于缺粮太严重,宫中早就禁止酿酒了,这次粮食运到,德宗特意命宦官去市场买酒,跟儿子一起喝两口。

由于缺粮日久,长安兵民皆饿得黑瘦,粮食运到后,久饿乍饱,胀死者达到五分之一。一直过了数月,长安人的肤色才恢复常态,不再面有菜色。等到关中麦子成熟,市场上开始有喝高了的人乱晃,居然被认为是祥瑞之兆。

正是因为韩滉有能力运来粮食和物资,德宗才在当年十一月召其入朝,任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兼度支、江淮转运使、诸道盐铁转运使,封晋国公。《资治通鉴·唐纪四十八》

他说能供应收复河陇的物资,这对李适的杀伤力太大了。安史之乱以后的历代唐朝皇帝,没有一个不梦想能收复河陇,告慰列祖列宗。韩滉提出收复河陇的计划,李适马上就把尚结赞扔一边去了,下令催促马燧迅速渡河继续西进。

但收了贿赂的马燧没听德宗的,反倒请求跟吐蕃使者论颊热一起入朝辩论议和之事。

此时朝中掌权的人换成了张延赏,当年德宗跑到梁州自驾游的时候,张延赏送去了大量的物资。

李适还挺念旧,准备提拔他做宰相,但被李晟阻拦没当成。到了贞元三年,他调任京官,成了皇帝近臣,马上就开始收拾李晟。

吐蕃使臣到了长安以后,马燧和张延赏一左一右玩命怂恿德宗,争着说合盟有利于国家。再加上李适跟回纥有旧怨,心中一直念念不忘,听了这些人的话以后,又开始向吐蕃方向摇摆,想联合吐蕃对抗回纥。

恰好在这个时候,尚结赞散布的谣言也开始发酵,德宗本来就对李晟心存顾忌。张延赏等人趁机在朝中兴风作浪,对李晟的攻击无所不至。

李晟听说后,日夜哭泣,眼睛都哭肿了。他打发家中子弟全都前往长安,并上书请求削发为僧,德宗倒是没答应,派使臣到凤翔劝慰了一悉。

贞元三年三月十六日,李晟入朝觐见。他见到德宗后,表示自己得了脚病,恳求辞去节度使职务,德宗又没有答应。

事情闹僵了,李适也想和稀泥。他知道韩滉素来与李晟友好,便让韩滉向李晟传旨,让他与张延赏消除嫌怨。韩滉带着张延赏到李晟的府第中来陪罪,二人结成兄弟,并设宴饮酒,以尽欢言。之后,韩滉让李晟上表荐举张延赏出任宰相。

事情到了这里,皇帝的意思表现的很明确了,张延赏也当上宰相了,按说两人的关系应该缓和了吧。

可惜并没有!

张延赏当上了宰相,李晟继续伸出了橄榄枝。他为儿子向张延赏求婚,希望结成儿女亲家,但遭到了张延赏拒绝。

李晟无奈地对身边人说:“行伍之人快意恩仇,在杯酒之间便能消除嫌怨,不象文人那样难于冒犯,表面上和解了,但内心的怨恨依旧如故。朝中如此状况,我怎能不心怀畏惧?”

在张延赏等人的游说下,德宗决定将李晟调回长安。

他对李晟说:“为了百姓的原故,我已经决定和吐蕃会盟了。既然你和吐蕃结有怨仇,所以不要再到凤翔去了,你还是留在朝廷,时时辅佐我吧。”正月二十三日,德宗加封李晟为太尉、中书令,勋位、爵号一如往昔,但其他官职,一概罢除。

尚结赞连环计的第一个目标实现了,下面他要开始扳倒,马遂和浑瑊二人了。

787年闰5月 唐吐平凉川会盟

双方开始会谈的时候,唐朝使臣崔浣就责备尚结赞破坏盟约,擅自攻击唐朝的盐、夏等州。

尚结赞答道:“吐蕃出兵破朱泚,没有得到赏赐。我们出兵是向唐朝传递消息,可陇山诸州严守城池,还是无法传达我们的要求。

盐、夏两州的守城将领把城池交给我们以后便逃走了,这可不是我们攻取下来的。现在您来了,我们打算履行前言,恢复旧好,这是吐蕃的愿望啊。如今吐蕃将相以下的官员来了二十一人,浑侍中(浑瑊)曾经和他们一起讨伐朱泚,知道他们是讲究忠信的。灵州节度使杜希全、泾原节度使李观信义用事,厚道待人之名,我们国内的人都知道,请让他们主持会盟。”

尚结赞这段话的意思,其实就是点名要求参加会盟的人员。要求参会的三个将领,无一不是边关重镇的统帅。尚结赞的心思是,在会盟仪式上,把三人一勺都烩了。

至于马遂,只要劫盟成功,作为鼓吹会盟的人,必然会遭受唐朝的责罚。好在唐庭也不傻,一百多年打下来,互相不信任早已深入骨髓了。

崔浣带回尚结赞意见的同时,还带回了一份情报。

他在尚结赞军营里的时候,暗中贿赂了军中的杂役,“求其人马真数,凡五万九千余人、马八万六千余匹,可战者仅三万人,余悉童幼,备数而已。”《册府元龟·卷九九八·外臣部·奸诈》

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吐蕃士兵总数有将近六万人,但其中青壮年只占一半,其余都是凑数的。这说明,经过长达一百多年的战争之后,吐蕃的动员能力已经达到了极限,甚至连孩子都被送到军中服役。

这就是唐德宗贞元年间以后,吐蕃的攻势逐渐削弱,唐军反击渐有声色的根本原因。

四月十七日,崔浣再次出访,见到尚结赞后说:“对你上次提出的要求,我们慎重考虑了,杜希全防守灵州,不能够离开本州疆境,李观已改任官职,也不能来。我们决定派遣浑瑊到清水会盟。在会盟之前,请先归还盐州、夏州两地。”

五月初一,浑瑊从咸阳入京,德宗任命他为清水会盟使,同时任命崔汉衡为会盟副使。

从这个任命上看,唐朝希望的会盟地点依旧是上次会盟的所在地——清水

清水会的盟地点,到现在也没有明确的地理信息,只知道大概在今甘肃清水县西北。

但尚结赞提出“清水不是吉祥的地方,请在原州土梨树会盟。会盟以后,便归还盐、夏二州。”

德宗答应后,神策军将领马有麟上奏说:“土梨树不好,道路盘结,险山恶水,恐怕吐蕃会设伏兵,不如选在相对平旷的平凉川,况且此地靠近泾州,对我们更有利。”

按照张多勇老师的考证,唐代平凉县位于平凉市崆峒区安国镇孟城子。同时根据《太平寰宇记》的记载:“会盟坛,在县西北五里。唐贞元三年五月,浑瑊与吐蕃会盟处。”[1]

可见会盟坛的位置应当在安国镇以西五里之处,此地恰好位于泾河河谷的宽阔处,与《旧唐书吐蕃传》里“平凉川四隅坦平”的记载也相符。

浑瑊等人尚未出发时,李晟就提醒他,此次吐蕃会盟的请求非常诡异,希望他小心戒备。

但这种好意提醒,却成了张延赏攻击李晟的理由。

张延赏对德宗说:“李晟不想唐蕃盟好,所以让浑瑊戒备,我们这边戒备,吐蕃必然察觉,于是双方戒备加深,会盟如何能够成功?”

德宗召浑瑊前来,极力告诫他对吐蕃要有诚意,不要怀疑猜忌而拒绝吐蕃,搞得浑瑊左右为难。

过了几天,浑瑊上奏已和尚结赞约定在五月十九日会盟。

张延赏得到奏报后,认为这是他的一大政绩,召集群臣遍视浑瑊上奏的诏书,炫耀地说:“李太尉(晟)说吐蕃和好必不成,此浑侍中表也,盟日定矣”。

面对朝廷上下对于会盟的盲目乐观,李晟非常忧虑,私下流着泪说:“我生长在西域,深谙吐蕃实情,所以才会上奏朝廷,只是担心朝廷被吐蕃欺瞒罢了!”

说起来,李晟是真心在为朝廷考虑,当年在凤翔任上之时,他曾经对下属说:“魏徵喜欢直言谏诤,我私下里很仰慕他。”

行军司马李叔度说道:“谏诤是读书人的作为,不是勋业、德望素著的人所应该做的。”

李晟沉下脸对他说:“司马这话可说错了。我兼有将领与宰相的职任,如果知道朝廷哪里做得对、哪里做得不对,但不肯讲出来,那怎样去做一个人臣呢!”

等到从凤翔调任京城,虽然手里再也没了实权,只挂着太尉的虚衔,但只要德宗征求他的意见,李晟都是坦率直陈,毫无隐瞒。

只可惜,这种人恰恰是官场上最不得志,最容易遭人诟病的类型。

不过,李晟的提醒也不是全无作用。德宗还是安排骆元光屯兵于潘原(今甘肃平凉东)、韩游瑰屯于洛口(今宁夏固原西南),作为浑瑊在会盟期间的后援。

骆元光见到浑瑊后,对他说:“潘原距离会盟地点将近七十里,倘若你发生了紧急情况,我哪里能够得到你的消息呢!请让我与你一同前往。”

浑瑊拿出德宗的召命给骆元光看,骆元光坚决不从。他与浑瑊联营而立,距离会盟地点只有三十多里。

骆元光特意让士兵深挖壕堑,高筑壁垒,严密防守,而浑瑊的大营却草草设置,壕堑和栅栏都可以轻易跳过去。

骆元光还在营西设下伏兵,韩游瑰也派五百骑兵与骆元光一起埋伏,并交代道:“如有变故,你等便向西直奔柏泉,以分吐蕃的声势。”

从两军扎营的心态上看,骆元光对吐蕃毫无信任可言,而浑瑊作为当世名将,不可能行军扎营如此懈怠,肯定是受了朝中态度的影响。

但骆元光这种带有抗命色彩的举动,却最终救了浑瑊的老命!

五月十九日,双方按约定来到会盟坛下,一切似乎都很正常。

但就在这种看似正常的氛围下,尚结赞即将亮出森冷的刀锋!

参考书目:

[1]、《弹筝峡地望以及相关军事地位考述》_张多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安史之乱到宪宗中兴(四十一) 吐蕃劫盟
唐纪四十八 德宗神武圣文皇帝七贞元元年(乙丑、785)
归化几个球员就吵翻天了?看看这位干到节度使的伊朗帅哥
唐蕃百年战争——平凉劫盟
地图上的战争:吐蕃肆意侵扰唐王朝,唐王朝屡屡深陷囹圄
中唐名将李元谅:会抢功也会让功,有脾气也有业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