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傅园慧输掉比赛“自残” | 孩子,比起成功,我更希望你健康

12月15日,杭州短池世锦赛女子50米仰泳决赛中,傅园慧以26秒06的成绩获得第四名。

这一成绩只比第三名差了0.02秒,比第二名差了0.07秒,不免让人有些遗憾。



然而,比起傅园慧的成绩,人们更多的目光则放在了她独特的自我“激励”上。


许多观众通过赛后的媒体采访,看到傅园慧两条手臂上,一道道细细长长泛着红血丝的抓痕,很是触目惊心。



在被记者问到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时,傅园慧反而很自然的表示,“这是更凶猛的激励”。


记者又问:抓成这样,你爸妈会不会说你?

傅园慧一边学着爸妈的语气,一边回答,“会啊!你以后再不准这样了啊,这样没用的哦。”



这种激励方式,傅园慧已经不是第一次用了。

在2016年的游泳亚锦赛上,傅园慧做入水前的准备时,就狠狠挠了自己的胳膊,抓出三道明晃晃的血印。



看到这个新闻,相信好多观众,尤其是父母,心里都会很好受。

孩子压力大,想释放压力激励自己是好事,但是用这种伤害自己的方式,并不是减压的好办法。

事实上,在孩子“自虐”的背后,可能已经出现了心理问题。



01 她用刀划伤自己,竟然还说“舒服”


很久之前,我在医院里遇到一个妈妈,她带着女儿来看病。

她的女儿叫萱萱,12岁,我见到她时是夏天,天气很热,小姑娘却穿着长袖上衣,还把手藏在袖子里,脸上挂着淡淡的忧伤。


萱萱妈妈告诉我,之前萱萱总是莫名其妙拿刀片割自己的手臂,家里人发现之后,无奈之下,只好把她带到医院来检查。


“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呀?”我问。

萱萱妈妈告诉我“她跟医生说,觉得压力很大,感觉自己做什么事都做不好。跟家人也很少聊天,一聊天就是吵架。刀片划开皮肤的时候会感到舒服。


一个孩子在自残之后不觉得疼痛,竟然还说“舒服”。

这种行为、这种反应,对正常人来说,难道不可怕吗?

毫不夸张的说,萱萱这种行为已经属于“自虐”了。



自虐是内心压抑的愤怒不能对人发泄而转向攻击自己的极端方式,也叫自我攻击


一个孩子自虐的原因可能分为以下几种:


1、自我惩罚,惩罚自己糟糕的状况。

2、通过身体的疼痛来缓解或释放心里的痛苦。

3、自虐者在做出自虐行为时,想表达的意思可能是:我都这样了,你还想怎样?!

4、自虐可以成为胁迫他人就范的一种极端方式:你必须为我的痛苦买单!


而在目前,这种用自虐自残来减压的孩子并不在少数。

有调查显示,28.2%的青少年认为自虐可以缓解压力、舒解负面情绪。


之所以会有这么多孩子发生自虐的行为,就是因为他们在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没有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他们只能通过自虐的方式得以发泄。


因此,我们平时要多注意对孩子压力的疏导,这样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02 孩子出现这些表现,就容易发生自虐行为


说到给孩子释放压力,有的家长可能不以为是:现在的孩子压力都大啊。

但就算是这样,也千万不要小看孩子的压力。

因为我们永远想不到,压力会对孩子产生什么伤害。



之前看过一条新闻:

浙江宁波一名9岁的男孩,在教室里听写单词时,突然眼前一片黑暗。

医生发现,男孩的视力检测极不稳定,高值达到900度,低值达到200度。

最终,其被诊断为心理疾病——癔症性弱视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这位9岁的小朋友的成绩在班里不算太好,加上马上要期末考试,压力非常大,导致患了这个病。


我生活中也有孩子出现过类似的事情。


我朋友家的孩子,最近总说自己胃疼,但孩子平时饮食习惯很好,也没受过凉,朋友带他去医院检查,各项指标也正常。


直到后来,医生才发现“病因”,原来是因为孩子要期末考试了,家长和老师对他的期望特别高,因此孩子心理压力大,才导致的胃痛。(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躯体性症状”)


可能有的孩子比较内敛,有压力也只是一个人闷在心里,不肯对爸爸妈妈说,而爸爸妈妈因为工作忙也很容易在这点上忽略孩子。


我们不一定要时时刻刻盯着孩子,我们可以每周抽出时间去了解以下孩子的内心。



那么孩子的压力是从哪里来呢?


压力1:孩子不适应学校生活


如果孩子是刚刚上学的年纪,我们就要考虑孩子的幼小衔接问题了。


孩子刚开始进入小学,接触到的教学模式、家庭作业、各种考试和在幼儿园时是完全不同的。


不少孩子一时适应不了这种模式,又第一次面临期末考试,压力也逐渐开始出现了。


压力2:家长对分数过于重视,有可能给孩子带来压力


每个家长都期待自己的孩子能在考试中考出一个不错的成绩。

孩子们呢?他们既不想让父母失望,也希望自己能过一个愉快的春节假期。


因此,孩子们就更容易产生紧张和压力。


压力3:家长太忙,孩子的心理问题得不到疏解


不少家长的工作都不轻松。

上完一天班,回家之后,要做饭、做家务。就连晚上唯一的空闲时间,全都奉献给了手机。


就这样,很少和孩子沟通的父母,渐渐的就与孩子疏远了,孩子的心事、烦恼得不到正确的疏解,压力由此而生了。



03 如何正确的有效的缓解孩子的压力呢


方法一:抽出时间带孩子出去走走



了解孩子心理上有什么压力、压力是从哪里来的。

听听孩子的倾诉。抽出时间和孩子面对面地交谈,专心地听他说话。

这样,孩子才肯把心交给父母。我们才能了解孩子心理压力的真实情况。


方法二:告诉孩子:困难,是人的一生必须经历的事情



可能每一次考砸了、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嘲笑孤立等挫折,对孩子来说都是一次不小的心理压力。

孩子会感到压抑、恐惧、不知所措。


我们应当开导孩子,让孩子明白人的一生必然会经历这些,要学会坦然接受,逐渐培养自身应对挫折的能力。


方法三:多让孩子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



鼓励孩子多参加一些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多和朋友相处。

不要强迫孩子按照我们大人的想法去学他们不愿意学的,可以商量着来。

这对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有好处。



如果说,学业和考试带给孩子的压力是五分,那么,老师和家长的态度就是决定孩子心态的杠杆。

他们既可以把分数降低到0分,又可以把分数抬高到10分。


遗憾的是,当孩子在面对压力的时候,大部分老师和家长都有意或无意地选择了施压。


但我们好像都忘了,越是争强好胜的孩子,自己给自己的压力越大。如果再向他们施压,压力不仅不能转化为动力,还可能成为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可能比你我想象的更脆弱。

我们以为孩子过的很好,实际上他却备受煎熬。


不要等悲剧发生的时候,我们才意识到:

比学业更重要的,是健康成长!


帮助孩子有效释放压力,是我们的责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那年中秋后,这位明星突然因抑郁症自杀,广大父母如何吸取教训,实现真正的团圆?
16岁儿子抑郁自杀,父亲曝光细节:原来孩子的求救信号,就赤裸裸的暴露在眼前
【亲子对话】孩子做作业痛苦到自残,我该怎么帮助她?|| 渡过
多动症导致10岁孩子多次自残?看心理老师在线解答
你注意到了吗,你的孩子可能有自残倾向
《小舍得》反目成仇的同伴竞争,给了父母怎样的启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