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元瓷器藏珍宝

在宋代五大名窑中,一般是指汝,官,哥,定,钧,古人曰:五大窑应为柴,汝,官,哥,定,然对柴窑之器由于少见实物,虽说历史上有所记载,但真正的柴窑究竟是什么样?谁也说不上,只闻其名,不见其物。哥窑瓷器不少,但宋代哥窑,窑址在哪?谁能说明?这些事情至今都是一个难解的谜。

宋元名瓷约有近百件,其中不乏有许多精品,有些器物据说,只能在国家博物馆内才会见到,而民间是否有真品?一般人都半信半疑,特别是一些常年呆在博物馆工作的老学者,专家,他们的观点还是局限于孤品,稀少,数量有限,一旦民间冒了出来,不是仔细研究,而是轻易否定,此事乃文物鉴定中出现的一大顽症。

在汝窑瓷器中,有北宋的,也有南宋的,北宋与南宋的汝窑究竟有何区别?这是文物界众说纷纭的课题。北宋汝窑烧造时间较短,器型古朴,大器不多,一般为碗,盘,炉,洗,尊等小摆件,以河南清凉寺为主烧造,北宋灭亡,迁都南下,在杭州郊坛下设立官窑,继续烧制。据笔者多年的了解和研究,以实物为课题,反复对比论证,发现南宋汝窑应是官窑瓷系中的一个品种,但它的胎质比北宋略厚,器型多样,颜色有天青,粉青,月白,釉面肥厚,玉质感强,所开纹片略大,这批汝瓷是北宋汝窑的延续,只不过当年大批汝窑工匠南下,换个地方烧造而已。

在汝窑藏品中,碗,盘,洗,炉,尊为一般常见器型,更好更精美的则是摆件,以及异形的文房用具,香炉,香薰。这类器物表面苍老造型优美,釉面肥润,底足支钉小如芝麻,特别是釉面的瓷化程度,如脂似玉以及深入胎骨的土沁,釉下无泡和纹片上翘的特征,已决定了它的真伪。

在北宋汝瓷上,有的器底刻有奉华,蔡,甲,乙等文字,故宫博物院中则还有乾隆御题诗刻在汝瓷的盘洗上,然南宋汝瓷中还没有发现刻有文字的器物。

在官窑瓷器中,大多是炉,尊,洗,盘,瓶类,其中有修内司的也有郊坛下的,这两处生产的官窑有何区别?一般无人研究,但紫口铁足,釉厚如玉,开大小纹片,是它的主要特点,至于官窑釉色较多,有灰,绿,米黄,月白,有的葱翠似龙泉窑,也有的似汝窑的天青色,在器型上有叶子洗,三足炉,双耳炉,双耳瓶,贯耳瓶,香薰,花觚等典型器,古朴典雅,宋代官窑历来为收藏界的珍品,其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不可低估,每件少则数百万,精美大器者均过千万。

在定窑瓷器中,我们一般常见的白定较多,碗盘类全是芒口,此乃复烧工艺所致,定瓷胎骨洁白,透明白釉一般是白中微微泛黄,行话称之为“象牙白”,有的瓷面上有泪痕,还有一种定窑白瓷叫“粉定”,釉白如雪,胎薄,声如磬,是定窑中的上品,除白定外,还有黑定,绿定,紫定,米色定,天蓝定,有些色彩是极为少见的,除了在器型上造型特别外,釉面上还有刻花,凸花,划花。有的加彩描金,工艺极为讲究,在一些器物底部刻有易定,定,尚食局,尚药局等字样,这些是宋代定窑进贡之物,十分罕见。

哥窑瓷器大器不多,大部分为小件,金丝铁线为哥瓷的主要特征。釉面肥润但不光亮,呈失透状,古朴典雅的造型和也有官窑紫口铁足的特点,宋代哥窑用的是热熔釉法,因此釉下气泡极少,如釉下气泡聚如珍珠状的哥瓷,笔者倾向于后代仿品,仿的水平最高的是明宣德和清雍正,由于哥瓷历朝历代都仿,仔细与宋代哥瓷真品对比,只有了解它的特征,才能有所区别。

宋钧乃宋代瓷器中较为有名的,其中当属玫瑰紫,海棠红,器物有鼓钉洗,花盆,花口碗,渣斗,双耳香炉,洗,盘以及一些日常用品,瓶类不多,一般宋钧上面都有蚯蚓走泥纹现象,或多或少,釉厚如脂,为乳光釉,有的釉面有开片,釉下气泡稀而少,但大且亮,一些器物底部成套的刻有一到十字样,数字越大器型越小,元代钧瓷在器型和施釉方法上就可区别,另外从底足工艺和釉面的颜色上也有所不同,元钧比不过宋钧。

元代瓷器中以元青花为主,除此以外,历年来发现了很多特别器物,如青花釉里红,红绿彩,釉下五彩,珐华彩,描金,描银等,在工艺上除了绘画外还有镂刻,贴花,堆塑,造型各异,胎体厚重,器型较大,画意粗旷,时代特征明显,此类器物目前还有很大争论,真正的元代瓷器究竟有多少?不用问专家,只要自己手中有东西,而且是系列性的,通过研究,对比便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徽宗时期烧制的瓷器,其中5件价格上亿,最后一件无价!
3分钟读懂宋代五大名窑,究竟谁为众窑之首?
趣读
【转载】八大官窑
中国五大官窑
中国瓷器--宋五大窑和八大窑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