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十件精美的兔毫盏图片赏析

第一件、【建窑兔毫盏 】

第二件、【元代 建窑兔毫盏及漆盏托】

此组茶具为建窑盏配漆葵口形盏托。盏侈口,口沿包银口,通体施黑釉,釉面结晶成棕黄色细纹有如兔毫,釉水流至下腹沈积成壹圈唇状,肥厚莹润。下腹及圈足露胎,胎色铁灰,结胎密实;矮圈足,修足平整。

第三件、【 明 兔毫盏 (两件) 】

直径12.4cm;直径13cm

第四件、【南宋 建窑兔毫盏】

盏束口,斜腹下微收,矮圈足。通体施黑釉,在釉面密布金黄色条纹,形似兔毫,并有五彩宝光。建窑黑釉效果的呈现取决于窑室气氛,窑温,窑位等诸多因素,非人力所能决断,因此制作难度极大。建窑研究的先驱,美国学者James Marshall Plumer (1899-1960)于1935年第一次抵达水吉镇建窑址时就被当地大规模的窑业堆积所震撼。他在旅行日记中说道此处有大量碗的残片,因细微缺陷而被废弃的制品堆积如山,高达20余米。除去烧造难度以外,建窑严格的质量控制亦与其面向上流阶层的市场定位有关。北宋晚期,饮茶、斗茶之风盛行。建盏因其色黑而能衬托白茶茶色而被视为最适用的茶盏。北宋蔡襄 (1049-1054)在其《茶录》一书中说道:“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北宋末年,关于茶盏的理论被在艺术上有高度造诣的徽宗皇帝 (1082-1135)进一步发展。他在《茶录》一书中说道:“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焕发茶采色也。”此器盏色青黑,玉毫条达,诚为建窑茶盏之上品。

第五件、【宋 积翠 建窑兔毫盏】

「建窑兔毫盏」,弇口,口沿外缘微向内束收,深腹、施釉不及底,露深褐色粗厚的器胎,口沿内侧有一道微凸起的拦水线;小圈足,足内微洼。盏内外全施黑釉,釉青黑浓稠,流动性大,内底积厚釉,口缘较薄,呈赭褐色,外壁挂釉垂淌不及底;盏身内外有结晶析出的青黄色条缕丝纹,随釉流动,深浅相杂,犹如野兔的毛毫,因此宋人称之为「兔毫盏」。「建窑」亦称「建安窑」或「乌泥窑」,位于福建省建阳县水吉镇,其由自然窑变产生独特的长芒或银斑现象,让「建盏」被文人赋予了「兔毫盏」或「鹧鸪斑」等美称。如苏轼(1037-1101)《水调歌头》:「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结就紫云堆。轻动黄金辗,飞起绿尘埃,老龙团,真凤髓,点将来。兔毫盏里,霎时滋味舌头回。」盖北宋盛行点茶、斗茶,「点茶」是将茶制成粉末后,再倾入预先炙热的茶盏中,用水冲注,再以茶筅击拂搅拌,将水与茶末调匀成乳状后饮用。所谓「斗茶」,斗的是要求茶末浮于水面,茶色贵白,无茶末与水分离的水痕,因此对于注水、用搥击拂的力道以及茶浮之生成极为讲究,为衬托白色茶汤与识别水痕,因此釉色黝黑、胎厚保温的建盏最为适合。此即蔡襄(1012-1067)《茶录》所云:「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紫,皆不及也。」「斗茶」亦即今日日本「茶道」的原型。唐宋时期的饮茶风尚之得以形成,实源自于佛教寺院,因为茶被僧侣认为具有提神醒脑、澄心湛虑之效,于静心学禅或与文人学士论辩佛理时所不可或缺者。而饮茶的东传日本,也有赖于禅宗僧侣。九世纪末(日本平安中期),以绿茶为原料的「抹茶」即已随遣唐使进入日本,风靡东瀛。南宋时期,日本僧侣多随贸易商人至江南,于浙江宁波入境后,前往杭州近郊的天目山、径山等地名剎学习佛法,因此也熏习了饮茶风气,从而将茶与茶具带回东瀛。在日本一地,僧侣自天目山所携回的建盏茶碗,逐渐被「天目」一词取而代之,后来甚至成为所有黑釉瓷器的代名词,向为日人所喜,其中的「毫变」,日人则名之曰「油滴」或「曜变」,列为国宝,珍若拱璧。(注释1)日本茶道中的抹茶系以绿茶为原料,故茶色为绿色,此盏口沿内侧环绕一道微凸的拦水线,以上述的点茶法为之,抹茶的绿色泡沫适巧积伫于此,在黑釉茶盏内形成一道翠绿色茶末,碧色清雅,莹润可人,如唐代诗人卢仝(795-835)对抹茶的形容:「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故雅称曰:「积翠」。

第六件、【宋 建窑兔毫盏】

瞻麓斋旧藏瞻麓斋制红木外匣、织锦囊匣—宋代盛行点茶、斗茶,为衬托白色茶汤,及分辨水痕,因此厚胎保温的「建窑黑釉兔毫茶盏」成为当时士大夫、文人间的最爱,也是茶诗中最常被提及的茶器。茶器内外全施黑釉,外壁挂釉不及底,釉厚,上薄下厚,故口沿一圈呈赭褐色,底部淌釉有垂釉痕,内外黑釉面上带黄色条缕丝纹,类似野兔毛毫,故宋人通称其为「兔毫茶盏」。胎骨厚重,胎色黛黑。

第七件、【 南宋 建窑银兔毫盏 】

北宋蔡襄《茶录》载:“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宋徽宗《大观茶论》盏项亦有类似说法:“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焕发茶采色也。”可见青黑釉地兔毫斑纹盏当时受重视的程度。此件建盏即属此类,盏束口,口下有凸棱,以下渐收,圈足。通体满施黑釉,碗外施釉至近足处,足部无釉露黑褐色胎,色如瓦灰,质如生铁。釉面较厚,呈现蓝色兔毫纹,细观下可见万千银丝遍布其上,折射之光幽然显现,犹如黑色夜空中之繁星,令人爱不释手。

第八件、【宋代 白覆轮兔毫盏】

第九件、【元 建窑兔毫盏】

本品口沿包银口,束口,斜曲腹,下承圈足,造型挺拔。通体施黑釉,釉层肥厚,表面密布兔毫,清晰可见。此器制作精致,釉色光润,黑釉黝黑,呈毫清晰,高度7.7公分,比寻常建盏略高,更适于斗茶,且是同类建窑兔毫盏中上乘之作。

第十件、【宋·建窑金兔毫盏】

此件建盏腹部稍有弧度,口微收,器形俊秀。通体施青黑釉,釉中金黄色兔毫斑出斑明显,排列规整,丝缕分明,异常美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器物说2021杭州首拍|古格·私家藏瓷(建盏)
水解《大觀茶論》之六 羅碾 盏
大观茶论——历年建窑TOP20价格排行榜!(附部分上手图)
宋建窑黑釉兔毫盏
从“斗茶”中窥视宋代的茶文化
茶界出乱子了,你不来看热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