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让人难以置信的新发现,最新解读良渚文化玉工微刻高超技艺

良渚玉工微刻发微-1

器晤 3N3N

熟视可能无睹

眼见未必为实

真相毕现

一眼透彻良渚玉器隐藏的秘密

一个让人难以置信的新发现

最新解读良渚玉工微刻高超技艺

年老带来的眼弱,看不很远,看不清晰,让人慨叹岁月之急促。不过想起也曾有年少之时,也曾有过一双清亮的眼睛,那会儿面对诸事诸物,即使是阳光灿灿,也未必过眼留影,也不一定就真相毕现。这样一想,似乎觉得眼力强也未必就能立现真相,今天写的这个题目,便是这样一个例证,不赖清眼,也不赖明光,偶尔也是可以看到真相的,达到洞悉透彻的观览效果。

适逢《千里江山图》展出,入得宫中,一睹绝世之作。在拥挤的人群中,在昏暗的灯光下,我虽然并没有江山千里之遥的坠入感受,却是寻到了预设的目标,那是图上在山涧中的一座吱吱呀呀的水磨房。情不自禁对旁边的一位陌生观者说:“你看那座磨房!”虽然看不清回报过来的表情,他却是一声不吭,甚至连身段也没有微微放下一点儿,令我好生失望。昏眼不大管用,明眼也不管大用,徒生感叹。

正在观展,接到外出开会的电话邀约。正是那两日外出赴会,偶尔读到一则朋友圈的微信,看到一件良渚玉器线描图,是浙江考古俊健方向明先生的作品(图1)。看到严谨的构图,秀雅的线条,尤其在琢磨中发现微刻纹饰的对称布局之后,有了一点小小的激动。这激动是良渚玉工带来的,当然也是精于考古绘图的向明先生带来的。

图1

于是我给向明先生发了留言,第一天是:微刻时难画亦难,初有蓝本亦必然。第二天的留言是:看出了一点小秘密,以后交流。我还将方先生的玉图用微信发给老伴,让她寻查秘密,她居然也琢磨出了其中的道理,也让我更加自信了些许。

第三天,2017年10月19日,这已是返京归途。天空灰朦朦的,不过心里却非常敞亮,总在想着良渚的玉,想要求证更多资料,归心似箭。进入家门,当我翻开书本,又看到那些本来十分熟悉的玉器图片时,却突然觉得它们变得如此生疏,生疏得有如初次相见!

一遍遍看过却熟视无睹,异样感受突如其来,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已是黄昏时分,本来灰朦朦的天,光线更加暗淡。我很感谢这暗淡的光线,它让我看到了良渚人制作的本真神像。也得亏这双昏花老眼,此时此刻,清亮的眼神未必能直抵要冲。说来别人会不相信,确实是昏光再加昏眼,引导着我进入到了良渚本真的玉世界。

我们其实从没有看到神的真容,有一幅假面遮掩着他的脸。这假面方颐宽额,圆睁着双目,呲着两排牙齿,摄魂撼魄。神的冠高高大大,尖顶出脊。神的座骑兽面鸟爪,圜眼阔鼻,咧嘴露齿,威之武之(图2)。

图2

当然这些感觉,并不是刚刚才有的,这还不是我要说的所看到的本真神像。

面对熟悉的神人像,突然觉得装束变得更加华丽起来。高冠的冠沿,神的双臂,神兽眼鼻双足,遍体都是微刻的旋纹。不过,此刻我看到的旋纹,却是与以往全然不同。在暗淡的光线下,这些密密匝匝的阴刻细线条,突然间变作了阳纹纹饰,变成两阴夹阳的纹饰(图3)。

图3

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神,反复翻看了几本书,看了许多的良渚玉器图片,竟无一不是“阴变阳”,原先的那些线沟隐没了,满眼上浮动的阳线,真是太神奇了!

这顿悟很快便确认了,良渚玉工微刻出的旋纹,全都采用的是“阴夹阳”的技法,这个技法在微刻上是难上加难。知道了这阳纹的宽度,才能真正懂得良渚玉工的高难技术。所有的阴线都是作为阳纹的衬纹出现的,必须是一丝不苟,才能功成画就(图4)。

图4

看到这些排列密集的弦纹,完全可以与现代计算机软件类似的作品相媲美,如果填满青紫,也一定无比绚烂(图5)。

图5

这样一幅华丽的神像,却只有3~4厘米见方大小,在1毫米之内刻画有表现阳纹的3~5根阴线,良渚人做到了。我非常疑惑,在坚硬的玉石上,在目力难以企及的微小画面上,他们又是怎样创造出奇迹的?

我们通常见到的良渚玉刻神人像引用频度最高的画面,并不是这次观察的依据(图6),我的依据都是来自彩色图片和墨拓。现在就由选择出来的12件良渚微刻玉器,逐渐做一些细致的观察,重新认识良渚玉工高超的微刻技能。这里选取的只是关注度高一些重点玉器,不过它们足以让我们看到全新的景象。

图6

1、玉钺王神鸟图(反山M12:100)

这件反山12号墓出土的玉钺王,在正背两侧靠近刃缘位置,微刻神人像和神鸟图各一(图7)。我们由较为简单的鸟图观察,品赏良渚人的微刻作品。神人像在另外的玉件上还有更精彩的图形,留待后面细论。

图7

神鸟纹采用浮雕方式成形,再微刻加画纹饰(图8)。微刻纹饰主纹是如同捆扎的绳索,我想用“绳束纹”来描述,它是良渚玉工在微刻中常常取用的纹样(图9)。绳束纹大体勾勒出鸟形,同时加刻各式17组旋纹充填,图案显得非常丰满,具明显的动感。旋纹有方圆之分,以略为方形者为多。有正旋,也有反旋,各占约半数(图10)。

图8

图9

图10

旋纹和绳束纹均以阴夹阳的技法刻成,放大观察阴线虽然显得并不是十分流畅,但可以看出所有的阴线在雕刻时都照应了阳纹的存在,预留出的阳纹较之阴线更加匀称,阴线起到很好的衬托作用。

鸟纹体形很小,遗憾的是原报告没有标明的尺寸,根据附图量度,判断是不超过1.5厘米见方。细数1.5厘米范围内的微刻线,约是55条左右,平均1毫米内是3-4根。在1毫米坚硬的玉石上,用阴刻方式表现出2-3条阳线效果来,实在是不可思议。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鸟形其实是神人像上 “神兽”的一只眼睛,如果将它认作是鸟,那神兽就该是神鸟,而且它下面分明描绘的是一对鸟的爪牙(图11)。这样看来,应将神兽变名为神鸟才是,这个讨论在此不赘。

图11

2、玉琮王神鸟纹(反山M12:98)

反山12号墓出土的这件玉琮王,每面刻有神人像2个,共8个,绝无仅有。每一面都有4个鸟纹,共刻画出16个鸟纹。神人像在后文讨论,在此还是先议鸟纹(图21)。

图12

这件玉琮王上的鸟纹造型一致,也是一只神兽眼形,制作方法还是阴夹阳,与上述那件相同。鸟体共刻有6个旋纹,以方形为多。眼眶为绳束纹环绕而成,中间没有刻画旋纹(图13)。

图13

3、玉三叉形器(瑶山M7:26)

良渚文化玉三叉形器发现后,人们对它的用法很长时期以来都迷惑不解。这一件出自瑶山7号墓,在中部和两侧都微刻有纹饰,有神人像,也有神兽图(图14)。比较特别的是,两端的神人像为侧视图,构图呈对称布局。

图14


两个神人像都只表现了身体的上部,脸上蒙着假面,身上刻画有3个旋纹,彼此以绳束纹连接在一起(图15)。取线描图用色彩循阳纹点染,旋纹和绳束纹阴夹阳技法明确显露出来。值得注意的是,两个神人像相对位置上的旋纹是互逆方向,旋纹的构图方向,后文还要讨论。另外中间的神兽,刻画的是一双旋眼,要细细观察才能看到(图16)。

图15

图16


4、玉冠状器(瑶山M2:1)

良渚文化玉冠状器发现不少,它的用途经过研究者反复探讨,倾向于原本是作梳背使用的。瑶山2号墓的这件玉冠状器,玉质和制作技术并不算上乘,但刻纹比较清晰,便于观察。中部是稍显简略的神人像,两侧是对称的鸟纹(图17)。

图17

神人像雕刻不甚精致,线条显得较为粗率,少有附加图案。在原图片上点染后可以清晰地看到,神人像用4个两两相对的旋纹装饰,神兽鼻眼也都有对应的旋纹,一共是6个。眼睛一只为圜眼,一只为旋眼,大眼旁的小眼均为旋眼。将两只大眼刻画成两种形式,如果不是玉工大意,可能另有涵义,有待探讨。
再看冠状器两侧的纹饰,对称刻着一对所谓的神鸟,其实还是神兽的大眼,线条比较简略。将鸟纹循阳纹点染之后,发现这是一对大旋眼,一左旋,一右旋。大眼的旁边是一对小旋眼,也是一左旋一右旋。大眼的上方是一被认作头颈的尖状图形,下方是被认作鸟翅或鸟足的2个一大一小的旋纹。如果将循阳纹点染后的这两只大眼睛转变为反色,再看起来似乎更加清晰,也许这真的不是鸟(图18)。

图18

冠状器的底侧还有一组纹饰带,由11个大大小小的旋纹和绳束纹构成。纹饰带中心,是一个双旋纹,这在良渚玉器微刻中还不多见。其他10个旋纹都是方向不一的单旋纹,排列似乎也有对应关系。这组纹饰带循阳纹点染后看得更清晰,反色图也一样,阴夹阳的微刻技法表露无疑。

冠状器上出现了双旋,出现频率虽然不高,但很值得重视。这里更难得的是出现了旋眼,是明确的单旋眼,只有一条旋线(图19)。

图19

还要特别提到的是,在底侧纹饰带中,有几组相邻的旋纹伸长的旋臂扩展呈手掌状,两两相对,似两掌相合,这样的构图可能也有特别的寓意(图50)。

图2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真美良渚25期|良渚玉工,微刻中的大主题(上)
古玉拾粹(23):莫道神纹乱无章 毕竟涵义诚非常
良渚文化玉器鉴赏之良渚文化玉器中的神鸟
李新伟:良渚文化“神人兽面”图像的内涵及演变
解读古玉的“打洼、平凸”工艺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琮(浙江博物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