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微课回顾稿 | 建立咨询关系的重要性、要点及咨询边界



咨询师资格考试取消了以后,大家可能会有困惑:咨询师以后的资格鉴定发展方向是什么呢?

 

按照我个人的理解,将来心理咨询师的鉴定很可能会是评估制,就是对心理咨询师的能力做评估从理论考试为主变成实际操作能力为主。我想它会包括两个内容:第一个是我们通常说的咨询能力;第二个是我们咨询成功的概率和效果。

 

这两个内容都与我们即将要讲的心理咨询基本功直接相关。我们来看一下,现在的心理咨询师普遍的情况是什么:


学了五花八门的咨询技巧,但是咨询的能力非常欠缺,甚至有些人没有真正做过咨询,不会咨询,更谈不上咨询的成功概率。还有的时候学了一个偏门儿技术,适应性却非常窄。

 

01


我们要学好基本功才能取得高的咨询的成功率。

 

那么,我们咨询师的基本功又是什么呢?我认为咨询师的基本功是一种基础性的技术,是咨询技术整体应用的逻辑思维。如果我们逻辑上是合理的、科学的,那么就成功率高。反之的话,成功率就会低。


我们来看一看权威是怎样研究心理咨询效果的。美国前心理咨询师协会的主席布莱德利,他在2003年对咨询关系能否取得成功、能否取得好的疗效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四个方面的因素决定了咨询是否会有好的效果:咨访关系有40%的影响力,支持系统有30%的影响力,来访者的求助动机有15%的影响力,咨询技术技巧有15%的影响力。

 

很多心理学的朋友,在过去的心理成长的路上,你主要的精力、财力、时间在以上四个因素上是如何分配比例的?

 

据我的观察,大家日常讨论学习培训班,主要关心的主要是咨询的技术和技巧。但是参照美国前心理协会主席布莱德利的研究结果,就会发现我们存在一个逻辑性的错误:最下工夫的对于咨询效果影响最小。当然对某一个个案来讲可能你的咨询技术会占很大比例,但整体上来讲,如果我们忽视了咨访关系和支持系统的能力训练,那么可能咨询的成功概率不会很高。

 

02


从脑神经心理学的原理来说为什么要重视咨访关系。

 

我们咨询师所面对的是什么人群呢?通常来说咨询师面对的人群就是忧愁烦恼的咨询人群,他的大脑杏仁儿核活跃度相对较高,而杏仁核的活跃度很高的时候,多巴胺系统就会受到抑制,大脑的皮质层也会受到抑制。

 

那我们的咨询工作在做什么呢?我们期待通过对来访者认知的调整,进行心理情结的疏通。但是问题来了,当我们杏仁核处于高活跃度的应激状态时,它会抑制大脑皮质层接受理性的信息。也就是说可能咨询师和来访者讲了很多道理,例如做了很多ABC的认知的讨论,但最后因为他的大脑皮质层没有打开,所以是无效的。

 

所以从神经心理学的角度,也支持了如果我们在咨询当中没有按照有逻辑的轻重缓急的顺序应用技术,就会使咨询效果大打折扣这一假设。

 

03


建立咨询关系的十个操作要点

 

那么首先我们知道咨询关系的建立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随着咨询关系的不断的深入,来访者所展现的心理深层的问题也越来越深,给我们的咨询也带来越来越多的深度成长的机会。所以说咨询关系的建立是一个过程。

 

1. 通过同感共情,走出自我框架去建立关系。

 

咨询师要离开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要从来访者的视角,去体会他的感受。就是我们常说的带上他的眼镜、穿上他的鞋去感受他的感觉,看他的问题,这个时候我们才能设身处地的去理解他。

 

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有个同学要出国,他从小没有离开过父母,要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有些焦虑,来做咨询。这个时候咨询师可能会有几种回应:

 

A:你出国啊,没有什么可怕的,人人离开自己的家都有办法,你不用怕。

 

B:人都要独立呀,车到山前必有路,这么多人出国都没事儿啊,所以你也没事儿。

 

这种回答都是从自己的视角看来访者的这种诉求,无疑不能打动来访者。其实我们要去体会来访者最深层的需求,可能他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每一个出国的人都会做这种准备。可能只是信心不足,需要我们给他一些鼓励。

 

当我们理解来访者这种心态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说:


C:听得出来你去国外学习也做了很多准备,知道你花了很多时间做了很多准备。也知道你有一些顾虑,去一个新的地方有一些担忧,是情理之中的。

 

这就是设身处地地从来访者视角理解他,同时对他的准备工作进行鼓励肯定。

 

2. 平等,尊重。

 

心理咨询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我最近接触了一个课程,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精神科大夫在给来访者做咨询的时候问到来访者是什么文化。来访者说,我是初中文化。这个精神科的大夫说你是初中文化?我怎么听着你像小学文化。这种居高临下的训斥的感受一定会让来访者非常不舒服,也就很难使来访者打开心扉向我们吐露他的问题。

 

3. 真诚相待。

 

真诚是事实求是,不装腔作势,这也是尊重人的基础。真诚的第一个问题是要实话实说、坦诚交代。比如说,我有一次受邀到一个咨询室做咨询。咨询结束以后,效果不错,来访者也很满意,但当我到前台的时候听见来访者在和咨询室的工作人员吵架,原因是一开始说交一回的钱,到了咨询室以后,前台非要让他交十次的钱。这个来访者说如果我要知道,那我就不来了。这就是没有坦诚交代的结果。

 

4. 注意提问的方法。

 

这只是一个提示性的交代,就是我们在咨询当中一定要注意我们说话的方式口吻。比如说多用开放式的提问,多给来访者展现自己内心情况的一些空间,而少用指责性的质问,这是我们在提问方式上沟通方式上要注意的问题。

 

5. 赏识肯定。

 

心理咨询师不能只盯着来访者的问题。旧式的咨询技术当中,大家可能应用精神分析的理论比较多一些,往往更多关注来访者过去的创伤形成的负性情节,这会使我们的咨询给来访者带来一些咨询的压力。美国前心理协会的主席也是积极心理学会的主席,马丁塞利格曼,他在总结心理学界过去一百年有三个主要问题:

 

(1)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把当事人当受害者研究,把人病态化,就是我们这些心理人、精神科大夫,一看来访者就认为他有病。

 

(2)我们忘了来访者能够更快乐。

 

(3)我们急于去帮助来访者治病。

 

塞利格曼还讲到,我们忘了来访者成长的潜质、成功的体验、成长的潜能、生命闪光点。所以我们的咨询方法不能是单一的,例如既要有精分的基本功,也要有人本积极心理学的视角。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咨询师不是偏方大夫,而是能取得更高成功率的、一个比较全面的、可以成长为心理咨询专家的咨询师。

 

6. 读懂潜台词。

 

俗话说听话听音儿,锣鼓听声儿。我们一定要能听出来访者的潜台词是什么,这非常有挑战性,是展现我们洞察分析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洞察分析得好,那么来访者对我们的信任也会越来越深。比如说来访者来了以后把自己的孩子说得一无是处,没有经验的咨询师,往往会认为这个孩子有这么多的问题。但是我的咨询经验告诉我,往往来访者的父母把孩子说的问题非常多,是要掩盖自己的教育问题。他们不敢面对自己的教育问题,所以才这样说。

 

7. 分享披露。

 

按照罗杰斯的来访者中心理论,分享和自我披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果我们能够展现、披露出一些我们自己的问题,会使来访者感受到一种安全感,他会感受到我们的咨询师,也不是那样的高大全的完美。咨询师的自我披露,可能会给来访者披露自己的问题打开一扇窗。

 

8. 抓住要点。

 

来访者在表述自己问题的时候往往有一些重点,我们要注意抓住重点。比方我的一个来访者跟我说,我是一个没有优点的人。我说你去认真想一想你真的没有优点吗?他沉思了一会儿说,我真的想不起来我有什么优点。我抓住这个问题开始跟他讨论,我说我是什么感受,我发现你的优点是什么。通过讨论我们发现了他的十个优点。那么咨询师表露了自己的专业能力,当然也就让来访者敞开了心扉。

 

9. 避免制造理解泡沫。

 

咨询师说话避免假大空讲大道理,不能让对方感觉是在受教育听课,这会使来访者的听得一头雾水,眼神四处乱转,没有听进去。

 

10. 合作行动。

 

咨询师要和来访者有共同的探索和行动,用咨询师的能量来支持来访者。比如我的一个咨询案例当中的一个高考生,他在面临高考的时候处于一种强迫焦虑的状态,听不进去老师给他的一些考试的方法的建议。我就跟他共同分享,我说:当你按照老师的意见去做题的时候你会什么感受呢,他说我会感觉到不舒服。那我说我们来共同探讨一下这个不舒服,我们怎么去共同面对它呢。

 

最后和这位来访者研究了一个方案,我说你可以试着按老师说的这种考试的方法,当你感受到小的不舒服的时候,你就告诉自己,我小的不舒服是为了换得更好的成绩。用小的失去换了更大的获得,你记住这句话。然后我们就能够先把小的不舒服接纳下来,最后他的考试成绩上升了好几十分。这就是我们共同合作行动的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

 

我们刚才讲了建立咨询关系的十个要点,十个要点是不是有点儿多呢?如果在咨询的过程当中,大家还不熟悉,可以按着罗杰斯大师说的三个要点把这些东西都归纳到一起,三个要点是什么呢?

 

1. 设身处地地理解别人。2.积极地接纳别人的问题。3.坦诚的沟通。

 

04


咨询师边界问题

 

边界问题,说起来很简单,就是咨询师要与来访者保持一种正常的咨访关系。说得通俗一点,你在咨访关系当中,别做不该干的事。你要找女朋友,你不要在咨访关系里边找。我要找一个能办事的人,也不要在咨访关系当中建立。这个关系要保持一个健康合理的距离。

 

前一段,有一个问题在心理学界引起了非常热烈的讨论:父母皆祸害。那就是代表一部分咨询师的亲子关系没有很好的疏通,所以他对父母是有愤怒的。如果我们把这种愤怒应用到或带到来访者的咨访关系当中,会发生什么样的问题呢?

 

香港有一个心理援助热线的接线员,每当求助者打进热线,说到她的丈夫怎么怎么不好的时候,她都煽风点火,极力劝阻求助者和丈夫离婚。她几乎就是以同一个态度去面对不同的对丈夫有愤怒的求助者。这个时候我们说她就是反移情了。原来她是因为离了三次婚,所以她自己对男性,怀有一种深层的怨恨愤怒,她把这种愤怒迁移到投射到来访者的身上,这是不符合伦理规范的。



因为篇幅原因,以上内容为建评老师10月25日晚微课内容的节选和总结。建评老师在本次微课中分享了大量的内容,很细节,很具体,小编很抱歉未能将所有内容用文字呈现出来,但是没关系,想要收听免费音频回顾,可以直接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收听。希望大家学习愉快!


感谢您的阅读

也希望您能把这篇文章分享给更多的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啥心理咨询要你付费,还不给你建议?
边界
心理咨询师成长之路 | 伦理问题
当心理咨询师面对自己不喜欢的来访者时
你会告诉别人你有一个心理咨询师么?
【原创第1772篇】人在旅途 | 边界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