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灵死亡,具身化和反移情


文/李孟潮


安吉拉·康纳利(Angela Connonlly IAAP 副主席)的一个临床报告,很多听众听得云里雾里,我想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论文本身写得内容很前卫,涉及知识背景广泛、术语众多。

  2. 这是针对PSYCHIC DEAD (心灵死亡)这个临床现象,进行的研究,心灵死亡是临床比较困难的一个难题,从Winnicott 那一辈人至今仍未解决,有些听众几乎没有临床经验,当然不知道这个东西和自己有何关系。

  3. 翻译者(我本人)没有准备好。临场口译自然不免前后颠倒,手忙脚乱。



下面总结一下报告内容,我觉得非常有意义,正好解决了不少临床工作者的问题:

  1. 心灵死亡是一个常见现象。其中一个表现就是来访者把身体和心灵两分,认为身体只是自己的一个工具,乃至攻击自己的身体,梦中梦到吸血鬼,影子、冻僵的人等等。

  2. 第二,心灵死亡的反移情反应有两类:

    a、治疗师出现类似幽闭恐惧的焦虑,觉得治疗时间停滞了,昏昏欲睡,数着点等待治疗结束——这是认同来访者的死亡部分;

    b、治疗师过度主动和积极地工作,证明自己是个充满生命活力的人,从而造成治疗过早结束或来访者自杀冲动行为——这是一种补偿策略。

  3. 为什么会有心灵死亡呢?

    既往的说法是dead mother, 法国分析师andre Green提出的。儿童认同了dead mother 而形成。Connonlly提出不同看法: 她认为,是来访者内摄(introject )了 和父母互动过程中,父母对儿童身体的活动,采取退缩、抑制的态度,所形成的。从而形成了儿童self-agency ( 自体-代理能力)发展的缺陷,进一步形成了具身化(embodiment)能力缺损。而且在笛卡尔至今的西方心-身两分的文化背景中,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和肯定。(这一部分是论文主体部分,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多,我查了一下各数据库,大部分知识根本没有中文,英文资料也不算太多)。

  4. 临床该怎么办?:

    a、治疗师要清楚意识到,对这类来访者工作时,身体在场的重要性,身体在场,不是说,治疗师去拥抱来访者,而是治疗师要让来访者看到自己的表情和身体姿势,而且注意语调的丰富性。(我觉得这时候可能合并身体扫描,从身体扫描,觉察反移情,产生身体共情,最后产生内在诠释)

    b、不要期望这些来访者使用短期的谈话治疗有效,

    c、急于求成可能带来灾难。



我一开始以为她说的这类来访者是边缘人格障碍,问了她,她说的确不少是,但是不仅如此。对照自己临床的确如此,有些心灵死亡者是正常人格结构,有些是自恋人格结构。

我还问了另一个问题,不少中国女性都有类似心灵死亡感和具身化困难,但是我发现她们共有的特点是重男轻女,女性从身体到心灵都是被排斥的,好像福建、河南、中原地区等传统文化占优势地区特别严重。她说,意大利在60年前同样情况,因为那是农业文化的影响。(要不各地区的人都说说,最近我发现港、台也有这种情况啊。)



OK , 说说让不少人觉得难啃的知识点。

  1. 一个是具身(emobodiment), 这个和Bosnak的意象体现是同一个词。不过内涵有些差别。主要涉及到具身认知和体验哲学。体验哲学太远了些,具身认知是后认知心理学的,cnki里有叶浩生论文,可以参考。

  2. Daniel Stern 和波士顿小组研究。这个研究现在是心理分析界热点。国内徐钧组织了一批人翻译他们工作。

  3. self-agency 和心理化,镜像神经元, 这主要是Peter Fonagy的理论,综合了精神分析的临床和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一些研究。特别关注一下Jean Knox的论文2009). Journal of Analytical Psychology, 54:307-323Mirror Neurons and Embodied Simul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Archetypes and Self-Agency。 Knox此人是少数把荣格分析和认知心理学整合起来的人,她的几本著作不少人引用。

  4. 当然还有一些比较老的理论啦,Winnicott , Bion 等等。



吃饭时,问了Angela另外一个问题:

我看到你参与撰写的MURRY STEIN的书,叫做《JUNGIAN PSYCHOANALYSIS》, 我既往留下的印象是,好像荣格派都强调自己是荣格分析(Jungian analysis),而和精神分析(psychoananlysis)不同,是不是现在不同了。

她的回答是,的确如此,荣格分析是PSYCHOANANLYSIS的一种,就像拉康是一种一样。

回家校对荣格文集,也注意到,荣格自己原来也有类似想法,并不认为自己和精神分析冲突的。难怪我发现,不少荣格分析师貌似比IPA的分析师还懂精神分析一些。



最后说说对临床翻译工作的一些建议,这是我以前在武汉心理治疗师协会工作时候就提出过多次的问题了,那时候就经常做口译,后来发现中德班的翻译组织工作做得很好,有如下经验:

  1. 翻译前一个月左右,翻译者就已经收到翻译资料和演讲者联系方式。翻译者事前就已经查好字典,疑难问题请教好演讲者。

  2. 现场口译一般准备2-3人,2小时换班一次。现场准备好电脑,有专人负责临时查字典的。

  3. 翻译完成后当天,翻译小组开个小会。

  4. 应该给翻译者报酬。尤其是新手翻译。No money no translation , good money good translation.

  5. 听众们事先应该知道这个主题是什么,做一些知识准备,以便提问。如果是临床案例督导,要注意非临床人员要么劝说不要参加,要么事前做好案例督导的伦理教育,如保密不外传,不经允许不能录音摄像拍照等等。



本文转自作者博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0本不容错过的经典心理学著作
【文字稿】客体关系公开课
你是如何掉进传统精神分析的坑?--小明案例督导《扪心问诊》
受伤-疗愈者模型(上)| 潮说心语001
诊疗室风云际会李孟潮三问申荷永丨对话精彩回放
相遇心理分析丨申老师讲Mario Jacoby的移情模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