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凤池回答亲子教育问题20问,您的孩子也这样吗?


Q1:孩子一直不善跟人交往,现在大四了,还是不善跟人交往,应该做些什么,作为妈妈应该做些什么?

A:我觉得这个问题挺重要的,其实人际交往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人际交往当中如果有些困难,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克服。我觉得如果是小孩子,他一直在家长身边,我们可以带着他去见各种各样的小朋友、阿姨、叔叔们。平常应该更多地跟他沟通、交流,言语、非言语的交流。但是如果已经上了大学的学生,我们就应该鼓励他勇于去跟同学、老师交往,勇于、善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和各种体验、感受。如果他仍然觉得很困难,我觉得应该求助各个大学现在都有心理咨询机构,可以求助心理咨询老师。


Q2:单亲家庭怎样培养孩子的阳光心态?

A:夫妻关系不好,应该积极主动地解决这些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如果是双方无法协调解决,也应该求助专业的咨询机构和咨询专家来解决夫妻关系当中的问题。因为夫妻关系有问题,对孩子,尤其是小孩子的影响,对家里小孩子的影响不容忽视,所以真正让孩子有好的阳光心态,首先父母应该和谐相处。当然如果婚姻已经破裂了,单亲孩子带着孩子,更应该注意怎样用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如果已经是单亲孩子了,怎样叫正确的方式呢?我只能扼要说,首先应该堂堂正正地跟孩子交谈,然后说清楚父母离异是因为父母自身的原因,而不是因为孩子。因为很多父母经常会说要不是你,我们俩早就离婚了。而应该跟孩子说,我们俩都是爱你的,父母离婚不是因为你。再一个就是让孩子定期看见另一个家长。还有一个就是要让孩子仍然是自然成长,我们家经济条件差,这是现实,因为少一个人挣钱,就得艰苦奋斗。


Q3:家里孩子做作业拖拉,不肯动脑筋怎么办?

A:孩子做作业拖拉,小学五年级以前的学生,有可能是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动作慢,注意力无法集中,家长可以积极地互动,按照前言部分讲的一样,找出孩子做作业快和好的地方加以鼓励,而少进行批评。因为他本来这个时期感觉统合有困难,注意力集中有困难,你批评过多,使他自信心丧失,他觉得是力所不能及的,这样可能会做作业更加困难。


Q4:我儿子5岁,不能自己收拾东西,我应该怎样帮助他?当然这个家长也说他自己可能存在问题。

A:应该鼓励孩子自己收拾东西,即便孩子比较小,也应该鼓励他这么做。我们鼓励孩子整理自己的东西,这在养成好的性格和好的行为**惯是很重要的。可能一开始孩子做不好,特别要注意的是,对孩子鼓励和肯定,积极地支持他继续做下去,而不是否定他做得不对的地方,而是鼓励他再试试,再去努力,再做可能就做到了。


Q5:我的孩子是个读高三的少年,敏感善良,有些自卑,有进取心,但是遇到困难会退缩,不愿意去尝试、努力,用消极的态度面对学**生活,作为妈妈该怎样去帮助他?

A:一定要积极地鼓励他去勇于探索,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做应该做的事情。有很多想法:那是很好的,有梦想也是很好的。我们首先应该鼓励他的一些积极的理想,然后鼓励他付出实践,他付出实践的时候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肯定和表扬。有的时候如果他做得不错,还可以搞一些小规模的庆祝,这样以后他就能够有勇气做事情了。


Q6:我的孩子一到写作业的时候就懒得去写,跟他说很多道理,他就是不吭声,这时候该怎么办?

A:我们的孩子如果上了一天学,回家放下书包就玩一会儿,这也是比较正常的,如果回到家,刚放下书包就催他写作业,可能他不太情愿。有的孩子可能明确地反对,有的孩子可能不说话,就是不吭声,也不做,可能就是消极地抵抗。

所以我们要顺其自然地让孩子成长的原则,一定要看看孩子是不是刚回家需要休息一下,是不是要玩一会儿,然后跟他约定要休息多长时间,然后开始写作业。


Q7:小的时候被父母管束特别严,现在对孩子管束就特别松,不想让孩子受一样的苦,现在孩子慢慢管不住了,有些任性,所以教育的时候很难拿捏松和紧。

A:小时候别父母管教紧,以后对自己的孩子可能也会管得紧,也可能是反其道而行之,特别松。其实特别严厉、特别松都是不可取的,特别严厉会缺乏自主性,特别松,又会让孩子没有规则和放任。松是不去支配、束缚、控制。紧是给他规则,而不是过紧。


Q8:孩子很小,但是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有冲突不会解决。

A:我们一定要鼓励表达他的想法,他表达不准确、不正确的时候,不要给予批评。他不敢表达是因为常常受挫,所以不敢表达。


Q9:杨老师好,我家小男孩5岁了,吃饭还要大人喂,也不会自己穿衣服。幼儿园老师让叠衣服也不会,吃橘子要别人帮剥开才会吃。

A:我想孩子不会,就应该让孩子学啊,还得让孩子练,而不是继续替代他。


Q9:两岁孩子会把饭扔地上,爷爷奶奶会拿棍子吓唬他,说要对孩子严厉一点。

A:我想爷爷奶奶反对孩子把饭扔在地上的行为是正确的,但是我认为不要拿棍子,就是口气严厉地告诉他,不要这样做,这样做不好,这样做不是好的行为。当宝宝不扔玩具的时候,坚持一段时间就表扬他。某一次,或者是某几次他吃饭没把饭扔掉,爷爷奶奶要表扬他:宝宝不错,这次没把饭扔地下,这样就有助于改变这个孩子的行为,又不影响他的性格。


Q10:我是一个焦虑不安的母亲,孩子很懂事,但是我觉得孩子不自信。

A:孩子自信是从哪里建立起来的?小的时候主要是靠他能够成功地做事情,做事情的结果又被大人验证做对了,然后得到了肯定,他就有了自信。所以要积极鼓励他,肯定他做的正确东西。然后对他做得不太对的地方,避免直接指出或严厉批评。这样孩子的自信心就慢慢树立起来了。



Q11:女儿10岁比较善良,也用对自己要求来要求周围的人,周围的人做不到,他就会抱怨。我是一个善良的人,什么时候才春暖花开啊?

A:如果孩子有这样的想法,就要反观我们父母是怎样做的?会不会因为我们很善良,但是我们经常会跟孩子说,爸爸、妈妈很善良,但是未见得周围的人就对我们这么好,可能有些抱怨,没准孩子观察到了,有些模仿。



Q12:孩子3岁,安全感没建立起来,比较脆弱,容易哭。

A:要注意到我们是怎样跟孩子互动的,如果一个孩子比较脆弱、容易哭。我们就需要给他一些鼓励、肯定。让他在肯定中成长。另外,当他哭的时候,爸爸、妈妈怎样做的,也对他是不是能够坚强有影响。比如说他哭了,我们马上跑过去哄和劝解、安慰,这样他以后哭的行为就会更多。因为他的这种哭获得了他需要的、渴望的关注。他的哭就有功能了。所以有可能就容易以后更爱哭了。


Q13:我是一个初三的孩子家长,他不喜欢运动,就是老玩游戏。

A:这种现象在小孩子的身上比较常见。青春期的少年也比较常见。他老玩游戏是在游戏当中获得了一些乐趣。那么有可能他是在玩,也可能通过游戏,通过手机的网络来得到一些信息。这可能需要区别对待。他如果已经上了初三了,他有认识能力、沟通能力,家长需要跟他内心沟通,要区别情况来对待。


Q14:6岁孩子容易急躁,家人一批评就哭,歇斯底里地发怒,怎么办?

A:孩子小的时候脾气大,而且一批评就哭、歇斯底里,他这样的行为有可能以前获益,所以一哭、或者是歇斯底里的时候,家长应该远离,不应该过去劝解,而且应该跟他说,你再这样哭,我们就暂时离开你了。因为你老哭,我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怎样帮助你。只有你不哭了,平心静气地跟我们讲事情的原委,这样才有可能帮助你,这样才可以制止老哭和歇斯底里的行为。


Q15:孩子不爱看书,多次启发也没有用,怎么办?

A:孩子不爱看书是常态,孩子喜欢玩游戏,不爱看书,家长动员孩子看书方面有两个途径:一,当他出现看书行为的时候加以表扬,让他讲书里的内容,如果讲得流畅,或清晰,也给予鼓励和肯定,这样以后孩子看书的兴趣就提高了。还有一个办法,父母双方是不是爱读书的人,对孩子读书也有影响,因为孩子往往是在观察状态下学**,我们要让孩子爱读书,要让孩子观察到我们也爱读书,而且是绕有趣味地读书。


Q16:孩子18岁了没有规则意识,还可以建立规则意识吗?

A:18岁建立规则意识比5岁、8岁更困难一些。但是就从18岁开始要有规则,要让他遵循规则。家长可能会问,如果他违反规则呢?违反规则对他采取忽略,或者不满足他要求的方式,但不要发脾气,一定要坚持规则、原则和底线,不在他突破原则、规则、底线的时候满足他的要求。


Q17:孩子4岁,不大方怎么办?

A:孩子4岁,还不大方,可能跟以前与其他人**方方交往方面,受过一些负面的刺激,我们要给他创造机会,多跟其他人交往,给他大方表达、大方表现的机会,出现这些情况的时候,要让我们自己家里的亲人,或者是周围的同学给予积极的肯定,以后就可以改善了。


Q18:我的孩子已经大学毕业工作了,在外地,但不愿意给家里打电话,我们想跟他多联系,家长该怎么办?

A: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微信、短信、邮件的方式发信息,当孩子不太愿意联系的时候,我们发这些信息的密度、信息量不要太大,注意发的信息量和频率都不要太大,因为孩子可能不联系,并不一定是不想联系,有可能他时间紧张,有很多吸引他兴趣、别的事情。如果我们给他大量的信息以后,他觉得信息已经足够多了,他可能反而对联系的愿望是一种消减。


Q19:我就是一个父母管教特别严厉的孩子,现在30岁了人际交往方面还是不自信,怎么办?

A:我想父母管教特别严厉导致你自己在交往方面不自信,你这句表达已经说了你不自信的原因。在你小的时候,父母管教严,在你小的时候人际交往不自信,但是你现在已经大了,你的父母也不再严厉地管教你了,你自己现实当中人际交往也应该没多大问题,你现在需要做的就是走出父母管教严厉的阴影,其实阻碍你的不是一个真正的现实物质世界的障碍,而是你的心理阴影,走出阴影,世界就是光明的。


Q20:孩子12岁半,遇到强的比较自卑,遇到弱的同伴就比较欺负。这是什么情况?

A:过觉得在12岁半青春前,或者是青春期最初的时候,小男孩就是有这个特点,一看对手不如自己就自负,一看人家强就自卑。这是比较常见的。青春期的孩子,青春初期的孩子,就自我意识有些混乱,不能准确地定位,不能对自己恰当客观地评价,忽高忽低,他的评价跟参照系有关,如果人家强,他就觉得自己弱,如果人家弱,他就觉得自己强,这是常见的,家长不必过分担忧,随着他的成长,他就慢慢地有自知之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管教孩子:聪明父母如何不唠叨】
有管,有教,有罚,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你越管,孩子越叛逆?这么做比你吼一千句都有用!
教育孩子不想走弯路, 三不惯原则要谨记
孩子不够自律怎么办?家长做好“三步走”,让娃从他律变自律
育儿专家:管孩子要趁早,青春期要能忍,很多家长都管反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