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羲之为什么没入四大家?

楷书四大家,是对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四位书法家的合称。也称四大楷书、楷书四体。他们分别是唐朝的欧阳询(欧体)、唐朝的颜真卿(颜体)、唐朝的柳公权(柳体)、元朝的赵孟頫(赵体)。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视频示范

我们先来说说被后世称道的欧体吧!唐朝初期的欧阳询书法初学二王,他的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欧阳询的书法早在隋朝就很出名,进入唐朝,更是人书俱老,但欧阳询自己却并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依然读碑临帖,精益求精。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号为“欧体”。

颜真卿《多宝塔碑》视频示范

说完欧体,再说说颜体。颜体的始祖也诞生在唐朝,名叫颜真卿,颜真卿少时家贫缺纸笔,常用笔醮黄土水在墙上练字。颜体结体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度庄严雄浑,一反初唐书风,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慨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气势,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以至于后世乃至今日,但凡做官之人大都喜爱书写这种字体,以追求一种形顾之簇新、法度之严峻、气势之磅礴的笔势。

柳公权《玄秘塔碑》视频示范

与颜真卿并称“颜筋柳骨”的是柳公权。柳公权是唐朝最后一位大书法家,与肥厚的颜体恰恰相反,柳体楷书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柳公权四十多岁时,当朝的皇帝唐穆宗曾问及用笔之法,柳公权答云:“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随为后人称道。

赵孟頫《胆巴碑》视频示范

楷书的发展在唐朝达到了鼎盛,因此楷书也往往被称为唐楷,在唐朝之后的几百年里,楷书却渐渐地放慢了前进的脚步,逐渐没落了起来。直到元朝才又出现了一位楷书大家——赵孟頫。赵体以风流著称,用笔圆转,清腴华润,端正严谨,又不失行书之飘逸娟秀,赵孟頫的书法集各家之长,讲究用笔,结构谨严。行笔婉转流畅,结体骨肉停匀,深受人们的喜爱。据说赵孟頫可以日书万字,下笔如有神助,乖乖,试想如今即便是用电脑一天打字一万也要手软的。就这样勤奋的赵孟頫在六十岁后,书风变得苍老而洒脱,笔力愈加深湛,结体章法渐入化境,终成划时代的大家,对元以后的中国书画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

王羲之《兰亭序》视频示范

讲到这里有的同学可能要发问了,“楷书四大家”怎么能没有王羲之?他可是“书圣”呀!没错,王羲之被奉为“书圣”自然不是浪得虚名。他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仑美奂的书体,开创了妍美流畅的行、草书法先河。王羲之的草书浓纤折中,楷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劲自然,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楷书四大家”以及众多的书家在初期都是毕恭毕敬的来临摹王羲之的字,学习王羲之的用笔和法度。可以这样说王羲之是千古一人,作为“书圣”的王者地位是不可动摇的。而“楷书四大家”正是继承了王羲之的衣钵才将楷书发扬光大的,没有王羲之在书学领域的造诣与努力追求创新,就没有“楷书四大家”的辉煌成就。

恋上八雅,邀你一起练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赵孟頫能位列楷书四大家之一,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楷书不可不知的几大书体(收藏)
颜体入门就是这么简单,颜真卿楷书《勤礼碑》临摹示范,点赞转发
楷体四大家,书法名帖常识
楷书四大家的字体,你认识吗?
为什么楷书有欧颜柳赵,却没有王羲之的“王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