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

作者:林水洲

最近到书店看书,在一本书中,有一段叶圣陶先生的一句名言。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

这段话很精典,根据我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教育是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精耕细作就是要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规律,创造优越的环境条件,用一颗能关注和关爱生命的期待之心,不断地满足它、顺应它、引导它、发展它、作物才能茁壮成长,即使矮苗,瘦苗也不放弃,精心呵护。

农民从春天播种到秋天收获,耐心观察生命的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演变,怀着惊喜的心情从春天期待到秋天,直到硕果累累。

“教育的性质类似农业,而绝对不像工业。工业是把原料按照规定的工序,制造成为符合设计的产品。农业可不是这样。农业是把种子种到地里,给它充分的合适的条件,如水、阳光、空气、肥料等等,让它自己发芽生长,自己开花结果,来满足人们的需要。”“之所以教育是农业,绝不是工业,是因为受教育的人的确跟种子一样,都是有生命的!所谓办教育,最主要的就是给受教育者提供充分的合适条件,让受教育者自己发育自己成长。“

工业原料没有生命,可任凭你随心所欲,按模制造即可。但就像泥人师傅用模子按泥团一样,做出的泥人都是一模一样。可是学生和孩子却绝不是无生命的泥团,这种生按泥人的教育一定会必败无疑。

学校的课程模式,不可避免地带有工业定制生产的色彩。规定内容和进度固然没错,但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理解进度,都有不同的知识建构的内在生命节奏。因此,在较为刻板的课程安排之外,一定要给予孩子个性化的考量。

在青少年的学习中,在保证丰富的学习资源的前提下,留给她们自由安排的充裕时间尤为重要。因为每个学习者有其内在的生命规律,只有在孩子自由的时候,才能得到天性的最大舒展,才会迸发出惊人的学习能力。

教育孩子,真的不能只关注每天学完什么课程和掌握什么知识技能这类小目标,错把它们当做教育的大目标。一定要觉悟到唤醒孩子的心理内力才是教育的总目标。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生命力顽强的种子。只要用合适的方式,唤醒孩子的生命的内力,就能生根发芽,就能爆发出无坚不摧的力量。

前苏联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 反之,如果一味以工业化的尺度进行考量,很可能会将天才当做傻子看待。

因材施教,张扬学生的个性,回归教育的本质,刻不容缓。

早关注,早受益!全国最受欢迎的亲子教育公众号——新父母在线微信公众号为阅读量2亿+的搜狐自媒体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者孤烟直创办!新父母在线每天都会带给你最实用用的亲子教育干货!微信搜索公众号——新父母在线即可关注!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家上学:夏洛特.梅森的18个教育观点,不可不读!
做教育的“农人”
漫画背后的故事
教育真的很重要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杜成宪:以常理想 依常识说 按常规做
拥有属于自己的私人顾问、生活参谋、情感导师、人生教练,让仅有一次的生命,活出最大可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