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浮世绘 | 葛饰北斋《神奈川冲浪里》

昨天,我们介绍了法国作曲家德彪西的名作《大海》,《大海》和浮世绘《神奈川冲浪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德彪西的《大海》乐谱出版的时候,封面截取了《神奈川冲浪里》德彪西的房间里就挂有《神奈川冲浪里》这幅画。

△ 德彪西房间的墙上挂着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里》

浮世绘《神奈川冲浪里》是日本浮世绘画家葛饰北斋的著名木版画,是《富岳三十六景》系列中最知名的作品。《神奈川冲浪里》日语原名《神奈川沖浪裏》,英语译名《The Great Wave off Kanagawa》。

画作名称:神奈川冲浪里

作者:葛饰北斋

制作年代:1831-1833年

种类:多色刷木板画

尺寸:25.7cm×37.9cm

本版来源: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神奈川冲浪里》描述巨浪威胁神奈川冲(神奈川外海)的船只,与《富岳三十六景》中的其它作品一样,以富士山为背景。图中描绘的惊涛巨浪掀卷着渔船,船工们为了生存而努力抗争的图像,远景是富士山。这幅作品是北斋最有名的作品,也是世界上最有名的日本美术作品之一。

富岳三十六景


《富岳三十六景》是浮世绘画师葛饰北斋晚年最重要的作品,属于浮世绘中的“名所绘”,为描绘由日本关东各地远眺富士山时的景色。初版只绘制三十六景,因为大受好评,所以葛饰北斋仍以《富岳三十六景》为题再追加十景,最终此系列共有四十六景。一般俗称初版的三十六景为《表富士》,追加的十景为《里富士》。

△ 富岳三十六景 表富士

《富岳三十六景》初版于天保2年(1831年)发行,出版商为西村屋与八。初版的《表富士》用柏林蓝描画,而后来的《里富士》的颜料用的是墨水。至于为何初版使用昂贵的柏林蓝,而追加十图则换用了廉价的墨,原因不明。有一个说法是:出版商从前期反响判断《富岳三十六景》毫无疑问能大卖,故而为了压低经费使用了墨水。

葛饰北斋


葛饰北斋(1760年10月31日-1849年5月10日),本名中岛时太郎,1760年生于江户(现东京),是日本江户时代后期的浮世绘大师,日本化政文化的代表人物。

△ 葛饰北斋肖像画

鲁迅先生在1934年给日本友人山本初枝的书筒里写道:“关于日本的浮世绘师,我年轻时喜欢的是北斋,现在则喜欢广重,其次则为歌麿的人物。”接着他又说,“不过依我看,适合中国人一般眼光的,恐怕还是北斋。”由此可见鲁迅先生对北斋的浮世绘的认可。

画面


《神奈川冲浪里》高25.7厘米,宽37.9厘米,是一副大画幅横绘画作。是由大浪、3只船以及背景的富士山这三个要素构成的画作。完成之后在画面左上角署名。

作为《富岳三十六景》主题的富士山被绘于画面中央靠下的背景中。对于日本来说,富士山是神圣的国家的象征,也是美的象征。将本来雄伟的富士山画得很小,和前景的巨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地平线附近的暗色和仿佛被照亮的,被雪覆盖的山顶,表达了现在是清晨,而太阳是从观赏者这侧升起的。上空的积雨云让人感觉现在应该有暴风雨,而画中却并没有下雨。

画面中描绘了颠簸于浪间的三叶扁舟,一阵滔天巨浪翻卷着龙爪一样的浪花,就要朝着扁舟一倾而下。扁舟别无选择,只能随波逐流:前景中的扁舟随着浪头上冲,后面的两支扁舟则被推下浪尾。这些船是当时运送活鱼的押送船。船上有8名抱紧船桨的划船手,在船头还能看到2名以上的乘客,画面中大约有30人。人们僵直在船中,和运动的浪形成对比。

△ 神奈川冲浪里细节——三只小船

画面截取了大海波涛汹涌,风大浪高的瞬间。构图中大浪的曲线描绘成弧形,令富士山成为这弧形的中心。浪尖飞散出的浪花四溅,仿佛降在富士山的雪。最后面的船和浪高几乎相等,押送船一般长约12到15米,北斋将垂直高度伸长了30%左右,因此推测浪高应在10到12米。

滔天的海浪张牙舞爪,似乎要吞噬这个世界的一切。这时候却偏偏有无惧颠覆的小舟,穿行于滔天的海浪之间。一下子冲到浪尖,一下子又滑落到浪窝,人世间的一切的惊险似乎就在这一刹那。惊涛骇浪激起的飞沫——银白色的浪尖,被梵高誉为"鹫爪"的浪尖,似乎有吞噬这个世界的野心。

△ 神奈川冲浪里细节——鹫爪浪花

鹫爪浪尖看似不可思议,但是葛饰北斋利用直线和弧线的魅力展现了自然之美和惊险之美,更为重要的是,它张扬了一种不屈的精神:

滔天的巨浪,顺势翻腾的小舟展现出动态的美感,小舟看似有被大浪吞噬的危险,但另一个大浪又将它托上了浪尖。远处白雪皑皑的富士山,看似的沉默不语,实则以平静与惊涛骇浪形成强烈的对比。

有人认为这个巨浪就是海啸。这个解释最早可以追溯到1960年代。再之前的130年中,都认为是通常常见的大浪。因为北斋生活的年代中,关东、关西均没有大的波浪发生过,因此有可能是听说过1792年在九州发生的肥后迷惑的情况后创作的。但是本作品中描绘的大浪并不是缩短波长的海啸。

画面左上角的落款写着画的标题和署名。长方形的框里写着标题是“冨岳三十六景/神奈川冲/浪里”。它左边写着的署名是“北斎改为一笔”,直接把“北斎”改号为“为一”(いいつ)。北斋在其生涯中改过30次号。富岳三十六景中,除了“北斎改为一笔”之外,他还用过“前北斎为一笔”以及“北斎为一笔”的署名。

△ 画作署名细节

这幅画既阐释了尘世生涯无定无常、转瞬即逝的佛教之理,又蕴含着自然之力非人力所能驾驭的神道教色彩。这幅画不仅成为浮世绘的代表作,也成为日本美术的标志性作品。

场景


《神奈川冲浪里》描绘的场景在神奈川县横滨市神奈川区的近海。横滨市是位于日本神奈川县东部的都市,地处东京都心西南约30至40公里处,东临东京湾。为神奈川县县治及最大都市,也是政令指定都市之一,辖有18个区。

神奈川区是横滨市的第18区。是横滨市最早设立的一批区之一。过去是东海道的宿场町,区名来自于“神奈川宿”。与县名同源。是日产汽车的创业地,也曾是福特汽车在亚洲第一座工厂的所在地。

△ 横滨市神奈川区

折绘


从最新的折绘的版木的损耗状态来看,《神奈川冲浪里》共印出了数千枚作品,在当时属于人气颇高的作品。现存数百枚。折绘主要被日本和欧美的美术馆收藏,另外也有个人收藏的情况。

到现在也有机会获得当初印刷的折绘。在2003年3月7日,Huguette Bérès收藏会上估价23000欧元,在2002年,包含本作品在内的富岳三十六景46张套,拍卖135万欧元。

影响力


一部分《神奈川冲浪里》折绘在1870年代后半运到了欧洲。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非常赞赏这幅画,其名作《星夜》被认为受到了此画的启发。

画作名称:星夜/The Starry Night

作者: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

年份:1889年

原作材质:油彩 画布/Oil on canvas

原作尺寸:73.7cm×92.1cm

馆藏处: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Van Gogh Museum, Amsterdam

法国作曲家德彪西(Claude Debussy)也《神奈川冲浪里》影响创作出交响诗《海(La Mer)》,并以其为封面《神奈川冲浪里》也给予了其他艺术家不同程度的影响。

 △ 德彪西交响诗《海》于1905年发行时的总谱封面

20世纪以来,因《神奈川冲浪里》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也被广泛应用在商业广告和大众文化中。

△ 德累斯顿雕塑《海浪(Die Woge)》

预定于2024年发行的改版一千日圆纸币之背面将采用《神奈川冲浪里》。

△ 新版一千日圆纸币的背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正确地欣赏「富岳三十六景」
Artlib线上展览 | 一画——葛饰北斋的世界
在神奈川冲浪里,哪里起浪,何处看山?
浮世绘名画《神奈川冲浪里》是怎么画出来的?《北斋》里有答案
浪里沉浮,我心悠悠 | 葛饰北斋
【葛饰北斋】富岳三十六景46图完全收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