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物志 | 文森特·梵高 之一

文森特·威廉·梵高(荷兰语: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早年曾译梵高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他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德国表现主义。

■ 自画像,梵高绘,1889年,巴黎奥赛美术馆藏

梵高的代表作品,如《星夜》《向日葵》《麦田群鸦》等已跻身全球最知名的艺术作品的行列。他在2004年票选最伟大的荷兰人当中,排名第十,仅次于第九位的17世纪画家伦勃朗。

■ 油画《星夜(The Starry Night)》,梵高绘,1889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藏

■ 油画《向日葵(Vase with Twelve Sunflowers)》,梵高绘,1888年,德国慕尼黑新绘画陈列馆藏

梵高大约27岁时才开始了他的画家生涯;然而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间,创作了2100幅左右的画作,包括约860幅的油画。梵高早期只以灰暗色系进行创作,他在巴黎遇见了印象派之后便融入了鲜艳的色彩与画风,创造出自己的独特画风,梵高在法国阿尔勒的那段时间,画风已臻成熟。下面五幅画中可以看出梵高在不同阶段画风的变化。

油画《吃土豆的人(The potato eaters)》,梵高绘,1885年(纽南

 油画《塞纳河岸The Banks of the Seine)》,梵高绘,1887(巴黎

 油画《罗纳河上的星夜Starry Night Over the Rhône)》,梵高绘,1888阿尔勒

 油画《鸢尾花(Irises)》,梵高绘,1889圣雷米

■ 油画《麦田群鸦(Wheatfield with Crows)》,梵高绘,1890年(瓦兹河畔奥维尔)

梵高最著名的作品大多是他生命最后两年内创作的,这段时间,梵高深陷于精神疾病和贫困之中无法自拔他在37岁那年自杀。

们分四期简单介绍文森特·梵高的生平,并尽量以梵高的作品和历史照片作为插图。今天是第一期,介绍梵高的早期生活

早年生活


1853年3月30日,文森特·梵高于出生于荷兰南部北布拉班特省、位置靠近布雷达的村庄津德尔特,当地人多为天主教信徒。梵高出生时的房子早已被拆毁了,原址上现在是一家梵高艺术中心——梵高之家(荷兰语:Vincent van GoghHuis)。

■ 荷兰津德尔特,梵高出生在中间这幢建筑的一楼,也就是二楼伸出来一面旗帜的建筑

■ 梵高之家,2009年10月28日拍摄

■ 梵高之家的客厅,2009年10月28日拍摄

梵高是提奥多鲁斯·梵高(Theodorus van Gogh)和安娜·科尔内利娅·卡本图斯(Anna Cornelia Carbentus)的长子(有一名早夭的兄长),梵高有两弟三妹。父亲提奥多鲁斯是荷兰归正宗教会的神职人员。

■ 梵高的父母,父亲特奥多鲁斯·梵高的照片拍摄于1870年左右,画家的母亲安娜·卡本图斯的照片拍摄于1900年左右

梵高的一生中,他的弟弟提奥不间断、无私地给梵高提供经济资助,二人终生保持书信来往。

■ 提奥·梵高肖像,1878年5月拍摄

梵高生前唯一出售出去的画作《红色葡萄园》是由弟弟拜托友人购得。

■ 油画《红色葡萄园(The Red Vineyard)》,文森特·梵高绘,1888年11月

梵高的母亲出生于海牙的一个富裕家庭,是虔诚的信徒,1851年5月与梵高的父亲结婚。

■ 梵高母亲的肖像,文森特·梵高绘,1888年10月(阿尔勒)

梵高的祖父文森特是一位牧师,1811年自莱顿大学获神学学位,梵高的名字“文森特”就来自于他。

梵高的五位叔伯中,有三位是成功的艺术品交易商,梵高的家族内经常谈论艺术,因此梵高所成长的家族与宗教和艺术渊源深厚。

梵高的父亲薪水并不高,当地教会给了他一套房子,并派给他一名女仆、两个厨子、一个园丁及一匹马和马车,梵高的母亲一直向孩子们强调他家属于当地上层社会。

梵高小时候在家里接受母亲和女家庭教师的辅导,他的母亲培养了他画画的兴趣。1864年入读泽芬贝亨的一所寄宿学校,但感觉受到排挤而要求回家。

1866年9月15日,父母将梵高送至蒂尔堡的一间中学——享有盛誉的威廉二世学院,但梵高并不满意。

■ 威廉二世学院,拍摄时间不详,来自威廉二世学院网站

■ 梵高在威廉二世学院的师生合影,拍摄时间不详,不确定哪一个人是梵高,来自威廉二世学院网站介绍梵高的荷兰语页面

蒂尔堡的美术老师康斯坦丁·海斯曼斯虽是巴黎来的有名艺术家和著名的绘画老师,但梵高并不认同他的授课方法。康斯坦丁·科内利斯·海斯曼斯(Constant Cornelis Huijsmans;1810年1月1日-1886年11月28日),荷兰艺术教师和画家,他是17世纪安特卫普的风景画家Cornelis Huysmans(1648-1727 年)的后代。

■ 康斯坦丁·海斯曼斯肖像,作者不详,可能在1860-1886年之间完成

梵高在1868年3月辍学回家。后来梵高在回忆自己的童年时写道:“(我的童年)艰苦朴素而毫无生趣”。

梵高于1869年7月被伯父带进古皮尔公司(Goupils & Cie)的海牙分部见习。Goupil & Cie是19世纪法国领先的艺术品经销商,由Jean-Baptiste Adophe Goupil创立于1850年,后逐步建立了绘画和雕塑美术复制品的全球贸易。公司总部位于巴黎,在伦敦和欧洲大陆的其他主要艺术之都设有分支机构和代理商网络。

■ 位于巴黎歌剧院广场的古皮尔画廊

1873年,见习结束的梵高被调到英国斯托克维尔的南安普顿街分部工作,居所则在哈克福德路87号(87 Hackford Road)。由于对欧洲艺术有渊博的理解,他赢得了同事敬重,工作也很愉快。20岁时,他的工资一度比其父还高。梵高的弟妹曾说这是梵高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 十九岁的梵高,1873年1月拍摄

在英国期间,梵高爱上了房东太太的女儿欧仁妮·洛耶(Eugénie Loyer),但在表白后遭拒,洛耶转后和另一名房客订婚。在经历了失恋之后,梵高突然开始充满着宗教激情,愤恨艺术的商业化。1875年,他的父亲和叔叔将其调回巴黎,但是一年后,梵高被公司辞退。

1876年4月,梵高返回英格兰,在拉姆斯盖特的一所小型寄宿学校当代课老师。学校后来搬往埃尔沃斯,梵高本打算一起前往,但最终未能成行,而他转而成为了一名卫理宗牧师的助手。同年他在荷兰的家人搬到了埃滕,1876年的圣诞节梵高回家住了六个月,在多德雷赫特的一家书店工作。但梵高对书店的工作没什么兴趣,他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花在了将圣经翻译成英文、德文和法文上。他陷于宗教狂热中,还曾一度成为素食主义者。

1877年,梵高的家人将他送到他的叔叔约翰尼斯·斯特里克位于阿姆斯特丹的家中,以期作为神学家的斯特里克能为梵高指引方向。梵高开始准备入读阿姆斯特丹大学神学系,但考试落榜。1878年7月,他离开叔叔家前往拉肯的一个传教士培训学校接受了三个月的培训,却再次落榜。

■ 阿姆斯特丹大学的标志

1879年1月,梵高接受了一份到比利时南部工业区博里纳日的小瓦姆村(Petit Wasmes)传教的工作。他几乎将自己拥有的一切物质全部给予出去,甚至将他在点心店租的屋子让给了一个流浪汉,而自己搬到贫民窟居住,每天睡在草垛上,让自己在精神上和身体上与这些矿工同在。当矿区发生灾祸的时候,梵高竭尽心力分担矿工的苦境,甚至把自己的衣服都撕了当成绷带,每天从头到脚都布满煤灰。

■ 梵高在小瓦姆村住过的房子,2013年4月29日拍摄

但是,福音布道委员会认为梵高不适合担任传教士,他们觉得,梵高应当引导矿工认识上帝,而不是成为矿工的一分子,他们觉得梵高这种邋遢的外表会使人不愿意信仰上帝。梵高后来又去过博里纳日的屈埃姆(Cuesmes)。但父母担心他的精神有问题,甚至曾考虑将梵高送进海尔的精神病院里。迫于父母的压力,他后来一度返回了埃滕。

■ 梵高在屈埃姆的住处,2005年拍摄。梵高在这里下决心走向艺术之路

1880年8月梵高再度来到屈埃姆,和一名矿工一起待了两个月。他开始产生画下周围所见所闻的念头,加上弟弟提奥的鼓励,梵高在年末前往布鲁塞尔、师从威廉·勒洛夫斯学画。威廉·罗洛夫斯(Willem Roelofs;1822年3月10日-1897年5月12日)是荷兰画家,是荷兰复兴艺术的先驱之一,海牙画派的创始人之一。海牙画派是1860年至1890年间活跃于海牙的一个艺术家团体,其风格主要受法国巴比松派的影响,以现实主义的笔触绘制自然风景。该派画家的画风色调阴郁,因此又被叫做“Gray School”(灰色画派)。梵高早期作品多以灰暗色系创作,也许和此有关。

■ 威廉·勒洛夫斯肖像,作者不详,1879年

虽然梵高表示他讨厌学院式艺术,但威廉还是鼓励他就读布鲁塞尔皇家美术学院。1880年10月梵高注册成为学院的学生。在那里,他学习了解剖学和透视等基础绘画知识。

■ 梵高曾经就读的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

在埃滕和海牙


1881年4月,梵高回到埃滕的父母家中。他开始以邻居为模特练习画画。同年8月,梵高新寡的表姐科妮莉亚·沃斯-斯特里克(Cornelia "Kee" Vos-Stricker)来访。这个表姐比梵高大七岁,还带着一个八岁的儿子让(Jan)。

■ 科妮莉亚和她八岁的儿子让(Jan)约1879–80

梵高爱上了表姐,并邀请她和儿子到埃滕花园同住。在花园中散步时,梵高向表姐求婚,但是立刻遭到拒绝。科妮莉亚的原话是:“不,永远没有可能”(nooit, neen, nimmer)。表姐马上离开了埃滕。梵高后来据此绘制了《埃滕花园的记忆》。

■ 油画《埃滕花园的记忆(Herinnering aan de tuin van Etten)》,梵高绘,1888年

梵高仍然未对表姐科妮莉亚死心,但科妮莉亚拒绝再次和他见面,而科妮莉亚的父母则说梵高的坚持“令人恶心”。在绝望中,梵高在手上写下“我能在火上忍多久,就让我和她在一起多长时间”,并将手放在灯火上烤。最后可能他的叔叔把火熄灭,将他救了下来。但科妮莉亚之父坦言:考虑到梵高连支撑自己的收入都没有,他俩根本就没有一丝可能。

梵高的父亲想要他进入教会工作,但这时的梵高痴迷于绘画,因此拒绝了父亲的提议,再度离家前往海牙。但一个月后他和海牙的堂兄安东·莫夫(Anton Mauve)发生了矛盾,莫夫想要他照着石膏模型练习,而梵高坚持雇用真人模特。在1882年3月,莫夫已经开始讨厌梵高,也不再给梵高写回信了。

■ 水彩画《海牙的屋顶》,梵高绘,1882年

这时候,梵高和一个酗酒的妓女西恩(Sien)发生了关系。梵高和西恩在1882年1月末相识,西恩已经怀孕,还带着她五岁大的女儿。西恩为梵高做绘画的模特,梵高为西恩和她的女儿提供了住所和吃饭的地方。

■ 素描《坐在地上的西恩》,梵高绘,1882年4月

可能是西恩把淋病传染给了梵高,1882年6月梵高住院三周治疗淋病。7月1日,梵高不听医生的劝阻出院,7月2日,西恩诞下一个男婴,起名威廉(Willem)。威廉后来曾以为梵高是他的生父,但这并非事实。

梵高尽其所能照顾西恩,并考虑与西恩结婚以照顾她并让她远离街头。梵高设想了一种生活,西恩将成为他的助手,帮助他进一步发展他的艺术生涯。西恩也想嫁给贫穷的梵高。

■ 素描《坐在篮子上的西恩和她的女儿》,梵高绘,1883年

梵高的父亲后来发现了两人的关系,强令梵高离开西恩,梵高一开始拒绝听从命令,还考虑过和西恩一起搬到城外去住,但是梵高最终屈服了。西恩后来去当裁缝、女佣,可能还当过妓女。1901年,西恩与海员AntonvanWijk结婚。梵高去世14年后的1904年11月12日,54岁的西恩投身于舍尔德河并溺水身亡,这实现了她在1883年对梵高说的话:“心情不好还是更加绝望?它们注定会以我跳入水中而告终。”

■ 西恩妈妈的房子,梵高绘,1882年

梵高绘制了西恩的一系列作品,特别是《悲伤(Sorrow)》被广泛认为是大师之作。

■ 素描《悲伤》,梵高绘,约1882年4月10日

1883年9月,梵高搬到荷兰北部的德伦特省居住。12月回家,后来又前往纽南。

四分之一 未完待续

精彩回顾


问之花鸟何为者,独喜萱花到白头。

莫把丹青等闲看,无声诗里诵千秋。

遇见名画 版权所有

enjoy masterpieces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梵高:孤独的人并不可耻
改变梵高一生的三个女人
怀揣驾着七彩祥云归来的心志,梵高开启德伦特写生创作之旅
挚爱梵高——当我死后,世界开始重新爱我。
梵高之八:说起来人生仆仆风尘 回首灯火阑珊
「若你喜欢怪人,其实他很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