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扁鹊针灸方药考

扁鹊针灸方药考

原创 绵崽  古籍临证漫谈  1周前

  一、《史记》中的扁鹊方脉

其后扁鹊过虢,虢太子死,扁鹊至虢宫门下……若太子病,所谓“尸蹶”者也。夫以阳入阴中,动胃繵缘,中经维络,别下于三焦、膀胱,是以阳脉下遂,阴脉上争,会气闭而不通,阴上而阳内行,下内鼓而不起,上外绝而不为使,上有绝阳之络,下有破阴之纽,破阴绝阳,色废脉乱,故形静如死状……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有闲,太子苏。乃使子豹为五分之熨,以八减之齐和煮之,以更熨两胁下。太子起坐。更适阴阳,但服汤二旬而复故。故天下尽以扁鹊为能生死人。扁鹊曰:“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

注意:由于绵崽在针灸领域基本一无所知,因此以下仅为个人猜想,错漏谬误之处,望读者予以批正。

绵崽按:既往认为,扁鹊治疗虢国太子所取的“外三阳五会穴”即为“百会穴”,然绵崽考《素问·缪刺论》有云:“邪客于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之络,此五络皆会于耳中,上络左角,五络俱竭,令人身脉皆动,而形无知也,其状若尸,或曰尸厥。刺其足大指内侧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后刺足心,后刺足中指爪甲上各一痏,后刺手大指内侧,去端如韭叶,后刺手心主(手心主,即手厥阴心包经,《甲乙经》无“心主”二字,是)、少阴锐骨之端,各一痏,立已。不已,以竹管吹其两耳,鬄其左角之发,方一寸燔治,饮以美酒一杯,不能饮者,灌之,立已”,观其所述与虢太子案大略相同,且《灵》《素》之文在汉以前亦有黄帝与扁鹊对答的传本,故绵崽认为,扁鹊所取之穴应与《缪刺论》一致,可能为隐白、涌泉、历兑、少商、少冲五穴,而以相隔甚远,成书于千百年后的《针灸大成》中一句“百会一名三阳,一名五会”即判定“外三阳五会穴”为“百会穴”,是缺乏说服力的。

然而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缪刺论》的“邪客于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之络,此五络皆会于耳中”,虽然很好的解释了“三阳五会”中“五会”的含义(即五络会合之处),但只有足阳明“一阳”,而非三阳,手、足太阴二经之也并不“会于耳中”。由于绵崽在针灸领域基本一无所知,因此以下只能凭个人的猜想来为此作出解释。考“邪客于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之络”一句,《针灸甲乙经》:“邪客于手足少阴、太阴(一作阳)、足阳明之络”,若依《甲乙经》中“太阴”一作“太阳”来看,确实凑够了“手太阳”“足太阳”“足阳明”三条阳经,但剩下手少阴、足少阴二经,并不络耳,仍与后文的“五络皆会于耳中”相矛盾。故绵崽猜测,《缪刺论》中错的不止这一个“太阳”的阳写成了“阴”,前面的“少阴”应该也本作“少阳”才是,即应改为“邪客于手足少阳、太阳,足阳明之络,此五络皆会于耳中,上络左角”。这样一来,改动后的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五条经脉均于耳循行,不仅与后文的“此五络皆会于耳中”相符,且少阳、太阳、阳明即所谓“三阳”,五络皆会耳中即所谓“五会”,与《扁仓传》“外三阳五会穴”也恰好暗合。而至于五经之中,应针何处,绵崽认为应遵循《缪刺论》原意,取关冲、窍阴、少泽、至阴、历兑五穴刺之。

此外,绵崽注意到,《缪刺论》“后刺手心主、少阴锐骨之端,各一痏”一句与“刺其足大指内侧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后刺足心”,“后刺足中指爪甲上,各一痏”,“后刺手大指内侧,去端如韭叶”,“少阴锐骨之端,各一痏”五处体例不一。另五处只言体表定位,并未言及经脉名称,而“后刺手心主”只言经脉名称,而不言体表定位。又考《针灸甲乙经》引此作:“邪客于手足少阴、太阴……后刺手大指内侧爪甲上端如韭叶,后刺手少阴锐骨之端各一痏,立已”,故知今本《缪刺论》应为后人增改,将晚出的“手厥阴心包经”特意增加到了文中。

二、晋唐文献中的扁鹊巫术

《肘后》扁鹊治忤有救卒符并服盐汤法,恐非庸世所能,故不载。而此病即今人所谓中恶者,与卒死鬼击亦相类,为治皆参取而用之已死者。

《备急千金要方》扁鹊曰。灸肝脾二输,主治丹毒,四时随病,当依源补泻,虚实之疴,皮肉随热,则须镰破,薄贴方咒促治,疾无逃矣。

绵崽按:依《肘后》《千金》所言,扁鹊治病有符咒法,属巫术范畴无疑。考《医心方》引《本草经》云:“仓公有言,病不肯服药,一死,信巫不信医,二死”,而《扁仓传》所录“六不治”文又并未注明出自谁人之口,故“六不治”究竟是出自仓公,还是扁鹊,又或是并非出自一人之口,而是将前人之言总结而来的也未可知。

三、晋唐文献中的扁鹊灸法

(一)扁鹊灸风法

《备急千金要方》扁鹊云。治卒中恶风,心闷烦毒欲死,急灸足大指下横文,随年壮,立愈。

(二)扁鹊灸膈气法

1、扁鹊曰:第四椎下两旁各一寸半,名阙俞,主胸中膈气,灸随年壮。通按:关当作阙,四椎两旁一寸半,乃厥阴俞也。

2、《备急千金要方》胸膈中气,灸阙输,随年壮。扁鹊云:第四椎下两傍各一寸半。名阙输。

(三)扁鹊灸丹毒法

《备急千金要方》扁鹊曰:灸肝肺二输,主治丹毒牵病,当依源处治,调其阳,理其阴,藏腑之疾不生矣。

扁鹊云:灸肾肝心三输,主治丹毒病,当依源为治,表治阴阳,调和藏腑,疾不生矣。

扁鹊曰:灸肝脾二输,主治丹毒,四时随病,当依源补泻,虚实之疴,皮肉随热,则须镰破,薄贴方咒促治,疾无逃矣。

扁鹊云:灸心肺二输,主治丹毒白狸病,当依源为疗,调其阳,理其阴,则藏腑之病不生矣。

扁鹊曰:灸脾肝肾三俞,主治丹金毒黑温之病,当依源为理,调藏理腑,清浊之病不生矣。

(四)扁鹊灸眼赤法

《删繁》扁鹊疗劳邪气热眼赤方。灸当容百壮,两边各尔。当容在眼小眦近后,在耳之前客主人,三阳三阴之会处,以手按之,有上下行脉则是,与耳相对。

(五)扁鹊灸转筋法

《删繁》扁鹊疗转筋,胫骨痛不可忍方。灸屈膝下廉筋上三壮。

(六)扁鹊灸骨极法

《删繁》灸法。扁鹊曰第十八椎,名曰小肠俞,主小便不利,少腹胀满虚乏,两边各一寸五分,随年壮灸之。主骨极。

(七)扁鹊灸反胃法

《救急单验方》疗反胃方。灸两乳下三寸。扁鹊云随年壮,华佗云三十壮,神验。

(八)扁鹊灸痈疽法

《医门方》扁鹊曰。痈、肿、疖、疽、风肿、恶毒肿等,当其头上灸之数千壮,无不瘥者,四畔亦灸三二百壮。此是医家秘法,小者灸五六处,大者灸七八处。疗痈疽肿一二日未成脓,取伏龙肝下筛,醋和如泥,涂烂布上,贴肿。燥即易。无不消。今按《葛氏方》和鸡子中黄涂。

绵崽按:由此方可见,华佗确实继承并发展了扁鹊灸法。

(九)扁鹊针邪病法

扁鹊曰:百邪所病者,针有十三穴也。凡针之体,先从鬼宫起,次针鬼信,便至鬼垒。又至鬼心,未必须并针,止五六穴即可知矣。若是邪蛊之精,便自言说,论其由来,往验有实,立得精魅,未必须尽其命,求去与之。男从左起针,女从右起针。若数处不言,便遍穴针也,依诀而行,针灸等处,并备主之,仍须依掌诀捻目治之,万不失一。黄帝掌诀别是术家秘要,缚鬼禁劾、五岳四渎、山精鬼魅并悉禁之,有目在人两手中十指节间。第一针人中,名鬼宫,从左边下针,右边出。第二针手大指爪甲下,名鬼信,入肉三分。第三针足大指爪甲下,名鬼垒,入肉二分。第四针掌后横文,名鬼心,入肉半寸(即太渊穴也)。第五针外踝下白肉际足太阳,名鬼路,火针七锃,锃三下(即申脉穴也)。第六针大椎上入发际一寸,名鬼枕,火针七锃,锃三下。第七针耳前发际宛宛中,耳垂下五分,名鬼床,火针七锃,锃三下。第八针承浆,名鬼市,从左出右。第九针手横文上三寸两筋间,名鬼路(即劳宫穴也)。第十针直鼻上入发际一寸,名鬼堂,火针七锃,锃三下(即上星穴也)。第十一针阴下缝,灸三壮,女人即玉门头,名鬼藏。第十二针尺泽横文外头接白肉际,名鬼臣,火针七锃,锃三下,此即曲池。第十三针舌头一寸,当舌中下缝刺,贯出舌上,名鬼封,仍以一板横口吻,安针头,令舌不得动。已前若是手足,皆相对针两穴。若是孤穴,即单针之。

(十)扁鹊灸脊法

《扁鹊针灸经》曰:第二椎名大抒,各一寸半,又名风府。第四椎名关输。第五椎名督脉输。第六椎名心输,与佗同。第八椎名肺输。第十椎名脾输,与佗同。第十三椎名悬极输,不可灸,杀人。第十五椎名下极输。第十七椎名小肠输,与佗同。第十八椎名三焦输,或名小(童)肠输。第十九椎名腰输。第廿椎主重下。第廿一椎不治。第廿二椎主腰背筋挛痹。

凡十九椎应治其病灸之。诸输侠脊左右各一寸半或一寸二分,但肝输一椎灸其节。其第十三椎并二十一椎不治,杀人。

(十一)扁鹊灸法

《备急千金要方》凡言壮数者,若丁壮遇病,病根深笃者,可倍多于方数,其人老小羸弱者,可复减半。依扁鹊灸法,有至五百壮、千壮,皆临时消息之。

四、晋唐文献中的扁鹊救卒死方

1、《肘后》救卒死,或先病痛,或常居寝卧,奄忽而绝,皆是中死,救之方。

一方。取葱黄心刺其鼻,男左、女右,入七八寸。若使目中血出,佳。扁鹊法同,是后吹耳条中。葛当言此云吹鼻,故别为一法。

又方。令二人以衣壅口,吹其两耳,极则易,又可以筒吹之,并捧其肩上,侧身远之,莫临死人上。

绵崽按:《缪刺论》云:“尸厥……不已,以竹管吹其两耳”,同扁鹊法。

2、《肘后》救卒死,或先病痛,或常居寝卧,奄忽而绝,皆是中死,救之方。

又方。以葱刺耳。耳中、鼻中血出者莫怪,无血难治。有血是候,时当捧两手忽放之,须臾死人自当举手捞人,言痛乃止。男刺左鼻、女刺右鼻中,令入七八寸余,大效。亦治自缢死。与此扁鹊方同。

3、《肘后》救卒死,或先病痛,或常居寝卧,奄忽而绝,皆是中死,救之方。

又方。以小便灌其面,数回即能语。此扁鹊方法。

4、《肘后》救卒死,或先病痛,或常居寝卧,奄忽而绝,皆是中死,救之方。

又方。取牛马粪尚湿者,绞取汁,灌其口中,令入喉。若口已噤者,以物强发之;若不可强者,乃扣齿下;若无新者,以人溺解干者,绞取汁。此扁鹊云。

5、《肘后》按此前救卒死四方,并后尸蹶事,并是魏大夫传中正一真人所说扁鹊受长桑公子法,寻此传出世,在葛后二十许年,无容知见,当是斯法久已在世,故或言楚王,或言赵王,兼立语次第,亦参差故也。

绵崽按:若依《肘后》所言,扁鹊救卒死方应该来自长桑君所传授的“禁方”,而以目前的认知来看,这些“禁方”与张仲景“经方”之间的关联并不是十分明晰。

6、《肘后》扁鹊云,中恶与卒死鬼击亦相类,已死者为治,皆参用此方。

捣菖蒲生根,绞汁灌之,立瘥。尸厥之病,卒死脉犹动,听其耳中如微语声,股间暖是也,亦此方治之。

7、《肘后》尸蹶之病,卒死而脉犹动,听其耳中,循循如啸声,而股间暖是也,耳中虽然啸声而脉动者,故当以尸蹶,救之方。

以管吹其左耳中极三度,复吹右耳三度,活。

又方。捣干菖蒲,以一枣核大,着其舌下。

又方。灸鼻人中,七壮,又灸阴囊下。去下部一寸,百壮。若妇人,灸两乳中间。又云爪刺人中良久,又针人中至齿,立起。

此亦全是魏大夫传中扁鹊法,即赵太子之患。又张仲景云,尸一蹶,脉动而无气,气闭不通,故静然而死也。以菖蒲屑纳鼻两孔中,吹之,令人以桂屑着舌下。又云扁鹊法。治楚王效。

又方。以绳围其臂腕,男左女右,绳从大椎上度,下行脊上,灸绳头五十壮,活。此是扁鹊秘法。

8、《备急千金要方》治产乳运绝方。

半夏一两,捣筛,丸如大豆,内鼻孔中即愈。此扁鹊法。

五、晋唐文献中的扁鹊内科方

1、《肘后》扁鹊陷冰丸。疗内胀病并蛊疰中恶等,及蜂、百毒、溪毒、射工。

雄黄  真丹砂别研  矾石熬,各一两  将生矾石三两半,烧之  鬼臼一两半  蜈蚣一枚,赤足者,小炙  斑蝥去翅足  龙胆  附子炮,各七枚  藜芦七分,炙  杏仁四十枚,去尖皮,熬

捣筛,蜜和,捣千杵。腹内胀病,中恶邪气,飞尸游走,皆服二丸如小豆。若积聚坚结,服四丸,取痢,泄下虫蛇五色。若虫注病中,恶邪,飞尸,游走,皆服二三丸,以二丸摩痛上。若蛇蜂,百病,苦中溪毒,射工,其服者,视强弱大小,及病轻重,加减服之。

绵崽按:方中有两处“矾石”,矾石,古作“礬石”,与“礜石”形近,常相互混淆,故该方中两处矾石,实际应是一矾一礜,其“熬”者为矾石,“烧”者为礜石。扁鹊陷冰丸,胡洽、孙思邈增损用之,名太一神明陷冰丸。

2、《古今录验》曾青丸。疗久寒积聚。留饮宿食。天行伤寒者服之二十日愈。久服令人延年益寿。殷仲堪云:扁鹊曾青丸。疗久癖积聚。留饮宿食。天行伤寒。咳逆消渴。随病所在。久病羸瘦。老小宜服药。或吐或下或汗出方。

曾青二分  寒水石三分  朴硝二分  茯苓三分  大黄三分  附子三分炮  巴豆二分

右七味,各异捣下筛,巴豆消相合,捣六千杵,次纳附子捣相得,次纳茯苓捣相得,次纳大黄捣相得,次纳曾青捣相得,次纳寒水石捣相得,次纳蜜和捣千杵,大人服大豆二丸,小儿五岁以下,如麻子一丸。二三岁见如黍米一丸,如服药以薄粉粥清下,当覆卧令汗出。吐下气发作,服二丸。霍乱服三丸,泄痢不止,服一丸可至二丸。一方用曾青三分。忌猪肉、冷水、芦笋、大酢。

3、《扁鹊针灸经》云:凡灸,因火生疮,长润,久久不瘥,变成火疽方。取谷树东边皮。煮熟去滓。煎令如糖。和散敷。

绵崽按:谷树,即构树。

4、扁鹊治水方

《备急千金要方》扁鹊云。足厥阴与少阳为表里。表清里浊。其病若实极则伤热。热则惊动精神而不守。卧起不定。若虚则伤寒。寒则恐畏头眩。不能独卧。发于玄水。其根在胆。先从头面起。肿至足。方在治水篇。胆有病。则眉为之倾。病人眉系倾者。七日死。

中军侯黑丸。治胆玄水,先从头面至脚肿,头眩痛,身虚热,名曰玄水,体肿,大小便涩,宜此方。

中军侯黑丸。主澼饮停结,满闷目暗方。

芫花三两  巴豆八分  杏仁五分  桂心  桔梗各四分

右五味,末之,蜜丸,服如胡豆三丸,日一,稍增,得快下止。

扁鹊云。手少阴与太阳为表里。所以表清里浊。清实浊虚。故食下肠实而胃虚。故腑实而不满。实则伤热。热则口张。口为之生疮。虚则伤寒。寒则便泄脓血。或发里水。其根在小肠。先从腹起。方在治水篇中。

治小肠水,少腹满,暴肿,口苦干燥方。

巴豆三十枚,和皮?咀,以水五升,煮取三升,绵内汁中,拭肿上,随手减矣。日五六拭,莫近目及阴。

扁鹊云。足太阴与阳明为表里。脾胃若病实则伤热。热则引水浆。常渴。虚则伤寒。寒则苦饥。常痛。发于风水。其根在胃。先从四肢起。腹满大。通身肿。方在治水篇中。

治胃水。四肢肿。腹满方。

猪肾一具  茯苓四两  防己  橘皮  玄参  黄芩  杏仁  泽泻一作泽漆  桑白皮各二两  猪苓  白术各三两  大豆三升

右十二味。?咀。以水一斗八升煮肾、桑白皮、大豆、泽泻。取一斗。澄清去滓。内药煮取三升。分三服。若咳。加五味子三两。凡服三剂。间五日一剂。常用有效。

扁鹊云。手太阴与阳明为表里。大肠若病。实则伤热。热则胀满不通。口为生疮。食下入肠。肠实而胃虚。食下胃。胃实而肠虚。所以实而不满。乍实乍虚。乍来乍去。虚则伤寒。寒则肠中雷鸣。泄青白之利。而发于气水。根在大肠。方在治水篇中。

治大肠水。乍虚乍实。上下来去方。

赤小豆五升  桑白皮切,二升  鲤鱼重四斤  白术八两

右四味。?咀。以水三斗煮取鱼烂。去鱼。食取尽。并取汁四升许。细细饮下。鱼勿用盐。

又方  羊肉一斤  当陆切一升

右二味。以水二斗先煮令当陆烂。去滓。下肉为臛。葱、豉、醋事事如臛法。肘后云治卒肿满身面洪大。

扁鹊云。六腑有病。彻面形。肾膀胱与足少阴太阳为表里。膀胱总通于五藏。所以五藏有疾。即应膀胱。膀胱有疾。即应胞囊。伤热则小便不通。膀胱急。尿苦黄赤。伤寒则小便数。清白。或发石水。根在膀胱。四肢小。其腹独大也。方见治水篇中。

治膀胱石水。四肢瘦。腹肿方。

桑白皮  榖白皮  泽漆叶各三升  大豆五升  防己  射干  白术各四两

右七味。?咀。以水一斗五升。煮取六升。去滓。内好酒三升。更煮取五升。每日二服夜一服。余者次日更服。集验无泽漆。防己。射干。只四味。

又方

桑白皮六两  射干  黄芩  茯苓  白术各四两  泽泻三两  防己二升  泽漆(切)一升  大豆三升

右九味。?咀。以水五斗煮大豆。取三斗。去豆澄清。取汁一斗。下药煮取三升。空腹分三服。

六、晋唐文献中的扁鹊外科方

《备急千金要方》明目,令发不落方。十月上巳日收槐子,内新净瓮中,以盆密封口。三七日发封,洗,去皮取子,从月一日服一枚,二日二枚,日别加,计十日服五十五枚,一月日服一百六十五枚,一年服一千九百八十枚,小月减六十枚。此药主补脑,早服之,发不白,好颜色,长生益寿,先病冷人勿服之。肘后云扁鹊方。

七、总结

(一)扁鹊与仓公

《扁仓传》云:“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本文囿于篇幅所限,未采录扁鹊诊法及食治、药物等的相关条文,感兴趣的读者可自行查阅唐以前医籍进行了解。不过虽然文中并未列出相关细目,但绵崽还是在此简单说一下扁鹊与仓公在诊疗方面的异同。扁鹊认为“脉长而弦,病在肝”“脉气弦急,病在肝”“脉大而洪,出于心”“脉小而紧,病在肾”,仓公亦认为“脉长而弦,不得代四时者,其病主在于肝”“沉之而大坚,浮之而大紧者,病主在肾”,可知扁鹊、仓公诊脉方法比较相近,不似后世以寸、关、尺三部分应五脏六腑,而是以不同脉象分应不同脏腑,故仓公的脉法确实可能承自扁鹊,且从其授徒经脉、砭灸之法来看,可能一定程度上也继承了扁鹊的刺灸之术,不过目前尚未发现相关的史料及文献证明。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仓公虽在诊法、针灸上有承自扁鹊的可能,但在用方上却与扁鹊大相径庭,也就是说经方的来源,应该另有出处。

(二)扁鹊与华佗

古人常将扁鹊、华佗相提并论,如《脉经》有“扁鹊华佗察声色要诀第四”,《医心方》将“扁鹊俞椎法”与“华佗俞椎法”同列,《救急单验方》亦有“扁鹊云随年壮,华佗云三十壮”比较二者灸法异同的记载,即便到了民间也不例外,“扁鹊再世”“华佗再世”不绝于耳,“仓公再世”“仲景再世”鲜有人提……从医术上看,扁鹊与华佗的共通之处确实很多,脉诊、针灸方面自不必多说,即便是在方药面,也可看出二人均较喜用单省方,制备丸药也均喜用金石毒药,这在其他医家的诊治中是较难见到的。

(三)扁鹊与《黄帝内经》

从晋唐医籍中引用内容来看,扁鹊医论与今本《内经》有较多重合部分,然而由于这部分篇幅较长,且老官山出土的《敝(扁)昔(鹊)医论》尚未公开,故在此暂不展开讨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关注本公众号,绵崽可能会在后期的文章中陆续更新相关内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针灸资生经》“癫邪(鬼邪 ○扁鹊针邪病十三穴见千金)
小肠病中医治疗妙方---------针灸
孙思邈“十三鬼穴”考释
癫邪(鬼邪 ○扁鹊针邪病十三穴见千金)
针灸资生经癫邪(鬼邪 ○扁鹊针邪病十三穴见千金)
孙思邈与十三鬼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