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和尚解诗:陆游的壮志与不甘,两首诗直率泼辣,读完仰天长啸

每日读经典

和尚有话说

 

亲爱的朋友,你是否因生活奔波而感到疲惫?琐事缠身,备受束缚,鲁迅先生曾称其为“无物之阵”。你是否幻想有一天悄然离开,寻找自己心中的乐园?

那今天陆游这两首诗,你一定会心有同感。他心怀壮志,却备受压抑,他渴望自由,却饱受抨击。初夏之日,他写诗明志,面对山月风光,他心旷神怡。

今天这组诗,送给奔波忙碌的你我,愿你找到内心的安乐与平静。

王和尚解诗:陆游的英雄气

01.北斋书志示儿辈 宋·陆游

初夏佳风日,颓然坐北斋。

百年从落魄,万事忌安排。

乡俗能尊老,君恩许赐骸。

饥寒虽未免,何足系吾怀。

先解释一下题目。陆游是南宋著名诗人,他一生都在为恢复故土而奔走呼号,但国事蹉跎,君臣苟且,他也无能为力,因此他诗中常发出“英雄无用武之地”而哀叹。虽然他的诗也多有洒脱闲适之句,但总是透露一些悲哀和失望。

这首诗即是如此,晚年他闲居乡里,在书房“北斋写下了这首诗,“书志”就是抒发自己内心所想给儿孙们看。

首联即对比且有悬念。“初夏佳风日,颓然坐北斋”,初夏风景美好怡人,但他却“颓然”而坐。这种起句,对比中自带“悬疑”效果,也很符合作者内心的纠结之情。为何纠结?因为被迫闲居,心有不甘,但是此处风景有确实很美,闲居生活又确实很闲适,自己也已经年老力衰,虽有壮志却无力拼搏了。如此境况,让自己左右为难,真让人“说不透,骂不出”,只能“颓然”了。

“颓然”二字引起二联的叙述,表达他对自己境况的感叹。要注意题目,“书志”,其主旨即是抒发内心所思所想,内容偏议论和抒情,不是写景,而是抒情,发表感慨。“百年从落魄,万事忌安排”,人生百年,起伏不定,落魄就落魄吧,从是任从之意。人间万事,你怎么规划都没用,人生本就是“不如意事常八九”,所以就顺其自然吧。第二联就是写他“颓然”的原因和表现。

从诗句中可看出,作者心有不甘,但又无法改变,只好安于现状,这种心情是很无奈的,细思又有几分愤懑。

闲居乡里,生活变得安闲而单调,好在此地民风淳朴,老年作者在此能获得尊重,故而说“乡俗能尊老”,因此作者安慰自己,在此闲居暗度晚年,也还不错。并且皇帝也特许他归乡养老,这就是“君恩许赐骸”,赐骸,是古代大臣请求致仕的婉词。

但是对照作者一生志向,他愿意闲居么?他会真心感谢皇帝的恩典体恤么?当然不,他渴望“下马草军书 上马击狂胡”,但是却一生蹉跎,不被重用,自己的志向也只能付诸流水。

所以“君恩许赐骸”,细读则有深深的讽刺和不甘,既讽刺不懂自己志向的君王,也讽刺自己一生奔波,却只落得闲居养老的结果,这句诗,细读就有满满的自嘲之意。

所以作者结句说“饥寒虽未免,何足系吾怀”。在此生活真的很快乐么?未必,因为“饥寒难免”,但是自己又能怎么办呢?只好安抚下自己的不甘,假装告诉自己“不挂怀”。这既是对目前生活的达观,对自己的目前状况的安慰,表示自己一无所求,恬淡自适。

再细看最后一句“何足系吾怀”。生活偶然饥寒不足以让作者“系怀”,那什么最让作者牵挂不已呢?自然是“恢复故土”,报效国家之事了。也就是说:陆游至此,仍然牵挂着国事,仍然心系着大业。这就是陆游,一个至死都单纯且倔强的老头,所谓“死后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就是如此。

简单评说下陆游其人。陆游一生性格都非常倔强,非常坚定,当然也非常纯粹。倔强是因为一直心系家国,九死未悔,虽然被别人视为“老顽固”也从不改变。他老年还牵挂着唐婉,想起自己不顺的婚姻,还写诗说“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可见他是多么坚定不移。痴情也是一种死死的坚守。

坚定的人多单纯,因为他眼中心中只有他认为对的事情,从不做改变,这就是“纯粹”。陆游的诗词中总是弥漫一种坚定的志向和老而不衰的志气,这是陆游的“人生底色”。

就拿这首诗来说,也是如此。全诗写得非常矛盾,看似平和,却又不甘,看似奋起,又要认命,看似纠结,却又豁达。故而这首诗读起来,虽然直白干脆,似乎不够含蓄蕴藉,却又老辣直接,袒露无遗。这就是陆游诗的风格。

王和尚常说:陆游写诗总是“直给硬怼”,但又“泼辣痛快”。顾随先生说陆游的诗“像咖啡”,浓烈,直接,干脆,缺少含蓄悠长之美。但是,堂堂男儿,又何必做儿女之态?

02.醉中作 宋·陆游

宦游三十载,举步亦看人。

爱酒官长骂,近花丞相嗔。

湖山今入手,风月始关身。

少吐胸中气,从教白发新。

这首诗写得比较简单,主要抒发自己厌恶官场虚伪之情,一旦弃官归隐,自己的心情就畅快而自由了。 从诗中“少吐胸中气”一句可看出,对作者而言,隐居湖山,只爱风月的生活多么真让人心胸畅快,再也不用受官场的腌臜气了。

诗的首联“宦游三十载,举步亦看人”写得干脆利落,特别是“举步亦看人”写得很形象,身在官场,举动皆不自由,要小心翼翼,不可触犯规矩与上官。

作者却无意为官,内心向往自由洒脱的生活。所以“爱酒官长骂,近花丞相嗔”,因嗜酒无度,他频遭长官的喝骂;因看爱好“鲜花”,也惹起过丞相的嗔怒。这是说:作者本是散淡疏狂之人,这种洒脱随性的性格与官场氛围非常抵触,故而在官场他感到备受束缚。

要注意“爱酒官长骂,近花丞相嗔”这一联是从杜甫诗中化用而出的。杜甫曾有诗写郑虔“醉则骑马归,颇遭官长骂。”郑虔是杜甫的忘年交,他爱酒疏狂,不拘小节,杜甫以此句来赞扬他的洒脱。

杜甫在《丽人行》中也有一句“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其意说:杨家三姐妹权势熏天,出行游玩都有丞相杨国忠陪伴,闲人万不可靠近,否则会引起杨国忠的愤怒。

因此陆游诗句中的“近花”,并不是不是说作者爱好花草,而是为人风流多情,爱做亲近歌妓“偎红倚翠”等事。这也一联从“爱酒”与“近花”两点写出他的洒脱与渴望自由了。

但是在官场作者为何“爱酒近花”?难道仅仅是性格洒脱不受拘束么?陆游不是一生都在为国事奔走呼号么,他不是心有壮志么?因此可知:作者之“爱酒近花”,实在是无奈之举。他看惯了官场的相互倾轧,也厌恶他们“尸位素餐”,却无法改变,只好放纵和麻醉自己。

这样来看,作者内心的压抑和不甘就呼之欲出了。而作者却无一句批判,而是写自己的“乖张”,诗句显得含蓄而讽刺了,他与官场的格格不入也就不难理解了。

所以作者在第三联说“湖山今入手,风月始关身。”意思是:从今日起,再也不当官了,终于可以享受自然风光,只关心风月情浓之事了。注意“入手”,“关身”的对仗和表意都很精准。且与二联不得自由形成鲜明对比。这句诗这样解释或许更为清楚:从今日起,喝酒狎妓,做一个幸福的人。爱喝酒到几点,就到几点;爱喜欢谁就喜欢谁,再也没人管我了。

想到此处,作者心情大好,他说“少吐胸中气,从教白发新”,这样我就可以稍微倾吐一下胸中积压的郁闷和豪壮之气了,“从教白发新”,任由我白发增多,再也无所谓了。

其中“少”字,同“稍”,稍微之意。而作者“胸中气”则可看出他在官场积压了太多郁闷之气,而心中的豪气却无处发泄。这也照应“举步亦看人”一句。而“从教白发新”,则可看出作者的洒脱之情,从教,即任从之意。在此闲居,即便年华老去也不改初志,可见他闲居山野的畅快之情。

这首诗直白流畅,充分表达出作者对官场的厌恶,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山水的热爱之情。而“胸中气”也能看出作者心中有豪兴,心中也有壮志,只是他的性格“与世相违”,这又有几分无奈和愤懑之意。

更多妙文

诗词中的夏日美景,孟浩然洒脱,陆游闲适,读罢身心清凉,请收藏

李白为何是天才?这首诗一开口就是千古名句,豪情自信,让人沉醉

三首诗让你爱上夏夜,宁静悠然,细读有大境界,首首有警句,可品

诗词中的隐士之美,这六首诗值得背诵,境界让人神往,第六首绝妙

不拜师  不收徒  不断读书

不崇古  不媚俗  不违初心

 

六不和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欣赏」中国最美古诗词(一)
《书愤》导学案
诗歌新读之(南宋)陆游·《寓驿舍》
陆游~观华严阁僧斋
陆游《书 愤》阅读训练
武阳|拍马屁与写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